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处理喷雾消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48414发布日期:2021-11-18 00:2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肿瘤处理喷雾消毒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喷雾消毒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肿瘤处理喷雾消毒器。


背景技术:

2.在肿瘤内科的临床工作中,为了尽可能的节约资源,医务人员通常会将用过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和杀菌处理。一般是直接将医疗器械放置在普通的消毒盒或消毒箱内,用消毒液浸泡进行消毒,由于器械放入消毒盒或者消毒箱中被浸泡在消毒液中,因此在取用器械时不太方便,如果用手直接拿取,手会沾到消毒液;用镊子夹取,常有滑脱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肿瘤处理喷雾消毒器,能够对医疗器械进行喷雾消毒,避免医疗器械浸泡在消毒液中,不便于拿取。
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肿瘤处理喷雾消毒器,包括圆筒腔、侧堵座、安装套和喷头,两个侧堵座分别连接在圆筒腔的两侧,两个安装套分别设置在两个侧堵座上,两个安装套内均安装有多个喷头。
6.所述圆筒腔的两侧均设有支腿板,动力轴转动连接在两个支腿板上,两个侧堵座分别与动力轴的两端啮合传动连接,两个消毒管分别设在两个侧堵座的中心处且与对应侧的多个喷头连通,两个安装套与对应的侧堵座偏心设置。
7.多个搅拌板设置在两个侧堵座之间。
8.两个所述安装套的内端均设有格挡网。
9.所述的一种肿瘤处理喷雾消毒器还包括扇叶、轴套和传动轴,两个轴套分别转动在两个消毒管上,两个轴套上均固定有扇叶,圆筒腔上转动有传动轴,传动轴与两个轴套传动连接。
10.两个所述安装套关于圆筒腔的轴线对称设置。
附图说明
11.图1是对医疗器械喷雾消毒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12.图2是圆筒腔的结构示意图一;
13.图3是圆筒腔的结构示意图二;
14.图4是喷雾消毒的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5.图5是对吹风的实施例示意图;
16.图6是扇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7是挡盖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18.图8是挡盖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19.图9是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10是小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11是小腔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22.图12是小腔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1对医疗器械喷雾消毒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24.一种肿瘤处理喷雾消毒器,包括圆筒腔101、侧堵座201、安装套203和喷头205,两个侧堵座201分别连接在圆筒腔101的两侧,两个安装套203分别设置在两个侧堵座201上,两个安装套203内均安装有多个喷头205。
25.在消毒时,将需要消毒的医疗器械放置到圆筒腔101内,并将喷头205与外部消毒液泵连通,启动消毒液泵,将消毒液通过喷头205雾化喷出,雾化后的消毒液经两个安装套203的内口喷向圆筒腔101内的医疗器械,对医疗器械进行喷雾消毒。
26.下面结合附图2

4对提高消毒效率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27.所述圆筒腔101的两侧均设有支腿板103,动力轴207转动连接在两个支腿板103上,两个侧堵座201分别与动力轴207的两端啮合传动连接,两个消毒管206分别设在两个侧堵座201的中心处且与对应侧的多个喷头205连通,两个安装套203与对应的侧堵座201偏心设置。
28.通过两个支腿板103的设置,对圆筒腔101进行横向水平支撑,便于两侧的喷头205进喷雾消毒,再通过圆筒腔101上固定的第一驱动电机,对动力轴207进行传动,使动力轴207在转动的同时对两个侧堵座201进行传动,从而使两个侧堵座201同时在圆筒腔101的两侧进行转动,继而带动两个安装套203以转动,通过两个安装套203与对应的侧堵座201偏心设置,从而扩大了经两个安装套203内口喷出的雾化消毒液的喷射范围,便于雾化的消毒液与医疗器械充分接触,提高消毒效率;
29.同时通过两个消毒管206的设置,使两个消毒管206与外部消毒液泵通过可以转动的连接头连通,且通过两个消毒管206位于侧堵座201中心的设置,使侧堵座201带动安装套203转动时,不影响外部消毒液泵对喷头205的供给。
30.进一步的,通过搅拌板202的设置,在动力轴207同时对两个侧堵座201进行传动,使两个侧堵座201同时转动时,两个侧堵座201带动多个搅拌板202在圆筒腔101内以圆筒腔101轴线为轴进行转动,形成对圆筒腔101内的医疗器械的搅拌,进一步便于医疗器械与雾化后的消毒液充分接触,提高消毒效率。
31.进一步的,通过格挡网204的设置,不影响被喷头205雾化的消毒液穿过格挡网204,同时对安装套203内的喷头205进行保护,防止搅拌医疗器械时,医疗器械滚入安装套203内损坏喷头205,继而影响雾化消毒。
32.下面结合附图5

