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62389发布日期:2023-02-04 00:53阅读:40来源:国知局
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短裤型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2.以往,在背腹的腰身带部的左右方向中央部接合有吸收性主体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是广泛公知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短裤型尿布1,该短裤型尿布1具有粘接在吸收性主体3的前侧的前侧带构件2a和粘接在吸收性主体3的后侧的后侧带构件2b,通过将前侧带构件2a和后侧带构件2b在侧部1a粘接而形成为短裤型。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2923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7.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以往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尿布)中成为了这样的构造:在穿着时等,若将腰身带部向左右方向上的一侧拉拽,则与该腰身带部接合的吸收性主体也与之连动地容易被向左右方向上的一侧拉拽。在该情况下,由于吸收性主体整体上变形或产生错位,而存在贴合性变差这样的问题。
8.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着时吸收性主体的贴合良好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
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0.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技术方案是一种短裤型吸收性物品,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具有相互交叉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并具有:吸收性主体,其含有浆粕和高吸收性聚合物中的至少任一者;以及带部,其将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前侧上端部和后侧上端部连结,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具备腰身开口部和一对腿围开口部,所述带部通过接合部与所述吸收性主体接合,所述接合部随着从所述腰身开口部朝向所述腿围开口部而自所述上下方向上的上侧向下侧且自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侧向外侧倾斜,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吸收性主体伸长的状态下,所述吸收性主体具有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该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的每单位面积所含有的浆粕和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合计单位面积重量与在所述左右方向上与该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相邻的部分不同。
11.关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通过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来明确。
12.发明的效果
13.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穿着时吸收性主体的贴合良好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
附图说明
14.图1是从腹侧观察到的尿布1的概略主视图。
15.图2a是使吸收性主体10和带部32在长度方向上伸长的状态下的尿布1的俯视图。图2b是图2a的状态的尿布1的a-a剖视图。
16.图3a是将图2a的第1接合部41和第2接合部42分离而展开的尿布1的俯视图。图3b是图3a的状态的尿布1的b-b剖视图。
17.图4a是从肌肤侧观察伸长状态下的吸收性主体10时的概略俯视图。图4b是图4a的吸收性主体10的c-c剖视图。
18.图5a和图5b是说明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的其它例子的图。
19.图6a和图6b是说明在以往类型的短裤型尿布和本实施方式的短裤型尿布1中穿着时的吸收性主体10的贴合性的差异的图。
20.图7a~图7c是表示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的变形例的图。
21.图8a和图8b是表示在吸收性主体10设有压缩部60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
22.图9是说明尿布1的背侧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的配置的概略俯视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尿布(短裤型吸收性物品);10、吸收性主体;10ef、10eb、端;10elf、10elb、端部;10sr、部分(一侧);10sl、部分(另一侧);11、吸收性芯;12、顶片;13、第二片;14、底膜;16、底片;30、片材构件;30a、片材;30ew、端部;32、带部;32ew、端;32elf、32elb、端部;32seb、下端;33、腰身弹性构件(橡筋线);37、腿部褶裥部;37elf、37elb、端部;38、腿围弹性构件(橡筋线);39、伸缩性片;40、接合部;41、第1接合部;42、第2接合部;42ea、上端;42eb、下端;50、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1、第1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1a、第1倾斜部;51b、第2倾斜部;52、第2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2f、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3、第3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60、压缩部;isa、连动抑制区域;θf、角度;θ1、角度;θ2、角度;bh、腰身开口部;lh、腿围开口部;cl10、中央位置(吸收性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25.根据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以下事项。
26.一种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具有相互交叉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并具有:吸收性主体,其含有浆粕和高吸收性聚合物中的至少任一者;以及带部,其将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前侧上端部和后侧上端部连结,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具备腰身开口部和一对腿围开口部,所述带部通过接合部与所述吸收性主体接合,所述接合部随着从所述腰身开口部朝向所述腿围开口部而自所述上下方向上的上侧向下侧且自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侧向外侧倾斜,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吸收性主体伸长的状态下,所述吸收性主体具有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该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的每单位面积所含有的浆粕和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合计单位面积重量与在所述左右方向上与该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相邻的部分不同。
