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重保护的内窥镜用注射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57764发布日期:2021-09-25 04:4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多重保护的内窥镜用注射针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微创手术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重保护的内窥镜用注射针。


背景技术:

2.内窥镜是一种配备有灯光通道的管装器械,需要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自然腔道进入人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都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在疾病的诊断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现有的多种内窥镜下注射针通常具有可插入到内窥镜通道内的细长的插入部和连接于该插入部的基端的操作部,插入部包括双重管,该双重管具有外管和以进退自由的方式插入到该外管内的内管。上述操作部进行使上述外管进退的操作,在内管的前端安装有中空的针头。
4.在注射针被使用过后,针头通常被收集到锐器回收盒中一起处理,但在使用前的运输过程或使用过程中,对于市面上已有的注射针,其内管和外管没有设置相应的安全机构来保证针头不会突然激发,而针头的误发非常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重保护的内窥镜用注射针,其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内窥镜用注射针在运送或使用时针头容易突然激发以及误发的问题。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多重保护的内窥镜用注射针,包括插入内窥镜通道的插入部和连接于该插入部基段的操作部,所述插入部由外管和内管组成,所述内管以自由进退的方式插入外管中,所述内管的前端设有针头,所述操作部和外管固定连接以进行内管的进针与退针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由前套管和后套管组成,所述前套管为中空管状,所述前套管的后端内壁上设有第一凸点和第二凸点,该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绕前套管的周向设置;所述后套管也为中空管状,但从外部看由前端的滑行段和末端的手持段构成;所述滑行段为柱状,其外径与前套管的内径相适配,滑行段伸入前套管的后端中,使后套管相对前套管既能旋转又能沿轴向滑动,以此使前套管相对后套管具有前伸工作状态和后缩工作状态;所述滑行段的两侧上各设有一沿着滑行段的轴向的避让面,以使滑行段的横截面成为鼓形,使滑行段的两避让面与前套管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避让空间和第二避让空间,所述第一避让空间对应第一凸点设置,所述第二壁让空间对应第二凸点设置,所述滑行段上还设有沿周向设置的第一前滑槽、第二前滑槽、第一后滑槽和第二后滑槽;所述第一前滑槽和第二前滑槽设置在滑行段的前端并分别设置于鼓形的腰部两侧,所述第一后滑槽和第二后滑槽设置在滑行段的后端并分别设置于鼓形的腰部两侧,并且所述第一前滑槽和第二前滑槽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对应于前套管相对后套管处在前伸工作状态时的第一凸点和第二凸点的位置开设,所述第一后滑槽和第二后滑槽对应于前套管相对后套管处在后缩工作状态下的第一凸点和第二凸条的位置开设,且所述第一前滑槽和第一后滑槽与第
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前滑槽和第二后滑槽与第二通道连通,以此使用时,当前套管相对后套管处在前伸工作状态时,操作前套管相对后套管旋转,所述第一凸点与第一前滑槽嵌入配合,第二凸点与第二前滑槽嵌入嵌合,以锁定前伸工作状态;而当前套管相对后套管处在后缩工作状态时,操作前套管相对后套管旋转,所述第一凸点与第一后滑槽嵌入配合,第二凸点与第二后滑槽嵌入嵌合,以锁定后它们工作状态。
7.优选的,还包括一保险扣,所述保险扣的横截面为c形,所述c形的内侧和滑行段的鼓形横截面大小和形状适配,所述保险扣的长度和滑行段适配。
8.优选的,所述滑行段前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弹片,所述弹片的固定端在前端且自由端在后端,所述弹片越过第一凸点和第二凸点伸入前套管。
9.优选的,所述前套管1还设有一螺纹帽13,所述螺纹帽13通过螺纹与前套管1前端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凸点和/或第二凸点为条状体。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在前套管内壁的同一周向横截面设置,所述第一前滑槽和第二前滑槽在滑行段的同一周向横截面设置,所述第一后滑槽和第二后滑槽在滑行段的同一周向横截面设置。
12.优选的,所述保险扣上设有把手。
13.优选的,所述c形的两端设有凸起,所述c形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鼓形的高。
14.本发明的设计原理及优点:1.本技术方案设置了两组滑槽,一组前滑槽和一组后滑槽,用于凸点在前端和后端的固定,凸点卡装在前滑槽中时,针头为缩进状态,凸条卡装在后滑槽中时,针头为伸出状态,(由于通过部件的相对移动实现针头伸出缩进的技术是现有技术,所以不做赘述)有效的保证了针头在伸出时不会突然缩进,也保证了针头在缩进时(运输时)不会突然伸出。
15.2.本技术方案还设置了保险扣,凸点卡装在前滑槽时,保险扣卡装在滑行段上,与滑行段形成稳固的连接,由于在c形的两端的设有凸起,保险扣无法从c形的缺口处直接取下保险扣,需要将保险扣绕滑行段旋转90
°
(顺时针逆时针均可),鼓形的高小于c形的缺口,保险扣才可以顺利取下,这样的设计保证了双重保险,前滑槽和后滑槽之间不会产生相对滑动。
16.3.本技术方案中前套管和后套管通过卡扣绕中心轴转动连接,使用时,从滑行段旋转取下保险扣,旋转前后套管,即将凸点从前滑槽中解脱,凸点解脱后进入避让空间,凸点就可以在通道中移动,移动到后滑槽处,旋转嵌入后滑槽中,针头伸出,实现针头的可控保险。
附图说明
17.附图1 为本发明具有多重保护的内窥镜用注射针完整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具有多重保护的内窥镜用注射针立体示意图;附图3 为前套管和后套管拆分示意图;附图4为第一凸点和第二凸点嵌入第一前滑槽和第二前滑槽的示意图(针头缩进状态);附图5为第一凸点和第二凸点嵌入第一后滑槽和第二后滑槽的示意图(针头伸出
状态);附图6为保险扣卡装在滑行段的横截面示意图;附图7为保险扣从滑行段卡出的横截面示意图;附图8为滑行段套装在前套管内的横截面示意图;附图9为滑行段套装在前套管内的横截面示意图(含第一前滑槽和第二前滑槽)。
18.以上附图中:1.前套管;11.第一凸点;12.第二凸点;13.螺纹帽;2.后套管;21.弹片;22.滑行段;221.第一避让空间;222.第二避让空间;223.第一前滑槽;224.第二前滑槽;225.第一后滑槽;226.第二后滑槽;3.保险扣。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种具有多重保护的内窥镜用注射针如图1