6对增大雾化喷出的消毒液喷射范围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33.所述的一种肿瘤处理喷雾消毒器还包括扇叶301、轴套302和传动轴304,两个轴套302分别转动在两个消毒管206上,两个轴套302上均固定有扇叶301,圆筒腔101上转动有传动轴304,传动轴304与两个轴套302传动连接。
34.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对传动轴304传动,使传动轴304同时传动两个轴套302在两个消毒管206上均转动,继而带动扇叶301转动,从而形成对安装套203的吹气,流动的空气将
带动喷头205雾化喷出的消毒液快速向圆筒腔101内飞射,进一步增大雾化喷出的消毒液喷射范围,继而提高消毒效率;同时通过格挡网204可以对受扇叶301旋转吹动进入圆筒腔101内的空气进行过滤。
35.进一步的,通过两个安装套203关于圆筒腔101的轴线对称设置,避免了两个安装套203对向设置时,由于两侧扇叶301转动吹动的空气在圆筒腔101中部交汇而相互影响消毒液的射程,而通过两个安装套203的对称设置,两个安装套203吹出的空气在圆筒腔101内交错流过,两侧对向吹出的空气在交汇处形成漩涡气流,带动雾化消毒液漩涡旋转,进而便于雾化消毒液与医疗器械充分接触,提高消毒效率。
36.进一步的,通过过滤网303的设置,由于扇叶301旋转而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避免空气中的杂质被扇叶301吹动,进入圆筒腔101内,造成医疗器械的污染。
37.进一步的,通过通气长孔104的设置,形成对圆筒腔101内空气的排放,避免圆筒腔101内气压过高,影响扇叶301向扇叶301内吹气,继而影响雾化消毒液进入圆筒腔101内,影响消毒效率。
38.进一步的,所述圆筒腔101的下侧设有护罩105,护罩105用于保护通气长孔104,护罩105与外部吸气泵连通。
39.通过护罩105对通气长孔104进行遮挡保护,避免外部杂质由通气长孔104进入圆筒腔101内,造成医疗器械的污染,并通过外部吸气泵对护罩105进行吸气,可以提高圆筒腔101内气体由通气长孔104排出的效率;
40.同时在消毒完毕后,消毒停止继续喷雾,由于雾化消毒液的存在,此时医疗器械的表面存在少量的液滴,此时保持扇叶301转动,同时将吸气泵启动到最大功率,使空气快速经过滤网303、安装套203进入圆筒腔101内,再通过通气长孔104被抽出,使圆筒腔101内医疗器械快速干燥。
41.下面结合附图7

