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度弹性变形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7764622发布日期:2021-12-04 00:37阅读:98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梯度弹性变形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皮肤损伤是人类常见的疾病之一,不仅会造成患者的机体功能受损,而且极易受到外部环境感染,造成伤口进一步恶化。医用敷料是治疗皮肤损伤的常用材料。但对于膝盖、手腕、肩部、肘关节及手指等经常运动的关节部位来说,传统的伤口敷料不能满足其基本的行为需求。
3.目前,用于关节伤口部位的材料以医用弹性绷带为主,对关节起到基本的固定和保护作用。但医用弹性绷带对于伤口无积极治疗作用,包扎不牢固会出现脱落现象,包扎过紧则会阻碍患者行动,并且影响肢端血液循环及肉芽组织生长。由于药物是涂抹于伤口部位,因此需要定期更换绷带。现有的研究资料显示,以膝盖关节为例,关节活动时膝盖中点处的皮肤形变程度最大,形变率为50%~60%;皮肤形变率从中点向四周为递减趋势,在距膝盖中点上方和下方10cm处的皮肤形变率为5%~12%。在康复医疗中,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关节运动角度约为30
°
~150
°
。因此,针对关节伤口部位,需要开发一种与伤口动态贴合且具有积极治疗作用的新型高端医用敷料。
4.专利cn111575904a公开了一种具有褶皱结构的超弹防水透气皮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采用静电纺技术,通过调控两层纤维的交联密度差异,使其在不同温度下发生不同程度的收缩,得到具有不同褶皱效果的超弹防水透气皮肤敷料。该发明制备的敷料通过引入褶皱结构的设计,使弹性拉伸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能够实现其与关节部位皮肤相匹配的高延展性。但该专利制备的敷料是通过将药物直接添加到纺丝液中,再经静电纺丝而成,药物均匀分散在纤维内部,通过扩散作用释放在伤口中,而不能根据伤口拉伸程度进行控制药物释放,从而不能达到药物对伤口及时有效的治疗。
5.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根据伤口撕扯程度的差别化释药的敷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梯度弹性变形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基于电脑横机编织的全成形织物,具有梯度弹性变形能力,通过三个区域弹性性能的设计,达到关节运动时与皮肤形变相适应的弹性变形,实现与关节伤口动态贴合,并且通过将水凝胶与梯度弹性变形织物交联结合,得到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不仅能够防止织物对伤口产生摩擦,而且可以实现药物及时有效的控制释放,药物及时释放能够缓解患者由于关节运动拉扯伤口带来的痛感,从而提高敷料的实用性和使用舒适性。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如下:
8.一种梯度弹性变形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包括梯度弹性变形织物和载药水凝胶;
9.将梯度弹性变形织物视为平面结构,所述平面由同心的第iii区域、第ii区域和第i区域构成;第ii区域是以第iii区域的边缘线为起点向外偏移d1形成,第ii区域的内边缘与第iii区域的边缘共线;第i区域是以第ii区域的外边缘线为起点向外偏移d2形成,第i区域的内边缘与第ii区域的外边缘共线;
10.梯度弹性变形织物中的梯度弹性变形是指:第iii区域、第ii区域和第i区域所对应织物的最大弹性变形率依次减小,且第iii区域所对应织物的最大弹性变形率大于关节皮肤最大变形率(60%左右);第iii区域、第ii区域和第i区域所对应织物的弹性模量依次增大;
11.载药水凝胶与梯度弹性变形织物结合并位于梯度弹性变形织物的第iii区域和第ii区域;载药水凝胶的最大弹性变形率大于关节皮肤最大变形率(60%左右)。
12.弹性变形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后变形完全消失的现象。
