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卫生用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19930发布日期:2021-07-09 14:2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卫生用品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卫生用品。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一次性吸收用品有婴儿用纸尿裤、女性卫生制品卫生巾、成人失禁者用品成裤等。这类一次性吸收物品的吸收芯体大部分都具有相似的结构:一种是芯体结构,一种是绒毛浆结构。两种结构的优缺点非常明显,芯体结构干爽性、稳定性好,产品超薄,但透气性较差;而绒毛浆结构透气性较好,但其吸收体的稳定性差、干爽性差,而且长时间使用容易滋生细菌,造成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此外,现有一次性吸收用品普遍存在因仰卧而易导致后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卫生用品。本发明旨在通过改善卫生用品中吸收芯层的结构,提高吸收芯层的干爽性,且能保证其吸收速度、透气性及稳定性。本发明中的卫生用品是一种表面干爽度好、吸收速度快、透气性好、柔软的新型卫生用品。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卫生用品,包括卫生用品主体结构,所述卫生用品主体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表层、导流层、吸收芯层和底膜层;所述表层的两侧还设有高于所述表层的立体护围;所述吸收芯层包括位于所述导流层下表面的上吸收层和位于所述底膜层上表面的下吸收层;所述上吸收层采用高吸水树脂复合纸制成;所述下吸收层由无纺布包裹层和包裹在所述无纺布包裹层中的由绒毛浆和高吸水树脂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构成,所述无纺布包裹层具有多个沿所述无纺布包裹层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条状结构,每个所述条状结构具有独立容纳空间,所述混合物容纳在所述条状结构的独立容纳空间中,每相邻两个所述条状结构之间形成导流沟槽。
5.优选地,所述表层采用无纺布制成,所述表层的克重为10~60g/m2;优选的是,所述表层采用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所述导流层采用热风无纺布和/或纺粘无纺布制成,所述导流层的克重为10~40g/m2;和/或所述底膜层由pe膜与无纺布复合而成,所述pe膜的克重为8~35g/m2,所述无纺布为热风无纺布和/或纺粘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的克重为10~50g/m2。
6.优选地,所述立体护围由拒水无纺布和橡筋构成,所述立体护围的高度为0.5~5cm;所述立体护围中含有的橡筋的条数为0~5条;所述立体护围中的拒水无纺布的克重为10~30g/m2。
7.优选地,所述高吸水树脂复合纸为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复合纸,所述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复合纸由两层原纸层以及夹在两层原纸层之间的高吸水树脂层构成;和/或所述高吸水树脂复合纸的克重为50~200g/m2。
8.优选地,所述混合物中的高吸水树脂为含有茶多酚的抑菌高吸水树脂;和/或所述
条状结构的数量为2~15个。
9.优选地,所述上吸收层上设有导流切缝和/或打孔结构。
10.优选地,所述打孔结构由多个导流孔构成,所述导流孔的孔型为方形、圆形、条形、波浪形、心形、星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11.优选地,所述导流切缝沿所述上吸收层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流切缝的前端位于所述上吸收层的中部或中前部,所述导流切缝的后端位于所述上吸收层的后部;所述导流切缝的深度从所述上吸收层的上表面沿所述上吸收层的厚度方向延伸并且至少为所述上吸收层的厚度的60%;所述导流切缝的数量至少为两条,所述导流切缝的宽度为1~10mm。
12.优选地,所述导流切缝的形状为直线形,相邻两条所述导流切缝之间的间距宽度由所述导流切缝的前端向所述导流切缝的后端逐渐加宽。
