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定时的呼吸内科用医疗器具消毒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57809发布日期:2021-11-05 20:27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消毒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定时的呼吸内科用医疗器具消毒设备。


背景技术:

2.呼吸内科属于内科中的一类,主要涉及呼吸系统相关的疾病,在诊治呼吸内科相关病症时,常需要使用到部分专业的医疗器具,辅助诊治,帮助患者更加快速地恢复健康。
3.为了避免引发细菌感染等问题,医疗器具需要经过不定期的消毒处理,现有的医疗器具消毒技术,消毒时需要反复放置和取出,过程繁琐费力,利用紫外线消毒静置的医疗器具,无法保证医疗器具被完全消毒,并且消毒时间也需要人们时刻关注,较为浪费精力,最后,部分消毒设备部件可能存在误触情况,使得设备运作,或是影响到后续医疗器具的消毒。
4.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方便定时消毒医疗器具,能够驱动医疗器具转动保证全面消毒,方便取出医疗器具,方便锁紧固定盖板的可定时的呼吸内科用医疗器具消毒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定时消毒医疗器具,能够驱动医疗器具转动保证全面消毒,方便取出医疗器具,方便锁紧固定盖板的可定时的呼吸内科用医疗器具消毒设备。
6.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第一方面,一种可定时的呼吸内科用医疗器具消毒设备,包括有:壳体,壳体下部两侧均对称连接有安装块;万向轮,安装块下部两侧之间均转动式连接有万向轮;握把,壳体上部一侧连接有握把;消毒机构,壳体上部设有消毒机构;驱动机构,壳体上部一侧设有驱动机构;旋转机构,壳体内下部一侧,消毒机构与驱动机构之间设有旋转机构,升降机构,壳体内下部一侧与旋转机构之间设有升降机构。
7.进一步地,消毒机构包括有:盖板,壳体上部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盖板;l型杆,盖板下部外侧均对称转动式连接有l型杆;放置台,l型杆下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放置台;紫外线灯板,壳体内上部一侧对称连接有紫外线灯板,放置台位于两侧紫外线灯板之间。
8.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有:旋钮,壳体上部一侧中间滑动式且转动式连接有旋钮;卡块,旋钮一侧连接有卡块;螺杆,壳体内上部一侧转动式连接有螺杆;棘轮,螺杆一侧连接有棘轮,棘轮与卡块相互配合;发条,螺杆一侧与壳体之间连接有发条,发条绕在螺杆上;第一楔形杆,旋钮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楔形杆;固定块,壳体内上部一侧连接有固定块;第一楔形块,固定块中部一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楔形块,第一楔形块与第一楔形杆相互配合;第一弹簧,第一楔形块与固定块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棘爪,第一楔形块上部一侧转动式连接有棘爪,棘爪与棘轮相互配合;扭簧,棘爪与楔形块之间连接有扭簧,扭簧套在第一楔形块上。
9.进一步地,旋转机构包括有:第一齿轮,螺杆一侧连接有第一齿轮;转动轴,壳体内上部一侧转动式设有转动轴;第二齿轮,转动轴一侧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旋转轴,壳体内上部一侧转动式连接有旋转轴;锥齿轮,旋转轴上侧和转动轴一侧均连接有锥齿轮,两侧锥齿轮相互啮合;菱形杆,壳体内下部一侧滑动式且转动式连接有菱形杆,菱形杆上侧与放置台转动式连接;带轮,菱形杆上侧滑动式连接有带轮,旋转轴下侧也连接有带轮;皮带,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转盘,菱形杆上侧连接有转盘。
10.进一步地,升降机构包括有:滑槽,壳体内上部一侧对称连接有滑槽;滑块,滑槽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块与螺杆相互配合;支撑块,壳体内下侧中部对称连接有支撑块;第二楔形杆,支撑块上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楔形杆,第二楔形杆与滑块相互配合;第二弹簧,第二楔形杆与支撑块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在第二楔形杆上;转套,菱形杆下侧转动式连接有转套,转套与第二楔形杆相互配合;第三弹簧,转套与壳体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套在菱形杆上。
