一种根管预备机和根管预备机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214026发布日期:2021-05-28 14:10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根管预备机和根管预备机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根管治疗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根管预备机和根管预备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根管治疗技术中,有一个步骤是做根管预备,在做根管预备过程中需要更换不同的镍钛锉来对根管进行预备,不同的镍钛锉需求的转速、扭矩等参数是不一样的。

目前调节锉的参数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调节转速、扭矩等参数到所需参数;二是机器内部预置有多种锉系统的参数,用到哪种锉就调节到哪种锉系统。这两种方式都避免不了需要手动去调节,当参数量大或者预置的锉系统数量多的时候,需要调节到所需参数或者锉系统将会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根管预备机和根管预备机控制方法,其能够解决根管预备机设置不同工作状态时效率低,操作繁琐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根管预备机,根管预备机包括根管手柄、根管锉、电机以及第一近场通信装置;

电机及根管锉均与根管手柄连接;电机用于驱动根管锉转动;第一近场通信装置与电机电连接;

其中,第一近场通信装置用于根据外部信息控制电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近场通信装置包括感应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感应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感应模块用于感应外部信息,并生产感应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感应信号,并根据感应信号控制电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外部信息包括多个外部电子感应标签;

感应模块用于感应任意一个外部电子感应标签,并生成感应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感应信号控制电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感应模块与根管手柄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管预备机还包括机座;感应模块与机座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管预备机还包括多个标签卡,每个标签卡上均设置有外部电子感应标签。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管预备机还包括与第一近场通信装置通信连接的第二近场通信装置,第一近场通信装置用于根据第二近场通信装置输出的信息控制电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管预备机还包括机座,第二近场通信装置与机座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近场通信装置及第二近场通信装置均为nfc感应器或rfid射频感应器。

一种根管预备机控制方法,其步骤包括:

将第一近场通信装置与外部电子感应标签或第二近场通信装置相互靠近,以使得第一近场通信装置感应外部信息,并生成感应信号;

根据感应信号控制电机按预设工作状态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根管预备机包括根管手柄、根管锉、电机以及第一近场通信装置;电机及根管锉均与根管手柄连接;电机用于驱动根管锉转动;第一近场通信装置与电机电连接;其中,第一近场通信装置用于根据外部信息控制电机。

由于第一近场通信装置能够根据外部信息控制电机,且电机能够驱动根管锉转动,故可以通过改变外部信息的方式,通过第一近场通信装置调整电机的工作状态,进而对该根管预备机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这样的调整方式,能够简化调整根管预备机的工作状态的步骤,并提高根管预备机的操作效率,从而使得根管预备机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根管预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部信息的设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近场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近场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根管预备机控制方法的步骤图。

图标:200-根管预备机;210-机座;220-根管手柄;230-根管锉;240-第一近场通信装置;250-外部信息;241-感应模块;251-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2-标签卡;260-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考图1-图3,图1-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根管预备机的结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根管预备机200,根管预备机200包括根管手柄220、根管锉230、电机以及第一近场通信装置240;

电机及根管锉230均与根管手柄220连接;电机用于驱动根管锉230转动;第一近场通信装置240与电机电连接;

其中,第一近场通信装置240用于根据外部信息250控制电机。

该根管预备机200的工作原理是:

该根管预备机200包括根管手柄220、根管锉230、电机以及第一近场通信装置240;电机及根管锉230均与根管手柄220连接;电机用于驱动根管锉230转动;第一近场通信装置240与电机电连接;其中,第一近场通信装置240用于根据外部信息250控制电机。

由于第一近场通信装置240能够根据外部信息250控制电机,且电机能够驱动根管锉230转动,故能够通过改变外部信息250的方式,通过第一近场通信装置240调整电机的工作状态,进而对该根管预备机200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这样的调整方式,能够简化调整根管预备机200的工作状态的步骤,并提高根管预备机200的操作效率,从而使得根管预备机200便于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近场通信装置240为nfc感应器或rfid射频感应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近场通信装置240可以包括感应模块241以及控制模块;感应模块241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其中,感应模块241用于感应外部信息250,并生产感应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感应信号,并根据感应信号控制电机。

基于上述内容,在本实施例中,外部信息250包括多个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而感应模块241用于感应任意一个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并生成感应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感应信号控制电机。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在与感应模块241感应生成感应信号后,控制模块根据感应信号控制电机工作的状态均不同,即,电机在第一近场通信装置240的控制作用下具备多个工作状态,且每个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均对应其中一个工作状态;而当其中一个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与感应模块241感应生成感应信号后,控制模块根据感应信号控制电机以对应的工作状态工作。由此,通过切换不同的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与感应模块241感应,便可对电机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从而对根管锉230的工作参数起到调整的作用,以使得该根管预备机200能够快速地切换工作状态。

