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智能监护暖箱及智能监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755684发布日期:2021-12-03 21:59阅读:863来源:国知局
新生儿智能监护暖箱及智能监护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生儿智能监护暖箱及智能监护方法,属于新生儿看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暖箱是新生儿住院期间保暖应用最多、时间最长的设备,其用途是为新生儿尤其为早产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小环境。一个理想的暖箱应能做到以下几点:

暖箱可以根据临床的要求加以调节;

吸入氧气浓度可按需调整;

能保持适当的湿度;

有隔离作用。
3.现有的新生儿暖箱普遍具有调节温湿度的功能。暖箱的温度调节主要是要将暖箱内温度控制在“适中温度”。“适中温度”是指在这一环境温度下机体耗氧、代谢率最低,蒸发散热量亦最少,而能保持正常体温。成人与新生儿的适中温度不一样,早产儿与足月儿的适中温度亦不一样。同一新生儿随着日龄的增长,其适中温度也逐渐降低。一般而言,新生儿的适中温度比成人高,胎龄越小者适中温度越高,成人的适中温度是26~28℃,而足月新生儿在裸体、周围无风、相对湿度50%等条件时,出生后第一天的适中温度为32~35℃。不同出生体重的健康新生儿的适中温度参见下表。
4.不同出生体重的健康新生儿的适中温度
[0005][0006]
sauer等研究提出计算适中温度的换算公式如下:
[0007]
年龄<1周:适中温度=36.6

(0.34
×
出生时胎龄*)

(0.28
×
日龄);
[0008]
年龄>1周:适中温度=36

[1.4
×
体重(kg)]

