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血管病康复用护理椅

文档序号:27312245发布日期:2021-11-09 22:4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脑血管病康复用护理椅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脑血管病康复用护理椅。


背景技术:

2.脑血管疾病是发生在脑部血管,因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而造成脑组织损害的一组疾病。我们生活中所讲的“脑血管意外”、“卒中”和“中风”都属于脑血管疾病。临床上以急性发病居多,多为中、老年患者,表现为半身不遂、言语障碍等,急性脑血管病一般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中老年患者居多,对于中老年患者的脑血管疾病的护理是重中之重的,在对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可以让患者进行一些腿部锻炼进而加快患者的血液流动,从而实现加快患者康复的目的,而现有的康复护理椅还存在结构简单,使用不便,功能单一,不能实现对患者的按摩,实用性不强,适用范围狭窄等诸多问题,不利于推广,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脑血管病康复用护理椅,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脑血管病康复护理椅结构简单,使用不便,功能单一,不能实现对患者的按摩,实用性不强,适用范围狭窄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可上下移动壳体,所述壳体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腿部锻炼装置,所述壳体后端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随壳体向下移动而向上移动的靠背,所述壳体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护栏,所述壳体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靠背随升降装置移动而上下移动,所述壳体底端内壁中心位置的后端设置有随腿部锻炼装置工作而开合的抽屉,所述靠背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靠背前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槽,所述靠背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随腿部锻炼装置而工作的按摩装置。
5.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三个定位杆,三个所述定位杆的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滑槽,位于支撑架后端的定位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的内壁,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后端与中心位置的内壁,所述固定环后端外表面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铰接杆的顶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卡槽的内壁,所述底板上表面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一铰接杆外表面顶端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外表面的顶端,所述第一铰接杆的顶端也开设有滑槽,所述卡槽的内壁也滑动连接有限位杆,位于第一铰接杆顶端的限位杆固定连接于所述靠背外表面的左右两侧。
6.优选的,所述壳体前端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套筒,两个所述套筒内
壁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两个所述第三弹簧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压板,两个所述压板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套筒的内壁,两个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脚踏板,两个所述套筒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支撑柱右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两个所述第二齿条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的内壁,两个所述第二齿条的外表面分别啮合有第四齿轮,两个所述第四齿轮的外表面分别啮合有第五齿轮。
7.优选的,位于壳体前端外表面右侧的第五齿轮的后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组,所述第一锥齿轮组的右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外表面的底部啮合有可前后移动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后端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抽屉。
8.优选的,位于壳体前端外表面左侧的第五齿轮的后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组,所述第二锥齿轮组的左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外表面啮合有传动带,所述壳体左端内壁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与传动带啮合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左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靠背左端外表面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板,第一锥齿轮组与第二锥齿轮组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板的外表面。
9.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的左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组,所述第三锥齿轮组的后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组,所述第四锥齿轮组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靠背底端内壁的中心位置,所述靠背底端内壁中心位置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板,所述第四锥齿轮组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外表面,所述传动轴外表面的顶端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凸轮,所述靠背左右两侧的外表面分别均匀开设有三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传动杆,三个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六个与所述凸轮配合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橡胶材质的按摩球,所述传动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限位槽内壁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后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挡块前端的外表面。
10.优选的,所述抽屉底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抽屉后端外表面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滑盖。
11.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2.本发明结构巧妙,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泛,有利于推广,通过设置腿部锻炼装置增加了本发明的功能性,加快了患者血液的流通,进一步加快了患者的康复,同时通过设置与腿部锻炼装置联动的按摩机构与抽屉,进一步增加了本发明的联动性,同时通过设置抽屉方便了医疗器械与药品的存放,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护理,通过设置按摩装置增加了患者护理锻炼时的舒适度,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护理体验,有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脑血管病康复用护理椅的立体图1。
14.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脑血管病康复用护理椅的立体图2。
15.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脑血管病康复用护理椅的立体图3。
16.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脑血管病康复用护理椅的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脑血管病康复用护理椅的抽屉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脑血管病康复用护理椅的传动装置示意图。
19.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脑血管病康复用护理椅的靠背结构示意图。
20.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脑血管病康复用护理椅的腿部锻炼装置结构示意图。
21.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脑血管病康复用护理椅的抽屉结构示意图。
[0022]1‑
底板、2

