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眼袋及去除法令纹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553131发布日期:2021-11-24 23:17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去除眼袋及去除法令纹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皮肤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去除眼袋及去除法令纹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眼袋是指下眼睑皮肤下垂、臃肿,呈袋状。眼袋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眼袋往往有家族遗传史,多见于年轻人。继发性睑袋多见于中、老年人。通过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消除眼袋,眼袋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眼袋往往有家族遗传史,年龄小的人也可出现眼袋,继发性眼袋,是眶内脂肪堆积过多和睑支持结构变薄弱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恰当的按摩、熬夜、年龄增长等因素,与继发性眼袋的发生密切相关;法令纹是位于鼻翼边延伸而下的两道纹路,是典型的皮肤组织老化、造成肌肤表面凹陷的现象。 肌肤老化松弛和表情过于丰富是法令纹形成的两大原因。做按摩的方法可以预防消除法令纹,也可以用科技手段去掉法令纹,脸上明显的法令纹,常常让自己看起来较为严肃、老态、没有亲切感,让人有种难以亲近的感觉;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涂抹精华液以及简单的按摩手法来消除眼袋和法令纹,此种方法一般效果不佳,之间在眼袋堆积的毒素等物质不能有效的清除,并且容易导致精华液的有益物质不便吸收,造成双重堆积,达到反效果;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去除眼袋及去除法令纹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眼袋及去除法令纹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为一种去除眼袋及去除法令纹的方法,所述去除眼袋及去除法令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tep1:首先使用洗面奶对面部肌肤和眼部肌肤进行初步清洁,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油污,然后选取柔软的毛巾吸取面部的水分,避免伤害面部肌肤;step2:而后使用微波净白仪对面部肌肤进行深层清洁,利用微波热效应更加彻底的去除细菌、污垢和多余的角质;step3:在面部肌肤和眼部肌肤上涂抹排毒精油后使用淋巴引流仪对面部和眼部的淋巴系统进行淋巴穴位排毒,排毒完成后对面部和眼部进行按摩;step4:按摩时先将左手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肚放于下巴中央,持续施加压力,而后绕过嘴角两侧,到达鼻翼两侧,来回往复循环按摩;step5:手保持step4的状态,放在鼻翼,继续用力,持续3

5分钟,而后将手指向上推压至内眼角,双指持续强力按压3秒钟;step6:在左手重复上述步骤时,右手撑脸,将大拇指收于掌心,其余四指放在下巴左侧;
step7:四指用力将脸颊全部肌肉朝内眼角方向推压,在眼角下按压3秒,然后减轻力度,向外水平滑动,反向重复,持续3