9所示,一种具有多重保护的内窥镜用注射针,包括插入内窥镜通道的插入部和连接于该插入部基段的操作部,所述插入部由外管和内管组成,所述内管以自由进退的方式插入外管中,所述内管的前端设有针头,所述操作部和外管固定连接以进行内管的进针与退针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由前套管1和后套管2组成,所述前套管1为中空管状,所述前套管1的后端内壁上设有第一凸点11和第二凸点12,该第一凸条11和第二凸条12绕前套管1的周向设置;所述后套管2也为中空管状,但从外部看由前端的滑行段22和末端的手持段23构成;所述滑行段22为柱状,其外径与前套管1的内径相适配,滑行段22伸入前套管1的后端中,使后套管2相对前套管1既能旋转又能沿轴向滑动,以此使前套管1相对后套管2具有前伸工作状态和后缩工作状态;所述滑行段22的两侧上各设有一沿着滑行段的轴向的避让面,以使滑行段22的横截面成为鼓形,使滑行段22的两避让面与前套管1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避让空间221和第二避让空间222,所述第一避让空间221对应第一凸点11设置,所述第二壁让空间222对应第二凸点12设置,所述滑行段22上还设有沿周向设置的第一前滑槽223、第二前滑槽224、第一后滑槽225和第二后滑槽226;所述第一前滑槽223和第二前滑槽224设置在滑行段22的前端并分别设置于鼓形的腰部两侧,所述第一后滑槽225和第二后滑槽226设置在滑行段22的后端并分别设置于鼓形的腰部两侧,并且所述第一前滑槽223和第二前滑槽224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对应于前套管1相对后套管2处在前伸工作状态时的第一凸点11和第二凸点12的位置开设,所述第一后滑槽225和第二后滑槽226对应于前套管1相对后套管2处在后缩工作状态下的第一凸点11和第二凸条12的位置开设,且所述第一前滑槽223和第一后滑槽225与第一通道221连通,所述第二前滑槽224和第二后滑槽226与第二通道222连通,以此使用时,当前套管1相对后套管2处在前伸工作状态时,操作前套管1相对后套管2旋转,所述第一凸点11与第一前滑槽223嵌入配合,第二凸点12与第二前滑槽224嵌入嵌合,以锁定前伸工作状态;而当前套管1相对后套管2处在后缩工作状态时,操作前套管1相对后套管2旋转,所述第一凸点11与第一后滑槽225嵌入配合,第二凸点12与第二后滑槽226嵌入嵌合,以锁定后它们工作状态。
20.还包括一保险扣3,所述保险扣3的横截面为c形,所述c形的内侧和滑行段22的鼓形横截面大小和形状适配,所述保险扣3的长度和滑行段22适配。
21.所述滑行段22前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弹片21,所述弹片21的固定端在前端且自由端在后端,所述弹片21越过第一凸点11和第二凸点12伸入前套管。
22.所述前套管1还设有一螺纹帽13,所述螺纹帽13和前套管1的前端通过螺纹连接,现有技术中,注射针外还会包裹外管,外管的后端通过螺纹固定在螺纹帽13和前套管1前端之间。
23.所述第一凸点11和/或第二凸点12为条状体。
24.所述第一凸条11和第二凸条12在前套管21内壁的同一周向横截面设置,所述第一前滑槽223和第二前滑槽224在滑行段22的同一周向横截面设置,所述第一后滑槽225和第二后滑槽226在滑行段22的同一周向横截面设置。
25.所述保险扣3上设有把手。
26.所述c形的两端设有凸起,所述c形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鼓形的高。
27.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