壳体、3

腿部锻炼装置、4

护栏、5

靠背、6

升降装置、7

按摩装置、8

抽屉、9

第一齿轮、10

第二齿轮、11

第一弹簧、12

支撑架、13

第一铰接杆、14

固定环、15

固定板、16

第一齿条、17

第三齿轮、18

第一锥齿轮组、19

第二锥齿轮组、20

第一定位板、21

第四齿轮、22

第五齿轮、23

主动轮、24

传动带、25

从动轮、26

第三锥齿轮组、27

第二定位板、28

第四锥齿轮组、29

传动轴、30

凸轮、31

固定块、32

第二弹簧、33

导杆、34

按摩球、35

第三弹簧、36

压板、37

支撑柱、38

脚踏板、39

第二齿条、40

隔板、41

滑盖、42

限位槽、43

通槽、44

传动杆、45

挡块、46

套筒、47

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4]
如图1

9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脑血管病康复用护理椅,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弹簧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可上下移动壳体2,所述壳体2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腿部锻炼装置3,所述壳体2后端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随壳体2向下移动而向上移动的靠背5,所述壳体2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护栏4,所述壳体2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升降装置6,所述靠背5随升降装置6移动而上下移动,所述壳体2底端内壁中心位置的后端设置有随腿部锻炼装置3工作而开合的抽屉8,所述靠背5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靠背5前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槽43,所述靠背5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随腿部锻炼装置3而工作的按摩装置7。
[0025]
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包括三个定位杆,三个所述定位杆的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滑槽,位于支撑架12后端的定位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铰接杆13,所述第一铰接杆13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7,所述限位杆47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的内壁,所述壳体2左右两侧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4,所述固定环14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12后端与中心位置的内壁,所述固定环14后端外表面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铰接杆13的顶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卡槽的内壁,所述底板1上表面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所述第一铰接杆13外表面顶端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15外表面的顶端,所述第一铰接杆13的顶端也开设有滑槽,所述卡槽的内壁也滑动连接有限位杆47,位于第一铰接杆13顶端的限位杆47固定连接于所述靠背5外表面的左右两侧。
[0026]
升降装置6的工作原理是:患者坐于壳体2的上表面,壳体2压缩第一弹簧11,此时壳体2受重力影响向下移动进而压缩第一弹簧11,壳体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驱动固定环14向下移动,固定环14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驱动第一铰接杆13的后端向上移动,第一铰接杆13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驱动靠背5向上移动,靠背5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实现对患者背部的支撑,当患者离开壳体2的上表面时,壳体2受第一弹簧11弹力作用,实现向上移动,而后靠背实现复
位,通过设置可收缩的靠背5节省了空间,本发明的转移,同时避免了靠背5内部结构受外部环境的污染,进一步增加了本发明的安全性,有利于推广。
[0027]
所述壳体2前端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套筒46,两个所述套筒46内壁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35,两个所述第三弹簧35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压板36,两个所述压板36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7,两个所述支撑柱37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套筒46的内壁,两个所述支撑柱37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脚踏板38,两个所述套筒46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支撑柱37右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39,两个所述第二齿条39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的内壁,两个所述第二齿条39的外表面分别啮合有第四齿轮21,两个所述第四齿轮21的外表面分别啮合有第五齿轮22。
[0028]
