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性针对胸部大面积烧伤护理器械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111318发布日期:2021-10-27 18:45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安全性针对胸部大面积烧伤护理器械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安全性针对胸部大面积烧伤护理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胸部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康复治疗,需要一个长期而又谨慎的治疗过程,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进行细心的照顾,尽可能的保障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避免受到二次伤害而影响其康复治疗的有效性。
3.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针对于胸部大面积烧伤患者,需将被褥采用“支撑杆”等物件支撑而起,使其与患者的皮肤表面产生距离,从而避免患者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皮肤与被褥相接触,造成伤口二次感染,此外,被褥与患者皮肤表面相接触,伤口也存在与被褥粘连的可能性,此等情况的发生都不利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有效康复治疗。
4.而上述传统的被褥支撑方法在实际临床运用中逐渐出现了一些弊端,且该弊端的出现导致传统的被褥支撑方法已然无法满足目前医学临床领域的高标准使用需求,现将传统被褥支撑方法所存在的弊端进行如下具体说明:
5.1.传统的被褥支撑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其稳定性较差,若外界不可控因素或患者在不经意间触碰“支撑杆”,“支撑杆”则极易出现倾斜、倒塌的现象,若如此,突然与患者皮肤表面相接触的被褥,则必然对患者造成伤害,影响患者的有效康复。
6.2.被褥被“支撑杆”支撑而起,此种情况下所使用的被褥,其面积必然需大于普通被褥面积,原因为,被褥与床边相交的位置,若被褥面积不足,则无法全面对病床边缘进行覆盖,由此则造成被窝内部热量流失的情况,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若被窝内热量无法保证,则处于寒冬季节的康复患者,则直接对其康复效果造成影响。
7.此外,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起身进食或去洗手间时,其稳定性较差,传统的床体无法根据患者的需要为患者提供支撑点,在起身过程中,稍有不慎,患者胸部创面则极易与床体等其他物件发生接触,造成对患者的二次伤害,对患者的康复治疗造成影响。
8.由此可见,设计出一种全新的针对胸部大面积烧伤用护理器械以解决上述问题,对于目前本领域来说是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9.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安全性针对胸部大面积烧伤护理器械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患者大面积烧伤康复治疗过程中,被褥易与患者皮肤表面相接触的问题,此外,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使用大面积被褥进行护理使用的问题,更进一步的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传统护理床无法为患者起身时提供所需支撑点的问题。
10.本发明通过以下两个技术方案实现:
11.本发明之一:
12.一种高安全性针对胸部大面积烧伤护理器械,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为顶部敞口的
中空结构,所述床体的中空内侧构成患者睡躺的休息区域;
13.所述床体的顶部配置有用于对被褥支撑夹持的支撑组件;
14.所述床体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杆及电动推杆,且支撑杆的端部及电动推杆的活塞杆端部与床体活动连接;
15.所述床体上配置有手扶组件用于支撑患者手部,所述床体的底部配置有驱动机构,其用于对手扶组件施加转动力,驱使手扶组件使用或闲置。
16.进一步,所述床体的底部配置有两组固定板,其呈水平间隔状分布于床体的底部,两组固定板相对于床体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呈两边对称状,且每组所述固定板包括两个独立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水平间隔分布;