13.优选地,所述表层的后部开设有至少一条弧形阻流槽,所述弧形阻流槽的深度从所述表层的上表面沿所述表层的厚度方向延伸并且为所述表层的厚度的10~30%。
14.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5.(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卫生用品,所述新型卫生用品中的吸收芯层的上吸收层采用高吸水树脂复合纸制成,高吸水树脂复合纸中含高吸水树脂,本身具有吸收液体的能力,能够将表面残存的水分处理干净,保证其表面干爽性好。
16.(2)本发明突破常规,根据绒毛浆的纤维具有传导性好、透气性佳等优点,通过将吸收芯层的下吸收层以现有的压合技术将其划分为多个部分形成具有独立容纳空间的多个条状结构,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所述条状结构内容纳有由绒毛浆和高吸水树脂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既保留了现有绒毛浆芯体吸收速度快,透气性好的优点,又弥补了现有绒毛浆芯体结构稳定性差的不足;所述下吸收层在吸收液体后,无纺布的压合部分形成导流沟槽即相邻两个所述条状结构之间形成导流沟槽,能够迅速将液体传导开,在绒毛浆的作用下所述下吸收层的透气性能好,并且下吸收层在绒毛浆中混合有一定量的高吸水树脂,吸收绒毛浆中残留水分,提高所述下吸收层的干爽性,从而能够提高所述新型卫生用品的整体干爽性。
17.(3)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使用的高吸水树脂为特殊功效高吸水树脂,在生产过程中添加入茶多酚,将茶多酚本身具有的抑菌、祛味功能转嫁到高吸水树脂上,使其具有抑菌祛味功效,应用在本卫生用品中使其具有抑菌祛味的功效,抑制细菌滋生,减少异味。
18.(4)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在所述上吸收层上设有打孔结构,能更好地加速液体的吸收、扩散与下渗,第一时间将液体快速吸收;本发明中导流孔的设置,使得本发明所述的新型卫生用品的导流效果更好,具有快速下渗和瞬吸的功能,有助于提卫生用品的干爽性,使卫生用品使用起来更加舒适、安全。
19.(5)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在所述上吸收层上设置有导流切缝,有助于液体下渗和传导,起到引流导流作用,避免液体集中在吸收芯层的中部造成侧漏和后漏,所述导流切缝能够使得液体更快地在吸收芯层内流动并被更多可起到吸收作用的吸收芯体部分吸收,提高液体在吸收芯层内的流动性和被吸收率,提高新型卫生用品的吸收利用率和吸收速度,该导流切缝具有液体瞬间吸收,快速分散液体,防止因吸收速度慢造成侧漏、后
漏,提高整体柔软性和干爽性,防止液体因不能快速分散造成的闷热,潮湿感,穿戴者舒适性大大提高等优点。
20.(6)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在所述表层的后部设置有至少一条弧形阻流槽,所述弧形阻流槽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使用者因仰卧时而导致液体后漏。
21.(7)本发明中的新型卫生用品,最突出的特点是表面干爽性好、透气性好、吸收速度快、更加柔软、具有抑菌祛味功效、防后漏效果好,该卫生用品可适用于纸尿裤、卫生巾、成裤等用品。
附图说明
22.本发明附图仅仅为说明目的提供,图中各部件的比例不一定与实际产品一致。
23.图1是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新型卫生用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下吸收层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导流孔在上吸收层的分布示意图。
26.图4是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导流切缝在上吸收层的分布示意图。
27.图5是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弧形阻流槽在表层的分布示意图。
