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提供波浪式按摩放松方案的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849814发布日期:2021-10-09 01:32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提供波浪式按摩放松方案的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涉及按摩放松方案的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肌肉疲劳指的是身体肌肉承受工作活动产生的疲劳,主要表现为乏力,工作能力减弱,工作效率降低,注意涣散,操作速度减慢,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降低,差错及事故发生率增加,工作满意感降低等。肌肉疲劳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身体素质、营养状况、性别、年龄、工作动机和责任心等因素都对其有显著影响。肌肉做功和抵抗疲劳的绝对能力与肌纤维类型有关。快肌纤维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具有输出功率大而易疲劳的特点;慢肌纤维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具有输出功率小而具有较强的抗疲劳能力。但不论是快肌纤维还是慢肌纤维,当其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下(工作或运行中产生的肌肉紧张),都会引起肌纤维的紧绷,阻碍周围血液循环,随着新陈代谢副产物的累积,从而引发典型的牵涉痛、酸痛、以及触痛。只有顺着纤维的走向进行短促、多次、缓慢的按压才能帮助消除肌纤维的紧张,如果按摩的方向与肌纤维走向相反,不仅无法帮助消除纤维紧绷,甚至会拉扯肌筋膜,使肌筋膜变紧变厚,导致疼痛、肌肉痉挛等后果。而现有的按摩用品只能对人体的局部或大体提供按摩,无法与人体各部位的肌群精准对应按摩使其都充分得到按摩放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供波浪式按摩放松方案的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数据库控制运行的按摩设备针对各个肌群设有相应的按摩模块,按摩设备通过不同情况选择相应按摩控制方法运行,相应的按摩模块对对应的人体各部位的肌群分布走向进行波浪起伏式的按摩,使人体各部位的肌群都充分得到按摩放松,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提供波浪式按摩放松方案的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包括步骤a:筛选同质性群体;步骤b:筛选躺床情境中人体不同肌群及其按摩方向;步骤c:建立用户床上位置评估模型;步骤d:确定按摩的关键肌群、按摩强度、按摩时间。
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根据目标群体筛选关键指标,在群体中计算各关键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值,剔除任一关键指标超出群体平均值正负1个标准差的被试,剩余符合标准的被试组成同质性群体。
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以用户仰睡姿态下平躺在床垫上为标准情境,将该情境下需要按摩的肌群分成颈部、肩部、背部、腰部、臀部、大腿、小腿共7个部位。
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的建立方法包括第一步:被试以仰躺睡姿平躺在床上,床上铺设至少能够覆盖人体的压力感应垫(或其它压力监测设备);第二步:手动测量用户颈部、肩部、背部、腰部、臀部、大腿、小腿、脊椎8个部位的大小(长度+宽度)以及在床上的位置;第三
步:在压力分布图上筛选出压力最集中的部位;第四步:分别计算压力集中节点与8个不同部位的距离,取不同肌群的中间点为目标位置;第五步:计算同质性群体中7个按摩肌群尺寸的平均值,根据平均值设置不同部位按摩模块的尺寸;第六步:计算压力集中部位至脊椎中心点距离的平均值;第七步:计算压力集中部位至所有肌群的距离平均值,将其作为同质性群体中肌群位置计算标准;最终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群体平均值,不是被试单一的平均值。