11.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擒纵组件,擒纵组件包括有:支架,壳体内上部一侧连接有支架;转轮,支架中部一侧转动式连接有转轮;脉冲销,转轮上部一侧中间连接有脉冲销;擒纵轮,转动轴一端连接有擒纵轮;固定架,支架一端连接有固定架;连杆,固定架上部一侧转动式连接有连杆;擒纵叉,连杆上部两侧均连接有擒纵叉,擒纵叉与擒纵轮和脉冲销相互配合;游丝,转轮与固定架下部一侧之间连接有游丝。
12.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夹紧组件,夹紧组件设置在壳体上部一侧。
13.进一步地,夹紧组件包括有:固定板,壳体上部一侧连接有固定板;第二楔形块,固定板下部一侧对称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楔形块,第二楔形块与盖板相互配合;第四弹簧,第二楔形块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第三楔形杆,固定板中部一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楔形杆,第三楔形杆与第二楔形块相互配合。
14.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通过拉动旋钮向右移动,带动卡块向右移动和棘爪向下移动,松开棘轮和螺杆,在发条作用下,推动螺杆转动,最终带动菱形杆、转盘转动和医疗器具转动,达到轻松驱动医疗器具转动,保证全面消毒的效果;(2)本发明通过螺杆转动,带动滑块向右移动,与第二楔形杆配合,松开转套,菱形杆和转套向上移动,带动放置向上移动,通过l型杆带动盖板向外侧移动,即可取出医疗器具,达到定时消毒并方便取出医疗器具的效果;(3)本发明通过发条的复位作用,带动转动轴和擒纵轮转动,与擒纵叉配合,带动连杆转动,推动转轮转动,带动游丝反复绷紧和放松,达到确保医疗器具匀速转动且消毒时间固定的效果;(4)本发明通过推动盖板向外侧移动,盖板与第二楔形块配合,将盖板固定住,推动第三楔形杆向左移动,推动第二楔形块向内侧移动,解锁盖板,达到方便锁紧固定盖板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消毒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驱动机构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驱动机构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发明擒纵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发明夹紧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以上附图中:1:壳体,2:万向轮,21:安装块,3:握把,4:消毒机构,40:盖板,41:l型杆,42:放置台,43:紫外线灯板,5:驱动机构,50:旋钮,51:卡块,52:螺杆,53:棘轮,54:发条,55:第一楔形杆,56:固定块,57:第一楔形块,58:第一弹簧,59:棘爪,510:扭簧,6:旋转机构,60:第一齿轮,61:第二齿轮,62:转动轴,63:锥齿轮,64:旋转轴,65:带轮,66:皮带,67:菱形杆,68:转盘,7:升降机构,70:滑槽,71:滑块,72:第二楔形杆,73:支撑块,74:第二弹簧,75:转套,76:第三弹簧,8:擒纵组件,80:支架,81:擒纵轮,82:连杆,83:擒纵叉,84:脉冲销,85:转轮,86:游丝,87:固定架,9:夹紧组件,90:固定板,91:第二楔形块,92:第四弹簧,93:第三楔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1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可定时的呼吸内科用医疗器具消毒设备,包括有壳体1、万向轮2、安装块21、握把3、消毒机构4、驱动机构5、旋转机构6和升降机构7,壳体1下部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连接有安装块21,安装块21下部前后两侧之间均转动式连接有万向轮2,壳体1上部左侧连接有握把3,壳体1上部设有消毒机构4,壳体1上部右侧设有驱动机构5,壳体1内下部左侧、消毒机构4与驱动机构5之间设有旋转机构6,壳体1内下部左侧与旋转机构6之间设有升降机构7。