28.图中:1:表层;2:导流层;3:上吸收层;4:下吸收层;41:无纺布包裹层;411:条状结构;42:由绒毛浆和高吸水树脂混合而成的混合物;5:底膜层;6:立体护围;7:导流沟槽;8:导流孔;9:导流切缝;10:弧形阻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卫生用品,包括卫生用品主体结构,例如,如图1所示,所述卫生用品主体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表层1、导流层2、吸收芯层和底膜层5,所述导流层2位于所述表层1的下方,起到传导的作用;所述表层1的两侧还设有高于所述表层1的立体护围6,在本发明中,所述立体护围6包覆在所述表层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如图1所示的左右两侧)并高于所述表层1,所述立体护围6的设置能起到隔漏的作用;在本发明中,所述表层1例如可以对所述吸收芯层的底面半包围以使得所述吸收芯层相对所述底膜层呈悬浮结构;所述吸收芯层包括位于所述导流层2下表面的上吸收层3和位于所述底膜层5上表面的下吸收层4,所述吸收芯层由两层结构组成,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卫生用品的吸收主体,起到吸收液体的功能;所述上吸收层3采用高吸水树脂复合纸制成;所述下吸收层4由无纺布包裹层41和包裹在所述无纺布包裹层41中的由绒毛浆和高吸水树脂混合而成的混合物42构成,所述无纺布包裹层41具有多个沿所述无纺布包裹层4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条状结构411,例如,如图2所示;每个所述条状结构411具有独立容纳空间,所述混合物容纳在所述条状结构411的独立容纳空间中,每相邻两个所述条状结构411之间形成导流沟槽7;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物在吸收液体后膨胀从而使得每相邻两个所述条状结构之间形成的导流沟槽传导液体的效果更好。
31.在本发明中,所述无纺布包裹层41指的是采用无纺布制成的包裹层;在本发明中,所述下吸收层4的无纺布包裹层41区别于市场上现有的通过压纹简单分区形成的相通区域结构,本发明所述下吸收层4的无纺布包裹层41具有多个独立容纳空间的条状结构411,所述下吸收层4是通过将外层(包裹层)无纺布采用热压合或超声压合的方式分成多个具有独立容纳空间的条状结构411,然后在每个所述条状结构411的独立容纳空间中填充入由绒毛浆和高吸水树脂混合而成的混合物42构成,并且再采用热压合或超声压合的方式将上下两层无纺布压合后形成压槽即使得每相邻两个所述条状结构411之间形成导流沟槽7,能够起到辅助液体传导的作用;在填充在所述条状结构411中的所述混合物吸收液体后,所述导流沟槽7辅助液体传导的作用更加明显,本发明中的所述下吸收层4既能够起到固定内部填充物的作用,增加稳定性,又保留了绒毛浆本身透气性好的特点,在本发明所述的新型卫生用品中起到主体吸收的作用;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高吸水树脂具有抑菌、祛味功效;在本发明中,所述条状结构411的独立容纳空间中填充有具有导流作用的绒毛浆纤维和具有吸收功能的高吸水树脂的混合物,能够有效起到传导液体、增加芯体透气性,并保证卫生用品的干爽性的作用,填充量适应于所述条状结构411的体积;在本发明中,所述条状结构411内填充绒毛浆,绒毛浆浆板有较长的纤维且纤维本身强度好,当生产绒毛浆制品时在起绒机上容易离解成单纤维,加工起绒时产生的粉尘少;绒毛浆吸水性好、扩散迅速;绒毛浆纤维白度高,纤维柔软,有一定弹性和较好的芯垫完整性,并且符合规定的卫生指标,生产原材料为针叶木、阔叶木以及非木材纤维等,同时绒毛浆本身的纤维松散,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采用的绒毛浆为木浆。
32.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各层材料之间例如以胶粘合的方式复合,形成可使用的新型卫生用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图1中,各结构层之间显示为相互剥离,仅仅为了清晰的表明本发明各结构层之间的位置关系。
33.本发明相比现有的卫生用品结构,本发明所述的吸收芯层的上层为高吸水树脂复合纸,其功能在于吸收表面液体,提高卫生用品的表面干爽性,下层吸收层是将外层的无纺布包裹经热压合或超声波压合的方式将其划分粘合成多个具有独立容纳空间的条状结构,并将绒毛浆与具有特殊功效的高吸水树脂的混合物填充入每个条状结构内,在压合技术的作用下,条状结构间形成压槽(导流沟槽),起到辅助液体传导的作用,本发明中的所述下吸收层的优势点在于既能够起到固定内部填充物的作用,增加稳定性,又保留了绒毛浆本身透气性好的特点,在本发明中起到主体吸收的作用。
34.在本发明中,所述吸收芯层的上层为由高吸水树脂复合纸制成的高吸水树脂复合纸层(上吸收层),能够使得下渗液体快速渗入下层的芯体(下吸收层),能吸收表面剩余水分,保证表层的干爽性;所述吸收芯层的下吸收层,其包裹的绒毛浆能够起到迅速传导液体的作用,高吸水树脂能够吸收液体,并将吸收的液体牢牢锁定在高吸水树脂的内部,保证其上层的干爽度。