27.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在吸收性主体中,从左右方向上的一侧向另一侧作用的力被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分散或减弱,因此,力不易传递至左右方向上的相反侧。因此,即使吸收性主体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部分被向一侧拉拽,在左右方向上隔着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的另一侧的部分也不易被向一侧拉拽,从而能够使错位、变形不易产生。由
此能够实现在穿着时吸收性主体的贴合良好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
28.在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具有由一个以上的所述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构成的连动抑制区域,所述连动抑制区域的所述上下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左右方向上的长度长。
29.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在吸收性主体的左右方向上,容易使由连动抑制区域划分的一侧的部分和另一侧的部分在长度方向上较广地形成。由此,吸收性主体的变形、错位不易在左右方向上连动,能够抑制穿着时的贴合性变差。
30.在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所述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具有在所述上下方向上连续的部分。
31.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在长度方向上连续,由此与不连续的情况相比,容易抑制吸收性主体的左右的连动。由此能够抑制穿着时的吸收性主体的贴合性变差。
32.在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所述吸收性主体具有沿着所述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所述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
33.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之间形成有间隙,在该间隙的部分产生的刚度差成为弯折的起点,而使吸收性主体容易在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变形。由此,吸收性主体容易根据穿着者的身体的凹凸而灵活地变形,能够提高贴合性。
34.在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所述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设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所述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的每单位面积所含有的浆粕和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合计单位面积重量比在所述中央部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两侧与所述中央部相邻的部分高。
35.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吸收性主体的单位面积重量较高的部分(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成为弯折起点,吸收性主体容易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对折的状态,从而容易与穿着者的臀部的沟、排泄口等贴合。因此,能够提高吸收性主体的贴合性,并且能够使排泄泄漏不易产生。
36.在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所述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设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所述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的每单位面积所含有的浆粕和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合计单位面积重量比在所述中央部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两侧与所述中央部相邻的部分低。
37.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吸收性主体的单位面积重量较低的部分(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成为弯折起点,吸收性主体容易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对折的状态,从而容易与穿着者的臀部的沟、排泄口等贴合。因此,能够提高吸收性主体的贴合性,并且能够使排泄泄漏不易产生。
38.在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所述吸收性主体具备液体吸收性的吸收性芯,在所述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两侧设有压缩部,该压缩部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具有预定长度,在厚度方向上对所述吸收性芯进行压缩而成。
39.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吸收性芯中的形成有压缩部的部分的刚度局部地升高,因此吸收性芯容易沿着该压缩部一体地变形。即,吸收性芯(吸收性主体)中的被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分割的左右的区域容易分别在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连动。由此,吸收性主体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的区域容易分别追随穿着者的身体的动作,从而贴合性提高。
40.在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所述带部具有能够沿着所述腿围开口部伸缩的面状的弹性构件。
41.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利用面状的弹性构件呈现的伸缩性,使带部容易沿着腿围开口部与穿着者的肌肤以面紧密贴合。因此,在穿着者在穿着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的状态下进行步行等的情况下,也容易维持良好的贴合性。
42.在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所述吸收性主体具有沿着所述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所述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
43.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由于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之间的间隙,使左右方向上的力更不易传递。另外,由于在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之间的间隙产生的刚度差,使该间隙成为弯折起点,而使吸收性主体容易在左右方向上弯折变形。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吸收性主体的贴合性。