腿部锻炼装置3的工作原理是:患者的双脚分别置于脚踏板38的上表面,而后双脚分别踩踏脚踏板38,进而驱动支撑柱37交替向下移动,支撑柱37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驱动第三弹簧35压缩,而后通过第二齿条39驱动第四齿轮21转动,第四锥齿轮组21转动的过程中驱动第五齿轮22转动,两个第五齿轮22转动的过程中分别驱动阿莫装置7工作与抽屉8的开合,通过设置腿部锻炼装置3不仅实现了对患者腿部的护理加快了患者血液的流通,同时实现了对患者背部的按摩,进一步实现了抽屉8的开合,增加了患者护理时的舒适度,同时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护理,本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结构巧妙,有利于推广。
[0029]
位于壳体2前端外表面右侧的第五齿轮22的后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组18,所述第一锥齿轮组18的右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17,所述第三齿轮17外表面的底部啮合有可前后移动的第一齿条16,所述第一齿条16后端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抽屉8。
[0030]
抽屉8的开合原理是:第五齿轮22转动的过程中驱动第一锥齿轮组18转动,第一锥齿轮组18转动的过程中驱动第三齿轮17转动,第三齿轮17转动的过程中,第三齿轮17转动的过程中驱动第一齿条16左右移动,第一齿条16左右移动的过程中驱动抽屉8的开合,通过设置可收缩的抽屉8,进一步方便了护理用药品与器械的储存,同时增加了患者腿部锻炼的阻力,使患者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进一步增加了本发明的实用性与功能性,有利于推广。
[0031]
位于壳体2前端外表面左侧的第五齿轮22的后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组19,所述第二锥齿轮组19的左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23,所述主动轮23的外表面啮合有传动带24,所述壳体2左端内壁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与传动带24啮合的从动轮25,所述从动轮25的左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9,所述靠背5左端外表面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齿轮9啮合的第二齿轮10,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板20,第一锥齿轮组18与第二锥齿轮组19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板20的外表面。
[0032]
所述第二齿轮10的左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组26,所述第三锥齿轮组26的后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组28,所述第四锥齿轮组28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29,所述传动轴29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靠背5底端内壁的中心位置,所述靠背5底端内壁中心位置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板27,所述第四锥齿轮组28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定位板27的外表面,所述传动轴29外表面的顶端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凸轮30,所述靠背5左右两侧的外表面分别均匀开设有三个限位槽42,所述限位槽42的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传动杆44,三个所述传动杆44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六个与所述凸轮30配合的固定块31,所述固定块31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导杆33,所述导杆33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橡胶材质的按摩球34,所述传动杆4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块45,所述限位槽42内壁
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2,所述第二弹簧32的后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挡块45前端的外表面。
[0033]
按摩装置7的工作原理是:当第五齿轮22转动的过程中驱动第二锥齿轮组19转动,第二锥齿轮组19转动的过程中驱动主动轮23转动,主动轮23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传动带24驱动从动轮25转动,从动轮25转动的过程中驱动第一齿轮9转动,第一齿轮9转动的过程中驱动第二齿轮10转动,第二齿轮10转动的过程中驱动第三锥齿轮组26转动,第三锥齿轮组26转动的过程中驱动第四锥齿轮组28转动,第四锥齿轮组28转动的过程中驱动传动轴29转动,传动轴29转动的过程中驱动凸轮30转动,凸轮30转动的过程中通过固定块31驱动传动杆44左右移动,传动杆44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压缩第二弹簧32,同时驱动按摩球34敲击患者的背部,由于三个凸轮水平面角度不同,因此可以实现对患者背部的依次敲击,通过设置按摩装置7实现了度患者背部的按摩,进一步增加了本发明的功能性与实用性,有利于推广。
[0034]
所述抽屉8底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40,所述抽屉8后端外表面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滑盖41。
[0035]
通过设置隔板40实现了对抽屉的分隔,进一步实现了对不同药品与器械间的分隔储存,进一步避免了不同药品间的交叉感染,增加了本发明的安全性,有利于推广。
[0036]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