35.本发明突破常规,在所述下吸收层中,采用热压合或超声波压合的方式将无纺布包裹层压合形成多个条状结构,既保留了绒毛浆本身的透气性,又提高了吸收芯层的稳定性。在发明中,利用绒毛浆传导性好的特性,所述下吸收层吸收液体后能够快速将液体传导开,在绒毛浆的作用下所述新型卫生用品的透气性能好,并且在绒毛浆中混合具有特殊功效的高吸水树脂,能够吸收绒毛浆中残留水分,保证芯体的干爽性,并能抑菌、祛味,同时包
裹层的压合部分在每相邻两个条状结构之间形成槽状结构(导流沟槽),能够起到辅助液体传导的作用,并且所述混合物在吸收液体后膨胀从而使得每相邻两个所述条状结构之间形成的导流沟槽的传导液体的效果更好。
36.本发明中的所述新型卫生用品是一种表面干爽度好、吸收速度快、透气性好、柔软的新型吸收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一芯体结构存在的透气性差、干爽性差、吸收速度慢、稳定性差等的问题。
37.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表层1采用无纺布制成,所述表层1的克重为10~60g/m2;优选的是,所述表层1采用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所述导流层2采用热风无纺布和/或纺粘无纺布制成,所述导流层2的克重为10~40g/m2,优选的是,所述导流层2采用粗纤维热风无纺布或粗纤维热风无纺布制成;和/或所述底膜层5由pe膜与无纺布复合而成,在本发明中,所述底膜层5的复合方式是以胶粘合的方式,将无纺布与pe膜叠层粘合为一体,pe膜具有透气性,也将pe膜记作透气pe膜;在本发明中,所述底膜层5作为本发明新型卫生用品的底膜,起到隔漏的作用;其中,所述pe膜的克重为8~35g/m2,所述无纺布为热风无纺布和/或纺粘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的克重为10~50g/m2。
38.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立体护围6由拒水无纺布和橡筋构成,所述立体护围6的高度为0.5~5cm;所述立体护围6中含有的橡筋的条数为0~5条优选为1~5条(例如1、2、3、4或5条);所述立体护围6中的拒水无纺布的克重为10~30g/m2。
39.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高吸水树脂复合纸为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复合纸,所述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复合纸由两层原纸层以及夹在两层原纸层之间的高吸水树脂层构成;在本发明中,所述的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复合纸为通过现有的湿法造纸工艺(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0966882.0中公开的湿法造纸工艺)将由高吸水树脂均匀分布在由木浆制成的两层原纸层之间而形成所述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复合纸;在本发明中,这种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复合纸在木浆纸层成型初期加入高吸水树脂,由于高吸水树脂在纸页成型初期即与纸页纤维进行复合,高吸水树脂完全镶嵌在纸页纤维里面,大大提高了高吸水树脂与纤维的接触面积,同时也增强了纸页纤维与高吸水树脂对液体的传导性,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成型得到的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复合纸对液体的吸收量和吸收速度。
40.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高吸水树脂复合纸的克重为50~200g/m2。
41.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混合物中的高吸水树脂为含有茶多酚的抑菌高吸水树脂,在本发明中,所述抑菌高吸水树脂是指在高吸水树脂的生产过程中添加茶多酚,使得所述高吸水树脂具有抑菌祛味的功效,所述茶多酚适量添加即可,所述含有茶多酚的抑菌高吸水树脂具有抑菌、祛味功能;和/或所述条状结构411的数量为2~15个(例如2、3、4、5、6、7、8、9、10、11、12、13、14或15个);在本发明中,无纺布包裹层41中含有的纤维通过热压合或超声压合的方式将无纺布包裹层的上下两层牢牢粘合在一起,将包裹层划分为多条条状结构411,优选为形成的所述条状结构411的数量为2~15个;所述无纺布包裹层41中的无纺布优选为热风无纺布或纺粘无纺布;在本发明中,当所述无纺布包裹层41采用热风无纺布制成时也记作热风无纺布包裹层,当所述无纺布包裹层41采用纺粘无纺布制成时也记作纺粘无纺布包裹层。
