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根管冲洗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55595发布日期:2021-09-25 03:58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牙根管冲洗液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牙齿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牙根管冲洗液。


背景技术:

2.完善的根管治疗是患牙后期修复以及长期保存的基础,根管冲洗是其中不可缺少的步骤。根管冲洗的目的是减少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溶解残余的牙髓组织、去除牙本质碎屑和玷污层、润滑根管有利于根管预备和降低器械折断的风险。所以,理想的牙根管冲洗液希望达到具有广谱的抗菌性、安全的生物相容性、去除玷污层以及溶解组织的能力。
3.目前,本领域常用的根管冲洗液有双氧水、edta、马来酸、氯己定、次氯酸钠、qmix等,其中,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牙根管冲洗液为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具有广谱抗菌性,并且能够溶解有机成分如牙髓组织、牙本质中和玷污层中的有机成分,但是其不能有效清除玷污层。而且,由于次氯酸钠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对口腔黏膜组织有较强的刺激性、腐蚀性和过敏性,在临床使用可使口腔黏膜组织产生烧灼感,甚至产生化学灼伤,因此在临床上使用时,必须使用牙科橡皮障。另外,次氯酸钠溶液本身具有很重的异味(漂白粉味),可使患者产生严重不适。这些都使次氯酸钠溶液作为牙科冲洗液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极大地限制。而对于本领域经常使用的其他种类牙根管冲洗液,也均各有利弊。比如,虽然氯己定具有广谱抗菌性,但是其不具有溶解有机成分和清除玷污层的能力;edta虽可有效去除玷污层以及溶解无机成分如羟基磷灰石,但是没有溶解有机成分以及抗菌的性能。所以,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牙根管冲洗液无法同时达到广谱抗菌性、有效清除根管内生物膜、去除牙本质碎屑和玷污层、润滑根管等作用。
4.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中药类根管冲洗药物进行了相应研究,中药类根管冲洗药物对根尖周组织刺激性较小,利于根尖周病变的愈合,应用前景广泛,但中药种类繁多,药理、药物配伍复杂,而且由于中草药为自然生药,其抗菌作用一般比抗生素和化学药剂弱,也正是这个原因,致使中草药无法在牙根管冲洗液领域获得推广应用。综上可知,目前临床上缺乏一种兼具广谱抗菌性、有效清除根管内生物膜、去除牙本质碎屑和玷污层作用的牙根管冲洗液。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广谱抗菌性、有效清除根管内生物膜、去除牙本质碎屑和玷污层作用的牙根管冲洗液。
6.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牙根管冲洗液用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苦参、蛇床子、海金沙、车前子、黄连、黄柏、甘草。
8.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中,苦参、蛇床子、海金沙、车前子、黄连、黄柏、甘草的用量比为3

4:1

2:1

2:1

2:2

3:1

2:1

2。
9.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苦参、蛇床子和海金沙与水
混合,80

100℃煎煮2

4h,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

1.5,得物料1;将车前子和黄连与体积浓度为75%

85%的乙醇溶液混合,回流提取1

2h,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

1.5,得物料2;将黄柏和甘草武火炒制30

50min,粉碎后过200

270目筛,得物料3,将物料1、物料2和物料3混合即得中药组合物。
10.优选的,所述苦参、蛇床子和海金沙与水的重量比为1:3

4。
11.优选的,所述车前子和黄连与乙醇溶液的重量比为1:2

4。
1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牙根管冲洗液,所述牙根管冲洗液包括上述中药组合物。
13.优选的,所述牙根管冲洗液还包括次氯酸钠、mtad和蒸馏水。
14.优选的,所述牙根管冲洗液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中药组合物150

300份、次氯酸钠5

50份、mtad 10

100份、蒸馏水1000

2000份。
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牙根管冲洗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依次将配方量的中药组合物、次氯酸钠和mtad加入蒸馏水中,搅拌10

30min,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至8

12,即得。
16.优选的,所述ph调节剂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或其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8.本发明首次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牙根管冲洗液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中药组方物可显著提高牙根管冲洗液的抑菌、杀菌和去除玷污层的功效。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有中药组合物的牙根管冲洗液,具广谱抗菌性,能够有效清除根管内生物膜以及去除牙本质碎屑和玷污层。
具体实施方式
1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牙根管冲洗液用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苦参、蛇床子、海金沙、车前子、黄连、黄柏、甘草。
20.本发明对于中药组合物各原料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市售产品均可。在本发明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苦参、蛇床子、海金沙、车前子、黄连、黄柏、甘草的用量比优选为3