17.所述手扶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对应设置于两组不同的固定板位置;
18.每组所述手扶组件包括弧形支板,所述弧形支板的一端位于同组的两个固定板间隔空间处,所述弧形支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手扶支架,两个所述手扶支架相背的一侧皆设置有扶手部;
19.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配置有转轴,且转轴的端部依次贯穿不同的所述固定板并与两个弧形支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转轴与固定板的交接处设置有轴承。
20.进一步,护理器械还包括用于支撑碗盘器皿的辅助组件;
21.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为内部中空结构,其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且电加热丝的表面铺设有传热部,所述传热部与支撑台内侧的顶壁相接触,所述支撑台内侧顶壁为导热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支撑台内侧的底壁及周向侧壁皆为绝热材料制作而成;
22.所述支撑台内侧构成一传热空腔,其内侧底壁及周向侧壁为绝热材料,从而驱使热量经由传热部传导至支撑台内侧顶壁;
23.两个所述手扶支架相对的一侧皆设置有用于对支撑台提供支撑点的支撑槽口基座,所述支撑台的底部配置有与支撑槽口基座上槽口相适配的嵌入板。
24.进一步,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具有凹陷槽,且延凹陷槽的内侧边缘配置有抵压板。
25.进一步,所述床体上配置有用于承装支撑台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为顶部敞口的中空结构,且其顶部塞设有塞体,所述塞体朝向于收纳盒内部的一侧配置有紫外线杀菌灯。
26.进一步,所述支撑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分布于床体长度方向的两侧;
27.每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具有开口槽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于床体上滑动设置;
28.所述床体顶部长度方向的两侧具有滑槽,且滑槽的一端延伸至床体的端部,使得床体上形成有与滑槽相连通的活动口,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
29.所述活动口处配置有用于对活动口封闭的盖板。
30.进一步,所述床体上,且对应活动口的一侧设置有磁体i,所述盖板上配置有与磁体i相适配的磁体ii。
31.进一步,所述床体的内侧壁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床体外侧设置有与控制按钮信号传输连接的报警器。
32.进一步,所述床体的底部开设有与其内侧相连通的气流孔;
33.所述床体的底部铰接设置有用于对气流孔封堵的封堵板;
34.所述床体的底部设置有延伸环板,所述延伸环板上具有与封堵板相适配的开口区
域;
35.所述延伸环板上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封堵板上配置有与限位孔相卡合的弹性限位键;
36.所述封堵板上设置有电加热组件;
37.所述封堵板朝向于床体的一侧具有敞口,其内侧设置有电加热器,所述封堵板的敞口处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用于对电加热器防护的防护网层。
38.本发明之二:
39.一种高安全性针对胸部大面积烧伤护理器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40.1).准备工作;
41.i.对床体敞口内侧及手扶组件予以擦洗、消毒;
42.ii.将支撑台放置于收纳盒内,启动紫外线杀菌灯对其进行杀菌消毒;
43.iii.将被褥侧边塞入至支撑板的开口槽处;
44.2).装置使用;
45.i.患者睡躺至床体敞口内侧后,滑动支撑板,使得被褥达到对患者遮蔽的状态;
46.ii.患者需起身时,可滑动支撑板,使其远离于床体的顶部,手扶组件转动,扶手部可对患者手部施加支撑力;
47.iii.患者需再次睡眠时,手扶组件反向转动,并滑动支撑板,使其再次回归至床体的顶部;
48.iv.患者需进食时,将支撑台放置于支撑槽口基座顶部;
49.v启动电加热丝保障碗盘器皿的保温性;
50.vi.患者需观看电子设备时,电动推杆升高,床体整体呈倾斜状;
51.vii.天气炎热时,封堵板远离延伸环板的开口内侧;
52.viii.天气寒冷时,封堵板固定于延伸环板的开口内侧,并启动电加热器;
53.3).装置使用完毕;
54.i.分离出支撑板上被褥,并对其进行杀菌消毒;
55.ii.对床体敞口内侧予以杀菌消毒;
56.iii.支撑台杀菌消毒,并收纳于收纳盒内部;
57.iv.封堵板远离延伸环板的开口内侧,并对其进行检修。
