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个体人眼大视场入射波前像差的获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172055发布日期:2021-12-24 23:5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个体人眼大视场入射波前像差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角膜地形图数据、人眼出射波前像差数据和navarro人眼模型参数,构建半个性化出射眼模型;s2、对所述半个性化出射眼模型的晶状体进行优化,得到大视场下出射个性化眼模型;s3、对所述大视场下出射个性化眼模型进行反转操作,得到大视场下入射个性化眼模型;基于所述大视场下入射个性化眼模型,得到人眼大视场入射波前像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体人眼大视场入射波前像差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为:s1.1、建立角膜面型;s1.2、采集离散的角膜地形图数据,并利用所述角膜地形图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所述角膜面型的曲率半径、圆锥系数和各项zernike系数;s1.3、采用波前像差仪测量大视场下的人眼出射波前像差数据;s1.4、将navarro人眼模型参数代入zemax中,得到初始人眼模型;基于所述s1.2和所述初始人眼模型,得到半个性化出射眼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个体人眼大视场入射波前像差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膜面型,具体表达式为:式中,x、y表示角膜的坐标,z表示角膜高度,r为曲面的曲率半径,k为曲面的圆锥系数,z
i
(x,y)为第i项zernike多项式,a
i
为第z
i
(x,y)项的系数,i=1,2,3...3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个体人眼大视场入射波前像差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膜地形图数据通过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进行采集。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个体人眼大视场入射波前像差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4具体为:将所述角膜面型的曲率半径、圆锥系数和各项zernike系数替代所述初始人眼模型中的角膜前表面和后表面;将临床测量的眼轴数据,替换所述初始人眼模型中的眼轴数据;然后,将所述初始人眼模型的入射光瞳大小、波长、视场参数设置为与测量人眼出射波前像差数据时的设置相一致,进而得到半个性化出射眼模型。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个体人眼大视场入射波前像差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为:s2.1、将半个性化出射眼模型的角膜前表面的设置为所述角膜面型,并将所述角膜面型的曲率半径、圆锥系数和各项zernike系数代入所述角膜面型中;s2.2、将半个性化出射眼模型的晶状体的前后表面设置为所述角膜面型,并将其各参数设为变量;s2.3、将0
°
视场的波前像差数据作为优化目标,依次优化所述晶状体的前后表面的曲率半径、圆锥系数和各阶zernike系数,得到0
°
视场的出射型眼模型;s2.4、基于所述0
°
视场出射型眼模型,增加水平视场和竖直视场,并根据不同视场设置相应的瞳孔直径;然后将所述0
°
视场、水平视场和所述竖直视场下的波前像差数据作为优
化目标,并且对优化函数的权重进行相应的调整;s2.5、继续优化晶状体的参数,直到所述navarro出射眼模型在各个视场下的波前像差与实测值基本一致为止,优化完成,得到大视场下出射个性化眼模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个体人眼大视场入射波前像差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3具体为:将0
°
视场的波前像差数据作为优化目标,依次优化晶状体前后表面的曲率半径、圆锥系数和各阶zernike系数,直至所述半个性化出射眼模型的0
°
视场波前像差与实际测量的波前像差值基本一致,优化完成,从而构建出0
°
视场的出射型眼模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个体人眼大视场入射波前像差的获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角膜地形图数据、人眼出射波前像差数据和Navarro人眼模型参数,构建半个性化出射眼模型;S2、对所述半个性化出射眼模型的晶状体进行优化,得到大视场下出射个性化眼模型;S3、对所述大视场下出射个性化眼模型进行反转操作,得到大视场下入射个性化眼模型;基于所述大视场下入射个性化眼模型,得到人眼大视场入射波前像差。本发明仅需借助现有的临床技术条件就可得出个体人眼大视场入射波前像差,该方法具有可供分析的视场角度大,易于推广的特点。易于推广的特点。易于推广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基 李霄兰 王雁 张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眼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9.07
技术公布日:2021/12/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