13.弹性模量,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弹性模量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
14.使用lrxplus万能材料试验机测量敷料的弹性变形能力,实验试样宽度为10mm,测试有效长度为50mm,两端分别留有25mm余量做夹持用,采用等速伸长,拉伸速度为100mm/min,试验结束后,得到负载

伸长曲线,由负载

伸长曲线计算得到最大弹性变形率和弹性模量。
15.水凝胶是高分子聚合物通过共价键、氢键或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交联而成的三维网络状物质,该物质柔软有弹性。本发明将载药水凝胶放置在皮肤(伤口)和梯度弹性变形织物中间,可以避免梯度弹性变形织物对伤口的摩擦所造成的二次伤害,并且载药水凝胶不断释药能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特别是,本发明的敷料,具备根据关节的运动与否进行不同程度的药物释放的特性,具体是:当关节不动,即静态时,药物通过扩散作用,被缓慢释放出来,对伤口进行治疗;当关节运动时,水凝胶受到皮肤和梯度弹性变形织物的拉伸和挤压,水凝胶中的孔隙变小,部分分子链断裂,药物大量释放,对伤口起到止痛效果。
16.同时,当关节运动时,关节处的皮肤发生形变,梯度弹性变形织物的第iii区域、第ii区域和第i区域所对应织物也随之发生不同程度的弹性变形,而形变量越大,孔结构窄化越明显,药物释放相对较多,即第ⅲ区域的织物产生的形变最大,其产生的力带动该区域的水凝胶产生最大的变形,水凝胶的孔结构窄化现象最明显,药物与水凝胶之间的作用力明显减弱,药物释放速度快,产生最大的释药量。而由于第ii区域的织物形变小,产生的力较小,因此复合在第ⅱ区域的水凝胶变形小,孔结构变化不明显,对药物与水凝胶之间的作用力影响小,药物释放速度慢,释药量小。即本发明的梯度弹性变形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可在关节主要变形区释药多(大的变形量迫使水凝胶释药),次要变形区释药少,达到根据伤口撕扯程度的差别化释药的效果。
17.另外,本发明的梯度弹性变形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中织物上的第i区域作为敷料的最外层区域,其低的弹性形变和高的弹性模量起到固定敷料和维持伤口稳定的作用。
18.由于关节皮肤最大变形率为60%左右,结合纤维材料的性能和织造要求,第iii区
域织物的弹性形变和弹性模量不仅能够满足皮肤的最大形变量,而且在小应力下便能产生变形,满足关节运动时对织物变形程度的需求。第ii区域的作用除了复合水凝胶形成梯度释放外,还是为了避免在第iii区域和第i区域交界处形成断层现象,所以根据皮肤相应位置的变形程度,设计的过渡区域。
1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20.如上所述的一种梯度弹性变形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d1的取值为1~2cm,d2的取值为1~2cm,d1和d2的取值如此设置可确保敷料能够覆盖关节伤口,易于织造形成明显的梯度弹性,并且节约原料。
21.如上所述的一种梯度弹性变形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第iii区域、第ii区域和第i区域所对应织物的最大弹性变形率依次为65~70%、30~40%和5~10%;第iii区域、第ii区域和第i区域所对应织物的弹性模量依次为0.1~0.3mpa、0.5~1mpa和3~5mpa;各区域所对应织物的最大弹性变形率和弹性模量如此设置的理由为:在满足织物能够实际生产的前提下,弹性变形率根据相应位置皮肤变形率进行设置,由于织物是覆盖在皮肤表面,因此在实际拉伸中,变形率会略大于皮肤变形率。弹性模量小,易变形,在不同区域变形的难易程度不同,可保证敷料随关节运动产生梯度弹性变化,即中心部位易变形,对关节不会造成挤压和束缚感,限制患者运动,而外围区域难变形,则可以固定敷料位置和稳定伤口。中间过渡区域是为避免交界处形成断层。
22.如上所述的一种梯度弹性变形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载药水凝胶与梯度弹性变形织物结合是指载药水凝胶以一个整体粘合于织物上。
23.如上所述的一种梯度弹性变形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载药水凝胶的最大弹性变形率大于60%,弹性模量为0.1~0.3mpa,载药量(即药物上载量占水凝胶质量的百分比)为5~20%。