42.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条状结构411通过热压合或超声压合(超声波压合)的方式压合而成。
43.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包裹在所述无纺布包裹层41中的由绒毛浆和高吸水树脂混合而成的混合物42中,所述绒毛浆与所述高吸水树脂的混合质量比例如为(0.5~2):1。
44.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吸收层3上设有导流切缝9和/或打孔结构,以增加所述新型卫生用品的液体向下渗漏的速度以及整体的柔软度。
45.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打孔结构由多个导流孔8构成,所述导流孔8的孔型为方形、圆形、条形、波浪形、心形、星形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如图3所示,所述导流孔8的孔型为圆形;在本发明中,例如在所述上吸收层3的上表面上设有打孔结构,多个所述导流孔8均匀分布在所述上吸收层3的上表面上;在本发明中,所述打孔结构的设置能很好加速液体的吸收、扩散与下渗,第一时间将液体快速吸收,保证贴身运动自如;本发明中导流孔8的设置,使得卫生用品的导流效果好,具有快速下渗和瞬吸的功能,有助于提高卫生用品的干爽性,使卫生用品使用起来更加舒适、安全。
46.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流切缝9沿所述上吸收层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流切缝9的前端位于所述上吸收层3的中部或中前部,所述导流切缝9的后端位于所述上吸收层3的后部;在本发明中,所述导流切缝9的前端位于所述上吸收层3的中前部指的是位于相比所述上吸收层3的正中部位置稍微靠前些的大致中部位置;具体地,当所述导流切缝9的前端位于所述上吸收层3的中前部时,所述导流切缝9的前端距离所述上吸收层3的正中部位置的距离例如可以为10~30mm;在本发明中,“前”、“后”方向均对应使用者使用时的“前”、“后”方向;所述导流切缝9的深度从所述上吸收层3的上表面沿所述上吸收层3的厚度方向延伸并且至少为所述上吸收层3的厚度的60%;所述导流切缝9的数量至少为两条,所述导流切缝9的宽度为1~10mm(例如1、1.5、2、2.5、3、3.5、4、4.5、5、5.5、6、6.5、7、7.5、8、8.5、9、9.5或10mm)。
47.在本发明中,为了清楚的显示所述导流切缝9,在图4中示意出了一定的导流切缝9的宽度,但在实际产品中,所述导流切缝9经切刀切割而成,所述导流切缝9的宽度很窄,为1~10mm;而与经切刀切割而成的所述导流切缝9不同,现有技术中设置的导流槽或导流通道需要去除该导流槽或导流通道内的如吸水材料和绒毛浆等,并且现有技术中的导流槽和导流通道一般宽度较宽,宽度一般大于10mm,容易导致吸收芯体材料例如吸水材料和绒毛浆的漏出,而本发明设置的所述导流切缝9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一问题。本发明中所述导流切缝9的设置相比导流槽或导流通道,不但可以增加产品柔软度,更是可以起到很好的液体导流效果、很好的防后漏效果,以及更是可以降低反渗,提高所述新型卫生用品的表面干爽性。本发明优选为在所述上吸收层3上设置有所述导流切缝9,如此,有助于液体下渗和传导,起到引流导流作用,避免液体集中在吸收芯层的中部造成侧漏和后漏,所述导流切缝9能够使得液体更快地在吸收芯层内流动并被更多可起到吸收作用的吸收芯体部分吸收,提高液体在吸收芯层内的流动性和被吸收率,提高新型卫生用品的吸收利用率和吸收速度,该导流切缝9具有液体瞬间吸收,快速分散液体,防止因吸收速度慢造成侧漏、后漏,提高整体柔软性和干爽性,防止液体因不能快速分散造成的闷热,潮湿感,穿戴者舒适性大大提高等优点。
48.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流切缝9的形状为直线形,相邻两条所述导流切缝9之间的间距宽度由所述导流切缝9的前端向所述导流切缝9的后端逐渐加宽,如此可以
更有效地起到引流导流作用,提高吸收速度,有效防止侧漏和后漏;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切缝9的数量为四条,位于中间的两条所述导流切缝9的长度小于位于外侧的两条所述导流切缝9的长度,位于中间的两条导流切缝9能有效起到中间液体导流分散的作用,位于外侧的两条导流切缝9能在两侧有效起到两边分流的作用,如此能进一步提高液体的分散速度。