44.在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在使所述吸收性主体伸长的状态下,在比所述接合部的所述上下方向上的下端靠上侧的区域配置有所述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的至少局部。
45.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在作用有将带部向左右方向上的外侧拉拽的力时,通过在作为该力容易直接作用的区域的比接合部的下端靠上侧的区域配置有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由此能够高效地抑制吸收性主体的左右方向上的连动。由此能够抑制吸收性主体的贴合性变差。
46.在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后侧,在比所述接合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下端靠上侧的区域配置有所述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的至少局部。
47.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在前后方向上的后侧(背侧),以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为起点弯折变形的吸收性主体嵌入臀缝地贴合,能够使左右方向上的错位、变形更加不易产生。由此,能够更容易抑制吸收性主体的贴合性变差。
48.在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前侧,在比所述接合部的所述上下方向上的下端向下侧偏移的位置配置有所述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
49.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与背侧相比,在前后方向上的前侧(腹侧)穿着者的身体的凹凸较小,使吸收性主体弯折变形的必要性较小。另外,穿着者的排泄口设于靠近前侧(腹侧)的位置。因此,通过在比接合部的下端向下侧偏移的位置配置有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能够易于维持吸收性主体的良好的贴合性、吸收性。
50.在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在使所述吸收性主体伸长的状态下,在比所述带部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侧端的下端靠下侧的区域配置有所述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的至少局部。
51.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在比接合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下端靠上侧的位置且比带部的左右方向上的外侧端的下端靠下侧的区域,对于在腿围开口部产生了皱褶等的情况,能够通过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来抑制皱褶的影响在左右方向上连动。由此,能够更容易抑制吸收性主体的贴合性变差。
52.在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所述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在背侧具有第1倾斜部,该第1倾斜部从所述上下方向上的下侧向上侧且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侧向外侧倾斜,所述第1倾斜部和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的绝对值为所述接合部和所述带部的上端所成
的角度的绝对值以下。
53.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第1倾斜部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不会过大,因此,吸收性主体容易在上下方向(长度方向)上产生弯折变形,能够沿着从臀部的上部向背部延续的平缓的凹凸提高吸收性主体的贴合性。
54.在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优选的是,所述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在背侧具有第2倾斜部,该第2倾斜部从所述上下方向上的上侧向下侧且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侧向外侧倾斜,所述第2倾斜部和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的绝对值为所述接合部和所述带部的上端所成的角度的绝对值以下。
55.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第2倾斜部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不会过大,因此,吸收性主体容易在上下方向(长度方向)上产生弯折变形,能够沿着臀部下部的圆度提高吸收性主体的贴合性。
56.===实施方式===
57.<尿布1的基本结构>
58.作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的一例,对短裤型一次性尿布1(以下也称为“尿布1”)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从腹侧观察到的尿布1的概略主视图。图2a是使吸收性主体10和带部32在长度方向上伸长的状态下的尿布1的俯视图。图2b是图2a的状态的尿布1的a-a剖视图。图3a是将图2a的第1接合部41和第2接合部42分离而展开的尿布1的俯视图。图3b是图3a的状态的尿布1的b-b剖视图。此外,在图2b和图3b的剖视图中省略了对后述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的表示。
59.尿布1在穿着时成为图1所示的短裤型的状态。短裤型状态的尿布1具有相互正交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在下文中,也将上下方向上的上侧称为“腰身开口侧”或“开口侧”,将下侧称为“下裆侧”。另外,也将前后方向中的前侧称为“腹侧”,将后侧称为“背侧”。
60.尿布1具有腰身开口部bh、一对腿围开口部lh、lh、沿着上下方向的吸收性主体10、一对腿部褶裥部37和沿着左右方向的一对带部32。
61.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的各端部10elf、10elb和分别配设于左右方向上的两侧的各带部32、32通过接合部40(第1接合部41和第2接合部42)而分别连接。在尿布1的腹侧,吸收性主体10的端部10elf和带部32由一对第1接合部41、41连接,该一对第1接合部41、41随着从腰身开口部bh朝向腿围开口部lh而自上下方向上的上侧向下侧且自左右方向上的内侧向外侧倾斜。同样地,在背侧,吸收性主体10的端部10elb和带部32由一对第2接合部42、42连接,该一对第2接合部42、42随着从腰身开口部bh朝向腿围开口部lh而自上下方向上的上侧向下侧且自左右方向上的内侧向外侧倾斜。另外,腿部褶裥部37、37的腹侧的端部37elf和带部32的腹侧的端部32elf通过第1接合部41连接,背侧的端部37elb和带部32的端部32elb通过第2接合部42连接(参照图3a)。作为利用第1接合部41和第2接合部42进行连接的连接方法,例如能够例示粘接剂、热封、超声波密封、它们的组合等公知的连接方法。
62.另外,尿布1的第1接合部41配置为与带部32的上端缘(内侧端32ew)所成的角度中的较小角度(倾斜角度)成为θf。同样地,第2接合部42配置为与带部32的上端缘(内侧端32ew)所成的角度中的较小角度(倾斜角度)成为θ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接合部41的倾斜
