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便可注水式小儿疝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82876发布日期:2021-07-09 10:0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便可注水式小儿疝针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型涉及小儿疝气手术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轻便可注水式小儿疝针。


背景技术:

2.随着医学的进步,以及病人对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要求提高,微创渐渐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和认可,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出院时间短,费用低,术后瘢痕少,术后并发症少,渐渐成为每个医患所追求的共同目标。目前,我国小儿疝气手术,在有条件的医用,多开展腹腔镜下利用疝针,进行腹股沟疝囊的高位结扎术,其特点正是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但是,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疝针,多为复杂的、较笨重的、全金属材质的疝针,在使用疝针进行疝囊修补术时,疝针的尾部多为较大的、较笨重的疝针体,通过疝针头端分离疝囊腹膜间隙时,常常出现不易分离腹膜与周围组织间隙情况,这是,需要手术操作者在患者腹壁上,使用穿刺套管另外建立一个穿刺孔,放入手术器械,牵拉疝囊周围的腹膜,协助疝针进行手术,患者腹壁上额外穿刺孔,进一步增加了患者腹壁的创伤,即手术操作者,需要使用双孔法完成小儿疝的疝囊高位结扎术,且由于疝针的笨重,对于小儿疝修补术的初学者,疝针使用起来,积极不方便,给手术医生带来一定的困扰。
3.发明型内容本发明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便可注水式小儿疝针,它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便可注水式小儿疝针,包括注射器口、线孔、防滑手柄、针体筒、针头、弹板、卡线扣、卡针体、挡板、牵拉环、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口与针体筒相连;所述针体筒前方与针头和卡槽相连;所述针体筒上有防滑手柄;所述针体筒上,注射器口与防滑手柄之间有线孔;所述卡针体一端与弹板相连,另一端与牵拉环相连;所述卡针体上有挡板;所述弹板头端有卡线扣。
5.进一步,所述针筒体为中空的、金属材质的、圆筒状结构。
6.进一步,所述针筒体一端为可与医用注射器接口相匹配的注射器口,另一端为带有缺损的卡槽和斜面结构的针头。
7.进一步,所述针体筒上,注射器口与防滑手柄之间,有可以使结扎疝环用的结扎线,通过的线孔。
8.进一步,所述针体筒上,带有防滑结构的、方便手术操作者握持的、聚丙烯材质的防滑手柄。
9.进一步,所述金属材质的卡针体与圆形、方便手术者手指放入的牵拉环相连,且卡针体直径恰好放入针筒体筒内。
10.进一步,所述两片具有外展力的、钢性材质的弹板,一端与卡针体固定相连,另一端为带有弯曲的卡线扣结构。
11.进一步,所述挡板为卡针体上,控制卡针体放入针体筒深度的挡板,挡板的长度大于注射器口的直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应用本专利手术器械,手术操作者可单孔就能完成小儿疝气的疝囊高位结扎术,该一种轻便可注水式小儿疝针,采用本发明型可方便的、精巧的、灵活的进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首先将疝囊高位结扎线通过本手术器械的线孔放入针体筒内,手术操作者握持防滑手柄,进行疝囊结扎线的放置操作,由于疝针针体设计轻巧,在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时,使用本疝针时,可轻便的、灵活的各个角度进行疝囊与周围组织的游离,在遇到疝囊腹膜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疝囊不易分开时,可通过本器械的注射器口孔,使用带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进行腹膜与周围组织间隙处注水,撑大、撑开腹膜与疝囊周围的组织空间,方便疝针的游离、疝囊结扎线的放置操作。由于疝针设计轻巧,经临床使用,腹腔镜下单孔法,本疝针即可快速的、轻巧的、方便的进行疝囊周围组织的游离,进而方便的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操作。
附图说明
13.图1、图2、为本发明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注射器口1、线孔2、防滑手柄3、针体筒4、针头5、弹板6、卡线扣7、卡针体8、挡板9、牵拉环10、卡槽11。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型保护的范围。
