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细菌滋生的肛肠科临床术后镇痛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95705发布日期:2021-08-24 16:05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细菌滋生的肛肠科临床术后镇痛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避免细菌滋生的肛肠科临床术后镇痛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肛肠科是研究主要在消化末端的器官所发生疾病的科室,主要治疗便秘、肛裂、内痔等疾病,病变位置多在肛门口至直肠8-12㎝之间,肛肠科临床术后为减轻病人痛苦,常需要使用镇痛止血装置。

例如公开号:cn112121289a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肛肠外科术后镇痛止血装置,包括搅拌箱和安装板,所述搅拌箱上方固定安装有搅拌座,所述搅拌箱外表面靠近一侧方向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外表面靠近四角位置固定安装有卡紧座,所述搅拌箱下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上药管,所述搅拌箱外表面靠近上端口位置固定安装有管道,所述搅拌箱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外表面靠近下边缘处固定安装有进气口,所述搅拌座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搅拌座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肛肠外科术后镇痛止血装置,能够通过设置的搅拌座对多余的药品进行清理,通过设置卡紧座解决安装位置单一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基于现有技术发现,传统的镇痛止血装置仅对创口进行上药处理,由于创口位于肛门或更深位置,无法通风干燥,容易滋生细菌,患者容易术后感染,没有结构上的改进可以对创口处进行通风干燥,避免患者创口滋生细菌造成术后感染;装置自身容易沾染药液,缝隙处难以清洗容易滋生细菌,没有结构上的改进可以清理装置的缝隙处,避免滋生细菌;装置的使用位置单一,无法满足患者不同的使用需求;手动挤压用药对创口产生冲击,容易使患者产生生理排斥,无法让患者自行给药,减轻生理排斥并避免药液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避免细菌滋生的肛肠科临床术后镇痛止血装置,以解决传统的传统的镇痛止血装置没有结构上的改进可以对创口处进行通风干燥,避免患者创口滋生细菌造成术后感染;没有结构上的改进可以清理装置的缝隙处,避免滋生细菌;装置的使用位置单一,无法满足患者不同的使用需求;手动挤压用药对创口产生冲击,容易使患者产生生理排斥,无法让患者自行给药,减轻生理排斥并避免药液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避免细菌滋生的肛肠科临床术后镇痛止血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避免细菌滋生的肛肠科临床术后镇痛止血装置,包括主板;

所述主板左右两侧活动卡接第一辅板和第二辅板,顶部固定连接储液管;

所述第一辅板和第二辅板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顶部末端通过轴活动连接固定件;

所述储液管顶部固定连接驱动件,内部连通导液管的底端;

所述驱动件顶部固定连接清理件,内部活动连接导液管,且驱动件与固定件电性相连;

所述导液管顶端固定连接出液球。

进一步的,所述主板包括:

第一卡槽,第一卡槽设在主板的前面左侧;

第二卡槽,第二卡槽设在主板的前面右侧;

边侧卡槽,边侧卡槽设在主板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辅板包括:

卡柱,卡柱设在第一辅板的左右两侧并与第一辅板固定连接;

内管,内管设在卡柱的内部并与卡柱活动卡接;

固定块,固定块设在内管的顶部并与内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

滑槽,滑槽设在连接件的顶部;

凹口,凹口设在两组连接件相面对一侧;

卡口,卡口设在连接件的顶面,且卡口的顶面与连接件顶面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辅板与第一辅板结构相类似,但第二辅板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卡管,且卡管的内直径大于内管的外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清理件顶面为坡型结构并向圆心凹陷,且清理件包括:

卡板,卡板活动安装在清理件的底端外侧;

清理仓,清理仓设在卡板的内侧、清理件的内部底端;

内仓,内仓设在清理件的内部且呈倒锥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液管包括:

输药管,输药管设在导液管的内部,输药管的顶端连通出液球,底端连通储液管;

扇轮,扇轮活动安装在导液管的顶部、出液球的内部;

固定环,固定环活动安装在输药管的外侧并与驱动件电性相连,且固定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扇轮;

棉环,棉环活动卡接在导液管的中部外壁、清理件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出液球包括:

出液管,出液管设在出液球的内部并外端面与出液球的外表面齐平;

内卡槽,内卡槽内部活动卡接扇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顶部设有凹槽并与滑槽齐平,且固定件包括:

滑板,滑板活动卡接在滑槽内部、固定件的顶部;

开关,开关设在固定件的顶部并为上下按动开启、旋转无极调节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滑板顶部设有凸块,并在滑板移动至固定件的顶部后与卡口固定卡接。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置了固定环和扇轮,开启开关后固定环旋转并带动扇轮工作,当固定环旋转后带动扇轮旋转并产生风,使得给药过程中或者长时间未对创口进行通风干燥时,可以对创口进行通风干燥,避免药液过湿或长时间不通风导致细菌滋生,造成术后感染。