27.消毒机构4包括有盖板40、l型杆41、放置台42和紫外线灯板43,壳体1上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盖板40,盖板40下部外侧均前后对称转动式连接有l型杆41,l型杆41下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放置台42,壳体1内上部左侧左右对称连接有紫外线灯板43,放置台42位于两侧紫外线灯板43之间。
28.驱动机构5包括有旋钮50、卡块51、螺杆52、棘轮53、发条54、第一楔形杆55、固定块56、第一楔形块57、第一弹簧58、棘爪59和扭簧510,壳体1上部右侧中间滑动式且转动式连接有旋钮50,旋钮50左侧连接有卡块51,壳体1内上部右侧转动式连接有螺杆52,螺杆52右侧连接有棘轮53,棘轮53与卡块51相互配合,螺杆52左侧与壳体1之间连接有发条54,发条54绕在螺杆52上,旋钮50左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楔形杆55,壳体1内上部右侧连接有固定块56,固定块56中部左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楔形块57,第一楔形块57与第一楔形杆55相互配合,第一楔形块57与固定块56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8,第一楔形块57上部左侧转动式连接有棘爪59,棘爪59与棘轮53相互配合,棘爪59与楔形块之间连接有扭簧510,扭簧510套在第一楔形块57上。
29.旋转机构6包括有第一齿轮60、第二齿轮61、转动轴62、锥齿轮63、旋转轴64、带轮
65、皮带66、菱形杆67和转盘68,螺杆52左侧连接有第一齿轮60,壳体1内上部右侧转动式设有转动轴62,转动轴62右侧连接有第二齿轮61,第二齿轮61与第一齿轮60相互啮合,壳体1内上部右侧转动式连接有旋转轴64,旋转轴64上侧和转动轴62右侧均连接有锥齿轮63,两侧锥齿轮63相互啮合,壳体1内下部左侧滑动式且转动式连接有菱形杆67,菱形杆67上侧与放置台42转动式连接,菱形杆67上侧滑动式连接有带轮65,旋转轴64下侧也连接有带轮65,带轮65之间连接有皮带66,菱形杆67上侧连接有转盘68。
30.升降机构7包括有滑槽70、滑块71、第二楔形杆72、支撑块73、第二弹簧74、转套75和第三弹簧76,壳体1内上部右侧前后对称连接有滑槽70,滑槽70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滑块71,滑块71与螺杆52相互配合,壳体1内下侧中部前后对称连接有支撑块73,支撑块73上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楔形杆72,第二楔形杆72与滑块71相互配合,第二楔形杆72与支撑块73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74,第二弹簧74套在第二楔形杆72上,菱形杆67下侧转动式连接有转套75,转套75与第二楔形杆72相互配合,转套75与壳体1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76,第三弹簧76套在菱形杆67上。
31.当使用者需要为医疗器具消毒时,首先推动壳体1移动,带动万向轮2转动,在万向轮2的转动作用下,将设备移动至合适的位置,随后踩压安装块21上的刹车片,使得万向轮2停止转动,将设备固定住,启动紫外线灯板43,照射出紫外线,开始状态下,壳体1上侧开口呈打开状,滑块71顶住第二楔形杆72,第二弹簧74被压缩,推动旋钮50向左移动,带动卡块51和第一楔形杆55向左移动,卡块51插入到棘轮53中,而第一楔形杆55移动至接触到第一楔形块57后,将推动第一楔形块57向上移动,第一弹簧58被压缩,带动棘爪59向上移动,棘爪59卡入棘轮53内,此时即可推动旋钮50顺时针转动,带动卡块51、棘轮53和螺杆52顺时针转动,发条54发生形变棘轮53推动棘爪59逆时针转动,扭簧510发生形变,棘轮53转动至凹陷处对准棘爪59后,在扭簧510的作用下,推动棘爪59顺时针转动,恢复至原状态,如此往复,不断转动旋钮50,带动螺杆52转动,为发条54蓄力,螺杆52顺时针转动时,将带动滑块71向左移动,滑块71远离第二楔形杆72后,在第二弹簧74的作用下,推动第二楔形杆72向左移动,滑块71移动至滑槽70最左侧后无法再继续移动,使得螺杆52和旋钮50无法继续转动,棘爪59卡紧固定住棘轮53,从而将螺杆52固定住,此时将医疗器具放置在转盘68上,推动盖板40向内侧移动,闭合壳体1,带动l型杆41上侧向内侧移动,使得l型杆41下侧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放置台42、转盘68和医疗器具向下移动,从而带动菱形杆67和转套75向下移动,第三弹簧76被压缩,转套75移动至接触到第二楔