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95113发布日期:2021-07-16 20:10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仪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神经内科康复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仪器。


背景技术:

2.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对于神经内科的病人大多患有神经系统类的病症,由于神经中枢系统控制人们日常的行为,故神经内科的病人大都伴有肢体瘫痪的症状,肢体瘫痪一般体现在无法自主行走,故日常生活中通常需要通过来辅助行走,对于肢体瘫痪的病人经常采用按摩的方法进行治疗,传统的按摩治疗通常需要医务人员或者患者家属通过人工按摩的方式进行按摩治疗,工作量较大,故市场出现的很多按摩器逐渐取代了人工按摩方式对患者进行按摩治疗。
3.目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难题:a传统的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过程中,由于治疗时间较长可能会产生疲劳等情况,传统的康复治疗设备通常采用坐立的方式进行治疗,患者长时间坐立会导致病人不适,影响病人的病情稳定性,b传统的神经内科康复治疗仪器对患者腿部进行康复过程中,由于患者的腿部粗细不同,需要不同型号的康复治疗设备,康复治疗成本较高,且传统的康复治疗设备种仅仅只对腿部进行按摩治疗,按摩后若不对患者腿部进行应激性保护,按摩效果效果较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仪器,可以解决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难题:a传统的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过程中,由于治疗时间较长可能会产生疲劳等情况,传统的康复治疗设备通常采用坐立的方式进行治疗,患者长时间坐立会导致病人不适,影响病人的病情稳定性,b传统的神经内科康复治疗仪器对患者腿部进行康复过程中,由于患者的腿部粗细不同,需要不同型号的康复治疗设备,康复治疗成本较高,且传统的康复治疗设备种仅仅只对腿部进行按摩治疗,按摩后若不对患者腿部进行应激性保护,按摩效果效果较不理想。
6.(二)技术方案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仪器,包括底部机架、顶升机构、垫块、治疗架以及康复机构,所述的底部机架上端面右侧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部安装有顶升机构,底部机架上端面左侧左右对称安装有垫块,底部机架上端面位于垫块之间的位置安装有治疗架,治疗架内部安装有康复机构。
8.所述的顶升机构包括转动架、靠垫、移动块、顶升板、支撑架、丝杠螺杆、摇把、锥齿轮以及固定支链,其中所述的支撑架安装在移动槽下端面右端,转动架一端通过铰链安装在移动槽左侧壁上,转动架另一端贴靠在支撑架上端面,转动架上端面安装有靠垫,移动块滑动设置在移动槽内部,顶升板设置在移动槽内部,顶升板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转动架下端面,顶升板另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移动块上,移动块内部自左向右开设有螺纹通孔,丝杠
螺杆穿过螺纹通孔转动安装在支撑架上,移动槽前端面开设有圆槽,摇把通过轴承安装在圆槽内部,摇把后端与丝杠螺杆左端通过平键安装有锥齿轮,摇把与丝杠螺杆之间通过锥齿轮转动连接,移动块内部开设有一号凹槽,一号凹槽内部安装有固定支链,移动槽下端面位于移动块的正下方自左向右均匀开设有多组限位孔。