49.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表层1的后部开设有至少一条弧形阻流槽10,所述弧形阻流槽10的深度从所述表层1的上表面沿所述表层1的厚度方向延伸并且为所述表层1的厚度的10~30%;本发明对所述弧形阻流槽的弧度没有特别的要求,采用适当的弧度即可,所述弧形阻流槽的弧度例如可以为20~60
°
;在本发明中,所述弧形阻流槽10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使用者因仰卧时而导致液体后漏。
5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这些实施例只是就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解释为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51.实施例1
52.一种新型卫生用品,包括卫生用品主体结构,所述卫生用品主体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表层、导流层、吸收芯层和底膜层;所述表层采用热风无纺布制成;所述导流层采用纺粘无纺布制成;所述底膜层由pe膜和热风无纺布复合而成;所述表层的两侧还设有高于所述表层的立体护围,所述立体护围由拒水的热风无纺布和橡筋构成;所述吸收芯层包括位于所述导流层下表面的上吸收层和位于所述底膜层上表面的下吸收层;所述上吸收层采用一层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复合纸制成,所述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复合纸由两层原纸层以及夹在两层原纸层之间的高吸水树脂层构成;所述下吸收层由纺粘无纺布包裹层和包裹在所述纺粘无纺布包裹层中的由绒毛浆和高吸水树脂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构成,所述纺粘无纺布包裹层经热压合的方式形成6个沿所述纺粘无纺布包裹层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条状结构,每个所述条状结构具有独立容纳空间,所述混合物容纳在所述条状结构的独立容纳空间中,每相邻两个所述条状结构之间形成导流沟槽;在所述混合物中,所述高吸水树脂为含有茶多酚的抑菌高吸水树脂,所述绒毛浆与所述含有茶多酚的抑菌高吸水树脂的质量比为1:1。
53.实施例2
54.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55.所述上吸收层的上表面上设有打孔结构,所述打孔结构由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流孔构成,所述导流孔的孔型为圆形。
56.实施例3
57.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58.所述上吸收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四条宽度均为1mm的直线形导流切缝,所述直线形导流切缝的深度从所述上吸收层的上表面沿所述上吸收层的厚度方向延伸并且为所述上吸收层的厚度的80%,所述直线形导流切缝经切刀切割而成;四条所述直线形导流切缝的前端位于所述上吸收层的中部,后端位于所述上吸收层的后部;相邻两条所述导流切缝之间的间距宽度由所述导流切缝的前端向所述导流切缝的后端逐渐加宽;所述导流切缝的数量为四条,位于中间的两条所述导流切缝的长度小于位于外侧的两条所述导流切缝的长度;位于中间的两条所述直线形导流切缝的长度为18cm,位于外侧的两条所述直线形导流切缝的长度为25cm。
59.实施例4
60.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61.所述表层的后部开设有两条弧形阻流槽,所述弧形阻流槽的深度从所述表层的上表面沿所述表层的厚度方向延伸并且为所述表层的厚度的30%。
62.实施例5
63.实施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64.所述表层的后部开设有两条弧形阻流槽,所述弧形阻流槽的深度从所述表层的上表面沿所述表层的厚度方向延伸并且为所述表层的厚度的30%。