5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59.1.该高安全性针对胸部大面积烧伤护理器械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设置有床体,以及固定板、弧形支板、手扶支架、电机、转轴及扶手部的配合使用,当患者需起身时,可在电机的作用下,对弧形支板施加转动力,驱使手扶支架正向转动至床体的顶部,此时患者便可借由扶手部所提供的支撑点,借力起身,从而避免患者因自身稳定性较差,而导致其在起身的过程中与被褥等其他物件发生接触,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提高了患者在康复静养过程中的安全性与治疗有效性。
60.2.该高安全性针对胸部大面积烧伤护理器械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将床体设置为顶部敞口的中空结构,患者可睡躺至内侧的休息区域,此时再经由支撑组件对被褥进行支撑固定,此时被褥与床体的顶部呈水平状,此时患者在睡躺至床体内侧时,其身部与被褥则存
在一定的间隔距离,则无需担心与被褥相接触,所导致的患者二次感染,患病皮肤与被褥相粘连的问题,此外,更是无需担心使用传统“支撑杆”时,所存在的不稳定情况,而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是利用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需使用面积较大被褥对睡躺过程中患者进行遮蔽的问题,此外也无需担心小型被褥与床体之间存在缝隙,导致患者保暖性较差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无需担心在陪护期间,被褥所存在的随意活动及偏移的问题(被褥在使用“支撑杆”进行支撑时,患者家属若夜间陪护,趴睡于床边时,容易造成被褥偏移、滑动的现象)。
61.简而言之,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患者大面积烧伤康复治疗过程中,被褥易与患者皮肤表面相接触的问题,此外,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使用大面积被褥进行护理使用的问题,更进一步的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传统护理床无法为患者起身时提供所需支撑点的问题。
62.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63.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i;
64.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ii;
65.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iii;
66.图4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iv;
67.图5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v;
68.图6为本发明的封堵板局部剖视图;
69.图7为本发明的支撑台局部剖视图;
70.图8为本发明的收纳盒局部剖视图。
71.图中:1、床体;2、休息区域;3、电动推杆;4、支撑杆;5、驱动机构;6、固定板;7、手扶组件;701、弧形支板;702、手扶支架;703、扶手部;8、辅助组件;801、支撑台;9、电加热丝;10、传热部;11、抵压板;12、塞体;13、收纳盒;14、紫外线杀菌灯;15、支撑组件;1501、支撑板;16、开口槽;17、盖板;18、报警器;19、控制按钮;20、气流孔;21、封堵板;22、延伸环板;23、弹性限位键;24、限位;25、防护网层;26、电加热器;27、支撑槽口基座;28、嵌入板。
具体实施方式
72.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7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
围。
74.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75.在本发明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76.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77.本发明之一:
78.请参阅图1

8,一种高安全性针对胸部大面积烧伤护理器械,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为顶部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床体的中空内侧构成患者睡躺的休息区域;
79.在使用本装置前,首先对床体进行杀菌消毒,随后将床单、垫背、枕头放置于床体的内侧,随后患者睡躺至床体的内侧;
80.所述床体的顶部配置有用于对被褥支撑夹持的支撑组件;
81.此处在将被褥于床体的顶部对患者进行遮盖时,可经由支撑组件对被褥进行固定支撑,此时支撑组件与床体的敞口内侧所构成的距离,可为患者与被褥无法接触的安全距离,从而达到避免将患者与被褥相接触的目的;