8.进一步的步骤b的确定包括第一步:要求同质性群体中的所有被试佩戴多导睡眠监测设备的同时尝试入睡,计算所有被试第一个睡眠阶段中7个肌群的肌电水平;第二步:将同质性群体根据人数分成均等的子群体1与子群体2,两个子群体参与两个不同的实验,子群体1参与实验1,子群体2参与实验2,两个实验中均同步监测被试的脑波数据和肌电数据;第三步:子群体1中所有被试依次平躺在床上,监测程序自动计算用户在床上位置,以及各个肌群的位置,并将按摩模块与各个肌群相匹配,记录当下被试7个肌群的肌电水平和脑电数据作为初如值,依次启动各个肌群的按摩模块,每次仅运行单独的按摩模块,从颈部开始至小腿结束,按摩强度逐步上升,每种强度持续按摩两分种,当肌电水平高开初始水平或脑电水平低于初始水平即停止,将当下的按摩强度作为强度上限;并计算过程中与肌电水平最低值或脑电数据最高值对应的按摩强度,将其作为各个部位肌群的推荐按摩强度;第四步:子群体2中的所有被试,依次使用子群体1中测试出的群体推荐按摩强度进行不同肌群的按摩,每个肌群按摩时间两分钟,以按摩结束时7个肌群的肌电水平为参数,分别计算其脑波数据之间的关系,判断哪个肌群按摩时对应最高的脑波数据,将7个肌群根据权重大小进行排序,权重排在前三的肌群即为该群体中的关键群体;第五步:对所有被使用测得的按摩方案进行睡前放松按摩,通过数据监测和分析计算每位被按摩多久后关键肌群的肌电水平能够达到入睡时的水平。
9.一种能提供波浪式按摩放松方案的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包括按摩设备,所述按摩设备包括本体、控制装置、七个按摩模块,所述控制装置存储有上述的能提供波浪式按摩放松方案的数据库,每个所述按摩模块包含驱动器、按摩体,七个按摩模块的按摩体依次从前至后设置于所述本体上分别与人体的颈部、肩部、背部、腰部、臀部、大腿、小腿对应,所述按摩体通过驱动器驱动作波浪状起伏,按摩体的波浪状起伏方向与相应人体部位的肌群方向对应,所述控制装置与七个所述按摩模块的驱动器连接,通过在控制装置上选择所述能提供波浪式按摩放松方案的数据库的按摩放松方案控制各按摩模块的驱动器运行。
10.进一步的对颈部、大腿、小腿按摩的按摩体沿纵向作波浪状起伏;对肩部、腰部按摩的按摩体沿横向作波浪状起伏;对背部、臀部按摩的按摩体均为两个,分别沿斜向作波浪状起伏。
1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器包含气泵与控制阀,所述按摩体包括气囊组。
12.进一步的用户可根据需要对控制装置上选择所述能提供波浪式按摩放松方案的数据库的按摩放松方案微调节。
13.进一步的如果用户实际使用时搭配肌电传感器或脑电传感器,肌电传感器或脑电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相连。
14.通过实施本发明,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按摩方案,对各部位的按摩时间、按摩强度进行精准控制,七个按摩模块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使各个按摩体波浪状起伏,按摩体波浪状起伏与相应人体部位的肌群方向对应,使人体各部位的肌群都能充分按摩放松。
附图说明
15.图1为按摩设备的按摩体分布示意图;图2为按摩设备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16.图中所示:本体1;控制装置2;颈部按摩体3;肩部按摩体4;背部按摩体5;腰部按摩体6;臀部按摩体7;大腿部按摩体8;小腿部按摩体9,驱动器10;气泵11; 控制阀12。
具体实施方式
17.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能提供波浪式按摩放松方案的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包括步骤a:筛选同质性群体;步骤b:筛选躺床情境中人体不同肌群及其按摩方向;步骤c:建立用户床上位置评估模型;步骤d:确定按摩的关键肌群、按摩强度、按摩时间。
18.其中步骤a根据目标群体筛选关键指标,在群体中计算各关键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值,剔除任一关键指标超出群体平均值正负1个标准差的被试,剩余符合标准的被试组成同质性群体,关键指标是与按摩效果密切相关的指标,例如年龄、身高、体重、体型、工作压力、肌肉疲劳程度、入睡困难程度等,标准差是离均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在概率统计中最常使用作为统计分布程度上的测量,代表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标准差越小,数据分布越集中,反之则越分散。
19.其中步骤b以用户仰睡姿态下平躺在床垫上为标准情境,将该情境下需要按摩的肌群分成颈部、肩部、背部、腰部、臀部、大腿、小腿共7个部位。
