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滤器双向回收抓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02984发布日期:2021-07-09 12:41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脉滤器双向回收抓捕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静脉滤器双向回收抓捕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发病率逐日增加,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进入并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动脉血栓塞栓(pe)的临床表现,在美国,dvt的发病率约为每年1/1000人。将近1/3未经治疗的症状性患者合并为pe。
3.预防pe最有效的物理疗法是在静脉置入血栓滤器。血栓滤器分两种:永久性滤器或可回收滤器。永久性滤器是用来提供终身的过滤功能,它拥有最大的腔静脉内膜固定力,有研究证实滤器植入后可有效降低pe的发生率,但由于长期植入体内可引发下腔静脉穿孔、滤器移位、继发血栓导致下腔静脉闭塞以及dvt复发等并发症,故限制了其推广;可回收滤器,其优势在于既可作为永久性滤器长期置于体内,也可作为非永久性滤器取出。但其缺点在于作为非永久性滤器在体内放置的时间窗较短,一般仅为2周,时间过长因倒钩引发内皮化问题使滤器与血管壁粘合成一体而不易取出,国内外临床资料显示能被成功取出的可回收滤器不足30%,绝大多数留在体内,从而使可选择滤器的优势没有突显。并且其取出需要更加复杂的操作技术和额外的器材,使治疗成本增加。
4.目前,过滤器回收管上的倒钩结构较为简单,只有一个回收钩,抓捕器在抓捕时,需要从特定的方向勾住回收钩。而现有的抓捕器只能根据过滤器的回收钩设置方向来从患者的血管内进行回收,而实际情况会出现,预先植入的过滤器回收钩位置与方向与医生期望的取出位置与方向不匹配的情况,这时,医生不得不按照原先植入的过滤器方向进行回收,这对滤器回收的抓捕难度提高,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脉滤器双向回收抓捕器,不管患者血管内的过滤器回收钩朝向方向如何,它都能够使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与期望的取出方向对过滤器进行抓捕。
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7.一种静脉滤器双向回收抓捕器,包括导管轴、导丝、圈套器以及制动器;
8.所述导管轴两端分别为伸入端与连接端,导管轴内部设有通道,位于导管轴伸入端的导管轴内壁上固定有销轴,导管轴的轴体侧面设有开口;
9.所述制动器包括手柄、制动轮以及转轴,导管轴连接端与手柄连接,制动轮安装在转轴上,转轴两端分别固定在手柄上;
10.所述导丝环绕在销轴与转轴之间,导丝上连接有圈套器,制动轮控制转轴转动带动导丝上的圈套器上下移动。
11.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导管轴伸入端端部呈锥形。
12.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导管轴优选为弹性导管轴。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通过本发明,设计一种静脉滤器双向回收抓捕器,不管患者血管内的过滤器回收钩朝向方向如何,都能够使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与期望的取出方向对过滤器进行抓捕,预先植入的过滤器回收钩位置与方向与医生期望的取出位置与方向不匹配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对过滤器进行抓捕回收,使滤器回收的抓捕难度降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圈套器在导管轴开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导管轴内部导丝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的手柄外部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的手柄内部机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抓捕正向设置的过滤器前的示意图;
21.图7为本发明抓捕正向设置的过滤器时的示意图;
22.图8为本发明抓捕反向设置的过滤器前的示意图;
23.图9为本发明抓捕反向设置的过滤器时的示意图。
24.图中:1、导管轴;11、伸入端;12、连接端;13、通道;14、销轴;15、开口;2、导丝;3、圈套器;4、制动器;41、手柄;42、制动轮;43、转轴;5、过滤器;51、回收钩。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6.如图1

图9所示,一种静脉滤器双向回收抓捕器,包括导管轴1、导丝2、圈套器3以及制动器4。
27.导管轴1优选为弹性导管轴1,弹性导管轴1用于容纳回收后的过滤器5,导管轴1两端分别为伸入端11与连接端12,导管轴1伸入端11端部呈锥形,锥形设计容易伸入血管,减少血管内血栓等阻力,导管轴1内部设有用于导丝2与圈套器3移动的通道13,位于导管轴1伸入端11的导管轴1内壁上固定有销轴14,导管轴1的轴体中部侧面设有开口15,开口15用于圈套器3从导管轴1内伸出。
28.制动器4包括手柄41、制动轮42以及转轴43,手柄41由聚合物或者陶瓷或者金属材料制成,导管轴1连接端12与手柄41连接,制动轮42安装在转轴43上,转轴43两端分别固定在手柄41上。
29.导丝2优选为金属材料,导丝2环绕在销轴14与转轴43之间,导丝2上连接有圈套器3,制动轮42控制转轴43转动带动导丝2上的圈套器3上下移动,导管轴1和导丝2的长度根据插入点与过滤器5植入位置距离而选择合适的长度。
30.如图1

图9所示,本发明工作原理如下:
31.(1)如图6

图7所示,通过x射线装置的显示屏幕上,看到过滤器5的植入血管的位置以及方向,当过滤器5在患者血管内正向设置,过滤器5的回收钩51在上方,此时将导管轴
1从医生期望的插入点与插入方向进行插入,将导管轴1伸入血管直至过滤器5的位置,使导管轴1的开口15位于过滤器5的回收钩51一侧,滚动制动轮42,制动轮42带动转轴43转动同时转轴43上缠绕的导丝2也在移动,导丝2一端绕转轴43转动,另一端绕导管轴1伸入端11设有的销轴14转动,直至导丝2上的圈套器3从导管轴1侧面设有的开口15伸出,继续操作制动轮42,将圈套器3套住回收钩51,过滤器5在圈套器3的牵动下,从导管轴1的开口15压缩回收直至完全进入导管轴1内部,当过滤器5完全进入导管轴1内部通道13时,医生将导管轴1从患者血管内抽出,完成对过滤器5的抓捕回收。
32.(2)如图8

图9所示,通过x射线装置的显示屏幕上,看到过滤器5的植入血管的位置以及方向,当过滤器5在患者血管内反向设置,而反向设置时,过滤器5的回收钩51在下方,如果按照原回收路径进行回收,可能造成对过滤器5回收的抓捕难度提高,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风险情况出现,此时,通过本发明,医生仍然可以避开原来的回收插入点与插入方向,继续从期望的插入点与插入方向进行插入,将导管轴1伸入血管直至过滤器5的位置,使导管轴1的开口15位于过滤器5的回收钩51一侧,滚动制动轮42,制动轮42带动转轴43转动同时转轴43上缠绕的导丝2也在移动,导丝2一端绕转轴43转动,另一端绕导管轴1伸入端11设有的销轴14转动,直至导丝2上的圈套器3从导管轴1侧面设有的开口15伸出,继续操作制动轮42,将圈套器3套住回收钩51,过滤器5在圈套器3的牵动下,从导管轴1的开口15压缩回收直至完全进入导管轴1内部,当过滤器5完全进入导管轴1内部通道13时,医生将导管轴1从患者血管内抽出,完成对过滤器5的抓捕回收。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