82.所述床体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杆及电动推杆,且支撑杆的端部及电动推杆的活塞杆端部与床体活动连接,当患者需观看电子设备时,电动推杆的活塞杆可升高,此时床体整体呈倾斜状,而患者则一并随之倾斜,患者便可自由观看电子设备,有助于在漫长的康复治疗过程中,达到缓解患者不安情绪的目的;
83.所述床体上配置有手扶组件用于支撑患者手部,所述床体的底部配置有驱动机构,其用于对手扶组件施加转动力,驱使手扶组件使用或闲置,当患者需起身时,驱动机构可对手扶组件施加转动力,从而将手扶组件转动至靠近患者身部,以便于患者手部借力起身,而当患者无需起身时,驱动机构可再次工作,将手扶组件反向转动,以便于对其进行收纳,避免手扶组件对本装置的使用造成不可必要的影响。
84.本发明中:所述床体的底部配置有两组固定板,其呈水平间隔状分布于床体的底部,两组固定板相对于床体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呈两边对称状,且每组所述固定板包括两个独立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水平间隔分布;
85.所述手扶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对应设置于两组不同的固定板位置;
86.每组所述手扶组件包括弧形支板,所述弧形支板的一端位于同组的两个固定板间隔空间处,所述弧形支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手扶支架,两个所述手扶支架相背的一侧皆设置有扶手部;
87.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配置有转轴,且转轴的端部依次贯穿不同的所述固定板并与两个弧形支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转轴与固定板的交接处设置有轴承;
88.该电机的型号可为opg电机,当患者需起身时,电机开始工作,通过转轴对弧形支板施加转动力,驱使手扶支架位于床体的顶部,患者在起身时,患者便可借力于扶手部,从而尽可能的保障患者在起身过程中的安全性。
89.本发明中:护理器械还包括用于支撑碗盘器皿的辅助组件;
90.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为内部中空结构,其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且电加热丝的表面铺设有传热部,所述传热部与支撑台内侧的顶壁相接触,所述支撑台内侧顶壁为导热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支撑台内侧的底壁及周向侧壁皆为绝热材料制作而成;
91.所述支撑台内侧构成一传热空腔,其内侧底壁及周向侧壁为绝热材料,从而驱使热量经由传热部传导至支撑台内侧顶壁;
92.两个所述手扶支架相对的一侧皆设置有用于对支撑台提供支撑点的支撑槽口基座,所述支撑台的底部配置有与支撑槽口基座上槽口相适配的嵌入板;
93.当患者需进食时,可将支撑台的底部伸入至支撑槽口基座的槽口内侧,患者便可将饭碗等其他器皿放置于支撑台的顶部开始后续的进食工作,当天气寒冷时,可将电加热丝通过电源线与外界电源进行电性连接,电加热丝开始工作,并通过传热部将热量传递至支撑台的顶壁从而达到对饭食保温的作用,尽可能的避免饭食热量过快流失而对患者的进食造成影响;
94.此外,本技术技术方案将支撑台内侧底壁及周向侧壁设置为绝热材料,其目的是避免支撑台内部热量四处扩散而影响其对顶部饭碗等器皿热传导的效果,提高了对饭碗等器皿的保温效率。
95.本发明中: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具有凹陷槽,且延凹陷槽的内侧边缘配置有抵压板,患者在进食时,可将餐布类物件贴合于凹陷槽的内侧,并利用抵压板对餐布进行固定,避免其随意滑动,此时将饭碗等其他器皿直接放置于支撑台顶部的凹陷槽内,此处设计凹陷槽及抵压板,并配合餐布等工具,其目的是避免患者在进食时对支撑台造成污染,以便于对支撑台进行后期的清理工作。
96.本发明中:所述床体上配置有用于承装支撑台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为顶部敞口的中空结构,且其顶部塞设有塞体,所述塞体朝向于收纳盒内部的一侧配置有紫外线杀菌灯,当支撑台处于闲置状态时,可将其放入至收纳盒的内部,并封盖塞体,此时紫外线杀菌灯开始工作,可达到对支撑台杀菌消毒的作用。
97.本发明中:所述支撑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分布于床体长度方向的两侧;
98.每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具有开口槽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于床体上滑动设置,此处可将被褥的侧边经由开口槽4伸入,通过床体左右两边所设置的支撑板,从而达到对被褥两侧侧边同时夹持固定的目的,由此则可避免被褥出现随意滑动的情况,此处需重点说明的是,支撑板与床体的顶部呈水平状,从而达到将被褥平铺于床体顶部敞口方向的目的,由此则可在对患者保暖的基础上,也可避免被褥直接与患者皮肤相接触,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而此处进一步限定支撑板于床体上滑动设置,其目的是,在患者需起身吃药或饮食时,可将支撑板滑开,此时被褥可随之滑移出床体的顶部敞口位置,而当患者需再次卧躺休息时,可随即将支撑板反向滑动,可达到对患者快速保暖且无需担心在将被褥对患者进行遮盖时,而出现皮肤与被褥相接触的情况;