8对挡盖机构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42.通过取放口102的设置,便于将待消毒的医疗器械放入圆筒腔101内,并且便于将消毒后的医疗器械取出圆筒腔101,挡盖机构用于对取放口102的遮盖,防止消毒时,雾化的消毒液由取放口102射出,影响消毒效率。
43.进一步的,所述挡盖机构包括弧形盖板401、限位环402、控制板403和紫外线发射器404,弧形盖板401的两端均设有限位环402,两个限位环402均转动连接在圆筒腔101上,弧形盖板401的上设有控制板403和紫外线发射器404。
44.通过向上推动控制板403,使弧形盖板401带动限位环402在圆筒腔101上转动,从而将取放口102打开,反向推动控制板403,使弧形盖板401转动至遮盖取放口102的位置,将取放口102遮盖,同时弧形盖板401上的紫外线发射器404位于取放口102内,此时控制紫外线发射器404打开,对圆筒腔101内的医疗器械照射紫外线,对医疗器械进行杀菌消毒,配合雾化消毒液,进一步提高消毒效果,而且在取放口102打开时,弧形盖板401上的紫外线发射器404被圆筒腔101所遮挡,避免取放医疗器械时,紫外线发射器404照射到取放人员。
45.进一步的,所述挡盖机构还包括锁定孔106、横杆501、限位座502、锁定圆头杆503和弹簧ⅰ504,圆筒腔101上取放口102的两侧均设有多个锁定孔106,横杆501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座502,两个限位座502均与控制板403滑动连接,且两个限位座502与控制板403间均设有弹簧ⅰ504,两个限位座502远离控制板403端均设有锁定圆头杆503,两个锁定圆头杆503
均穿过弧形盖板401且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侧的其中一个锁定孔106内。
46.通过锁定圆头杆503插入锁定孔106,使弧形盖板401和圆筒腔101相对位置的固定,在需要转动弧形盖板401时,向控制板403方向拉动横杆501,横杆501通过限位座502带动锁定圆头杆503滑离锁定孔106,解除弧形盖板401和圆筒腔101锁定状态,同时挤压弹簧ⅰ504,此时即可推动控制板403使弧形盖板401转动,在转动至合适位置后,松开横杆501,通过弹簧ⅰ504的弹力,即可使锁定圆头杆503自动远离控制板403,使锁定圆头杆503滑入适应位置的锁定孔106内。
47.下面结合附图9对避免医疗器械卡在通气长孔104内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48.一种肿瘤处理喷雾消毒器还包括托板601、顶板602、滑柱架603、弹簧ⅱ604和凸轮208,托板601上均匀设有多个顶板602,多个顶板602的分别间隙滑动连接在多个通气长孔104内,且顶板602始终位于通气长孔104内,同时在通气长孔104的两端设有导向斜坡,多个顶板602的上端弧形与圆筒腔101的内壁弧形相匹配,托板601的两侧均设有滑柱架603,两个滑柱架603与护罩105滑动连接,两个滑柱架603与护罩105之间均设有使托板601顶紧凸轮208的弹簧ⅱ604,凸轮208固定连接在动力轴207上。
49.通过弹簧ⅱ604的弹力,使托板601始终顶紧凸轮208,在动力轴207传动侧堵座201转动时,同时带动凸轮208转动,使凸轮208顶动托板601进行上下往复移动,从而使托板601带动顶板602往复移动,在顶板602移动至最上方时,顶板602的上端边沿与圆筒腔101内壁相匹配,从而使顶板602可以将局部进入通气长孔104内的医疗器械顶出,避免搅拌板202对医疗器械进行搅拌拨动时,医疗器械卡在通气长孔104内,而使装置或医疗器械损坏,同时顶板602未滑入圆筒腔101内,不会出现顶板602与搅拌板202干涉的状况;而且由于顶板602始终位于通气长孔104内,同时在通气长孔104的两端设有导向斜坡,即使在顶板602未移动至最上方时,顶板602仍能对通气长孔104进行隔挡,避免医疗器械落入通气长孔104内部分超出通气长孔104的外端;在医疗器械受到搅拌板202搅拌拨动时,医疗器械在通气长孔104内滑动,并在通气长孔104端头处受导向斜坡导向滑出通气长孔104,避免医疗器械损坏;进而配合顶板602往复移动的往复移动,对医疗器械进一步保护,防止医疗器械卡在通气长孔104内;
50.顶板602与通气长孔104之间的间隙足够小,能够避免医疗器械滑入同时使气体能够通过。
51.进一步的,所述托板601上设有多个横孔,多个托板601均与多个顶板602的间隙连通。
52.通过横孔的设置,便于空气流动,避免托板601形成对空气流动的阻碍,影响空气流动效率。
53.下面结合附图10

12对两个小腔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54.一种肿瘤处理喷雾消毒器还包括中心键轴209、中间隔板701、隔柱702、限位管703、挡板704、键槽套705和限位柱706,两个侧堵座201内侧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中心键轴209,两个中心键轴209上均滑动连接有键槽套705,两个键槽套705的内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704,两个挡板704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柱706,多个隔柱702呈圆形均匀设置,多个隔柱702的中间固定有中间隔板701,中间隔板701上对称设有两个限位管703,四个限位柱706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限位管703的两端,每个限位柱706与限位管703之间均设有弹簧,多个
隔柱7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挡板704间隙滑动连接。
55.通过中间隔板701、多个隔柱702和两个挡板704,形成两个小腔体,位于圆筒腔101内中心的位置,不受搅拌板202搅拌影响,能够用于放置一些精密、怕磕碰的医疗器械的消毒,两个小腔体通过两个键槽套705和两个中心键轴209随侧堵座201转动,继而带动小腔体内的精密器械转动,使精密器械与雾化的消毒液充分接触;在从小腔体取放精密器械时,同时向中间隔板701按压两个挡板704,使两个挡板704带动限位柱706向限位管703内滑动,挤压限位管703内的弹簧,使两个键槽套705同时在中心键轴209上滑动,直至脱离中心键轴209,从而将两个小腔体整体取下,在向两侧滑动挡板704,使两个小腔体打开,从而进行取放医疗器械,在放好后,可以通过上述方法将两个键槽套安装在两个中心键轴209上,完成两个小腔体的安装。
56.进一步的,多个隔柱702上均设有橡胶套。
57.隔柱702上的橡胶套可以在小腔体带动医疗器械进行转动时,对医疗器械进行保护,避免医疗器械与隔柱702直接撞击,而损坏医疗器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