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监测压力乳腺外科术后多用途胸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99973发布日期:2021-11-03 13:2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监测压力乳腺外科术后多用途胸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监测压力乳腺外科术后多用途胸带。


背景技术:

2.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女性乳腺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如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癌等。乳腺良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多数乳腺肿瘤需行微创或开放手术治疗,因病因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会有不同的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就目前乳腺手术发展而言,普遍认为乳腺手术后均需要术区覆盖包扎压迫来止血。但目前现有的包扎压迫工具容易导致创面渗血、渗液以及积血积液出现,甚至出现因压迫过紧导致局部坏死切口处感染。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切口包扎方式也不同,包括:切口无菌敷料覆盖,使用绷带于患者肩部、腋下、胸部呈8字缠绕加压包扎;传统胸带束缚等。
3.现有的技术需医生操作重复劳动,费时费力,比较繁琐。且用于包扎的材料多为一次性绷带及传统胸带。换药时需要扔掉换新,或者反复换药松绑之后加压效果变差。同时,加压的松紧度多由大夫换药时个人经验决定,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绷带的松紧也会变松(或变紧),不能很好的起到压迫效果,或者压力过大,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当加压过紧或过松时,患者一般无法自行调整,需求助于医生。患者身材差异较大,传统的包扎材料多为统一规格或者仅能做小幅度的调整,同时不能个性化调整患者患侧和健侧局部解剖结构改变而带来的不对称引起的加压程度不同的情况。
4.中国专利cn202892040u公开了一种医用可调压胸壁加压气囊,用于乳腺癌根治手术后的治疗,该方案包括气囊本体以及容纳气囊本体的袋体,气囊本体上连接有充气装置,袋体上水平设置有胸部包扎带,袋体左上角或右上角倾斜设置有肩部固定带,胸部包扎带为松紧带,松紧带上设置有魔术贴,袋体左上角或右上角还设有与气囊本体连通的调节气囊。该方案无法监测患者创口处的压力,只能依靠医生的经验来调节。因此亟需一种可监测压力乳腺外科术后多用途胸带,使手术区压迫强度可调控、可监测同时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感受及医嘱进行轻微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监测压力乳腺外科术后多用途胸带,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对手术区压迫强度可调控、可监测同时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感受及医嘱进行轻微调整的效果。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可监测压力乳腺外科术后多用途胸带,包括胸带主体,所述胸带主体前侧包括患侧罩杯和健侧罩杯,所述胸带主体后侧连接有第一背带和第二背带的两端;
7.所述胸带主体外侧连通有充气组件,所述胸带主体内侧连通有气囊组件,所述胸带主体固定连接有检测组件;
8.所述胸带主体由外至内依次为抗拉层、气路层和贴身层,所述气路层内部设置有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一端与所述充气组件相连通,所述通气管道另一端连通有若干连接母头,所述连接母头与所述气囊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母头穿过所述贴身层,所述气囊组件包括连接公头,所述连接公头与所述连接母头可拆卸连接。
9.优选的,所述充气组件包括手握气囊,所述手握气囊通过外部管道与所述通气管道一端相连通,外部管道上设置有气阀。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母头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部穿设有卡针,所述卡针外径小于所述连接套底部开口内径,所述卡针与所述连接套之间设有第一弹簧。
11.优选的,所述连接套为回转体结构,所述连接套内部中空,所述连接套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台阶,所述连接套内壁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三台阶靠近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通气管道胶结。
12.优选的,所述卡针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台阶,所述卡针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堵头,所述堵头外径大于所述连接套底部开口内径,所述卡针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台阶。
13.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卡针上,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连接套底部之间。