99.所述床体顶部长度方向的两侧具有滑槽,且滑槽的一端延伸至床体的端部,使得
床体上形成有与滑槽相连通的活动口,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
100.所述活动口处配置有用于对活动口封闭的盖板,此处可将滑块于滑槽上滑动,达到对支撑板滑动的目的,当无需对支撑板滑动时,可将盖板对活动口进行封闭,此时滑块则处于固定于滑槽内侧的情况,避免支撑板随意滑动,而影响对患者的保暖性。
101.本发明中:所述床体上,且对应活动口的一侧设置有磁体i,所述盖板上配置有与磁体i相适配的磁体ii,当盖板对活动口进行封闭时,可将磁体i与磁体ii磁性相吸,可增强盖板对活动口封闭时的稳定性。
102.本发明中:所述床体的内侧壁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床体外侧设置有与控制按钮信号传输连接的报警器,此处可将控制按钮与报警器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进行电性连接,当患者需起身时,或感受到身体不适时,可手动对控制按钮进行触碰,此时报警器接收到指示命令,可发出报警声,以用于提醒医护人员或陪护人员。
103.本发明中:所述床体的底部开设有与其内侧相连通的气流孔,此处通过气流孔,可用于对患者休息时的被窝进行空气流通,以避免被窝内部因空气不流通而滋生细菌;
104.所述床体的底部铰接设置有用于对气流孔封堵的封堵板,此处设置有封堵板,可在冬季寒冷季节时,对气流孔进行封堵,以避免被窝内部热量流失,而影响患者在休息时的保暖性,而转动封堵板,使其远离床体底部时,气流孔可继续与被窝内部实现空气交换流通;
105.所述床体的底部设置有延伸环板,所述延伸环板上具有与封堵板相适配的开口区域;
106.所述延伸环板上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封堵板上配置有与限位孔相卡合的弹性限位键,当需将封堵板固定于床体的底部时,可将封堵板转动卡合于延伸环板底部的开口内侧,并将弹性限位键卡合于限位孔13的内侧,从而达到将封堵板固定的目的,此时被窝内部热量可得以保障,本技术所提及的弹性限位键12已授权公开的实用新型案件“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模拟的装置”(cn208281424u)中,已对弹性限位键的结构原理进行公开,故本技术不再对此进行重复赘述;
107.所述封堵板上设置有电加热组件;
108.所述封堵板朝向于床体的一侧具有敞口,其内侧设置有电加热器,所述封堵板的敞口处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用于对电加热器防护的防护网层,当天气寒冷时,封堵板对气流孔进行封堵后,可将电加热器通电使其开始工作,可达到对患者供暖的目的,而此处防护网层,可避免外界不可控因素进入至封堵板的内侧,对电加热器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此处当电加热器出现损坏时,或封堵板的内侧存在杂质时,可将防护网层拆离于封堵板上,对电加热器进行维修更换,或对封堵板内侧杂质进行清理。
109.本发明之二:
110.一种高安全性针对胸部大面积烧伤护理器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11.1).准备工作;
112.i.对床体敞口内侧及手扶组件予以擦洗、消毒;
113.ii.将支撑台放置于收纳盒内,启动紫外线杀菌灯对其进行杀菌消毒;
114.iii.将被褥侧边塞入至支撑板的开口槽处;
115.2).装置使用;
116.i.患者睡躺至床体敞口内侧后,滑动支撑板,使得被褥达到对患者遮蔽的状态;
117.ii.患者需起身时,可滑动支撑板,使其远离于床体的顶部,手扶组件转动,扶手部可对患者手部施加支撑力;
118.iii.患者需再次睡眠时,手扶组件反向转动,并滑动支撑板,使其再次回归至床体的顶部;
119.iv.患者需进食时,将支撑台放置于支撑槽口基座顶部;
120.v启动电加热丝保障碗盘器皿的保温性,当天气炎热时,则可无需启动电加热丝;
121.vi.患者需观看电子设备时,电动推杆升高,床体整体呈倾斜状;
122.vii.天气炎热时,封堵板远离延伸环板的开口内侧;
123.viii.天气寒冷时,封堵板固定于延伸环板的开口内侧,并启动电加热器,在电加热器使用前及使用后,都需对封堵板表面所可能存在的杂质进行清理;
124.3).装置使用完毕;
125.i.分离出支撑板上被褥,并对其进行杀菌消毒;
126.ii.对床体敞口内侧予以杀菌消毒;
127.iii.支撑台杀菌消毒,并收纳于收纳盒内部;
128.iv.封堵板远离延伸环板的开口内侧,并对其进行检修。
12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