4:1

2:1

2:1

2:2

3:1

2:1

2。
21.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苦参、黄连共用为君,杀菌消炎,车前子和海金沙为臣药,镇痛杀菌,黄柏和蛇床子为佐药,清热燥湿,甘草调和诸药药性,为使药。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配伍合理,共奏杀菌、消炎、镇痛、舒缓之效。有助于牙根管冲洗液具有更好的广谱抗菌性,能够有效清除根管内生物膜。
22.在本发明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优选的包括如下步骤:将苦参、蛇床子和海金沙与水混合,80

100℃煎煮2

4h,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

1.5,得物料1;将车前子和黄连与体积浓度为75%

85%的乙醇溶液混合,回流提取1

2h,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

1.5,得物料2;将黄柏和甘草武火炒制30

50min,粉碎后过200

270目筛,得物料3,将物料1、物料2和物料3混合即得中药组合物。
23.本发明对于水和乙醇溶液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市售产品均可。在本发明中,苦参、蛇床子和海金沙与水的重量比优选为1:3

4,更优选为1:3.5。在本发明中,所述煎煮的温度优选为85

95℃,更优选为90℃,煎煮的时间优选为2.5

3.5h,更优选为3h。在本发明中,车前子和黄连与乙醇溶液的重量比优选为1:2

4,更优选为1:3。在本发明
中,所述乙醇溶液的体积浓度优选为78%

82%,更优选为80%,所述回流提取的时间优选为1.2

1.8h,更优选为1.4

1.6h。本发明物料1和物料2的相对密度优选为1.4。在本发明中,将黄柏和甘草进行炒制的时间优选为35

45min,所述武火的温度优选为150

220℃,更优选为180

190℃,粉碎后过筛的目数优选为230目。
2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牙根管冲洗液,所述牙根管冲洗液包括上述中药组合物。
25.在本发明中,所述牙根管冲洗液优选的还包括次氯酸钠、mtad(复方苯扎氯铵抗菌液)和蒸馏水,所述牙根管冲洗液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优选的为:中药组合物150

300份、次氯酸钠5

50份、mtad 10

100份、蒸馏水1000

2000份,更优选的为中药组合物180

260份、次氯酸钠25

40份、mtad 30

80份、蒸馏水1200

1800份。在本发明中,中药组合物不仅提高了牙根管冲洗液的抑菌、抗菌性能,而且还中和了次氯酸钠溶液对口腔黏膜组织的刺激性、腐蚀性和过敏性,使整个牙根管冲洗液更易被消费者接受。本发明牙根管冲洗液,各组分配伍合理,既能有效抑菌、抗菌、清除菌体生物膜,还能去除牙本质碎屑和玷污层,功效显著且全面。
2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牙根管冲洗液的制备方法,优选的包括如下步骤:依次将配方量的中药组合物、次氯酸钠和mtad加入蒸馏水中,搅拌10

30min,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至8

12,即得。
27.在本发明所述牙根管冲洗液的制备方法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上,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在本发明中,所述搅拌的时间优选为15