15.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轻便可注水式小儿疝针,包括注射器口1、线孔2、防滑手柄3、针体筒4、针头5、弹板6、卡线扣7、卡针体8、挡板9、牵拉环10、卡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口1与针体筒4相连;所述针体筒4前方与针头5和卡槽11相连;所述针体筒4上有防滑手柄3;所述针体筒4上,注射器口1与防滑手柄3之间有线孔2;所述卡针体8一端与弹板6相连,另一端与牵拉环10相连;所述卡针体8上有挡板9;所述弹板6头端有卡线扣7。
16.进一步,所述针筒体4为中空的、金属材质的、圆筒状结构。
17.进一步,所述针筒体4一端为可与医用注射器接口相匹配的注射器口1,另一端为带有缺损的卡槽11和斜面结构的针头5。
18.进一步,所述针体筒4上,注射器口1与防滑手柄3之间,有可以使结扎疝环用的结扎线,通过的线孔2。
19.进一步,所述针体筒4上,带有防滑结构的、方便手术操作者握持的、聚丙烯材质的防滑手柄3。
20.进一步,所述金属材质的卡针体8与圆形、方便手术者手指放入的牵拉环10相连,且卡针体8直径恰好放入针筒体4筒内。
21.进一步,所述两片具有外展力的、钢性材质的弹板6,一端与卡针体8固定相连,另一端为带有弯曲的卡线扣7结构。
22.进一步,所述挡板9为卡针体8上,控制卡针体8放入针体筒4深度的挡板9,挡板9的
长度大于注射器口1的直径。
23.本发明型的具体连接结构为:本专利手术器械包括两个部分:放置疝囊高位结扎线部分结构为:针体筒4为主要筒体结构,针筒体4的头端有斜面结构的针头5,针头5为斜面结构,方便进行疝囊周围组织空间的分离和游离,在针头5处,设计有结构卡槽11,卡槽11方便弹板6在卡槽11处弹开,进而促使卡线扣7夹持疝囊结扎线;针体筒4的另一端有注射器口1,注射器口1可与现医用注射针筒相通连,方便本疝针的注水操作,在注射器口1和防滑手柄3之间,有线孔2结构,通过线孔2,可向针体筒4内放入需要结扎疝囊的结扎线,针体筒4上,线孔2后方,有方便手术操作者握持的、防滑的防滑手柄3,防滑手柄3上有防滑条纹,其防滑条纹凸凹结构,可有效的防止手术操作者在使用疝针过程中滑脱;夹线部分结构为:卡针体8为金属材质,其直径恰好放入针筒体4内,在卡针体8前方有两片弹性的、钢材质的、外展的弹板6结构,自然状态下,弹板6为外展,开口状态,在弹板6的前端有鼠齿状结构的卡线扣7,弹板6闭合时,卡线扣7可呈闭合状态,进而可与通过卡线扣7夹持疝囊结扎线,在卡线扣7放入针体筒4内部时,可让卡线扣7呈卡住状态,当卡线扣7在卡槽11处时,弹板6可呈现张开状态;卡针体8的另一端为方便手术操作者手指放入的圆环状结构的牵拉环10,手术操作者,可将手指放入牵拉环10内方便卡线扣7,卡住疝囊结扎线操作;卡针体8上有挡板9结构,挡板9的长度大于注射器口1的直径,挡板9可有效的控制卡针体8放入针体筒4的深度,即在卡针体8放入针体筒4后,挡板9卡在注射器口1时,弹板6恰好呈张开状态,此时即可通过卡线扣7抓持疝囊结扎线。
24.本发明型的益处为:本一种轻便可注水式小儿疝针,可在单孔腹腔镜下方便的,轻巧的进行小儿疝的疝囊高位结扎操作,在患者行小儿疝的疝囊高位结扎时,只需要在患儿肚脐处使用5mm穿刺套管,放入摄像头进行观察,在患儿腹股沟疝区,使用本疝针进行疝囊与周围组织间隙的游离操作,游离疝囊过程中,遇到疝囊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不易分离疝囊与疝囊周围组织空间时,手术操作者,可捏持并用手指堵住本疝针的线孔2,通过疝针的注射器口1,使用带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与本疝针的注射器口1建立连接,向本疝针内注射生理盐水,通过较多的生理盐水,扩展疝针针头5处,疝囊与周围组织空间,进而更方便的分离疝囊与周围组织;在执行取疝囊结扎线操作时,可使用卡针体8放入针体筒4内,在针头5端,弹板6进入卡槽11时,弹板6弹开,此时,挡板9恰好卡在注射器口1处,手术操作者可通过回拉牵拉环,进而促使弹板6前端的卡线扣7夹持疝囊结扎线。
25.具体使用方法为:患者完成术前准备,需要疝环结扎的手术患者,麻醉状态下,经脐放置腹腔镜摄像头,在腹腔内观察腹股沟疝,疝环情况、结构、位置。将结扎疝环用的不可吸收疝囊结扎线,通过本疝针的线孔处放入针体筒4内,至结扎线突出针头5,手术者,在患者腹壁选择疝囊高位结扎点为穿刺点,将本专利疝针的针头5端刺入皮肤,至疝环高位腹膜处,注意不要穿破腹膜,然后沿腹膜向疝环一侧潜行,在游离过程中出现腹膜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或者疝针不容易通过时,可另取一带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通过本疝针的注射器口1处,手术者两个手指捏持并堵住线孔2,向针体筒4内注射生理盐水,即可通过水压,将针头5端的组织空间撑开,方便本疝针的继续游离操作,至能游离疝环腹膜的最远端,边退疝针,边通过线孔2向针筒体4内放置疝囊结扎线,将疝囊结扎线留在分离疝囊的最远端;然后使用本空疝针,从疝环高位腹膜处向另外一侧游离疝囊与疝囊外组织,当遇到不易分离疝囊与疝囊外周围组织时,可另取一带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通过本疝针的注射器口1处,手术
者两个手指捏持并堵住线孔2,向针体筒4内注射生理盐水,即可通过水压,将针头5端的组织空间撑开,方便本疝针的继续游离操作,游离至事先放置的疝囊结扎线处,手术者手握牵拉环10,将卡针体8放入针筒体4内,在卡槽11处,弹板6呈张开状态,当确定卡线扣7卡住疝囊结扎线后,回拉牵拉环10,弹板6进入针体筒4内,鼠齿状卡线扣7即可牢固的夹闭疝囊结扎线,取出切口,结扎疝囊结扎线,完成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操作。经临床使用,本专利手术器械使用方便,轻巧、灵活,值得临床推广。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