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疾病及美容整形用动物源矿化骨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180338发布日期:2021-08-06 18: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骨科疾病及美容整形用动物源矿化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源矿化骨是将羟基磷灰石颗粒经过模拟体液溶液处理,再将活性因子稳固吸附于矿化后的颗粒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疾病及美容整形用动物源矿化骨,其特征在于羟基磷灰石颗粒为动物来源的矿物质,所述动物来源的矿物质是通过哺乳动物的四肢股骨干骺端松质骨部分,通过蒸煮、过氧化氢处理、高温初级煅烧步骤处理获得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科疾病及美容整形用动物源矿化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来源的矿物质需要进行粉碎处理,粉碎的粒径在100μm-2000μm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疾病及美容整形用动物源矿化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体液溶液为无机盐组成的缓冲液,所述缓冲液各组分的浓度为氯化钠(120-140mm),氯化钾(2-6mm),硫酸镁(0.2-0.6mm),氯化镁(0.5-1.2mm),碳酸氢钠(4-100mm),氯化钙(2-6mm),磷酸二氢钾(1-5mm),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10-40mm),ph值为6.8-7.0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疾病及美容整形用动物源矿化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因子为生物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形成蛋白,血清蛋白,纤连蛋白,玻连蛋白,层粘连蛋白,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以及其生物活性片段的衍生多肽或蛋白的任意一种。

6.一种骨科疾病及美容整形用动物源矿化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矿化后的羟基磷灰石颗粒与活性因子分散吸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科疾病及美容整形用动物源矿化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活性因子与矿化后的羟基磷灰石颗粒的比例为20ng-500μg/g的比例,进行振荡吸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骨科疾病及美容整形用动物源矿化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磷灰石颗粒是动物来源的矿物质,其通过哺乳动物的四肢股骨干骺端松质骨部分,将骨块切成2-3cm3小块进行蒸煮,蒸煮0.5-1h,然后清洗干净,去掉表面杂质;然后再将清洗好的骨块再加入等体积混合的水和30-50%过氧化氢溶液,继续煮沸1-2h,待所有骨块变为白色;将白色的骨块清洗干净,再次加入水煮沸1h;将骨块捞出洗净后,干燥1-2小时;将干燥好的骨块取出在600-800℃煅烧5-8h,再经粉碎制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骨科疾病及美容整形用动物源矿化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矿化后的羟基磷灰石颗粒是经模拟体液溶液矿化处理,将粉碎后粒径在100μm-500μm之间的矿化后的羟基磷灰石颗粒浸泡于模拟体液溶液中,经37℃摇床震荡矿化4-7d后,真空干燥后制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骨科疾病及美容整形用动物源矿化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因子为生物因子,所述生物因子可以是但不局限于任何活性药物或者功能蛋白,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形成蛋白,血清蛋白,纤连蛋白,玻连蛋白,层粘连蛋白,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以及其生物活性片段的衍生多肽或蛋白的任意一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科疾病及美容整形用动物源矿化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动物源矿化骨是将羟基磷灰石颗粒经过模拟体液溶液处理,再将活性因子稳固吸附于矿化后的颗粒表面即得。本发明通过动物源矿化骨负载有活性因子,使所制备的修复材料具有天然多孔结构,兼具骨传导和骨诱导功能,解决了人工合成材料无法达到的孔隙结构,同时,能够取代同种异体骨,消除了同种异体骨抗原性以及伦理方面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光;罗鹏;韩苗苗;邓荣霞;李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迈捷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6
技术公布日:2021.08.0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