角度θf和第2接合部42的倾斜角度θb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63.尿布1的腰身开口部bh的端(开口侧的端)由吸收性主体10的腹侧的端10ef和背侧的端10eb以及一对带部的端32ew、32ew构成。吸收性主体的端10ef、端10eb分别设于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
64.在尿布1的各带部32、32分别沿上下方向排列地配置有多个由沿着左右方向的橡筋线等构成的腰身弹性构件33、33
……
(参照图1),从而对带部32赋予左右方向上的伸缩性,对腰身开口部bh赋予贴合性。另外,各腿部褶裥部37、37设于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各腿部褶裥部37分别沿左右方向排列地配置有多个由沿着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的橡筋线等构成的腿围弹性构件38、38,从而对腿部褶裥部37赋予长度方向上的伸缩性,对腿围开口部lh赋予贴合性。再者,在跨越带部32和腿部褶裥部37的区域配置有伸缩性片39(参照图3a等)。伸缩性片39是能够沿着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伸缩的片材构件,使用伸缩性无纺布、伸缩性膜。如图3a所示,伸缩性片39配置为包围腿围开口部lh的周围,对该区域赋予伸缩性。由此,在腿围开口部lh的周围,带部32和腿部褶裥部37容易与穿着者的肌肤以面贴合。
65.在制造过程的最后阶段,尿布1处于图2a所示的平面状态。平面状态的尿布1具有“长度方向”、“左右方向”和“厚度方向”作为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该长度方向是沿着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的方向,是与短裤型状态(图1)下的上下方向对应的方向。此外,图2a的“使尿布1在长度方向上伸长的状态”是指这样的状态:在克服由腰身弹性构件33、腿围弹性构件38等沿长度方向配置的弹性构件产生的收缩力而使尿布1在长度方向上伸长的情况下,伸长至在配置有各弹性构件33、38的部分实质上不能视觉辨认褶皱、褶裥的程度。因此,在长度方向上伸长的状态下的尿布1的形状和在各弹性构件的收缩力未呈现的状态下平坦地延伸的尿布1的形状是相同的。
66.在图2a所示的平面状态的尿布1中,吸收性主体10、一对腿部褶裥部37和一对带部32的各长度方向一致,一对带部32重叠于吸收性主体10和一对腿部褶裥部37的肌肤面侧,并且一对腿部褶裥部37和一对带部32在长度方向上伸长。将图2a所示的平面状态下的尿布1的各带部32的各左右方向上的内侧端32ew向左右方向上的外侧打开,将各带部32分别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cl30对折,同时将吸收性主体10和腿部褶裥部37分别在尿布1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cl10对折,由此成为短裤型状态的尿布1(图1)。
67.如图2a所示,吸收性主体10是如下形状的片材构件:将沿着长度方向的大致矩形的构件沿第1接合部41、第2接合部42切断,长度方向上的各端部10elf、10elb分别在俯视时呈大致字母v形地顶端变细。如图2b所示,吸收性主体10从厚度方向上的肌肤侧依次重叠有由无纺布等构成的透液性的顶片12、吸收性芯11、由聚乙烯膜、聚丙烯膜等构成的不透液性的底膜14、以及无纺布等的底片1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主体10设有后述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51~53)(在图2b中未图示)。
68.吸收性芯11是通过将液体吸收性原材料成形为预定的形状而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吸收性芯11是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弯曲的椭圆形状。作为液体吸收性原材料,能够例示浆粕纤维等液体吸收性纤维、高吸收性聚合物(所谓的sap)等。另外,吸收性芯11的外周面也可以由芯包片(未图示)包覆。作为芯包片,能够例示棉纸、无纺布等透液性片。
69.带部32和腿部褶裥部37由相同的片材构件30形成。如图3a和图3b所示,在吸收性
主体10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分别配置有片材构件30、30。片材构件30例如是通过在厚度方向上重叠两片无纺布等柔软的片材30a、30a,并在片材30a彼此之间使腰身弹性构件33、腿围弹性构件38和伸缩性片39以在长度方向上伸长的状态进行固定而成的构件。各片材构件30、30的左右方向上的内侧的端部30ew、30ew插入到构成吸收性主体10的顶片12(吸收性芯11)与底膜14(底片16)之间,并通过粘接剂等接合。
70.另外,如图3b所示,在片材构件30中的成为带部32的部分与成为腿部褶裥部37的部分之间设定有沿着长度方向的折回线fl。腿围开口部lh以在左右方向上跨越折回线fl的方式在厚度方向上分别贯通各片材构件30。由此,通过在折回线fl处将片材构件30向左右方向上的内侧折回,来形成带部32和腿部褶裥部37。另外,利用第1接合部41、41和第2接合部42、42,将吸收性主体10的端部10elf、10elb、腿部褶裥部37的端部37elf、37elb以及带部32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32elf、32elb连接,从而形成图2a所示的平面状态的尿布1。
71.另外,如图2b和图3b所示,在带部32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区域设有折回部flb,该折回部flb通过将片材构件30的局部向左右方向上的内侧折回两次并利用热熔粘接剂等固定为折回状态而成。在短裤型状态的尿布1中,该折回部flb位于带部32的开口侧的端部,形成腰身开口部bh的一部分,缓和穿着者的腰身的因过度收紧等而引起的压力。
72.<关于吸收性主体10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
73.接下来对设于尿布1的吸收性主体10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进行说明。图4a是从肌肤侧观察伸长状态下的吸收性主体10时的概略俯视图。图4b是图4a的吸收性主体10的c-c剖视图。
74.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主体10具有在与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部分相比的情况下单位面积重量不同的部分即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在图4a中,在长度方向上,从后侧(背侧)朝向前侧(腹侧)隔开间隔地间断地配置有第1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1、第2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2和第3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3这三个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该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通过在吸收性主体10的预定区域中使该吸收性主体10的每单位面积所含有的液体吸收性原材料的量增减而形成。例如在图4b中,通过使在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构成吸收性芯11的液体吸收性原材料的量比在左右方向上的两侧相邻的部分少,而形成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第1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1)。即,图4b所示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第1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1)是使吸收性主体10(吸收性芯11)的每单位面积所含有的浆粕和高吸收性聚合物(sap)的合计重量比相邻的部分小而得到的低单位面积重量部。