24.如上所述的一种梯度弹性变形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将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贴在皮肤上,并控制第iii区域对应的水凝胶贴合于关节中心的伤口处,当关节以最大角度重复弯曲50次时,第iii区域对应的载药水凝胶的累积释药量大于第ⅱ区域对应的载药水凝胶的累积释药量,例如当关节中心的皮肤伤口形变在60%时,第iii区域织物的形变为65%,织物形变带动第iii区域水凝胶发生较大的弹性形变为60%,其反复拉伸50次的累积释药量为10%~20%,第ii区域织物形变为30%,水凝胶形变为28%,水凝胶形变小,释药量小,拉伸50次的累积释药量为1%~5%。本发明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使用便捷,并能加强对皮肤伤口的有效保护,其力学性能能够满足实际使用中关节处反复拉伸的要求。
25.本发明还提供了根据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梯度弹性变形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将载药水凝胶与梯度弹性变形织物进行物理交联;物理交联利用光、热等辐射使聚合物交联;
26.所述梯度弹性变形织物的织造方法为:由织物的组织结构、织物的最大弹性变形率、织物的弹性模量以及所选用的纱线来确定织造的参数;选择电脑提花横机,进行织造,得到梯度弹性变形织物;
27.织造的参数包括横密和纵密。
28.与其他技术相比,电脑提花横机编织技术具有参加工作针数可变、移圈方便、针床横移等优势,可通过收放针等技术实现成形编织。由于本发明的梯度弹性变形织物是特定
的区域设计,借助电脑横机编织的优点,可实现织物的一体化成形。与传统成形技术相比,使用该方法可实现特定区域的织物设计,且生产效率高,节约原料。
2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30.如上所述的一种梯度弹性变形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载药水凝胶的制备过程为:
31.(1)将10~20wt%的药物溶液(溶剂为去离子水)与1~3wt%的聚多巴胺溶液或环糊精溶液以体积比3:5混合,室温搅拌30~60分钟,搅拌均匀后得到溶液i;药物溶液中的药物为姜黄素、布洛芬、双氯芬酸和芬太尼中的一种以上;
32.(2)将0.5~1wt%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分散液(溶剂为去离子水)与溶液i以体积比3:7混合得到混合液,室温搅拌30~90分钟,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丙烯酰胺、过硫酸铵、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四甲基乙二胺,混合均匀后,将整个体系放在60℃的温度中静置3小时,得到载药水凝胶;
33.丙烯酰胺、过硫酸铵、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四甲基乙二胺的加入量分别占所述混合液中溶剂的20~30wt%、0.5wt%~1wt%、0.3~0.6wt%和0.1~1wt%。
34.聚多巴胺和环糊精的加入,可以增加药物与水凝胶的结合位点,从而增加药物上载量。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加入,能够增强水凝胶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升水凝胶的机械性能。
35.如上所述的一种梯度弹性变形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物理交联为紫外光辐射交联,具体步骤为:
36.(1)用0.1~0.3wt%的紫外光引发剂溶液,浸泡梯度弹性变形织物5~15min;
37.(2)将载药水凝胶放置在梯度弹性变形织物对应的区域上,并用紫外光照射30~60min,即得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
38.交联机理:在紫外光引发剂的存在下,织物表面经过紫外光的照射,被激发出大量的自由基,水凝胶与织物表面的自由基通过共价结合的方式形成水凝胶

织物复合体。本发明选用紫外光辐射交联法,可将制备的水凝胶与织物的第ⅱ区域和第ⅲ区域准确复合起来,该方法制备的复合体具有和其他交联方法相当的力学性能,且操作省时方便。