20.其中步骤c的建立方法包括第一步:被试以仰躺睡姿平躺在床上,床上铺设至少能够覆盖人体的压力感应垫(或其它压力监测设备);第二步:手动测量用户颈部、肩部、背部、腰部、臀部、大腿、小腿、脊椎8个部位的大小(长度+宽度)以及在床上的位置;第三步:在压力分布图上筛选出压力最集中的部位,此处为臀部;第四步:分别计算压力集中节点与8个不同部位的距离,取不同肌群的中间点为目标位置;第五步:计算同质性群体中7个按摩肌群尺寸的平均值,根据平均值设置不同部位按摩模块的尺寸;第六步:计算压力集中部位(臀部)至脊椎中心点距离的平均值,脊椎部位不需要按摩,需要避免;第七步:计算压力集中部位(臀部)至所有肌群的距离平均值,将其作为同质性群体中肌群位置计算标准;最终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群体平均值,不是被试单一的平均值;其于第五步、第六步、第七步三项数据,当用户躺在压力感应垫上,监测程序首先根据压力集中程度自动标记用户臀部位置,其次根据该用户所属群体中7个按摩肌群距离臀部的距离,计算出各个肌群的中间点,最后根据各个肌群的平均尺寸,在床上标记出各个肌群所在位置,以及脊椎所在位置。
21.其中步骤b的确定包括第一步:要求同质性群体中的所有被试佩戴多导睡眠监测设备的同时尝试入睡,计算所有被试第一个睡眠阶段中7个肌群的肌电水平,将入睡时的肌群肌电水平(或低于目标水平20%的范围)作为按摩的目标水平,控制按摩时间;第二步:将同质性群体根据人数分成均等的子群体1与子群体2,两个子群体参与两个不同的实验,子群体1参与实验1,子群体2参与实验2,两个实验中均同步监测被试的脑波数据和肌电数据,根据实时脑波数据计算每一帧内α波的占比(30秒为一帧),占比越高表示越放松;实时监测颈部、肩部、背部、腰部、臀部、大腿、小腿7个肌群的肌电水平,肌电水平越低表示肌群越放松,反之则越紧张;第三步:子群体1中所有被试依次平躺在床上,监测程序自动计算用户在床上位置,以及各个肌群的位置,并将按摩模块与各个肌群相匹配,记录当下被试7个肌群
的肌电水平和脑电数据作为初如值,依次启动各个肌群的按摩模块,每次仅运行单独的按摩模块,从颈部开始至小腿结束,按摩强度逐步上升,每种强度持续按摩两分种,当肌电水平高开初始水平或脑电水平低于初始水平即停止,将当下的按摩强度作为强度上限,并计算过程中与肌电水平最低值或脑电数据最高值对应的按摩强度,将其作为各个部位肌群的推荐按摩强度,将子群体1中所有被试推荐按摩强度的平均值为群体的推荐按摩强度,7个肌群对应不同的推荐按摩强度;第四步:子群体2中的所有被试,依次使用子群体1中测试出的群体推荐按摩强度进行不同肌群的按摩,每个肌群按摩时间两分钟,以按摩结束时7个肌群的肌电水平为参数,分别计算其脑波数据之间的关系,判断哪个肌群按摩时对应最高的脑波数据,将7个肌群根据权重大小进行排序,权重排在前三的肌群即为该群体中的关键群体,在群体中根据频率筛选群体关键群体;第五步:对所有被使用测得的按摩方案进行睡前放松按摩,通过数据监测和分析计算每位被按摩多久后关键肌群的肌电水平能够达到入睡时的水平,将该时间作为按摩的标准推荐时间,用户实际使用时如果不佩戴肌电传感器,可参照该标准按摩时间。
22.一种能提供波浪式按摩放松方案的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按摩设备,按摩设备包括本体1、控制装置2、七个按摩模块,控制装置2存储有上述的能提供波浪式按摩放松方案的数据库,每个按摩模块包含驱动器10、按摩体,按摩体通过驱动器10驱动作波浪状起伏,控制装置2与七个按摩模块的驱动器连接,使用时首先输入关键指标,程序根据用户输入信息将其与上述能提供波浪式按摩放松方案的数据库中同质性群体匹配,提取其中的人体位置评估模型、关键肌群、按摩强度、按摩时间控制各按摩模块的驱动器10运行进行按摩,七个按摩模块的按摩体依次从前至后设置于本体1上,分别为与人体的颈部、肩部、背部、腰部、臀部、大腿、小腿对应的颈部按摩体3、肩部按摩体4、背部按摩体5、腰部按摩体6、臀部按摩体7、大腿部按摩体8、小腿部按摩体9,其中颈部按摩体3、大腿部按摩体8、小腿部按摩体9沿纵向作波浪状起伏,对颈部、大腿部、小腿部反复上下按摩,颈部的按摩位置为第二颈椎到第七颈椎椎体,大腿的按摩位置为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小腿的按摩位置为腓肠肌;肩部按摩体4、腰部按摩体6沿横向作波浪状起伏,对肩部、腰部横向左右反复按摩,肩部的按摩位置为斜方肌上部,腰部的按摩位置为背阔肌下部;背部按摩体5为左右两个,其左侧的按摩体沿右侧斜向作波浪状起伏,右侧的按摩体沿左侧斜向作波浪状起伏,其按摩位置为斜方肌下部和背阔肌上部;臀部按摩体7为左右两个,其左侧的按摩体沿左侧斜向作波浪状起伏,右侧的按摩体沿右侧斜向作波浪状起伏,其按摩位置为两侧臀大肌;各按摩体的波浪状起伏方向与人体各部位的肌群分布走向适应,使人体各部位的肌群都充分得到按摩放松。
23.作为一种优选,驱动器10包含气泵11与控制阀12,按摩体包括气囊组,气泵11与控制阀12通过控制装置2控制对气囊组进行充气/放气使其波浪状起伏,方便实现与控制。
24.作为一种优选,用户可根据需要对控制装置2上选择所述能提供波浪式按摩放松方案的数据库的按摩放松方案微调节;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例如增加按摩时间、增加按摩的位置、调节按摩强度等,达到更好的按摩效果。
25.作为一种优选,如果用户实际使用时搭配肌电传感器或脑电传感器,肌电传感器或脑电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相连,可根据实时数据控制按摩的时间,改善按摩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