9.所述的康复机构包括电动滑块、移动机架、移动板、治疗支链、热蒸支链、升降机架、升降气缸、升降板、匚型框以及复位弹簧杆,其中所述的电动滑块滑动安装在底部机架上端面,电动滑块上端面安装有移动机架,移动机架上端面前后对称滑动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与移动机架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杆,复位弹簧杆一端安装在移动板上,复位弹簧杆另一端安装在移动机架上,升降机架滑动设置在治疗架内部上端面,升降机架下端面通过气缸座安装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驱动轴下端面通过法兰盘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下端面位于移动板的正上方滑动安装有匚型框,匚型框内部为圆弧形结构,移动板上端面前后对称开设有两组限位槽,其中限位槽与匚型框相互配合,匚型框与移动板之间安装有治疗支链,移动机架上端面位于移动板的左侧安装有热蒸支链。
10.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支链包括双向气缸、调节块、限位杆、连接架以及限位弹簧杆,其中所述的双向气缸通过气缸座安装在一号凹槽内部,所述的调节块为梯形结构,调节块滑动设置在一号凹槽内部,且调节块安装在双向气缸驱动轴上,一号凹槽下端面位于调节块的正下方开设有滑动槽,限位杆滑动设置在滑动槽内部,限位杆上端面抵靠在调节块上,限位杆之间安装有连接架,连接架下端面设置有限位弹簧杆,限位弹簧杆一端安装在连接架下端面。限位弹簧杆另一端安装在一号凹槽下端面。
11.优选的,所述的治疗支链包括调节弹簧杆、矩形板以及滚珠,其中所述的调节弹簧杆均匀安装在匚型框内部以及移动板上端面,调节弹簧杆上安装有矩形板,矩形板上均匀开设有圆孔,圆孔内部安装有滚珠。
12.优选的,所述的热蒸支链包括热蒸机架、储水加热箱、回收架、水泵、弧形喷雾板以及连接管,其中所述的热蒸机架安装在移动机架上,热蒸机架内部自左向右均匀安装有弧形喷雾板、喷雾板内部开设有管道,管道下端面开设有喷雾口,喷雾板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接,热蒸机架下端面位于喷雾板的正下方安装有储水加热箱,储水加热箱上端面安装有回收架,且回收架与储水加热箱内部相连接,水泵安装在热蒸机架上,水泵一端与储水加热箱相连接,水泵另一端与连接管相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的矩形板左右端面设置有圆弧形结构,且矩形板与调节弹簧杆之间安装有柔性布。
14.优选的,所述的热蒸机架左右端面上分别安装有隔热膜,隔热膜上开设有移动孔。
15.优选的,所述的底部机架上端面位于顶升机构与康复机构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圆弧形凹槽。
16.(三)有益效果
17.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仪器,可以解决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难题:a传统的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过程中,由于治疗时间较长可能会产生疲劳等情况,传统的康复治疗设备通常采用坐立的方式进行治疗,患者长时间坐立会导致病人不适,影响病人的病情稳定性,b传统的神经内科康复治疗仪器对患者腿部进行康复过程中,由于患者的腿部粗细不同,需要不同型号的康复治疗设备,康复治疗成本较高,且传统的康
复治疗设备种仅仅只对腿部进行按摩治疗,按摩后若不对患者腿部进行应激性保护,按摩效果效果较不理想。
18.2.本发明设计的顶升机构中,根据患者自身的感受,手动转动摇把,摇把转动过程中通过锥齿轮之间相互配合带动带动丝杠螺杆转动,丝杠螺杆转动过程中带动移动块移动,移动块移动过程中通过顶升板与转动架相互配合带动靠垫移动,根据患者随时调节自身的睡姿,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加舒适,不会产生疲劳现象。
19.3.本发明设计的康复机构中,移动板与复位弹簧杆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患者自身调节两腿之间的间距,使得按摩治疗过程中双腿处于最佳按摩位置,治疗支链中,调节弹簧杆与矩形板相互配合可以对不同粗细的腿部进行限位处理,矩形板带动滚珠通过电动滑块的带动可以对腿部进行往复按摩,其中矩形板左右端面设置为圆弧形结构与柔性布相互配合避免患者腿部与调节弹簧杆、矩形块发生摩擦,造成病人的皮外伤,热蒸支链中,通过弧形喷雾板向患者腿部进行喷雾处理,对按摩后的腿部进行热蒸处理,对按摩后的腿部血液循环加快,按摩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发明主视图;