39.如上所述的一种梯度弹性变形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织物的组织结构为:第i区域为纬平针组织;第ⅱ区域为1+1罗纹组织;第ⅲ区域为2+2罗纹组织。
40.有益效果
41.(1)本发明的一种梯度弹性变形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根据关节皮肤的形变特点,敷料的梯度弹性变形能力能够满足关节运动时不同位置处皮肤形变不同的特点,达到敷料与皮肤的动态结合,满足关节处伤口日常行为的基本需求,同时,引入水凝胶载药系统,对伤口起到止痛抗菌的治疗作用,水凝胶与梯度弹性变形织物的复合,可进一步达到根据伤口撕扯程度的差别化释药效果,使敷料的实用性和使用舒适性进一步提高;
42.(2)本发明的一种梯度弹性变形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使用纺织领域的电脑横机全成形技术,制备得到梯度弹性变形织物,可满足所需的弹性设计需求,且生产效率高,易产量化;水凝胶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采用物理交联方法,能将水凝胶准确结合到织物的特定位置,结合强度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简单,且材料结构稳定易保存。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44.实施例1
45.一种梯度弹性变形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46.(1)织造梯度弹性变形织物:
47.(1.1)设计织物结构:将梯度弹性变形织物视为平面结构,所述平面由同心的第iii区域、第ii区域和第i区域构成;第ii区域是以第iii区域的边缘线为起点向外偏移1cm形成,第ii区域的内边缘与第iii区域的边缘共线;第i区域是以第ii区域的外边缘线为起点向外偏移1cm形成,第i区域的内边缘与第ii区域的外边缘共线;
48.织物的组织结构为:第i区域为纬平针组织;第ⅱ区域为1+1罗纹组织;第ⅲ区域为2+2罗纹组织;
49.第iii区域、第ii区域和第i区域所对应织物的最大弹性变形率依次为70%、35%和5%;
50.第iii区域、第ii区域和第i区域所对应织物的弹性模量依次为0.1mpa、0.8mpa和5mpa;
51.(1.2)由织物的组织结构、织物的最大弹性变形率和织物的弹性模量确定纱线的参数和织造的参数;选择电脑提花横机,进行织造,得到上述所设计的梯度弹性变形织物;
52.其中,纱线为:棉/氨纶混纺纱(95/5)20tex;织造的参数为:第iii区域的横密和纵密分别为50线圈数/5cm和40线圈数/5cm,第ii区域的横密和纵密分别为70线圈数/5cm和63线圈数/5cm,第i区域的横密和纵密分别为113线圈数/5cm和98线圈数/5cm。
53.(2)载药水凝胶的制备过程为:
54.(2.1)将15wt%的药物溶液(溶剂为去离子水)与1wt%的聚多巴胺溶液以体积比3:5混合,室温搅拌40分钟,搅拌均匀后得到溶液i;药物溶液中的药物为姜黄素;
55.(2.2)将0.5wt%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分散液(溶剂为去离子水)与溶液i以体积比3:7混合得到混合液,室温搅拌60分钟,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丙烯酰胺、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四甲基乙二胺,混合均匀后,将整个体系放在60℃的温度中静置3小时,得到载药水凝胶;其中,丙烯酰胺、过硫酸铵、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四甲基乙二胺的加入量分别占所述混合液中溶剂的20wt%、0.5wt%、0.3wt%和0.15wt%。
56.制得的载药水凝胶的最大弹性变形率为65%,且载药水凝胶的弹性模量为0.1mpa,载药量为5%。
57.(3)载药水凝胶以一个整体与梯度弹性变形织物进行紫外光辐射交联,且载药水凝胶位于梯度弹性变形织物的第iii区域和第ii区域:具体步骤为:
58.(3.1)用0.1wt%的紫外光引发剂溶液,浸泡步骤(1)中的梯度弹性变形织物8min;紫外光引发剂溶液中的光引发剂为2

异丙基硫杂蒽酮,溶剂为丙酮;
59.(3.2)将载药水凝胶放置在梯度弹性变形织物对应的区域上,并用紫外光照射50min,即得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