25min,更优选为18

22min,所述ph优选的为9

11,更优选的为10。在本发明中,所述ph调节剂优选的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或其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29.实施例1
30.准确称取45g苦参、15g蛇床子、15g海金沙与225g水混合,80℃煎煮2h,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得物料1;准确称取15g车前子和30g黄连与90g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溶液混合,回流提取1h,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得物料2;准确称取15g黄柏和15g甘草武火炒制30min,粉碎后过200目筛,得物料3,将物料1、物料2和物料3混合即得中药组合物。
31.依次将中药组合物、5g次氯酸钠和10g mtad加入1000g蒸馏水中,搅拌10min,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即得牙根管冲洗液。
32.实施例2
33.准确称取90g苦参、30g蛇床子、30g海金沙与600g水混合,100℃煎煮4h,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5,得物料1;准确称取30g车前子和60g黄连与360g体积浓度为85%的乙醇溶液混合,回流提取2h,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5,得物料2;准确称取30g黄柏和30g甘草武火炒制30min,粉碎后过270目筛,得物料3,将物料1、物料2和物料3混合即得中药组合物。
34.依次将中药组合物、50g次氯酸钠和100gmtad加入2000g蒸馏水中,搅拌30min,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12,即得牙根管冲洗液。
35.实施例3
36.准确称取40g苦参、20g蛇床子、20g海金沙与240g水混合,90℃煎煮3h,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得物料1;准确称取20g车前子和30g黄连与120g体积浓度为80%的乙醇溶
液混合,回流提取1.5h,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得物料2;准确称取10g黄柏和10g甘草武火炒制40min,粉碎后过230目筛,得物料3,将物料1、物料2和物料3混合即得中药组合物。
37.依次将中药组合物、5g次氯酸钠和10g mtad加入1000g蒸馏水中,搅拌10min,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至9,即得牙根管冲洗液。
38.实施例4
39.准确称取54g苦参、18g蛇床子、18g海金沙与270g水混合,90℃煎煮3h,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得物料1;准确称取18g车前子和36g黄连与162g体积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混合,回流提取1.5h,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得物料2;准确称取18g黄柏和18g甘草武火炒制40min,粉碎后过200目筛,得物料3,将物料1、物料2和物料3混合即得中药组合物。
40.依次将中药组合物、25g次氯酸钠和30gmtad加入1200g蒸馏水中,搅拌20min,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至10,即得牙根管冲洗液。
41.对比例1
4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含有苦参,其余均同实施例1。
43.对比例2
4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含有黄连,其余均同实施例1。
45.对比例3
4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含有车前子,其余均同实施例1。
47.对比例4
48.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含有黄柏,其余均同实施例1。
49.对比例5
50.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含有中药组合物,其余均同实施例1。
51.对比例6
5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含有次氯酸钠,其余均同实施例1。
53.对比例7
5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含有mtad,其余均同实施例1。
55.实施例5
56.口腔黏膜刺激性试验
57.取实施例1

4和对比例1

7中样品,分别将2
×
2cm吸水纸浸湿,将湿润的吸水纸贴在口腔黏膜上,1min后取下吸水纸,用清水洗净后观察。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58.表1实施例1

4和对比例1

7的根管冲洗液口腔黏膜刺激性试验
[0059][0060][0061]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够中和次氯酸钠溶液对口腔黏膜组织的刺激性、腐蚀性和漂白粉味道,本发明牙根管冲洗液对口腔黏膜无刺激性和腐蚀性。
[0062]
实施例6
[0063]
由于粪肠球菌是与牙髓感染密切相关的革兰阳性、兼性厌氧球菌。在根管治疗术后再感染病例中,残留细菌中粪肠球菌检出率可达24%~77%,其能侵入牙本质小管,并以生物膜的形式在其内部存活。因此,粪肠球菌被认为是感染根管中最难去除的菌种之一。
[0064]
本实施例以离体牙为研究对象,建立体外根管感染粪肠球菌模型,通过使用实施例1

4和对比例1

7的不同根管冲洗液进行冲洗,使用传统的活菌菌落计数方法对细菌生物膜进行定量分析,观察不同根管冲洗液处理感染根管后根管内细菌生物膜清除情况。
[0065]
离体牙收集与制备
[0066]
纳入标准:收集因正畸原因被拔除、未接受过牙体牙髓治疗的离体单根牙,其牙体完整、无隐裂、根尖孔发育完全、无龋坏或充填物,未行牙髓治疗。去除根周软组织及牙石,切除牙冠,去除牙髓组织。使用15#、20#k锉在根管建立通畅通道。然后将牙置于17%edta中30min,以去除污染层;2%naocl中30min,溶解有机物质;再使用去离子水彻底冲洗,清洗干净后,高温高压消毒(121℃,15mpa,15min)。将按照上述高温高压消毒后的离心管中加入30ml无菌bhi液体培养基,37℃下培养24h。若培养基保持透明,确认为灭菌效果可靠。
[0067]
制备粪肠球菌感染根管模型
[0068]
将粪肠球菌菌液接种至制备完成、确认无菌的离体牙根管中,50μl/根管,37℃、厌氧培养60d,每48h更换培养基1次。在最后1次更换培养基后,取1ml菌液,稀释后涂布于bhi平板,确定无污染。培养结束时,无菌条件下取出牙根。pbs冲洗,气枪干燥10s,将无菌纸尖分别插入根管中至工作长度,停留1min,吸出根管内液,记为s1。
[0069]
分组处理
[0070]
离体牙采用机用protaper镍钛器械预备根管至f2,随机分为实施例1