23.图3是本发明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24.图4是本发明图2的b处局部放大图;
25.图5是本发明治疗支链安装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发明喷雾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本发明热蒸支链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8是本发明矩形板与滚珠安装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30.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仪器,包括底部机架1、顶升机构2、垫块3、治疗架4以及康复机构5,所述的底部机架1上端面右侧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部安装有顶升机构2,底部机架1上端面左侧左右对称安装有垫块3,底部机架1上端面位于垫块3之间的位置安装有治疗架4,治疗架4内部安装有康复机构5。
31.所述的底部机架1上端面位于顶升机构2与康复机构5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圆弧形凹槽。圆弧形凹槽与垫块3相互配合,使得患者臀部与腿部处于一种合适的康复治疗状态,避免长时间的治疗造成患者疲劳,影响康复治疗时间,进而造成康复治疗效果不佳
32.所述的顶升机构2包括转动架21、靠垫22、移动块23、顶升板24、支撑架25、丝杠螺杆26、摇把27、锥齿轮28以及固定支链29,其中所述的支撑架25安装在移动槽下端面右端,转动架21一端通过铰链安装在移动槽左侧壁上,转动架21另一端贴靠在支撑架25上端面,转动架21上端面安装有靠垫22,移动块23滑动设置在移动槽内部,顶升板24设置在移动槽
内部,顶升板24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转动架21下端面,顶升板24另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移动块23上,移动块23内部自左向右开设有螺纹通孔,丝杠螺杆26穿过螺纹通孔转动安装在支撑架25上,移动槽前端面开设有圆槽,摇把27通过轴承安装在圆槽内部,摇把27后端与丝杠螺杆26左端通过平键安装有锥齿轮28,摇把27与丝杠螺杆26之间通过锥齿轮28转动连接,移动块23内部开设有一号凹槽,一号凹槽内部安装有固定支链29,移动槽下端面位于移动块23的正下方自左向右均匀开设有多组限位孔;具体工作时,根据患者自身所需高度,手动转动摇把27,摇把27转动过程中通过锥齿轮28相互配合带动丝杠螺杆26转动,丝杠螺杆26转动过程中带动移动块23,移动块23移动过程中通过顶升板24带动转动架21,转动架21转动过程中带动靠垫22移动到患者所需位置,固定支链29启动与限位孔相互配合对移动块23进行限位固定,避免移动块23发生相对滑动,造成转动架21带动靠垫22掉落,对患者造成机械损伤,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病情加重。
33.所述的固定支链29包括双向气缸291、调节块292、限位杆293、连接架294以及限位弹簧杆295,其中所述的双向气缸291通过气缸座安装在一号凹槽内部,所述的调节块292为梯形结构,调节块292滑动设置在一号凹槽内部,且调节块292安装在双向气缸291驱动轴上,一号凹槽下端面位于调节块292的正下方开设有滑动槽,限位杆293滑动设置在滑动槽内部,限位杆293上端面抵靠在调节块292上,限位杆293之间安装有连接架294,连接架294下端面设置有限位弹簧杆295,限位弹簧杆295一端安装在连接架294下端面。限位弹簧杆295另一端安装在一号凹槽下端面。具体工作时,当移动块23移动到工作位置时,双向气缸291启动带动调节块292移动,调节块292移动过程中带动限位杆293插入限位孔内部,对调节块292进行限位固定,避免移动块23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相对滑动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其中连接架294与限位弹簧杆295相互配合既可以对限位杆293起支撑作用又可以对支撑杆起复位作用。