(0.03
×
日龄);
[0009]
*:以周为单位,胎龄30周为0,小于30周者为负数(例如28周为

2),大于30周者为正数(例如32周为+2)。
[0010]
当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适中温度时,足月儿即较大早产儿在一定范围内机体可通过调节产热或散热量,使机体的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但体温正常只表明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并不等同于最佳和最低的代谢率和耗氧量。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程度超越机体调
节的能力时则会造成体温过低或发热,死亡率明显增加。因此,暖箱温度的智能调节非常重要,但现在的暖箱温度调节方式基本上还是预调箱内空气温度,即箱温先达到由医护人员人工预调设定的值,然后根据新生儿体温情况再判断预定的值是否适宜,显然,这样的温度控制方式不够精确也不够合理。
[0011]
另外,暖箱湿度对于新生儿的健康影响也非常重要,由于暖箱高湿度有利于“水生菌”繁殖而致感染,尤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最严重,所以医学上一般主张暖箱内的湿度不宜过高。但对于患呼吸道感染的小儿来说,如果暖箱相对湿度过低,又会使呼吸道黏膜干燥不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因此暖箱的湿度调控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应用中,暖箱湿度也是由医护人员人工预调设定,在暖箱预设湿度下,如果暖箱内表面水蒸气形成小水珠甚至沿暖箱内壁往下滑时,暖箱应停止加湿。但是现有的暖箱不能实现自动控制,需要依靠人工看顾,有时候会有延误。
[0012]
另外,在新生儿尤其早产儿氧疗时,如将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5%~95%,此时的血氧分压值在50~70mmhg,可减少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生机会。虽然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但是近年来人们也逐渐意识到高氧的潜在毒性。即使对于足月儿,短时间内突然的高氧血症会超过其抗氧化防御能力,导致潜在的自由基相关性损伤。因此,新生儿尤其早产儿氧疗时也需要精确控制氧浓度,而现有的大部分暖箱不具有监测控制氧浓度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001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生儿智能监护暖箱及智能监护方法,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能够实现温度、湿度、氧浓度的智能化调控,为新生儿尤其为早产儿提供一个适宜的小环境。
[0014]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0015]
新生儿智能监护暖箱,包括暖箱底座和暖箱罩壳,所述暖箱底座的内腔中设置有加热装置、加湿装置和气流循环扇,暖箱底座的顶板上设置有床垫,所述顶板上的床垫外围区域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气孔,所述暖箱罩壳安装在暖箱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暖箱底座的外壁上设置有暖箱控制盒,暖箱控制盒内设置有设定模块、存储模块、报警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设定模块、存储模块和报警模块分别与处理模块连接,设定模块用于输入新生儿的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与上述信息关联的计算控制程序和相关数值,报警模块用于根据处理模块的指令发出报警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设定模块输入的信息计算并预设目标参数,处理模块还与加热装置和加湿装置连接,控制加热装置和加湿装置工作;所述新生儿智能暖箱内设置有肤温探头、箱内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氧浓度传感器和供氧装置,所述肤温探头、箱内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氧浓度传感器和供氧装置分别与处理模块连接,肤温探头用于监测新生儿的皮肤温度,箱内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暖箱内的温度,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暖箱内的湿度,氧浓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暖箱内的氧浓度,所述供氧装置用于在处理模块的控制下调高或调低供氧浓度。
[0016]
作为所述智能监护暖箱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生儿智能暖箱控制盒内还设置有温度对比模块,所述肤温探头有两个,两个肤温探头用于从两个解剖部位监测新生儿的皮肤温度并发送给处理模块和温度对比模块,所述处理模块根据两个肤温探头监测的皮肤温度控制加热装置启动或停止;所述温度对比模块用于将两个肤温探头监测的温度进行比对,
并在两个肤温探头监测的温差偏离设定值时通过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
[0017]
作为所述智能监护暖箱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装置和加湿装置为加热加湿二合一结构,其包括进水箱、集水箱、加热加湿管、进水电磁阀、出水电磁阀、加热丝和液位探头,所述进水箱、集水箱分别安装在暖箱底座内的两端,若干加热加湿管倾斜布置在进水箱和集水箱之间,加热加湿管为采用导热材料制成的空心管件,加热加湿管的高端通过进水电磁阀与进水箱连接,加热加湿管的低端通过出水电磁阀与集水箱连接,所述进水电磁阀和出水电磁阀分别与处理模块连接,加热加湿管的顶部等间距开设有若干小孔,加热加湿管的底部沿轴向开设有穿丝通道,所述加热丝穿设在穿丝通道内;所述加热加湿管最高处的底部内表面低于其最低处的顶部内表面,所述液位探头嵌装在加热加湿管最低处的顶部内表面上。
[0018]
作为所述智能监护暖箱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生儿智能监护暖箱还设置有心率传感器、第一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和第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心率传感器用于监测新生儿心率,第一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用于监测新生儿右上肢的经皮血氧饱和度,第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用于监测新生儿下肢的经皮血氧饱和度,心率传感器、第一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和第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分别与处理模块连接。