形杆72后,将推动第二楔形杆72向右移动,第二弹簧74被压缩,转套75移动通过第二楔形杆72后,在第二弹簧74的作用下,推动第二楔形杆72向左移动顶住转套75,从而将菱形杆67和转盘68固定住,最终将放置台42、l型杆41和盖板40固定住,保持壳体1闭合状态,紫外线照射在医疗器具上,进行杀菌消毒处理,随后拉动旋钮50向右移动,带动卡块51和第一楔形杆55向右移动,卡块51与棘轮53脱离,且第一楔形杆55远离第一楔形块57,在第一楔形块57的作用下,推动第一楔形块57向下移动,带动棘爪59向下移动远离棘轮53,将棘轮53松开,在发条54的作用下,推动螺杆52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齿轮60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61、转动轴62和上侧锥齿轮63转动,进而带动下侧锥齿轮63、旋转轴64和右侧带轮65转动,通过皮带66,带动左侧带轮65、菱形杆67和转盘68转动,驱动医疗器具转动,使得紫外线更加全面地为医疗器具杀菌消毒,与此同时,螺杆52逆时针转动将带动滑块71向右移动,滑块71移动至接触到第二楔形杆72后,将推动第二楔形杆72向
右移动远离转套75,第二弹簧74被压缩,在第三弹簧76的作用下,推动转套75、菱形杆67和转盘68向上移动,带动医疗器具向上移动,同时带动放置台42向上移动,通过l型杆41带动盖板40向外侧移动,打开壳体1上侧开口,恢复至原状态,即可取出医疗器具,消毒完毕后,关闭紫外线灯板43,抬起安装块21上的刹车片,使得万向轮2能够正常转动,即可推动设备离开,达到自动定时消毒医疗器具的效果。
32.实施例2如图2、图8和图9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擒纵组件8,擒纵组件8包括有支架80、擒纵轮81、连杆82、擒纵叉83、脉冲销84、转轮85、游丝86和固定架87,壳体1内上部右侧连接有支架80,支架80中部右侧转动式连接有转轮85,转轮85上部右侧中间连接有脉冲销84,转动轴62右端连接有擒纵轮81,支架80右端连接有固定架87,固定架87上部左侧转动式连接有连杆82,连杆82上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擒纵叉83,擒纵叉83与擒纵轮81和脉冲销84相互配合,转轮85与固定架87下部前侧之间连接有游丝86。
33.棘轮53被棘爪59松开后,在发条54的作用下,推动螺杆52和第一齿轮60转动逆时针,带动第二齿轮61和转动轴62转动顺时针,从而带动擒纵轮81顺时针转动,擒纵轮81凸起处转动至与前侧擒纵叉83接触后,将推动连杆82逆时针转动,推动脉冲销84和转轮85顺时针转动,从而将游丝86绷紧,随后擒纵轮81凸起处转动至通过前侧擒纵叉83后,在游丝86的作用下,推动转轮85和脉冲销84逆时针转动,带动连杆82和擒纵叉83顺时针转动,恢复至原状态,而后擒纵轮81凸起处转动至与后侧擒纵叉83接触后,将推动连杆82顺时针转动,推动脉冲销84和转轮85逆时针转动,从而将游丝86放松,随后擒纵轮81凸起处转动至通过后侧擒纵叉83后,在游丝86的作用下,推动转轮85和脉冲销84顺时针转动,带动连杆82和擒纵叉83逆时针转动,恢复至原状态,如此往复,使得擒纵轮81、转动轴62和第二齿轮61匀速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齿轮60和螺杆52匀速转动,达到确保医疗器具匀速转动且消毒时间固定的效果。
34.还包括有夹紧组件9,夹紧组件9包括有固定板90、第二楔形块91、第四弹簧92和第三楔形杆93,壳体1上部右侧连接有固定板90,固定板90下部左侧前后对称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楔形块91,第二楔形块91与盖板40相互配合,第二楔形块91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92,固定板90中部右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楔形杆93,第三楔形杆93与第二楔形块91相互配合。
35.盖板40向外侧移动至接触到第二楔形块91后,将推动第二楔形块91向内侧移动,第四弹簧92被压缩,盖板40移动至内侧凹槽正对第二楔形块91后,在第四弹簧92的作用下,推动第二楔形块91向外侧移动,将盖板40固定住,需要消毒医疗器具,闭合壳体1时,推动第三楔形杆93向左移动,推动第二楔形块91向内侧移动,第四弹簧92被压缩,将盖板40松开,即可推动盖板40向内侧移动,随后松开第三楔形杆93,在第四弹簧92的作用下,推动第二楔形块91向外侧移动,从而推动第三楔形杆93向右移动,恢复至原状态,达到方便锁紧固定盖板40的效果。
3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