34.所述的康复机构5包括电动滑块51、移动机架52、移动板53、治疗支链54、热蒸支链55、升降机架56、升降气缸57、升降板58、匚型框59以及复位弹簧杆510,其中所述的电动滑块51滑动安装在底部机架1上端面,电动滑块51上端面安装有移动机架52,移动机架52上端面前后对称滑动设置有移动板53,移动板53与移动机架52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杆510,复位弹簧杆510一端安装在移动板53上,复位弹簧杆510另一端安装在移动机架52上,升降机架56滑动设置在治疗架4内部上端面,升降机架56下端面通过气缸座安装有升降气缸57,升降气缸57驱动轴下端面通过法兰盘安装有升降板58,升降板58下端面位于移动板53的正上方滑动安装有匚型框59,匚型框59内部为圆弧形结构,移动板53上端面前后对称开设有两组限位槽,其中限位槽与匚型框59相互配合,匚型框59与移动板53之间安装有治疗支链54,移动机架52上端面位于移动板53的左侧安装有热蒸支链55。具体工作时,患者腿部进入治疗支链54与热蒸支链55后,升降气缸57启动带动升降板58向下移动,升降板58向下移动过程中,通过匚型框59带动治疗支链54向下移动,当匚型框59下端与限位槽卡接时,电动滑块51启动带动移动机架52移动,移动机架52移动过程中通过移动板53带动治疗支链54对患者腿部进行按摩处理,治疗支链54对腿部进行按摩处理过程中,热蒸支链55同时对腿部进行热蒸处理,通过热蒸使得患者腿部血液循环加快使得治疗支链54治疗效果更佳,其中移动板53与复位弹簧杆510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患者自身调节两腿之间的间距,使得按摩治疗过程中双腿处于最佳按摩位置。
35.所述的治疗支链54包括调节弹簧杆541、矩形板542以及滚珠543,其中所述的调节弹簧杆541均匀安装在匚型框59内部以及移动板53上端面,调节弹簧杆541上安装有矩形板542,矩形板542之间通过铰链铰接,矩形板542上均匀开设有圆孔,圆孔内部安装有滚珠543。具体工作时,调节弹簧杆541与矩形板542相互配合可以对不同粗细的腿部进行限位处理,矩形板542带动滚珠543通过电动滑块51的带动可以对腿部进行往复按摩处理,加快患者肌肉的恢复。
36.所述的矩形板542左右端面设置有圆弧形结构,且矩形板542与调节弹簧杆541之间安装有柔性布。圆弧形结构与柔性布相互配合,避免矩形块与调节弹簧杆541对患者造成皮外伤,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37.所述的热蒸支链55包括热蒸机架551、储水加热箱552、回收架554、水泵555、弧形喷雾板556以及连接管557,其中所述的热蒸机架551安装在移动机架52上,热蒸机架551内部自左向右均匀安装有弧形喷雾板556、喷雾板内部开设有管道,管道下端面开设有喷雾口,喷雾板之间通过连接管557相连接,热蒸机架551下端面位于喷雾板的正下方安装有储水加热箱552,储水加热箱552上端面安装有回收架554,且回收架554与储水加热箱552内部相连接,水泵555安装在热蒸机架551上,水泵555一端与储水加热箱552相连接,水泵555另一端与连接管557相连接。具体工作时,热蒸机架551在移动机架52带动过程中,水泵555启动将储水加热箱552内部加热后的水通过连接管557泵入弧形喷雾板556内部,水流通过管道从喷雾口喷出对腿部进行热蒸处理,通过与治疗支链54按摩处理相互配合,使得腿部的血液循环加快使得按摩效果更佳,热蒸后的水流通过回收架554重新进入储水加热箱552,对水流进行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
38.所述的热蒸机架551左右端面上分别安装有隔热膜,隔热膜上开设有移动孔。患者腿部通过移动孔,隔热膜的使用对热蒸机架551内部的热水雾进行隔绝,避免热量流失,患者热蒸效果不佳。
39.采用上述神经内科康复治疗仪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
40.第一步、康复准备:通过医务人员将病人放置在底部机架1上,将患者腿部通过治疗支链54与热蒸支链55相互配合放置在治疗架4内部;
41.第二步、调节处理:患者通过转动摇把27通过锥齿轮28与丝杠螺杆26相互配合带动移动块23移动,移动块23移动过程中通过顶升板24与转动架21相互配合带动靠垫22移动到工作位置;
42.第三步、康复治疗:电动滑块51通过移动机架52带动治疗支链54与热蒸支链55对患者腿部进行康复治疗;
43.第四步、治疗结束:设备内所有机构恢复到起始位置,通过医务人员将患者搀扶着病床上。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