[0019]
作为所述智能监护暖箱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采用具有震动功能的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当监测到新生儿心率和经皮血氧饱和度偏离正常范围时,处理模块一方面控制第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开始通过震动刺激新生儿呼吸,另一方面控制供氧装置调高供氧浓度,同时发送指令给报警模块,报警模块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查看。
[0020]
作为所述智能监护暖箱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生儿智能暖箱内还设置有称重台,所述称重台安装在暖箱底座的顶面上,所述床垫安装在称重台上,称重台与处理模块连接,称重台用于称取患儿的体重信息并发送给处理模块。
[0021]
作为所述智能监护暖箱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氧装置采用
[0022]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0023]
新生儿智能监护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新生儿智能监护暖箱,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0024]
1)、参数设定:打开暖箱罩壳,将新生儿放于床垫之上,通过设定模块输入新生儿的“姓名”、“出生日期”、“胎龄”和“出生体重”信息,处理模块根据“胎龄”和“出生体重”信息,自动计算并预设目标皮肤温度、目标湿度和目标氧浓度;
[0025]
2)、温度监测和伺服控制:将肤温探头安置在新生儿的皮肤上,肤温探头实时监测新生儿的皮肤温度并发送给处理模块,箱内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暖箱内的温度并发送给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将接收到的皮肤温度信息与预设的目标皮肤温度进行比对,当皮肤温度低于目标皮肤温度时启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直至肤温探头实时监测到的皮肤温度达到预设的目标皮肤温度时停止加热;
[0026]
3)、湿度监测和伺服控制:所述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暖箱内的湿度并发送给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将接收到的温度信息与预设的目标湿度进行比对,当低于目标湿度时启动加湿装置进行加湿,直至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到的湿度达到目标湿度时停止加湿;
[0027]
4)、氧度监测和报警:所述氧浓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暖箱内的氧浓度并发送给处理
模块,处理模块将接收到的氧浓度信息与预设的目标氧浓度进行比对,当监测到的氧浓度低于目标氧浓度时调高供氧装置的供氧浓度,当监测到的氧浓度高于目标氧浓度时调低供氧装置的供氧浓度,同时能在氧浓度调控异常时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查看。
[0028]
作为所述智能监护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肤温探头按如下方式安置:当新生儿取仰卧位时,所述肤温探头安置于新生儿的上腹部;当新生儿取俯卧位时,所述肤温探头安置于新生儿上臂三角肌下方外侧或大腿外侧;所述处理模块按如下要求设定目标皮肤温度:当新生儿体重小于1.0千克时,目标皮肤温度为36.9℃;当新生儿体重介于1.0~1.5千克之间时,目标皮肤温度为36.7℃;当新生儿体重介于1.5~2.0千克之间时,目标皮肤温度为36.5℃;当新生儿体重介于2.0~2.5千克之间时,目标皮肤温度为36.3℃;当新生儿体重大于2.5千克时,目标皮肤温度为36.0℃;当应用两个肤温探头时,如果两个肤温探头监测的新生儿皮肤温度差异大于0.5℃,处理模块发送指令给报警模块,报警模块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查看;当新生儿体温低于目标皮肤温度时,所述处理模块按下表要求调控暖箱内温度;
[0029][0030]
调控暖箱内温度时,应根据实际皮肤温度逐步提高至上表所列出的温度,每30分钟至1小时内的空气温度调节范围不超过0.5℃;所述处理模块按如下要求设定目标湿度:当新生儿为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时,暖箱内湿度根据日龄设置,日龄介于1~10天之间的目标湿度设定为100%;日龄介于11~20天之间的目标湿度设定为90%,日龄介于21~30天之间的目标湿度设定为80%,日龄介于31~40天之间的目标湿度设定为70%;当新生儿不是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时,暖箱内湿度根据胎龄设置,胎龄大于等于30周的目标湿度设定为50%,胎龄小于30周的目标湿度设定为55%~65%;所述新生儿智能暖箱内的氧浓度范围预设为21%~100%。
[0031]
作为所述智能监护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当新生儿智能暖箱内设置有心率传感器、第一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和第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时,通过设定模块预设新生儿的正常心率应大于等于100次/分,预设新生儿的正常经皮血氧饱和度大于等于85%。
[003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33]
本发明结构巧妙,设计合理,能够实现温度、湿度、氧浓度的智能化调控,而且温度、湿度、氧浓度的调控与新生儿的胎龄、出生体重、日龄等相互关联,为新生儿尤其为早产儿提供一个适宜的小环境。
附图说明
[0034]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新生儿智能监护暖箱的结构主视图。
[0035]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新生儿智能监护暖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6]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加热加湿管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0037]
图4为图3中的b