60.制得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包括梯度弹性变形织物和载药水凝胶;将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贴在皮肤上,并控制第iii区域对应的水凝胶贴合于关节中心的伤口处,当关节中心的皮肤伤口形变在60%时,其反复拉伸50次,第iii区域对应的水凝胶的累积释药量为10%,第ii区域对应的水凝胶的累积释药量为2%。
61.实施例2
62.一种梯度弹性变形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63.(1)织造梯度弹性变形织物:
64.(1.1)设计织物结构:将梯度弹性变形织物视为平面结构,所述平面由同心的第iii区域、第ii区域和第i区域构成;第ii区域是以第iii区域的边缘线为起点向外偏移2cm形成,第ii区域的内边缘与第iii区域的边缘共线;第i区域是以第ii区域的外边缘线为起点向外偏移2cm形成,第i区域的内边缘与第ii区域的外边缘共线;
65.织物的组织结构为:第i区域为1+1罗纹组织;第ⅱ区域为1+1罗纹组织;第ⅲ区域为1+1罗纹组织;
66.第iii区域、第ii区域和第i区域所对应织物的最大弹性变形率依次为67%、35%和7%;
67.第iii区域、第ii区域和第i区域所对应织物的弹性模量依次为0.15mpa、0.8mpa和3mpa;
68.(1.2)由织物的组织结构、织物的最大弹性变形率和织物的弹性模量确定纱线的参数和织造的参数;选择电脑提花横机,进行织造,得到上述所设计的梯度弹性变形织物;
69.其中,纱线为:腈纶18.5tex;织造的参数为:第iii区域的横密和纵密分别为47线圈数/5cm和45线圈数/5cm,第ii区域的横密和纵密分别为70线圈数/5cm和63线圈数/5cm,第i区域的横密和纵密分别为102线圈数/5cm和93线圈数/5cm。
70.(2)载药水凝胶的制备过程为:
71.(2.1)将15wt%的药物溶液(溶剂为去离子水)与1.5wt%的环糊精溶液以体积比3:5混合,室温搅拌40分钟,搅拌均匀后得到溶液i;药物溶液中的药物为布洛芬;
72.(2.2)将0.7wt%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分散液(溶剂为去离子水)与溶液i以体积比3:7混合得到混合液,室温搅拌60分钟,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丙烯酰胺、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四甲基乙二胺,混合均匀后,将整个体系放在60℃的温度中静置3小时,得到载药水凝胶;其中,丙烯酰胺、过硫酸铵、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四甲基乙二胺的加入量分别占所述混合液中溶剂的20wt%、0.5wt%、0.3wt%和0.15wt%。
73.制得的载药水凝胶的最大弹性变形率为70%,且载药水凝胶的弹性模量为0.15mpa,载药量为7%。
74.(3)载药水凝胶以一个整体与梯度弹性变形织物进行紫外光辐射交联,且载药水凝胶位于梯度弹性变形织物的第iii区域和第ii区域:具体步骤为:
75.(3.1)用0.1wt%的紫外光引发剂溶液,浸泡步骤(1)中的梯度弹性变形织物10min;紫外光引发剂溶液中的光引发剂为二苯甲酮,溶剂为甲醇;
76.(3.2)将载药水凝胶放置在梯度弹性变形织物对应的区域上,并用紫外光照射50min,即得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
77.制得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包括梯度弹性变形织物和载药水凝胶;将差别化释
药复合敷料贴在皮肤上,并控制第iii区域对应的水凝胶贴合于关节中心的伤口处,当关节中心的皮肤伤口形变在60%时,其反复拉伸50次,第iii区域对应的水凝胶的累积释药量为12%,第ii区域对应的水凝胶的累积释药量为3%。
78.实施例3
79.一种梯度弹性变形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80.(1)织造梯度弹性变形织物:
81.(1.1)设计织物结构:将梯度弹性变形织物视为平面结构,所述平面由同心的第iii区域、第ii区域和第i区域构成;第ii区域是以第iii区域的边缘线为起点向外偏移2cm形成,第ii区域的内边缘与第iii区域的边缘共线;第i区域是以第ii区域的外边缘线为起点向外偏移1.5cm形成,第i区域的内边缘与第ii区域的外边缘共线;
82.织物的组织结构为:第i区域为纬平针组织;第ⅱ区域为1+1罗纹组织;第ⅲ区域为2+2罗纹组织;