75.不过,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不限于如图4b所示使吸收性芯11的液体吸收性原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较小而得到的部分。图5a和图5b是说明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的其它例子的图。在图5a中,与图4b的情况相反,通过使在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构成吸收性芯11的液体吸收性原材料的合计重量比在左右方向上的两侧相邻的部分大,而形成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另一方面,在图5b中,吸收性芯11的单位面积重量是均匀的,但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在厚度方向上的顶片12与吸收性芯11之间设有片材构件13(第二片13),该片材构件13含有浆粕或者sap等吸收性树脂、吸水纸、吸水无纺布。在该情况下,在吸收性主体10中的设置该第二片13的部分也形成每单位面积所含有的浆粕、高吸收性聚合物(sap)等的合计重量较大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即,图5a、图5b所示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是使吸收性主体10(吸收性芯11)的每单位面积所含有的浆粕和高吸收性聚合物
(sap)的合计重量比相邻的部分大而得到的高单位面积重量部。
76.此外,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也可以由图4a、图4b、图5a、图5b例示的结构以外的结构形成。即,吸收性主体10的预定区域的单位面积重量只要与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区域的单位面积重量相比不同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在含有sap片、使sap亲水化而得到的所谓的醋酸纤维素丝束等的吸收性主体10中,通过使上述材料的含量在预定区域中增减而形成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
77.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通过设有该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能够提高穿着时的吸收性主体10的贴合性。图6a和图6b是说明在以往类型的短裤型尿布和本实施方式的短裤型尿布1中穿着时的吸收性主体10的贴合性的差异的图。在图6a中,作为比较例示出了在穿着以往类型的短裤型尿布2的状态下穿着者活动身体的情况下从穿着者的背侧(臀部侧)观察时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图6b中示出了在穿着本实施方式的短裤型尿布1的状态下穿着者活动身体的情况下从穿着者的背侧(臀部侧)观察时的状态。
78.在图6a所示的比较例的尿布2中,在吸收性主体10未设置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其他结构与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大致相同。在穿着这样的尿布2的状态下,例如当穿着者如图6a那样使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腿(右腿)活动时,随着该腿的动作,设于一侧的带部32被向一侧拉拽。于是,借助第2接合部42与一侧的带部32接合的吸收性主体10与带部32连动地整体上被向左右方向上的一侧拉拽。即,由于与穿着者的身体贴合的吸收性主体10发生错位或产生变形,而存在吸收性主体10的贴合性受损的风险。
79.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当穿着者如图6b那样使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腿(右腿)活动时,与图6a的情况同样地,随着该腿的动作,设于一侧的带部32被向一侧拉拽。另外,借助第2接合部42与一侧的带部32接合的吸收性主体10与带部32连动地被向左右方向上的一侧拉拽。不过,在尿布1中,与图6a的情况不同,与一侧的带部32接合的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侧部分10sr被向一侧拉拽,但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部分10sl不易被向一侧拉拽。这是因为,通过在吸收性主体10设有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而隔着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来抑制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部分(10sr)和另一侧的部分(10sl)的连动。
80.在以往的尿布2中成为了这样的构造:对于对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部分作用有力的情况,该力容易向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传递。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在力沿着左右方向传递的中途存在单位面积重量不同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因此所传递的力分散或减弱。因此,力不易越过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而传递至左右方向上的相反侧。因此,在图6b中,即使吸收性主体10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部分(10sr)被向一侧拉拽,在左右方向上隔着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的另一侧的部分(10sl)也不易被向一侧拉拽,能够使错位、变形不易产生。由此,在穿着尿布1时,能够抑制吸收性主体10的贴合性变差。
81.特别是如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那样,在具有左右独立的一对带部32、32的短裤型尿布中,利用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来减弱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方向上的连动性,由此使吸收性主体10中的隔着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的左右两侧的部分能够分别独立地变形。因此,吸收性主体10更容易追随穿着者的身体的动作,对提高贴合性是有效的。
82.另外,在尿布1中,由一个以上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形成连动抑制区域,从而
更容易抑制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方向上的连动性。在图4a中,第1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1~第3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3这三个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分散地配置,由此形成遍及吸收性芯11的大范围的连动抑制区域isa(由图4a的斜线部示出的区域)。另外优选的是,该连动抑制区域isa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li的最大值比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宽度)wi的最大值大(li>wi)。即,优选的是,在沿着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的较大范围内设有一个以上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