14.优选的,所述气囊组件包括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固定连接有连接公头,所述连接公头与所述连接母头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公头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筒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台阶,所述连接筒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连接部,所述锥形连接部远离所述连接筒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片,所述压片与所述滑槽相适配,所述锥形连接部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连接筒靠近所述锥形连接部一侧端面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连接筒与所述第二气囊相连通,所述第四台阶远离所述锥形连接部一侧端面与所述第二气囊胶合。
15.优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抗拉层外侧的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电性连接有贴片式压力传感器。
16.优选的,所述患侧罩杯靠近患者腋窝一侧设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通气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气囊为椭圆型结构。
17.优选的,所述贴身层远离所述气路层一侧设有若干保护环,所述保护环位置与所述连接母头位置相对应,所述保护环为海绵材料。
18.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患侧罩杯一侧具有肩部固定结构,对患者胸部具有更好的包裹性能,减小伤口皮下积液发生的几率,充气组件用于向气囊组件通入空气,操作简单,医生患者均可操作,气囊组件位于伤口绷带和胸带主体之间,通过调节气囊组件中空气的含量来改变绷带对伤口的压力,通过手动调节达到患者舒适的压力状态,检测组件用于获得伤口处压力数值,防止充气过多造成绷带对伤口的压力过大,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同时在胸带实用过程中,绷带对伤口的压力会逐渐降低或升高,检测组件实时检测、显示患者伤口部位压力,以此获得绷带过紧或脱落等信息。胸带主体由外至内依次为抗拉层、气路层和贴身层,抗拉层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抗拉强度,增加胸带的使用寿命,防止加压过程中胸带的撕裂;气路层内置通气管道,同期管道为树状结构,具有一个进口和多个出口;贴身层紧贴患者皮肤,具有多个孔洞,用于和通气管道相连的若干连接母头相匹配,气囊组件通过连接母头和胸带主体可拆卸设置,针对患者不同伤口位置选择性连接气囊组件,对不同患者伤
口位置采取针对性压紧方案。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发明正面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背面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胸带主体与患者身体接触一侧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气囊组件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连接母头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连接母头轴测图;
26.图7为连接套剖面图;
27.图8为卡针结构示意图;
28.图9为连接公头主视图;
29.图10为连接公头轴测图;
30.图11为实施例2背带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31.图12为实施例2压筒、卡柱、第二弹簧结构示意图;
32.图13为本发明抗拉层、气路层和贴身层结构示意图。
33.其中,1、胸带主体;2、第一气囊;3、患侧罩杯;4、压力表;5、气阀;6、手握气囊;7、背带调节组件;8、健侧罩杯;9、第一背带;10、第二背带;11、保护环;12、连接母头;13、第二气囊;14、连接公头;1201、卡针;1202、堵头;1203、第一台阶;1204、第二台阶;1205、第一弹簧;1206、连接套;1207、第三台阶;1208、滑槽;1209、挡片;1401、连接筒;1402、压片;1403、通气孔;1404、第四台阶;701、底板;702、压筒;703、卡柱;704、拨柱;705、棘轮;706、绕线柱;707、卡槽;708、手拧柱;709、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6.实施例1
37.参照图1

10及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监测压力乳腺外科术后多用途胸带,包括胸带主体1,胸带主体1前侧包括患侧罩杯3和健侧罩杯8,胸带主体1后侧连接有第一背带9和第二背带10的两端;
38.胸带主体1外侧连通有充气组件,胸带主体1内侧连通有气囊组件,胸带主体1固定
连接有检测组件;
39.胸带主体1由外至内依次为抗拉层、气路层和贴身层,气路层内部设置有通气管道,通气管道一端与充气组件相连通,通气管道另一端连通有若干连接母头12,连接母头12与气囊组件可拆卸连接,连接母头12穿过贴身层,气囊组件包括连接公头14,连接公头14与连接母头12可拆卸连接。
40.第一背带9和第二背带10可采用系带式连接方法。抗拉层为棉制材料,气路层为橡胶材料,橡胶材料具有一定弹性,防止通气管道在患者皮肤留下压痕,贴身层为海绵或硅胶材料。硅胶材料和人体皮肤贴合效果更佳。患侧罩杯3一侧具有肩部固定结构,对患者胸部具有更好的包裹性能,减小伤口皮下积液发生的几率,充气组件用于向气囊组件通入空气,操作简单,医生患者均可操作,气囊组件位于伤口绷带和胸带主体1之间,通过调节气囊组件中空气的含量来改变绷带对伤口的压力,通过手动调节达到患者舒适的压力状态,检测组件用于获得伤口处压力数值,防止充气过多造成绷带对伤口的压力过大,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同时在胸带使用过程中,绷带对伤口的压力会逐渐降低或升高,检测组件实时检测、显示患者伤口部位压力,以此获得绷带过紧或脱落等信息。胸带主体由外至内依次为抗拉层、气路层和贴身层,抗拉层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抗拉强度,增加胸带的使用寿命,防止加压过程中胸带主体1的撕裂;气路层内置通气管道,同期管道为树状结构,具有一个进口和多个出口;贴身层紧贴患者皮肤,具有多个孔洞,用于和通气管道相连的若干连接母头12相匹配,气囊组件通过连接母头12和胸带主体1可拆卸设置,针对患者不同伤口位置选择性连接气囊组件,对不同患者伤口位置采取针对性压紧方案。