83.第iii区域、第ii区域和第i区域所对应织物的最大弹性变形率依次为70%、32%和5%;
84.第iii区域、第ii区域和第i区域所对应织物的弹性模量依次为0.25mpa、1mpa和5mpa;
85.(1.2)由织物的组织结构、织物的最大弹性变形率和织物的弹性模量确定纱线的参数和织造的参数;选择电脑提花横机,进行织造,得到上述所设计的梯度弹性变形织物;
86.其中,纱线为:腈纶18.5tex;织造的参数为:第iii区域的横密和纵密分别为55线圈数/5cm和45线圈数/5cm,第ii区域的横密和纵密分别为75线圈数/5cm和65线圈数/5cm,第i区域的横密和纵密分别为111线圈数/5cm和103线圈数/5cm。
87.(2)载药水凝胶的制备过程为:
88.(2.1)将20wt%的药物溶液(溶剂为去离子水)与1wt%的聚多巴胺溶液以体积比3:5混合,室温搅拌40分钟,搅拌均匀后得到溶液i;药物溶液中的药物为双氯芬酸;
89.(2.2)将1wt%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分散液(溶剂为去离子水)与溶液i以体积比3:7混合得到混合液,室温搅拌60分钟,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丙烯酰胺、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四甲基乙二胺,混合均匀后,将整个体系放在60℃的温度中静置3小时,得到载药水凝胶;其中,丙烯酰胺、过硫酸铵、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四甲基乙二胺的加入量分别占所述混合液中溶剂的30wt%、1wt%、0.6wt%和1wt%。
90.制得的载药水凝胶的最大弹性变形率为80%,且载药水凝胶的弹性模量为0.25mpa,载药量为20%。
91.(3)载药水凝胶以一个整体与梯度弹性变形织物进行紫外光辐射交联,且载药水凝胶位于梯度弹性变形织物的第iii区域和第ii区域:具体步骤为:
92.(3.1)用0.3wt%的紫外光引发剂溶液,浸泡步骤(1)中的梯度弹性变形织物10min;紫外光引发剂溶液中的光引发剂为二苯甲酮,溶剂为甲醇;
93.(3.2)将载药水凝胶放置在梯度弹性变形织物对应的区域上,并用紫外光照射50min,即得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
94.制得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包括梯度弹性变形织物和载药水凝胶;将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贴在皮肤上,并控制第iii区域对应的水凝胶贴合于关节中心的伤口处,当关节
中心的皮肤伤口形变在60%时,其反复拉伸50次,第iii区域对应的水凝胶的累积释药量为17%,第ii区域对应的水凝胶的累积释药量为5%。
95.实施例4
96.一种梯度弹性变形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97.(1)织造梯度弹性变形织物:
98.(1.1)设计织物结构:将梯度弹性变形织物视为平面结构,所述平面由同心的第iii区域、第ii区域和第i区域构成;第ii区域是以第iii区域的边缘线为起点向外偏移2cm形成,第ii区域的内边缘与第iii区域的边缘共线;第i区域是以第ii区域的外边缘线为起点向外偏移1.5cm形成,第i区域的内边缘与第ii区域的外边缘共线;
99.织物的组织结构为:第i区域为纬平针组织;第ⅱ区域为1+1罗纹组织;第ⅲ区域为2+2罗纹组织;
100.第iii区域、第ii区域和第i区域所对应织物的最大弹性变形率依次为70%、35%和5%;
101.第iii区域、第ii区域和第i区域所对应织物的弹性模量依次为0.15mpa、0.8mpa和5mpa;
102.(1.2)由织物的组织结构、织物的最大弹性变形率和织物的弹性模量确定纱线的参数和织造的参数;选择电脑提花横机,进行织造,得到上述所设计的梯度弹性变形织物;
103.其中,纱线为:棉/氨纶混纺纱(95/5)20tex;织造的参数为:第iii区域的横密和纵密分别为50线圈数/5cm和40线圈数/5cm,第ii区域的横密和纵密分别为70线圈数/5cm和63线圈数/5cm,第i区域的横密和纵密分别为113线圈数/5cm和98线圈数/5cm。
104.(2)载药水凝胶的制备过程为:
105.(2.1)将15wt%的药物溶液(溶剂为去离子水)与1.5wt%的环糊精溶液以体积比3:5混合,室温搅拌40分钟,搅拌均匀后得到溶液i;药物溶液中的药物为芬太尼;