83.通过在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的较大范围形成连动抑制区域isa,由此容易将吸收性主体10划分为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部分(图6b中的10sr)和另一侧的部分(图6b中的10sl)。即,容易使吸收性主体10中的被该连动抑制区域isa划分的一侧的部分(10sr)和另一侧的部分(10sl)在长度方向上较广地形成。由此,吸收性主体10的变形、错位的影响更不易在左右方向上连动,能够容易抑制穿着时的贴合性变差。
84.另外优选的是,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具有在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连续的部分。假设对于在吸收性主体10中形成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细带状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的情况,吸收性主体10成为实质上难以在左右方向上被划分开的状态,因此,对变形、错位在左右方向上的连动进行抑制的效果明显降低。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1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1~第3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3均构成为在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连续地具有预定长度。由此,至少在设有第1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1~第3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3的部分,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部分(10sr)和另一侧的部分(10sl)不易连动。即,通过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分别在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连续,与不连续的情况相比,容易抑制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的连动。由此来抑制穿着尿布1时的吸收性主体10的贴合性变差。
85.另外,在连动抑制区域isa由多个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构成的情况下,可以设为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沿着长度方向(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图4a的情况下,第1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1~第3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3沿着长度方向(上下方向)隔开预定间隔地间断地配置。如上所述,优选的是,由一个以上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构成的连动抑制区域isa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的长度li较长。然而,假设在构成连动抑制区域isa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在长度li的范围内连续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风险:吸收性主体10难以在长度方向上变形,例如难以沿着穿着者的下裆部呈曲面状地变形,而使贴合性变差。
86.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主体10中,在构成连动抑制区域isa的第1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1~第3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3之间设有间隙,在该间隙的部分产生的刚度差成为弯折的起点,从而吸收性主体10容易在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变形。因此,在尿布1中,在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的长度li的区域中,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的连动被抑制,并且吸收性主体10容易在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变形。由此,吸收性主体10容易根据穿着者的身体的凹凸而灵活地变形,能够提高贴合性。
87.另外,在连动抑制区域isa由多个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构成的情况下,可以设为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沿着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例如,如图4a的52放大图所示,设于吸收性主体10的第2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2通过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多个较细小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2f而形成。若为这样的结构,则在第2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2中,利用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2f、52f之间的间隙,使得力
更不易在左右方向上传递,因此,吸收性主体10的变形、错位的影响不易在左右方向上连动。另外,由于在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2f、52f之间的间隙产生的刚度差,使该间隙成为弯折起点,从而吸收性主体10容易在左右方向上弯折变形。由此能够提高吸收性主体10的贴合性。
88.此外,如上所述,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是在吸收性主体10的预定区域中构成该吸收性主体10的浆粕和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合计单位面积重量(每单位面积的重量)比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其他部分小的区域或者大的区域。在将这样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设于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的情况下,即,在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具有液体吸收性原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比其两侧的单位面积重量高或者低的部分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吸收性主体10的贴合性。