65.所述上吸收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四条宽度均为1mm的直线形导流切缝,所述直线形导流切缝的深度从所述上吸收层的上表面沿所述上吸收层的厚度方向延伸并且为所述上吸收层的厚度的80%,所述直线形导流切缝经切刀切割而成;四条所述直线形导流切缝的前端位于所述上吸收层的中部,后端位于所述上吸收层的后部;相邻两条所述导流切缝之间的间距宽度由所述导流切缝的前端向所述导流切缝的后端逐渐加宽;所述导流切缝的数量为四条,位于中间的两条所述导流切缝的长度小于位于外侧的两条所述导流切缝的长度;位于中间的两条所述直线形导流切缝的长度为18cm,位于外侧的两条所述直线形导流切缝的长度为25cm。
66.对比例1
67.对比例1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
68.所述吸收芯层仅由纺粘无纺布包裹层和包裹在所述纺粘无纺布包裹层中的由绒毛浆和高吸水树脂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构成;所述纺粘无纺布包裹层经热压合的方式形成6个沿所述纺粘无纺布包裹层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条状结构,每个所述条状结构具有独立容纳空间,所述混合物容纳在所述条状结构的独立容纳空间中,每相邻两个所述条状结构之间形成导流沟槽;在所述混合物中,所述高吸水树脂为含有茶多酚的抑菌高吸水树脂,所述绒毛浆与所述含有茶多酚的抑菌高吸水树脂的质量比为1:1。
69.对比例2
70.对比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71.所述吸收芯层由纺粘无纺布包裹层和包裹在所述纺粘无纺布包裹层中的由绒毛浆和高吸水树脂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构成,所述纺粘无纺布包裹层是其上表面通过压纹将所述纺粘无纺布包裹层划分为三个相通的区域;在所述混合物中,所述高吸水树脂为含有茶多酚的抑菌高吸水树脂,所述绒毛浆与所述含有茶多酚的抑菌高吸水树脂的质量比为1:1。
72.本发明对实施例1~5以及对比例1~2制作的卫生用品进行了性能测试,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73.测试方法一:常温下,采用0.9%的生理盐水,分别在0min、10min、20min时采用300g金属圈进行加液,每次加液量为80ml,并记录每次吸收完成的时间为吸收速度,单位s;反渗是吸收结构每吸收完80ml的0.9%的生理盐水后,将5~30g滤纸置于吸收结构上面,用3.5kg砝码压3min,称量滤纸增加的克重,单位g。
74.测试方法二:将新型卫生用品贴合至u型槽底部中,纵向上倾斜10
°
,取中心点进行加液测试。取0.9%的生理盐水3次,每次80ml,每次间隔10分钟,通过托盘接收每次加液后后漏的生理盐水并称重记录后漏量,判定防后漏效果,单位g。
[0075][0076]
在表1中,将在第0min加液对应的吸收速度记作第一次吸收速度,吸收完成后测得的反渗记作第一次反渗,在第10min加液对应的吸收速度记作第二次吸收速度,吸收完成后测得的反渗记作第二次反渗,在第20min加液对应的吸收速度记作第三次吸收速度,吸收完成后测得的反渗记作第三次反渗。
[0077]
本发明的新型卫生用品其吸收芯层区别于市场的常见尿裤,构思新奇,结构特殊,
用以弥补现有结构稳定性差的不足,实现了尿裤的透气性好、更加干爽、具有抑菌祛味功效的特点;在一些更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上吸收层上打孔结构的设置能更好地加速液体的吸收、扩散与下渗,第一时间将液体快速吸收;本发明中导流孔的设置,使得本发明所述的新型卫生用品的导流效果更好,具有快速下渗和瞬吸的功能,有助于提卫生用品的干爽性,使卫生用品使用起来更加舒适、安全;在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所述上吸收层上设置有导流切缝,有助于液体下渗和传导,起到引流导流作用,并且能够有效防止液体后漏,在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表层上弧形阻流槽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液体后漏,在一些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所述上吸收层上设置有导流切缝且在所述表层上设置有弧形阻流槽,两种结构的双重作用下,使得本发明所述的新型卫生用品防后漏的效果非常好。
[0078]
本发明未详细说明部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
[0079]
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008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