5分钟;step8:按摩完成后,选取适合本人的肌肤的面膜涂敷在面部,涂敷15

20分钟后,取下面膜使用清水清理面部。
5.step9:上述步骤每周进行3

4次适宜,同时在每周进行上述步骤时,要保证良好的作息以及健康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能够更好的保证面部肌肤和眼部肌肤的自我恢复。
6.优选地,所述step1中应当选取适合自己面部肌肤特征的洗面奶,针对油性皮肤或者干燥皮肤进行使用,能够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
7.优选地,所述step2中微波净白仪通过微波的热效应将微波作为理疗因子,通过微波理疗头发射到待治疗的组织内部,由于微波能够被水分子所吸收, 因此该组织的温度上升,组织内的毛细血管扩张,使血液流量成几倍的加大。
8.优选地,所述step3中使用淋巴引流仪通过排液法对淋巴穴位进行排毒,排液法从靠近淋巴节的部分,向淋巴节方向加压轻轻推的方法,基本原则为重复做三次排液法,但症状明显时,要增加操做的次数。
9.优选地,所述step4中在按摩过程中,一定要闭合嘴巴,并轻咬牙齿,以达到按摩的最佳效果。
10.优选地,所述step8中的面膜可为补水面膜或紧致面膜中的一种或两种,如若眼袋症状较为严重者,在使用面膜后,可选取眼膜对眼部肌肤进行再护理,提高护理效果。
11.优选地,所述step8中在饮食上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多的食物,都能使肌肤从皮肤底部开始增生胶原蛋白和纤维,此外,还可适量摄取含有胜肽或胶原蛋白的保养品。
12.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本发明去除眼袋及去除法令纹的方法,通过淋巴引流仪对面部和眼部的淋巴系统进行深度按摩排毒,因此能够将淋巴系统中残留的有害物质加速代谢排出,促进血液循环由内而外的调理面部和眼部肌肤,提升细胞活力,便于吸收精华液中的有益物质。
13.二、本发明去除眼袋及去除法令纹的方法,通过适当的按摩手法,进一步促进面部和眼部的血液循环,提高细胞的活性和代谢能力,从而加快对补水精华的吸收,因此,面部肌肤和眼部肌肤能够迅速从干燥、极度缺乏营养的状态,迅速恢复水润饱满。
14.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去除眼袋及去除法令纹的方法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去除眼袋及去除法令纹的方法,去除眼袋及去除法令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tep1:首先使用洗面奶对面部肌肤和眼部肌肤进行初步清洁,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油污,然后选取柔软的毛巾吸取面部的水分,避免伤害面部肌肤;step2:而后使用微波净白仪对面部肌肤进行深层清洁,利用微波热效应更加彻底的去除细菌、污垢和多余的角质;step3:在面部肌肤和眼部肌肤上涂抹排毒精油后使用淋巴引流仪对面部和眼部的淋巴系统进行淋巴穴位排毒,排毒完成后对面部和眼部进行按摩;step4:按摩时先将左手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肚放于下巴中央,持续施加压力,而后绕过嘴角两侧,到达鼻翼两侧,来回往复循环按摩;step5:手保持step4的状态,放在鼻翼,继续用力,持续3

5分钟,而后将手指向上推压至内眼角,双指持续强力按压3秒钟;step6:在左手重复上述步骤时,右手撑脸,将大拇指收于掌心,其余四指放在下巴左侧;step7:四指用力将脸颊全部肌肉朝内眼角方向推压,在眼角下按压3秒,然后减轻力度,向外水平滑动,反向重复,持续3

5分钟;step8:按摩完成后,选取适合本人的肌肤的面膜涂敷在面部,涂敷15

20分钟后,取下面膜使用清水清理面部。
19.step9:上述步骤每周进行3

4次适宜,同时在每周进行上述步骤时,要保证良好的作息以及健康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能够更好的保证面部肌肤和眼部肌肤的自我恢复。
20.其中,step1中应当选取适合自己面部肌肤特征的洗面奶,针对油性皮肤或者干燥皮肤进行使用,能够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
21.其中,step2中微波净白仪通过微波的热效应将微波作为理疗因子,通过微波理疗头发射到待治疗的组织内部,由于微波能够被水分子所吸收, 因此该组织的温度上升,组织内的毛细血管扩张,使血液流量成几倍的加大。
22.其中,step3中使用淋巴引流仪通过排液法对淋巴穴位进行排毒,排液法从靠近淋巴节的部分,向淋巴节方向加压轻轻推的方法,基本原则为重复做三次排液法,但症状明显时,要增加操做的次数。
23.其中,step4中在按摩过程中,一定要闭合嘴巴,并轻咬牙齿,以达到按摩的最佳效果。
24.其中,step8中的面膜可为补水面膜或紧致面膜中的一种或两种,如若眼袋症状较为严重者,在使用面膜后,可选取眼膜对眼部肌肤进行再护理,提高护理效果。
25.其中,step8中在饮食上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多的食物,都能使肌肤从皮肤底部开始增生胶原蛋白和纤维,此外,还可适量摄取含有胜肽或胶原蛋白的保养品。
26.本方案中,通过淋巴引流仪对面部和眼部的淋巴系统进行深度按摩排毒,因此能够将淋巴系统中残留的有害物质加速代谢排出,促进血液循环由内而外的调理面部和眼部
肌肤,提升细胞活力,便于吸收精华液中的有益物质,同时通过适当的按摩手法,进一步促进面部和眼部的血液循环,提高细胞的活性和代谢能力,从而加快对补水精华的吸收,因此,面部肌肤和眼部肌肤能够迅速从干燥、极度缺乏营养的状态,迅速恢复水润饱满,并且通过在饮食上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多的食物,以及适量摄取含有胜肽或胶原蛋白的保养品,都能使肌肤从皮肤底部开始增生胶原蛋白和纤维,令细胞内部仿如被填满了一样,从而撑起外部凹下去的地方。
2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8.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