89.例如,图4a所示的第2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2、第3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3在吸收性主体10的前后方向上的后侧(背侧)配置于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配置有该第2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2、第3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3的部分是在穿着尿布1时与穿着者的臀部的沟抵接的部位。另外在该情况下,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吸收性主体10的单位面积重量增减的部分(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成为弯折起点,吸收性主体10容易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对折的状态,而容易与穿着者的臀部的沟、排泄口等贴合。因此,能够提高吸收性主体10的贴合性,并且能够使排泄泄漏不易产生。
90.图7a~图7c是表示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的变形例的图。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除了图4a和图4b所示的结构以外,也可以如图7a~图7c那样变形。在图7a中,由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状部分和从该直线状部分向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延伸的弯曲部构成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这样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是将图4a中的第1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1~第3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3一体地形成的形状,能够得到与上述结构接近的效果。另外,若图7a所示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在长度方向上的预定部位被截断,则如上所述,吸收性主体10容易在长度方向上产生弯折变形,能够提高贴合性。
91.在图7b中,在宽度方向中央部,由沿着长度方向较长地延伸的直线状部分和配置于其两侧的较短的直线状部分构成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在该情况下,吸收性主体10的变形、错位的影响不易在左右方向上连动,并且容易形成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方向上的弯折起点,能够提高在下裆部处吸收性主体10被夹在腹股沟部之间时的贴合性。在图7c中,在长度方向上的前侧(腹侧),在左右设有一对沿着长度方向较短地延伸的直线状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在该情况下,吸收性主体10的变形、错位的影响不易在左右方向上连动,并且在前侧两侧部容易形成左右方向上的弯折起点,在穿着者步行等使腿向前方活动时,吸收性主体10追随腿的动作而变形,由此能够提高贴合性。
92.此外,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只要如上所述地通过使构成吸收性主体10的液体吸收性原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与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部分不同,而使吸收性主体10的变形、错位的影响不易在左右方向上连动,则也可以具有图7a~图7c所示的变形例以外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是将它们组合而成的结构。
93.另外,除了设有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以外,也可以设有在厚度方向上对吸收性芯11(吸收性主体10)的预定区域进行压缩而成的压缩部60。图8a和图8b是表示在吸收性主体10设有压缩部60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在图8a中设有从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单
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向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延伸的多个压缩部60。另外,在图8b中,在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设有一对直线状的压缩部60、60。在任一情况下,均在隔着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而位于左右两侧的区域设有在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具有预定长度的压缩部60。吸收性芯11中的形成有压缩部60的部分的刚度局部地升高,因此吸收性芯11容易沿着该压缩部60一体地变形。即,在吸收性芯11(吸收性主体10)中,隔着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而抑制左右方向上的连动性,但由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分割的左右区域容易分别在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连动。由此,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区域容易分别追随穿着者身体的动作,从而贴合性提高。
94.另外,在尿布1的带部32设有伸缩性片39,该伸缩性片39是能够沿着腿围开口部lh伸缩的面状的弹性构件。利用伸缩性片39呈现的伸缩性,使带部32(和腿部褶裥部37)容易沿着腿围开口部lh与穿着者的肌肤以面紧密贴合。因此,在穿着者在穿着尿布1的状态下进行步行等的情况下,也容易维持良好的贴合性。即,在步行时等左右交替地在臀中肌附近产生凹陷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腿围开口部lh附近使带部32左右分别独立地与穿着者的肌肤以面抵接,因此不易使穿着者产生在该凹陷部处悬空等不适感。
95.图9是说明尿布1的背侧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的配置的概略俯视图。在该图9中示出了使短裤型形状的尿布1处于伸长状态并从背侧观察时的状态。
96.优选的是,在使尿布1处于伸长状态时,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的至少局部设于比接合部40的上下方向上的下端靠上侧的位置。在图9中,在尿布1的背侧的比第2接合部42的下端42eb靠上侧的区域配置有第1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1的局部。在穿着尿布1时进行这样的动作:将一对带部32向左右方向上的两侧拉拽而扩大腰身开口部bh,同时使带部32与穿着者的腰身贴合。此时,朝向左右方向外侧的力作用于吸收性主体10中的通过接合部40而与带部32接合的区域。即,在上下方向上,第2接合部42(接合部40)的上端42ea与下端42eb之间的区域(在图9中以l32示出的区域)被向左右方向拉拽。因此存在吸收性主体10在图9的l32的范围内沿左右方向移动或变形的风险。
97.因此,通过在上下方向上与l32的范围重叠的区域(比第2接合部42的下端42eb靠上侧的区域)配置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能够使吸收性主体10的变形、错位的影响不易在左右方向上连动。即,在作用有将带部32向左右方向上的外侧拉拽的力时,在该力容易直接作用的区域(比接合部40的下端靠上侧的区域)中,能够高效地抑制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方向上的连动。由此能够抑制吸收性主体10的贴合性变差。
98.在尿布1中,至少在前后方向上的后侧(背侧),在比第2接合部42的下端42eb靠上侧的区域配置有第1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1的局部。由于在穿着者的身体的背侧存在臀缝,因此在穿着尿布1时,吸收性主体10容易以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第1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1)为弯折起点而沿着臀缝在左右方向上产生弯折变形。因此,在前后方向上的后侧(背侧),以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为起点而弯折变形的吸收性主体10嵌入臀缝地贴合,能够使左右方向上的错位、变形更加不易产生。由此能够更容易抑制吸收性主体10的贴合性变差。