106.(2.2)将0.5wt%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分散液(溶剂为去离子水)与溶液i以体积比3:7混合得到混合液,室温搅拌60分钟,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丙烯酰胺、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四甲基乙二胺,混合均匀后,将整个体系放在60℃的温度中静置3小时,得到载药水凝胶;其中,丙烯酰胺、过硫酸铵、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四甲基乙二胺的加入量分别占所述混合液中溶剂的30wt%、0.8wt%、0.5wt%和0.25wt%。
107.制得的载药水凝胶的最大弹性变形率为67%,且载药水凝胶的弹性模量为0.15mpa,载药量为10%。
108.(3)载药水凝胶以一个整体与梯度弹性变形织物进行紫外光辐射交联,且载药水凝胶位于梯度弹性变形织物的第iii区域和第ii区域:具体步骤为:
109.(3.1)用0.1wt%的紫外光引发剂溶液,浸泡步骤(1)中的梯度弹性变形织物8min;紫外光引发剂溶液中的光引发剂为2

异丙基硫杂蒽酮,溶剂为丙酮;
110.(3.2)将载药水凝胶放置在梯度弹性变形织物对应的区域上,并用紫外光照射50min,即得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
111.制得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包括梯度弹性变形织物和载药水凝胶;将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贴在皮肤上,并控制第iii区域对应的水凝胶贴合于关节中心的伤口处,当关节中心的皮肤伤口形变在60%时,其反复拉伸50次,第iii区域对应的水凝胶的累积释药量为
15%,第ii区域对应的水凝胶的累积释药量为3%。
112.实施例5
113.一种梯度弹性变形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14.(1)织造梯度弹性变形织物:
115.(1.1)设计织物结构:将梯度弹性变形织物视为平面结构,所述平面由同心的第iii区域、第ii区域和第i区域构成;第ii区域是以第iii区域的边缘线为起点向外偏移1.5cm形成,第ii区域的内边缘与第iii区域的边缘共线;第i区域是以第ii区域的外边缘线为起点向外偏移2cm形成,第i区域的内边缘与第ii区域的外边缘共线;
116.织物的组织结构为:第i区域为纬平针组织;第ⅱ区域为纬平针组织;第ⅲ区域为纬平针组织;
117.第iii区域、第ii区域和第i区域所对应织物的最大弹性变形率依次为65%、30%和5%;
118.第iii区域、第ii区域和第i区域所对应织物的弹性模量依次为0.3mpa、1mpa和5mpa;
119.(1.2)由织物的组织结构、织物的最大弹性变形率和织物的弹性模量确定纱线的参数和织造的参数;选择电脑提花横机,进行织造,得到上述所设计的梯度弹性变形织物;
120.其中,纱线为:棉/氨纶混纺纱(95/5)20tex;织造的参数为:第iii区域的横密和纵密分别为42线圈数/5cm和32线圈数/5cm,第ii区域的横密和纵密分别为80线圈数/5cm和75线圈数/5cm,第i区域的横密和纵密分别为113线圈数/5cm和98线圈数/5cm。
121.(2)载药水凝胶的制备过程为:
122.(2.1)将20wt%的药物溶液(溶剂为去离子水)与1wt%的聚多巴胺溶液以体积比3:5混合,室温搅拌40分钟,搅拌均匀后得到溶液i;药物溶液中的药物为姜黄素;
123.(2.2)将1wt%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分散液(溶剂为去离子水)与溶液i以体积比3:7混合得到混合液,室温搅拌60分钟,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丙烯酰胺、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四甲基乙二胺,混合均匀后,将整个体系放在60℃的温度中静置3小时,得到载药水凝胶;其中,丙烯酰胺、过硫酸铵、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四甲基乙二胺的加入量分别占所述混合液中溶剂的20wt%、0.5wt%、0.3wt%和0.15wt%。
124.制得的载药水凝胶的最大弹性变形率为85%,且载药水凝胶的弹性模量为0.3mpa,载药量为15%。
125.(3)载药水凝胶以一个整体与梯度弹性变形织物进行紫外光辐射交联,且载药水凝胶位于梯度弹性变形织物的第iii区域和第ii区域:具体步骤为:
126.(3.1)用0.1wt%的紫外光引发剂溶液,浸泡步骤(1)中的梯度弹性变形织物8min;紫外光引发剂溶液中的光引发剂为2

异丙基硫杂蒽酮,溶剂为丙酮;
127.(3.2)将载药水凝胶放置在梯度弹性变形织物对应的区域上,并用紫外光照射50min,即得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
128.制得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包括梯度弹性变形织物和载药水凝胶;将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贴在皮肤上,并控制第iii区域对应的水凝胶贴合于关节中心的伤口处,当关节中心的皮肤伤口形变在60%时,其反复拉伸50次,第iii区域对应的水凝胶的累积释药量为13%,第ii区域对应的水凝胶的累积释药量为3.5%。
129.实施例6
130.一种梯度弹性变形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31.(1)织造梯度弹性变形织物:
132.(1.1)设计织物结构:将梯度弹性变形织物视为平面结构,所述平面由同心的第iii区域、第ii区域和第i区域构成;第ii区域是以第iii区域的边缘线为起点向外偏移1.5cm形成,第ii区域的内边缘与第iii区域的边缘共线;第i区域是以第ii区域的外边缘线为起点向外偏移2cm形成,第i区域的内边缘与第ii区域的外边缘共线;
133.织物的组织结构为:第i区域为纬平针组织;第ⅱ区域为1+1罗纹组织;第ⅲ区域为2+2罗纹组织;
134.第iii区域、第ii区域和第i区域所对应织物的最大弹性变形率依次为67%、32%和7%;
135.第iii区域、第ii区域和第i区域所对应织物的弹性模量依次为0.2mpa、0.8mpa和5mpa;
136.(1.2)由织物的组织结构、织物的最大弹性变形率和织物的弹性模量确定纱线的参数和织造的参数;选择电脑提花横机,进行织造,得到上述所设计的梯度弹性变形织物;
137.其中,纱线为:腈纶18.5tex;织造的参数为:第iii区域的横密和纵密分别为55线圈数/5cm和45线圈数/5cm,第ii区域的横密和纵密分别为70线圈数/5cm和63线圈数/5cm,第i区域的横密和纵密分别为111线圈数/5cm和103线圈数/5cm。
138.(2)载药水凝胶的制备过程为:
139.(2.1)将20wt%的药物溶液(溶剂为去离子水)与1.5wt%的环糊精溶液以体积比3:5混合,室温搅拌40分钟,搅拌均匀后得到溶液i;药物溶液中的药物为布洛芬;
140.(2.2)将0.7wt%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分散液(溶剂为去离子水)与溶液i以体积比3:7混合得到混合液,室温搅拌60分钟,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丙烯酰胺、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四甲基乙二胺,混合均匀后,将整个体系放在60℃的温度中静置3小时,得到载药水凝胶;其中,丙烯酰胺、过硫酸铵、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四甲基乙二胺的加入量分别占所述混合液中溶剂的20wt%、0.5wt%、0.3wt%和0.15wt%。
141.制得的载药水凝胶的最大弹性变形率为75%,且载药水凝胶的弹性模量为0.2mpa,载药量为12%。
142.(3)载药水凝胶以一个整体与梯度弹性变形织物进行紫外光辐射交联,且载药水凝胶位于梯度弹性变形织物的第iii区域和第ii区域:具体步骤为:
143.(3.1)用0.1wt%的紫外光引发剂溶液,浸泡步骤(1)中的梯度弹性变形织物10min;紫外光引发剂溶液中的光引发剂为二苯甲酮,溶剂为甲醇;
144.(3.2)将载药水凝胶放置在梯度弹性变形织物对应的区域上,并用紫外光照射50min,即得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
145.制得的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包括梯度弹性变形织物和载药水凝胶;将差别化释药复合敷料贴在皮肤上,并控制第iii区域对应的水凝胶贴合于关节中心的伤口处,当关节中心的皮肤伤口形变在60%时,其反复拉伸50次,第iii区域对应的水凝胶的累积释药量为12%,第ii区域对应的水凝胶的累积释药量为3.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