4和对比例1

7共11组,每组5颗牙。每组冲洗后,再用10ml生理盐水冲洗根管并取样。气枪干燥10s后,将无菌纸尖分别插入根管中至工作长度,停留1min,吸出根管内液,立即放入盛有无菌生理盐水的ep管中,记为s2。振荡1min,10倍系列稀释,接种于bhi培养皿上。培养48h后,计数菌落数。然后分别计算各组细菌的减少量和减少百分数。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0071]
结果如表2所示,s1和s2分别为感染根管冲洗前、后根管内细菌菌落计数结果。
[0072]
表2 11组感染根管冲洗前、后根管内细菌菌落计数结果(x
±
s,cfu/ml)
[0073]
组别s1s2细菌减少数量百分比(%)实施例17.89
±
0.050.21
±
0.017.6897.34实施例27.91
±
0.030.18
±
0.037.7397.72实施例37.9
±
0.040
±
07.9100实施例47.88
±
0.020.20
±
0.047.6897.46对比例17.89
±
0.013.01
±
0.024.8861.85对比例27.89
±
0.022.97
±
0.034.9262.36对比例37.87
±
0.042.11
±
0.024.962.26对比例47.88
±
0.032.13
±
0.045.7572.97对比例57.89
±
0.043.97
±
0.023.9249.68对比例67.92
±
0.011.89
±
0.036.0376.14对比例77.9
±
0.032.02
±
0.015.8874.43
[0074]
由表1可以看出,冲洗前,11组根管内细菌数量的差异不大(p>0.05);预备至f2结合不同根管冲洗液进行冲洗,实施例1

4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根管内的细菌数量,较冲洗前cfu显著下降(p<0.05),其中实施例3效果最佳。将各实施例与各对比例的细菌减少百分数进行比对可知,缺少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的任一药味,则抑菌效果将大幅下降。
[0075]
实施例7
[0076]
收集青岛市口腔医院拔除的新鲜离体前牙110颗作为研究对象,将离体牙放入700ml/l乙醇中1h,刮净牙石和牙周膜,储存于1g/l麝香草酚液中备用。纳入标准:

成人单根管前牙,牙根长度相差不大;

牙根发育完好,未做过牙髓治疗;

无根面龋,无根裂。
[0077]
将110颗离体牙随机分为11组,分别对应实施例1

4和对比例1

7。统一将110颗离体牙在距离根尖15mm的位置截冠,采用手用不锈钢10号k型锉(iso标准)疏通根管进行拔髓。先确定工作长度(wl),为在k锉尖端刚从根尖孔露出时,记录止动片到器械尖端的距离再减去1mm。后采用机动protaper镍钛锉运用crown

down法和厂家使用说明书进行根管预备,均预备到f3。每颗离体牙在根管预备的时,根据冲洗方案组的要求,每更换一次根管锉器械时采用相应组别的冲洗液。11组离体牙冲洗完毕后用蒸馏水冲洗根管,用吸潮纸尖干燥根管。
[0078]
扫描电镜观察
[0079]
11组离体牙均用无菌小棉球堵塞根管口,将离体牙沿牙体长轴劈开,放入戊二醛中24h进行样本固定,再放入蒸馏水中浸泡24h,最后逐级脱水,完成样品制作后喷金。由1名
未参与实验研究的检查者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玷污层的去除情况,以盲法分别在110例样本的距根尖3mm处(根尖1/3)、距根尖7mm(根中1/3)和距根尖11mm处(根冠1/3)随机选取3个视野区域进行放大1000倍观察并拍照,共计330张电镜照片。对330张电镜照片的玷污层去除情况的评分,让未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4名口腔内科医生进行检查。参考hulsmann等的玷污层分级标准进行评分:无玷污层为1分;玷污层覆盖根管壁和牙本质小管<25%为2分;玷污层覆盖根管壁和牙本质小管25%~50%为3分;玷污层覆盖根管壁和牙本质小管50%~75%为4分;玷污层覆盖根管壁和牙本质小管75%~100%为5分。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
±
s”表示。结果如表3所示。
[0080]
表3 11组牙根管冲洗液对根管玷污层清除情况(x
±
s,分)
[0081][0082][0083]
由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牙根管冲洗液能够有效清除根管玷污层,而且本发明牙根管冲洗液的各原料组分均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缺少任一原料组分,则相应去除根管玷污层的效果将明显降低。
[0084]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