99.另外,更优选的是,在使尿布1处于伸长状态时,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的至少局部设于比接合部40的上下方向上的下端靠上侧且比带部32的左右方向外侧的下端靠下侧的位置。在图9中,在尿布1的背侧的比第2接合部42的下端42eb靠上侧且处于下端42eb与带部32的左右方向外侧的下端32seb之间的以l32b示出的区域配置有第1单位面积重量不同
部51的局部。该l32b的区域是在进行尿布1的穿着动作时经由带部32被向左右方向上的外侧拉拽的区域,但作用于该l32b的区域的力比作用于与l32b的上侧相邻的区域(在图9中以l32a示出的区域)的力弱。这是因为,在带部32中,相对于l32a的区域在被穿着者的手抓握的状态下被向左右方向上的外侧直接拉拽,l32b的区域不易被穿着者的手抓握,而追随着对l32a进行拉拽直接被向左右方向上的外侧拉拽。因此,在带部32中,作用于l32b的区域的张力比作用于l32a的区域的张力小,在进行尿布1的穿着动作时,在l32b的区域中,存在基于张力差而在腿围开口部lh和l32b的左右方向上的整个区域产生皱褶或向非肌肤侧卷起的风险。
100.与此相对,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若在l32b的区域设有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则即使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侧产生了皱褶等,也能够使这样的皱褶的影响不易向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连动。由此,能够更容易抑制吸收性主体10的贴合性变差。
101.此外,在前后方向上的前侧(腹侧),不一定必须在比接合部40(第1接合部41的下端)靠上侧的区域设置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在尿布1的前侧(腹侧),在比第1接合部41的下端41eb靠上下方向上的上侧的区域未设置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而是在比第1接合部41的下端41eb向下侧偏移的位置配置有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参照图2a)。由于在穿着者的身体的腹侧没有臀缝等而与背侧相比凹凸较小,因此不需要使吸收性主体10弯折变形而与身体的凹凸形状贴合。另外,由于穿着者的排泄口设于靠近前后方向上的前侧(腹侧)的位置,因此,在吸收性主体10的腹侧,为了不使尿液等的吸收量降低,优选使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的面积尽可能小。因此,通过在尿布1的腹侧在比第1接合部41的下端41eb向下侧偏移的位置配置有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能够易于维持吸收性主体10的良好的贴合性、吸收性。
102.另外,如图9等所示,第1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1形成为大致字母x状,具有从上下方向上的下侧向上侧且从左右方向上的内侧向外侧倾斜的第1倾斜部51a、以及从上下方向上的上侧向下侧且从左右方向上的内侧向外侧倾斜的第2倾斜部51b。另外,在这样的结构中优选的是,第1倾斜部51a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θ1的绝对值为带部32的上端缘和第2接合部42所成的角度中的较小角度θb的绝对值以下(θb≥θ1)。
103.第1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1中的第1倾斜部51a具有易于使吸收性主体10在上下方向上弯折变形的功能,使得在穿着者的背侧,吸收性主体10沿着从臀部的上部向背部连续的平缓的凹凸而与身体贴合。另外,为了使吸收性主体10易于在上下方向(长度方向)上弯折,需要设为第1倾斜部51a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θ1不过大。因此,假设在第1倾斜部51a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θ1比带部32的上端缘和第2接合部42所成的角度θb大的情况下,存在倾斜过大而使吸收性主体10难以在上下方向(长度方向)上产生弯折变形的风险。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第1倾斜部51a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θ1成为带部32的上端缘和第2接合部42所成的角度θb以下,由此能够使吸收性主体10易于在上下方向(长度方向)上产生弯折变形,能够提高穿着者的臀部的上部区域的贴合性。
104.同样优选的是,第1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1中的第2倾斜部51b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θ2的绝对值为带部32的上端缘和第2接合部42所成的角度中的较小角度θb的绝对值以下(θb≥θ2)。在穿着者的背侧,为了使吸收性主体10沿着臀部下部的圆度贴合,而将第1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1中的第2倾斜部51b配置为向与第1倾斜部51a相反的一侧倾斜。此
时,为了使吸收性主体10易于在上下方向(长度方向)上弯折,需要设为第2倾斜部51b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θ2也不过大。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第2倾斜部51b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θ2成为带部32的上端缘和第2接合部42所成的角度θb以下,由此能够使吸收性主体10易于在上下方向(长度方向)上产生弯折变形,能够沿着穿着者的臀部下部的圆度提高贴合性。
105.===其他实施方式===
106.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的理解变得容易,而并非用于限定地解释本发明。另外不言而喻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情况下进行变更、改良,并且本发明中包含其等同物。例如能够进行以下所示的变形。
107.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短裤型尿布1作为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的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短裤型尿布以外的其他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例如也可以是儿童用、成人用的短裤型卫生巾(shorts type napkin)、短裤型(shorts type)吸收垫等。
10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设有沿着长度方向进行伸缩的弹性构件。例如,在比吸收性芯11靠肌肤侧或者非肌肤侧的位置沿着长度方向配置多个由橡筋线等构成的下裆弹性构件(未图示)。若配置有这样的下裆弹性构件,则在基于该下裆弹性构件的收缩力而使吸收性主体10收缩的部分形成高刚度部,能够得到与上述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部50同样的效果。即,作用于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力不易隔着配置有下裆弹性构件的部分(高刚度部)而向左右方向上的相反侧传递。因此,能够使吸收性主体10不易产生错位、变形。由此,能够在穿着时使吸收性主体10的贴合性提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