b处剖视图。
[0038]
图5为图2中的a处放大剖视图。
[0039]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新生儿智能监护暖箱的电路原理示意简图。
[0040]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加热装置和加湿装置的电路原理示意简图。
[0041]
附图标记说明:1

暖箱底座、1a

内腔、1b

顶板、1c

气孔、2

暖箱罩壳、3

气流循环扇、4

床垫、5

暖箱控制盒、6

设定模块、7

存储模块、8

报警模块、9

处理模块、10

电源模块、11

肤温探头、12

箱内温度传感器、13

湿度传感器、14

氧浓度传感器、15

温度对比模块、16

进水箱、17

集水箱、18

加热加湿管、19

进水电磁阀、20

出水电磁阀、21

加热丝、22

液位探头、23

心率传感器、24

第一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25

第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26

称重台、27

无线传输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43]
实施例1
[0044]
如图1~图6所示,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新生儿智能监护暖箱,包括暖箱底座1和暖箱罩壳2,所述暖箱底座1的内腔1a中设置有加热装置、加湿装置和气流循环扇3,暖箱底座1的顶板1b上设置有床垫4,所述顶板1b上的床垫4外围区域开设有与内腔1a连通的气孔1c,所述暖箱罩壳2安装在暖箱底座1上;所述暖箱底座1的外壁上设置有暖箱控制盒5,暖箱控制盒5内设置有设定模块6、存储模块7、报警模块8、处理模块9和电源模块10,所述设定模块6、存储模块7和报警模块8分别与处理模块9连接,设定模块6用于输入新生儿的信息,存储模块7用于存储与上述信息关联的计算控制程序和相关数值,报警模块8用于根据处理模块9的指令发出报警信号,处理模块9用于根据设定模块6输入的信息计算并预设目标参数,处理模块9还与加热装置和加湿装置连接,控制加热装置和加湿装置工作,电源模块10与处理模块9、加热装置和加湿装置连接以供电;所述新生儿智能暖箱内设置有肤温探头11、箱内温度传感器12、湿度传感器13、氧浓度传感器14和供氧装置,所述肤温探头11、箱内温度传感器12、湿度传感器13、氧浓度传感器14和供氧装置分别与处理模块9连接,肤温探头11用于监测新生儿的皮肤温度,箱内温度传感器12用于监测暖箱内的温度,湿度传感器13用于
监测暖箱内的湿度,氧浓度传感器14用于监测暖箱内的氧浓度,供氧装置用于在处理模块9的控制下调高或调低供氧浓度,供氧装置与电源模块10连接。
[0045]
如图2、图6所示,本实施例1中,所述新生儿智能暖箱控制盒5内还设置有温度对比模块15,所述肤温探头11有两个,两个肤温探头11用于从两个解剖部位监测新生儿的皮肤温度并发送给处理模块9和温度对比模块15,所述处理模块9根据两个肤温探头11监测的皮肤温度控制加热装置启动或停止;所述温度对比模块15用于将两个肤温探头11监测的温度进行比对,并在两个肤温探头11监测的温差偏离设定值时通过报警模块8发出报警信号。如此设置,利用两个肤温探头11可以实现双部位皮肤温度监测,有效排除肤温探头11脱离等对监测造成的干扰。
[0046]
如图2~图5及图7所示,本实施例1中,所述加热装置和加湿装置为加热加湿二合一结构,其包括进水箱16、集水箱17、加热加湿管18、进水电磁阀19、出水电磁阀20、加热丝21和液位探头22,所述进水箱16、集水箱17分别安装在暖箱底座1内的两端,若干加热加湿管18倾斜布置在进水箱16和集水箱17之间,加热加湿管18为采用导热材料制成的空心管件,加热加湿管18的高端通过进水电磁阀19与进水箱16连接,加热加湿管18的低端通过出水电磁阀20与集水箱17连接,所述进水电磁阀19和出水电磁阀20分别与处理模块9连接,加热加湿管18的顶部等间距开设有若干小孔,加热加湿管18的底部沿轴向开设有穿丝通道,所述加热丝21穿设在穿丝通道内;所述加热加湿管18最高处的底部内表面低于其最低处的顶部内表面,所述液位探头22嵌装在加热加湿管18最低处的顶部内表面上。如此设置,进水箱16内装有用于空气加湿的水,当暖箱内的温度过高/过低时,处理模块9调节加热丝21的发热量,使暖箱内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当暖箱内的湿度过低时,处理模块9控制进水电磁阀19打开,出水电磁阀20关闭,进水箱16内的水就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到加热加湿管18内,当液位探头22检测到水时,液位探头22发送信号给处理模块9,处理模块9控制进水电磁阀19关闭,此时通过加热丝21加热就可以使暖箱内的湿度升高;当暖箱内的湿度达到设定湿度后,处理模块9再控制出水电磁阀20打开,加热加湿管18内残留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就会自动流到集水箱17内,暖箱内的湿度就不再增加。
[0047]
如图2、图6所示,本实施例1中,所述新生儿智能监护暖箱还设置有心率传感器23、第一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24和第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25,心率传感器23用于监测新生儿心率,第一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24用于监测新生儿右上肢的经皮血氧饱和度,第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25用于监测新生儿下肢的经皮血氧饱和度,心率传感器23、第一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24和第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25分别与处理模块9连接。如此设置,利用第一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24和第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25可以实现双部位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此时不仅可以有效排除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脱离等对监测造成的干扰,而且还能及早发现新生儿临床两种特殊的情况:

致死性先天性心脏病:导管前后右上肢与下肢经皮血氧饱和度差异>3%;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导管前后右上肢与下肢经皮血氧饱和度差异>5%【下肢测定值低于右上肢】,大大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
[0048]
本实施例1中,所述第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25优选采用具有震动功能的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当监测到新生儿心率和经皮血氧饱和度偏离正常范围时,处理模块9一方面控制第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25开始通过震动刺激新生儿呼吸,另一方面控制供
氧装置调高供氧浓度,同时发送指令给报警模块8,报警模块8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查看。如此设置,就可以及时发现并应对另外一种临床常见情况——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一旦发生,若不及时发现,可导致患儿脑缺氧损伤甚至死亡。
[0049]
如图2、图6所示,本实施例1中,所述新生儿智能暖箱内还设置有称重台26,所述称重台26安装在暖箱底座1的顶面上,所述床垫4安装在称重台26上,称重台26与处理模块9连接,称重台26用于称取患儿的体重信息并发送给处理模块9。如此设置,新生儿智能监护暖箱可在每日的固定时间【如早上八点】提醒医护人员进行婴儿体重称量,并记录婴儿的体重数据,为温度、湿度、氧浓度的调节提供参考。此外还可以根据记录的新生儿体重数据绘制生长曲线,并与标准曲线对比,让医护人员一目了然的看到婴儿的体重增长情况,及时调整婴儿液体入量及营养方案。
[0050]
本实施例1中,所述新生儿智能监护暖箱还优选设置有无线传输模块27,新生儿智能监护暖箱能够通过无线传输模块27与中央监护系统和移动设备连接。如此设置,新生儿智能监护暖箱监测的相关信息【皮肤温度、箱内温度、箱内湿度、箱内氧浓度、体重、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等】能实时传送至中央监护系统,方便医护人员查看,及时做临床决策。而且数据无线传输还可缓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仪器设备多,用电负荷大,仪器设备连接线繁杂混乱的问题,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另外,通过开发适用于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的app,还可以实现新生儿智能监护暖箱的远程查看和控制。比如,新生儿智能监护暖箱的加热时间一般为45分钟左右达到预设温度,在可以远程控制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可在患儿到达病区前就通过app启动暖箱,提前开始加热,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0051]
本发明中,所述设定模块6、存储模块7、报警模块8、处理模块9、电源模块10、肤温探头11、箱内温度传感器12、湿度传感器13、氧浓度传感器14、温度对比模块15、加热丝21、液位探头22、心率传感器23、第一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24、第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25、称重台26和无线传输模块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产品,如设定模块6可以采用按键和触控式显示屏的组合,存储模块7可采用普通存储器,报警模块8可采用声光报警器,处理模块9可采用arm处理器。本发明中的供氧装置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产品,如无创呼吸机或有创呼吸机。
[0052]
实施例2
[0053]