2、本发明设置了清理件,当药液顺导液管的外壁流下后,顺清理件顶部坡面流至中心,最终被棉环吸收,将棉环浸满酒精或其他消毒液后,利用棉环在滑落动作发生时可以清理内仓壁沿,使得内仓的缝隙可以得到清理,避免滋生细菌,向外抽拉卡板,使得清理仓露出,方便处理清理仓内部的杂物,内仓倒锥形结构使得顶部棉环浸满药液体积减小并变重后,可以顺利滑落至清理仓底部,方便清理。

3、本发明设置了主板和辅板,利用边侧卡槽可以左右方向固定卡接第一辅板和第二辅板,利用边侧卡槽可以左右方向固定卡接第一辅板和第二辅板,使得第一辅板和第二辅板的位置可以自由切换,通过凹口与床板固定卡接,将固定件翻转至水平状态,推动滑板至固定件的顶面,并使滑板与卡口固定卡接,进而固定连接固定件和连接件,使得装置可以挂在床板的两侧或一侧,增加使用位置方式,满足患者不同的使用需求。

4、本发明设置了出液球和开关,出液管外表面与出液球外表面齐平,避免用药时因表面不平增加患者的痛苦,减轻生理排斥,使得给药更顺利,当旋转开关时可以调节药液输出流量,可以让患者根据自身接受程度自行给药,减轻生理排斥并避免药液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床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床侧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清理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图4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导液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出液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固定件与连接件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主板;101、第一卡槽;102、第二卡槽;103、边侧卡槽;

2、第一辅板;21、第二辅板;2101、卡管;201、卡柱;202、内管;203、固定块;

3、连接件;301、滑槽;302、凹口;303、卡口;

4、储液管;

5、驱动件;

6、清理件;601、卡板;602、清理仓;603、内仓;

7、导液管;701、输药管;702、扇轮;703、固定环;704、棉环;

8、出液球;801、出液管;802、内卡槽;

9、固定件;901、滑板;902、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避免细菌滋生的肛肠科临床术后镇痛止血装置,包括主板1;

主板1左右两侧活动卡接第一辅板2和第二辅板21,顶部固定连接储液管4;

第一辅板2和第二辅板21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件3;

连接件3顶部末端通过轴活动连接固定件9;

储液管4顶部固定连接驱动件5,内部连通导液管7的底端;

驱动件5顶部固定连接清理件6,内部活动连接导液管7,且驱动件5与固定件9电性相连;

导液管7顶端固定连接出液球8。

如附图4所示,清理件6顶面为坡型结构并向圆心凹陷,且清理件6包括:

卡板601,卡板601活动安装在清理件6的底端外侧;

清理仓602,清理仓602设在卡板601的内侧、清理件6的内部底端;

内仓603,内仓603设在清理件6的内部且呈倒锥形结构,当药液顺导液管7的外壁流下后,顺清理件6顶部坡面流至中心,最终被棉环704吸收,当完成给药后,向外抽拉卡板601,使得清理仓602露出,方便处理清理仓602内部的杂物,内仓603倒锥形结构使得顶部棉环704浸满药液体积减小并变重后,可以顺利滑落至清理仓602底部,方便清理。

如附图2和附图8所示,连接件3包括:

滑槽301,滑槽301设在连接件3的顶部;

凹口302,凹口302设在两组连接件3相面对一侧;

卡口303,卡口303设在连接件3的顶面,且卡口303的顶面与连接件3顶面齐平,通过凹口302与床板固定卡接,固定件9与滑槽301固定卡接,使得连接件3与固定件9固定连接,可以将装置固定到床板两侧或一侧,方便使用。

床板,是指医用病床,医用病床也可称为医用床、医疗床、护理床等,是病人在医院住院时使用的病床,主要使用场合有各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用病床的分类有很多种,具体有以下分类方式:按材质分,可分为abs医用病床、全不锈钢医用病床、半不锈钢医用病床、全钢制喷塑医用病床等。按功能分,可分为电动医用病床和手动医用病床,其中电动医用病床又可分为五功能电动医用病床和三功能电动医用病床等,手动医用病床又可分为双摇医用病床、单摇医用病床、平板医用病床。按可否移动分,可分为带轮医用病床和指直角医用病床,其中电动医用病床一般都是可移动带轮的。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功能的病床,比如:超低三功能电动床、家居护理床、带便盆医用床、烫伤翻身床、抢救床、母子床、婴儿床、儿童床、icu监护床、诊查床等。

如附图2和附图4所示,主板1包括:

第一卡槽101,第一卡槽101设在主板1的前面左侧;

第二卡槽102,第二卡槽102设在主板1的前面右侧;

边侧卡槽103,边侧卡槽103设在主板1的左右两侧,利用第一卡槽101和第二卡槽102可以前侧固定卡接第一辅板2和第二辅板21,利用边侧卡槽103可以左右方向固定卡接第一辅板2和第二辅板21,使得第一辅板2和第二辅板21的位置可以自由切换,增加使用位置方式,满足患者不同的使用需求。

如附图5所示,第二辅板21与第一辅板2结构相类似,但第二辅板2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卡管2101,且卡管2101的内直径大于内管202的外直径,使得内管202可以顺利卡接到卡管2101内部,实现第一辅板2与第二辅板21之间的固定连接。

如附图8所示,固定件9顶部设有凹槽并与滑槽301齐平,且固定件9包括:

滑板901,滑板901活动卡接在滑槽301内部、固定件9的顶部,滑板901顶部设有凸块,并在滑板901移动至固定件9的顶部后与卡口303固定卡接;

开关902,开关902设在固定件9的顶部并为上下按动开启、旋转无极调节结构,当连接件3卡接床板后,将固定件9翻转至水平状态,推动滑板901至固定件9的顶面,并使滑板901与卡口303固定卡接,进而固定连接固定件9和连接件3,使得装置可以挂在床板的两侧或一侧,提供使用时需要的稳定性,开启开关902后固定环703旋转并带动扇轮702工作,当旋转开关902时可以调节药液输出流量,可以让患者根据自身接受程度自行给药,减轻生理排斥并避免药液浪费。

如附图4和附图6所示,导液管7包括:

输药管701,输药管701设在导液管7的内部,输药管701的顶端连通出液球8,底端连通储液管4;

扇轮702,扇轮702活动安装在导液管7的顶部、出液球8的内部;

固定环703,固定环703活动安装在输药管701的外侧并与驱动件5电性相连,且固定环703的外侧固定连接扇轮702;

棉环704,棉环704活动卡接在导液管7的中部外壁、清理件6的顶部,驱动件5驱动药液从储液管4内部流向导液管7后,通过输药管701将药液导出至出液球8,当固定环703旋转后带动扇轮702旋转并产生风,使得给药过程中或者长时间未对创口进行通风干燥时,可以对创口进行通风干燥,避免药液过湿或长时间不通风导致细菌滋生,造成术后感染,同时将棉环704浸满酒精或其他消毒液后,利用棉环704在滑落动作发生时可以清理内仓603壁沿,使得内仓603的缝隙可以得到清理,避免滋生细菌。

棉环704中使用的是医用脱脂棉,是指经化学处理去掉脂肪的棉花,比普通棉花容易吸收液体,是卫生用品,也用来制造硝酸纤维。又称药棉。由原棉经除去夹杂物,脱脂、漂白、洗涤、干燥、整理加工制成。脱脂棉应无臭、无味,具有很好的吸水性,纤维柔软细长,洁白富有弹性,易于分层,没有酸、碱等有害杂质,质量应符合卫生部制定的技术标准。脱脂棉是棉花经工艺脱脂而成,因表层不含有脂肪,有很好的亲水性,浸泡于75%酒精可作消毒棉球。

如附图5所示,第一辅板2包括:

卡柱201,卡柱201设在第一辅板2的左右两侧并与第一辅板2固定连接;

内管202,内管202设在卡柱201的内部并与卡柱201活动卡接;

固定块203,固定块203设在内管202的顶部并与内管202固定连接,卡柱201外露部分大于二分之一圆,使得卡接时不会发生脱落,当第一辅板2和第二辅板21在前侧固定卡接主板1后,推动固定块203使得内管202滑动至卡管2101内部,实现第一辅板2和第二辅板21固定连接,增加稳定性。

如附图7所示,出液球8包括:

出液管801,出液管801设在出液球8的内部并外端面与出液球8的外表面齐平;

内卡槽802,内卡槽802内部活动卡接扇轮702,利用出液管801使得药液出液可以得以分散,避免药液过多导致浪费,同时可以不用旋转出液球8即可对创口进行全面处理,同时出液管801外表面与出液球8外表面齐平,避免用药时因表面不平增加患者的痛苦,减轻生理排斥,使得给药更顺利。

在另一实施例中,驱动件5可以替换成内部为手动式泵头、外部为双气囊式结构,一组气囊控制扇轮702旋转速度,另一组气囊控制储液管4出液流量,取消开关902,其他结构不变,当出液球8探入创口位置后,手动挤压一组气囊可以对创口进行通风干燥,挤压另一组气囊可以调节药液出液量,进行给药。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当需要将装置固定到床板两侧时,利用边侧卡槽103可以左右方向固定卡接第一辅板2和第二辅板21,通过凹口302与床板固定卡接,将固定件9翻转至水平状态,推动滑板901至固定件9的顶面,并使滑板901与卡口303固定卡接,进而固定连接固定件9和连接件3,使得装置可以挂在床板的两侧;

当需要将装置固定到床板一侧时,利用第一卡槽101和第二卡槽102可以前侧固定卡接第一辅板2和第二辅板21,固定连接固定件9和连接件3的步骤同上述;

将出液球8探入创口位置后,开启开关902后固定环703旋转并带动扇轮702工作,当固定环703旋转后带动扇轮702旋转并产生风,使得给药过程中或者长时间未对创口进行通风干燥时,可以对创口进行通风干燥,避免药液过湿或长时间不通风导致细菌滋生,造成术后感染;

当旋转开关902时可以调节药液输出流量,可以让患者根据自身接受程度自行给药,减轻生理排斥并避免药液浪费;

需要清理装置时,将棉环704浸满酒精或其他消毒液后,利用棉环704在滑落动作发生时可以清理内仓603壁沿,使得内仓603的缝隙可以得到清理,向外抽拉卡板601,使得清理仓602露出,方便处理清理仓602内部的杂物。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