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梅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23825发布日期:2021-09-22 20:54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饮品技术领域,具体为藿梅汤。


背景技术:

2.藿香,又名:合香、苍告、山茴香等,属唇形目,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0.5~1.5m,四棱形,粗达7~8mm,叶心状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花冠淡紫蓝色,长约8mm,成熟小坚果卵状长圆形,长约1.8mm,宽约1.1mm,花期6~9月,果期9~11月,藿香的食用部位一般为嫩茎叶,其嫩茎叶为野味之佳品,可凉拌、炒食、炸食,也可做粥,藿香亦可作为烹饪佐料或材料,因其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是一种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烹饪原料,故某些比较生僻的菜肴和民间小吃中利用其丰富口味,增加营养价值。
3.目前市面上的藿梅汤的营养不够全面,也不能够达到健脾化湿,降低血压、减低血液粘度和抗病毒的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藿梅汤,解决了传统藿梅汤营养和功效不够全面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藿梅汤,包括以下质量比的原料:藿香0.5%~1%、山楂1%~2%、乌梅1%~2%、陈皮0.3%~0.5%、薄荷0.2%~0.3%、甘草0.5%~0.7%、桑椹0.3%~0.5%、玫瑰茄1%~2%、淡竹叶0.1%~0.2%、冰糖10%~13%。
8.优选的,藿梅汤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s1.原料处理
10.首先将藿香、山楂、乌梅、陈皮、薄荷、甘草、桑椹、玫瑰茄和淡竹叶用清水反复冲洗,去除杂质和浮尘;
11.s2.浸泡
12.再将步骤s1中清洗过的藿香、山楂、乌梅、陈皮、甘草、桑椹、玫瑰茄和淡竹叶放入容器内,然后加纯净水浸泡20~30min;
13.s3.煮制
14.然后将步骤s2中浸泡过的藿香、山楂、乌梅、陈皮、甘草、桑椹、玫瑰茄和淡竹叶连水一起加入锅中,先大火烧开,再转中小火煮制30~40min,再放入冰糖和薄荷,继续中小火煮制10~15min,待冰糖全部融化后关火;
15.s4.过滤和灭菌
16.等步骤s3中煮制的汤汁自然冷却后,过滤分离汤汁中的原料残渣,便得到藿梅汁成品,然后将过滤后的汤汁倒入密封的高压锅内,加温20~30min,进行灭菌处理;
17.s5.灌装和存储
18.最后待步骤s3中灭菌后的成品藿梅汤在室温下冷却后,灌入瓶中密封,并冷藏保存。
19.优选的,所述s4中使用的过滤网布的目数为300~400目。
20.优选的,所述s4中的灭菌温度为90~120℃。
21.优选的,所述s5中的冷藏温度为5~10℃。
22.(三)有益效果
23.本发明提供了藿梅汤。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4.本发明通过藿香芳香化浊,醒脾开胃为主药,山楂消食化滞、活血化痰,乌梅能生津收敛,陈皮燥湿化痰,有治疗湿痰壅肺、痰多咳嗽,壅遏作胀的作用,甘草清热解毒,四药为辅,薄荷清心明目,淡竹叶消痰止咳,二药为佐,并加入桑椹和玫瑰茄,其中桑椹有良好的防癌、抗衰老、抗溃疡、抗病毒,玫瑰茄有利尿、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压和刺激肠壁蠕动的作用,诸药配伍,共收健脾化湿、防癌抗病毒、止咳消痰、降低血压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一:
2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藿梅汤,包括以下质量比的原料:藿香0.5%、山楂1%、乌梅1%、陈皮0.3%、薄荷0.2%、甘草0.5%、桑椹0.3%、玫瑰茄1%、淡竹叶0.1%、冰糖10%。
28.藿香是高钙、高胡萝卜素食品,每100g嫩叶含水分72g、蛋白质8.6g、脂肪1.7g、碳水化合物10g、胡萝卜素6.38mg、维生素b10.1mg、维生素b20.38mg、尼克酸1.2mg、维生素c23mg、钙580mg、磷104mg、铁28.5mg、全草含芳香挥发油0.5%、油中主要为甲基胡椒酚(约占80%)、柠檬烯、α