41.进一步优化方案,充气组件包括手握气囊6,手握气囊6通过外部管道与通气管道一端相连通,外部管道上设置有气阀5。手握气囊6和气阀5与手压式血压测试仪的充气结构相同,操作简单可靠,医生和患者均可操作。
42.进一步优化方案,连接母头12包括连接套1206,连接套1206内部穿设有卡针1201,卡针1201外径小于连接套1206底部开口内径,卡针1201与连接套1206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205。
43.进一步优化方案,连接套1206为回转体结构,连接套1206内部中空,连接套1206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台阶1207,连接套1206内壁对称开设有滑槽1208,第三台阶1207靠近第一弹簧1205一端与通气管道胶结。
44.进一步优化方案,卡针120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台阶1204,卡针120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堵头1202,堵头1202外径大于连接套1206底部开口内径,卡针1201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台阶1203。
45.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弹簧1205套设在卡针1201上,第一弹簧1205位于第一台阶1203与连接套1206底部之间。
46.卡针1201通过第一弹簧1205与连接套1206弹性连接,第二台阶1204受到轴向压力时,将第一弹簧1205压缩,堵头1202向远离连接套1206一侧运动,此时通气管道和连接套1206内部连通,当第二台阶1204受到轴向压力消失时,第二台阶1204在第一弹簧1205弹力作用下向远离堵头1202一侧运动,直到堵头1202将连接套1206下部的开口堵住,连接母头12具有控制气体流通和截止的作用。
47.进一步优化方案,气囊组件包括第二气囊13,第二气囊13固定连接有连接公头14,
连接公头14与连接母头12可拆卸连接,连接公头14包括连接筒1401,连接筒1401为中空结构,连接筒1401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台阶1404,连接筒1401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连接部,锥形连接部远离连接筒1401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片1402,压片1402与滑槽1208相适配,锥形连接部开设有若干通气孔1403,连接筒1401靠近锥形连接部一侧端面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连接筒1401与第二气囊13相连通,第四台阶1404远离锥形连接部一侧端面与第二气囊13胶合。连接公头14的压片1402与连接母头12的滑槽1208配合使用,压片1402在滑槽1208中做向连接母头12一侧的旋转进给运动,压片1402运动至滑槽1208底端时,连接筒1401的下侧端面和连接套1206的上侧端面贴合并相互压紧,连接公头14和连接母头12形成密闭结构并相互连通,连接公头14的下端面在向连接母头12内下旋的过程中向第二台阶1204施力,连接母头12与通气管道连通,气体充入第二气囊13内部,密封圈在连接公头14和连接母头12接触的端面起到密封的作用。
48.进一步优化方案,检测组件包括固定在抗拉层外侧的压力表4,压力表4电性连接有贴片式压力传感器。贴片式压力传感器位于第二气囊13和伤口绷带之间,用于检测患者伤口处的压力,压力表4为数字显示式。
49.进一步优化方案,患侧罩杯3靠近患者腋窝一侧设有第一气囊2,第一气囊2与通气管道相连通,第一气囊2为椭圆型结构。椭圆型结构的第一气囊2有利于和患者腋窝贴合,实际使用时第一气囊2位于患者腋窝处,患者肱骨向胸腔移动将第一气囊2压紧,有效减少伤口皮下积液发生的机会,第一气囊2外壁覆盖柔软的海绵层,避免直接压迫患者皮肤引起过敏、压痕等。
50.进一步优化方案,贴身层远离气路层一侧设有若干保护环11,保护环11位置与连接母头12位置相对应,保护环11为海绵材料。保护环11位于贴身层和患者皮肤之间,防止未连接气囊组件的连接母头12与患者皮肤接触。
51.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例如患者进行了麦默通微创手术,在单侧胸部外侧留下创口,由于手术一般采用局部麻醉,手术完毕后,患者无法感知创口相互压迫感,先为患者创口处贴上绷带,将贴片式压力传感器放在绷带上方,在胸带与患者创口对应处插接上气囊组件,再为患者穿上本实施例的胸带,通过充气组件为第二气囊13充气,观察压力表4示数,达到预设压力时停止充气。
52.实施例2
53.参照图11

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第一背带9和第二背带10开拆卸连接有背带调节组件7,背带调节组件7包括底板701,底板701与胸带主体1固定连接,底板701位于患者胸腔侧面,底板701上方转动连接有棘轮705,棘轮705上方轴接有绕线柱706,绕线柱706中部开设有卡槽707,绕线柱706上方固定连接有手拧柱708,手拧柱708侧面设有防滑纹;底板701上方固定连接有压筒702,压筒702位于棘轮705一侧,压筒702内部滑动连接有卡柱703,卡柱703靠近棘轮705一端设有斜面,卡柱703和压筒702之间设有第二弹簧709,卡柱703侧面固定连接有拨柱704,拨柱704轴线与卡柱703轴线垂直,压筒702侧壁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与卡柱703相适配。
54.本实施例的背带调节组件7使用过程如下:将第一背带9或第二背带10部分穿入卡槽707中,顺时针转动手拧柱708,手拧柱708带动棘轮705转动,直至将背带调节至患者舒适松紧程度,当背带需要松开时,拉动拨柱704向远离棘轮705一侧运动,逆时针转动手拧柱
708即可。本实施例的背带调节组件7可灵活的调节背带的松紧,相较于传统的魔术贴更加可靠,使胸带的穿脱更加方便。
5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56.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