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肝胃不合的中药干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608479发布日期:2021-09-10 23:53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肝胃不合的中药干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1)主要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这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诱发胃泌素疯狂分泌,而发生发酸烧心,而具有胃溃疡疾病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更是引起了主要症状胃痛的发生,口臭最直接的病菌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了。(2)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引起慢性胃炎。所发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病程较为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3)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产生多种致病因子,从而引起胃黏膜损害,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而且患者多会出现反酸、嗳气、饱胀感等等,均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比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多数倍。(4)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有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这时一般是通过检查来判断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幽门螺杆菌这种致病菌,很容易诱发胃肠疾病的发生。
3.肝胃不合是肝气瘀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以胃脘、胁肋胀满疼痛,嗳气、呃逆、吞酸,情绪抑郁,不欲食,苔薄黄,脉弦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包括肝气犯胃和肝胃郁热。
4.目前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和肝胃不合的治疗通常都是服用抗菌素,经常服用抗菌素还会伤胃。对此,发明人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及参考大量病例,研制出一种能够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和肝胃不合的中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肝胃不合的中药干粉及其制备方法。
6.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肝胃不合的中药干粉,所述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柴胡8

15、香附8

15、陈皮10

15、枳壳10

15、白芍10

20、木香3

9、川穹8

15、生甘草3

9、厚朴3

9、川楝子10

20、延胡索8

15、青皮3

9、苏梗3

9、丹皮3

9、栀子3

9、黄连8

15、蒲公英25

35。
7.所述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柴胡10、香附10、陈皮12、枳壳12、白芍15、木香6、川穹10、生甘草6、厚朴6、川楝子15、延胡索10、青皮6、苏梗6、丹皮6、栀子6、黄连10、蒲公英30。
8.一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肝胃不合的中药干粉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蒲公英和川楝子混合进行低温超微粉碎,得300目以上的混合超微粉;(2)将柴胡、香附、陈皮、枳壳混合加6

10倍量水煮提2

3次,每次1

2h,取药液离心,浓缩,加酸调ph=2.0,保温沉淀,分别用热水和含水乙醇洗沉淀,低温干燥,得混合提取
物;(3)将白芍、木香、川穹、生甘草混合加30

50%乙醇溶液6

10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

3次,每次1

2h,合并回流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得混合浓缩液二,药渣备用;(4)厚朴、川楝子、青皮、苏梗、丹皮、栀子、黄连与步骤(3)的药渣混合加水6

10倍量,煎煮2

3次,每次1

2h合并煎煮液,离心,减压浓缩,得混合浓缩液三;(5)合并步骤(1)(2)(3)(4)所得物,喷雾干燥,得中药干粉。
9.本发明所用中药中:柴胡是常用解表药。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10.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11.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12.枳壳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之功效。常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脏器下垂。
13.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14.木香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胁、脘腹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15.川穹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头痛,风湿痹痛。
16.生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17.厚朴归脾、胃、肺、大肠经。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18.川楝子归肝、小肠、膀胱经。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
19.延胡索辛、苦,温。归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20.青皮味苦、辛,性温。归肝、胆、胃经。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功效。用于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21.苏梗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22.丹皮,为芍药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生用或炒用。现代研究,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类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作用。
23.栀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
伤 、高血压、糖尿病等症。
24.黄连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25.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健胃愈疡,因为现在研究发现蒲公英有很好的健胃利胆效果、抗溃疡的效果,所以对于慢性胃炎、胃溃疡,还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都有一定的疗效;湿通淋,用于湿热黄疸或者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引起的小便赤热、涩痛,有一定的疗效。蒲公英还有一定的清肝明目的功效,用于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
26.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各原料配伍合理,立法周全,用药周到,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益气健脾、提气固本、养阴生津、消积行气、滋阴清热、养阴益胃、抑菌、幽门堵塞之功效,可解毒、抗菌、防癌、修复溃疡,解除反酸、嗳气、幽门堵塞等幽门螺杆菌感染症状,进而可有效控制和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肝胃不合出现的胃脘、胁肋胀满疼痛,嗳气、呃逆、吞酸,情绪抑郁,不欲食,苔薄黄,脉弦有较好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27.一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肝胃不合的中药干粉,所述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柴胡10、香附10、陈皮12、枳壳12、白芍15、木香6、川穹10、生甘草6、厚朴6、川楝子15、延胡索10、青皮6、苏梗6、丹皮6、栀子6、黄连10、蒲公英30。
28.一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肝胃不合的中药干粉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蒲公英和川楝子混合进行低温超微粉碎,得300目以上的混合超微粉;(2)将柴胡、香附、陈皮、枳壳混合加6

10倍量水煮提2

3次,每次1

2h,取药液离心,浓缩,加酸调ph=2.0,保温沉淀,分别用热水和含水乙醇洗沉淀,低温干燥,得混合提取物;(3)将白芍、木香、川穹、生甘草混合加30

50%乙醇溶液6

10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

3次,每次1

2h,合并回流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得混合浓缩液二,药渣备用;(4)厚朴、川楝子、青皮、苏梗、丹皮、栀子、黄连与步骤(3)的药渣混合加水6

10倍量,煎煮2

3次,每次1

2h合并煎煮液,离心,减压浓缩,得混合浓缩液三;(5)合并步骤(1)(2)(3)(4)所得物,喷雾干燥,得中药干粉。
29.典型病例1:闫某,男,50岁,经常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医院就诊后,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阳性+dpm68;服用本发明中药合剂,一天三次,一次1袋,服药一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减轻,继续服药2个疗程,症状全部消失,复查hp(

)。
30.典型病例2:向某,40岁,男,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医院就诊, c=102阳性hp(+)。服用本发明中药合剂,一天三次,一次1袋,服药一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减轻,复查,c=60,阳性hp(+),继续服药2个疗程,症状全部消失,复查hp(

)。
31.典型病例3:罗某,女,45岁,自述症状为腹胀满疼痛,嗳气、呃逆、吞酸,情绪抑郁,食欲不振,苔薄黄,医生诊断为肝胃不合,服用本发明中药合剂,一天三次,一次1袋,服药一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减轻,服药两个疗程后,症状全部小时,不再复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