蒎烯和β

蒎烯、对伞花烃、芳樟醇、i

丁香烯等,对多种致病性真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9.山楂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
30.乌梅里的苹果酸把适量的水分导引到大肠,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梅子中含多种有机酸,有改善肝脏机能的作用,梅子中的梅酸可软化血管,推迟血管硬化,具有防老抗衰作用;
31.陈皮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可治疗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32.薄荷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
33.甘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而且对气喘咳嗽、胃痛腹痛、抗炎抗过敏的作用;
34.桑椹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对溶血性反应有增强作用,可防止人体动脉硬化、骨骼关节硬化,促进新陈代谢,它可以促进血红细胞的生长,防止白细胞减少,并对治疗糖尿病、贫血、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神经衰弱等病症具有辅助功效,桑椹具有生津止渴、促进消化、帮助排便等作用,适量食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刺激肠蠕动及解除燥热、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
35.玫瑰茄有利尿、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压和刺激肠壁蠕动的功效;
36.淡竹叶有清凉,解热、利尿及催产之效,主治胸中疾热、咳逆上气、吐血、热毒风、止消渴、压丹石毒、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痛头风、止惊悸、瘟疫迷闷、杀小虫、除热缓脾;
37.冰糖可以增加甜度,中和多余的酸度,并且有去火的功效;
38.通过藿香芳香化浊,醒脾开胃为主药,山楂消食化滞、活血化痰,乌梅能生津收敛,陈皮燥湿化痰,有治疗湿痰壅肺、痰多咳嗽,壅遏作胀的作用,甘草清热解毒,四药为辅,薄荷清心明目,淡竹叶消痰止咳,二药为佐,并加入桑椹和玫瑰茄,其中桑椹有良好的防癌、抗衰老、抗溃疡、抗病毒,玫瑰茄有利尿、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压和刺激肠壁蠕动的作用,诸药配伍,共收健脾化湿、防癌抗病毒、止咳消痰、降低血压的功效。
39.藿梅汤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0.s1.原料处理
41.首先将藿香、山楂、乌梅、陈皮、薄荷、甘草、桑椹、玫瑰茄和淡竹叶用清水反复冲洗,去除杂质和浮尘;
42.s2.浸泡
43.再将步骤s1中清洗过的藿香、山楂、乌梅、陈皮、甘草、桑椹、玫瑰茄和淡竹叶放入容器内,然后加纯净水浸泡20min;
44.s3.煮制
45.然后将步骤s2中浸泡过的藿香、山楂、乌梅、陈皮、甘草、桑椹、玫瑰茄和淡竹叶连水一起加入锅中,先大火烧开,再转中小火煮制30min,再放入冰糖和薄荷,继续中小火煮制10min,待冰糖全部融化后关火;
46.s4.过滤和灭菌
47.等步骤s3中煮制的汤汁自然冷却后,过滤分离汤汁中的原料残渣,便得到藿梅汁成品,然后将过滤后的汤汁倒入密封的高压锅内,加温20min,进行灭菌处理;
48.s5.灌装和存储
49.最后待步骤s3中灭菌后的成品藿梅汤在室温下冷却后,灌入瓶中密封,并冷藏保存。
50.s4中使用的过滤网布的目数为300目。
51.s4中的灭菌温度为90℃。
52.s5中的冷藏温度为5℃。
53.实施例二:
5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藿梅汤,包括以下质量比的原料:藿香1%、山楂2%、乌梅2%、陈皮0.5%、薄荷0.3%、甘草0.7%、桑椹0.5%、玫瑰茄2%、淡竹叶0.2%、冰糖13%。
55.藿香是高钙、高胡萝卜素食品,每100g嫩叶含水分72g、蛋白质8.6g、脂肪1.7g、碳
水化合物10g、胡萝卜素6.38mg、维生素b10.1mg、维生素b20.38mg、尼克酸1.2mg、维生素c23mg、钙580mg、磷104mg、铁28.5mg、全草含芳香挥发油0.5%、油中主要为甲基胡椒酚(约占80%)、柠檬烯、α

蒎烯和β

蒎烯、对伞花烃、芳樟醇、i

丁香烯等,对多种致病性真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56.山楂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
57.乌梅里的苹果酸把适量的水分导引到大肠,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梅子中含多种有机酸,有改善肝脏机能的作用,梅子中的梅酸可软化血管,推迟血管硬化,具有防老抗衰作用;
58.陈皮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可治疗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59.薄荷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
60.甘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而且对气喘咳嗽、胃痛腹痛、抗炎抗过敏的作用;
61.桑椹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对溶血性反应有增强作用,可防止人体动脉硬化、骨骼关节硬化,促进新陈代谢,它可以促进血红细胞的生长,防止白细胞减少,并对治疗糖尿病、贫血、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神经衰弱等病症具有辅助功效,桑椹具有生津止渴、促进消化、帮助排便等作用,适量食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刺激肠蠕动及解除燥热、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
62.玫瑰茄有利尿、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压和刺激肠壁蠕动的功效;
63.淡竹叶有清凉,解热、利尿及催产之效,主治胸中疾热、咳逆上气、吐血、热毒风、止消渴、压丹石毒、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痛头风、止惊悸、瘟疫迷闷、杀小虫、除热缓脾;
64.冰糖可以增加甜度,中和多余的酸度,并且有去火的功效;
65.通过藿香芳香化浊,醒脾开胃为主药,山楂消食化滞、活血化痰,乌梅能生津收敛,陈皮燥湿化痰,有治疗湿痰壅肺、痰多咳嗽,壅遏作胀的作用,甘草清热解毒,四药为辅,薄荷清心明目,淡竹叶消痰止咳,二药为佐,并加入桑椹和玫瑰茄,其中桑椹有良好的防癌、抗衰老、抗溃疡、抗病毒,玫瑰茄有利尿、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压和刺激肠壁蠕动的作用,诸药配伍,共收健脾化湿、防癌抗病毒、止咳消痰、降低血压的功效。
66.藿梅汤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7.s1.原料处理
68.首先将藿香、山楂、乌梅、陈皮、薄荷、甘草、桑椹、玫瑰茄和淡竹叶用清水反复冲洗,去除杂质和浮尘;
69.s2.浸泡
70.再将步骤s1中清洗过的藿香、山楂、乌梅、陈皮、甘草、桑椹、玫瑰茄和淡竹叶放入容器内,然后加纯净水浸泡30min;
71.s3.煮制
72.然后将步骤s2中浸泡过的藿香、山楂、乌梅、陈皮、甘草、桑椹、玫瑰茄和淡竹叶连水一起加入锅中,先大火烧开,再转中小火煮制40min,再放入冰糖和薄荷,继续中小火煮制15min,待冰糖全部融化后关火;
73.s4.过滤和灭菌
74.等步骤s3中煮制的汤汁自然冷却后,过滤分离汤汁中的原料残渣,便得到藿梅汁成品,然后将过滤后的汤汁倒入密封的高压锅内,加温30min,进行灭菌处理;
75.s5.灌装和存储
76.最后待步骤s3中灭菌后的成品藿梅汤在室温下冷却后,灌入瓶中密封,并冷藏保存。
77.s4中使用的过滤网布的目数为400目。
78.s4中的灭菌温度为120℃。
79.s5中的冷藏温度为10℃。
8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