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新生儿智能监护方法,该智能监护方法采用实施例1中的新生儿智能监护暖箱,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0054]
1)、参数设定:打开暖箱罩壳2,将新生儿放于床垫4之上,通过设定模块6输入新生儿的“姓名”、“出生日期”、“胎龄”和“出生体重”信息,处理模块9根据“胎龄”和“出生体重”信息,自动计算日龄、周玲等信息,并预设目标皮肤温度、目标湿度和目标氧浓度;
[0055]
2)、温度监测和伺服控制:将肤温探头11安置在新生儿的皮肤上,肤温探头11实时监测新生儿的皮肤温度并发送给处理模块9,箱内温度传感器12实时监测暖箱内的温度并发送给处理模块9,处理模块9将接收到的皮肤温度信息与预设的目标皮肤温度进行比对,当皮肤温度低于目标皮肤温度时启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直至肤温探头11实时监测到的皮肤温度达到预设的目标皮肤温度时停止加热;
[0056]
3)、湿度监测和伺服控制:所述湿度传感器13实时监测暖箱内的湿度并发送给处理模块9,处理模块9将接收到的温度信息与预设的目标湿度进行比对,当低于目标湿度时
启动加湿装置进行加湿,直至湿度传感器13实时监测到的湿度达到目标湿度时停止加湿;
[0057]
4)、氧度监测和报警:所述氧浓度传感器14实时监测暖箱内的氧浓度并发送给处理模块9,处理模块9将接收到的氧浓度信息与预设的目标氧浓度进行比对,当监测到的氧浓度低于目标氧浓度时调高供氧装置的供氧浓度,当监测到的氧浓度高于目标氧浓度时调低供氧装置的供氧浓度,同时能在氧浓度调控异常时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查看。
[0058]
本实施例2中,所述肤温探头11按如下方式安置:当新生儿取仰卧位时,所述肤温探头11安置于新生儿的上腹部;当新生儿取俯卧位时,所述肤温探头11安置于新生儿上臂三角肌下方外侧或大腿外侧。
[0059]
所述处理模块9按如下要求设定目标皮肤温度:当新生儿体重小于1.0千克时,目标皮肤温度为36.9℃;当新生儿体重介于1.0~1.5千克之间时,目标皮肤温度为36.7℃;当新生儿体重介于1.5~2.0千克之间时,目标皮肤温度为36.5℃;当新生儿体重介于2.0~2.5千克之间时,目标皮肤温度为36.3℃;当新生儿体重大于2.5千克时,目标皮肤温度为36.0℃;当应用两个肤温探头11时,如果两个肤温探头11监测的新生儿皮肤温度差异大于0.5℃,处理模块9发送指令给报警模块8,报警模块8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查看。
[0060]
当新生儿体温低于目标皮肤温度时,所述处理模块9按下表要求调控暖箱内温度;
[0061][0062][0063]
调控暖箱内温度时,应根据实际皮肤温度逐步提高至上表所列出的温度,每30分钟至1小时内的空气温度调节范围不超过0.5℃。
[0064]
所述处理模块9按如下要求设定目标湿度:当新生儿为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体重小于1千克】时,暖箱内湿度根据日龄设置,日龄介于1~10天之间的目标湿度设定为100%;日龄介于11~20天之间的目标湿度设定为90%,日龄介于21~30天之间的目标湿度设定为
80%,日龄介于31~40天之间的目标湿度设定为70%;当新生儿不是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时,暖箱内湿度根据胎龄设置,胎龄大于等于30周的目标湿度设定为50%,胎龄小于30周的目标湿度设定为55%~65%,以减少其蒸发散热,利于体温的维持。
[0065]
所述新生儿智能暖箱内的氧浓度范围预设为21%~100%。
[0066]
本实施例2中,当新生儿智能暖箱内设置有心率传感器23、第一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24和第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25时,通过设定模块6预设新生儿的正常心率应大于等于100次/分,预设新生儿的正常经皮血氧饱和度大于等于85%。
[0067]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