并且这样的状态切换方式,采用的是用不同的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与感应模块241感应的方式,切换的过程简单方便,能够简化操作的步骤,进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的操作效率,使得该根管预备机200便于使用。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在配置多个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时,为便于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与感应模块241感应,故感应模块241可以与根管手柄220连接。且沿根管手柄220的延伸方向,感应模块241及根管锉230分别位于根管手柄220的两端。

故在使用者操作根管手柄220时,通过使得根管手柄220运动,并与其中一个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感应,便可完成电机的控制;若此时根管预备机200处于与其中一个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对应的工作状态时,通过根管手柄220与其他的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感应,便可完成根管预备机200的工作状态切换,将其调整为与其他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对应的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设置方式,由于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可以与机座210连接,而感应模块241与根管手柄220连接,故感应模块241会随着根管手柄220的运动而改变空间位置,而由于机座210的位置固定,故与机座210连接的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在使用的过程中,其位置不会发生变化,由此,在调整根管预备机200的工作状态时,通过操作根管手柄220运动即可,进而能够简化操作步骤,使得该根管预备机200便于使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根管预备机200还可以包括与第一近场通信装置240通信连接的第二近场通信装置,第一近场通信装置240用于根据第二近场通信装置输出的信息控制电机。由于该根管预备机200包括机座210,故根据使用的需求,第二近场通信装置可以与机座210连接,也可以内置于其他移动通信设备上,如:手机。

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第一近场通信装置240接收到的外部信息由第二近场通信装置发出,由于第一近场通信装置240能够与第二近场通信装置通信连接,故通过控制第二近场通信装置向第一近场通信装置240发送信息,便可完成电机的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近场通信装置与机座210连接时,还可以在机座210设置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显示器以及与显示器电连接的控制器,由此,通过控制系统便可控制第二近场通信装置向第一近场通信装置240发送信息,进而形成对电机的控制。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根管预备机200还包括机座210;而感应模块241还可以与机座210连接。这样的设置方式,在使用者使用该根管预备机200时,由于感应模块241与机座210连接,且机座210相对固定,故在使用根管预备机200时,感应模块241的位置不变,此时,使用者可以操作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使得其中一个向靠近机座210的方向运动,并与感应模块241感应即可。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及图2,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在配置多个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时,为便于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与感应模块241感应,故感应模块241可以与根管手柄220连接。而根管预备机200还包括多个标签卡252,每个标签卡252上均设置有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根管预备机200还包括机座210,感应模块241还可以与机座210连接;而根管预备机200还包括多个标签卡252,每个标签卡252上均设置有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

即,可以采用将感应模块241设置于机座210,并将多个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多个标签卡252上;从而使得使用者可以操作其中一个标签卡252,使得其中一个标签卡252与机座210上的感应模块241相互靠近,进而使得感应模块241与该标签卡252上的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感应,便可完成电机的控制;若此时根管预备机200处于与其中一个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对应的工作状态时,通过使得其他的标签卡252上的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感应与机座210上的感应模块241感应,便可完成根管预备机200的工作状态切换,将其调整为与其他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对应的工作状态。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设置方式,由于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设置于标签卡252上,而标签卡252可以为卡片结构,故可以通过操作标签卡252的方式,改变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的空间位置,从而能够灵活的调整该根管预备机200的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考图4,图4示出了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近场通信装置的结构,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为将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设置于其他移动终端260中,如手机;其感应方式,与上述内容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图5,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根管预备机200控制方法的步骤;基于上述内容,本发明提供还一种根管预备机200控制方法,该根管预备机200控制方法的步骤包括:

s1:将第一近场通信装置240与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或第二近场通信装置相互靠近,以使得第一近场通信装置240感应外部信息,并生成感应信号;

s2:根据感应信号控制电机按预设工作状态运行。

该根管预备机200控制方法的原理是:

由于第一近场通信装置240能够根据外部信息250控制电机,且电机能够驱动根管锉230转动,故可以通过改变外部信息250的方式,通过第一近场通信装置240调整电机的工作状态,进而对该根管预备机200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这样的调整方式,能够简化调整根管预备机200的工作状态的步骤,并提高根管预备机200的操作效率,从而使得根管预备机200便于使用。

具体的,由于外部信息250包括第二近场通信装置或多个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而感应模块241用于感应第二近场通信装置或任意一个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并生成感应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感应信号控制电机。并且电机在第一近场通信装置240的控制作用下具备多个工作状态,且每个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均对应其中一个工作状态;故,当其中一个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与感应模块241感应生成感应信号后,控制模块根据感应信号控制电机以对应的工作状态工作。由此,通过切换不同的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与感应模块241感应,便可对电机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从而对根管锉230的工作参数起到调整的作用,以使得该根管预备机200能够快速地切换工作状态。

并且这样的状态切换方式,采用的是用不同的外部电子感应标签251与感应模块241感应的方式,切换的过程简单方便,能够简化操作的步骤,进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的操作效率,使得该根管预备机200便于使用,且使用更加灵活。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