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器及消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297215发布日期:2021-12-31 23:20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消毒器及消毒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消毒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毒器及消毒方法。


背景技术:

2.人们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很多细菌,尤其是餐具和茶具使用不当,直接影响人们身体健康,正是因为对于杀菌消毒的需求性很高,所以市场上也陆续出来了很多消毒杀菌的方式,比如消毒液杀菌,但是用消毒液操作起来也是比较麻烦的,且消毒液在使用时会对使用者的皮肤造成一定的伤害。
3.生活中也有用开水烫的方式消毒杀菌,这种一般是杀菌比较低效的做法,即将物品洗干净后再用开水冲一冲,这种做法其实并不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因为很多细菌仅靠那几秒时间的开水冲洗是无法完全清除的。用高压锅消毒杀菌(以121℃蒸煮20min)很彻底,但是等待时间长,操作也不太方便。
4.高温沸煮是人们日常生活最常见的消毒杀菌方式,但现实生活家庭中烧水温度达不到100℃,基本实测温度在96℃

99℃之间,这样温度杀菌效果就会降低,或者用长时间加温来弥补杀菌不利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消毒器及消毒方法。
6.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消毒器,包括锅体及锅盖,所述锅盖与锅体可拆卸地配合在一起,锅体与锅盖形成了容纳腔,还包括接水盘以及单向阀芯,所述接水盘设置在锅盖上,所述单向阀芯活动设置在接水盘中心内,所述单向阀芯用于控制容纳腔体的气体单向排向容纳腔外。
8.本种消毒器中,通过在锅盖上设置接水盘以及单向阀芯,利用单向阀芯的单向通气作用,使得容纳腔内的水温能够维持在100℃~101℃,容纳腔内的气压保持在5kpa左右,在该环境下,能够有效地快速杀灭器皿表面大部分细菌。
9.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种消毒器可以用电磁炉或者电炉或者电陶炉或者分子共振炉来进行加热。
10.可选的,还包括泄压阀,所述泄压阀设置在锅盖上。
11.泄压阀的作用起到泄压的作用,确保锅盖打开的时候容纳腔的气压与大气压相等。
12.可选的,还包括弹簧及夹钳板,所述夹钳板通过所述弹簧活动安装在锅盖上,所述夹钳板用于将锅盖及锅体夹紧配合在一起。
13.弹簧的作用是拉动夹钳板,使得夹钳板将锅盖与锅体夹紧在一起。
14.可选的,还包括开合盘、底板以及按键,所述底板固定在锅盖上,所述开合盘转动设置于底板上,所述按键活动设置,所述开合盘与按键及夹钳板配合在一起。
15.开合盘的作用是夹钳板与按键,使得按压按键即可带动夹钳板运动,使得夹钳板
解除对锅体与锅盖的锁定。
16.可选的,所述开合盘上设置有拔叉以及驱动轴,所述拔叉与按键配合在一起,所述驱动轴与夹钳板配合在一起。
17.具体按键上设置有键驱动孔,开合盘上的拔叉与按键上的键驱动孔转动配合在一起,夹钳板上设置有板驱动孔,所述驱动轴与板驱动孔转动配合在一起,这样按压按键,即可通过开合盘的联动作用带动夹钳板转动。
18.可选的,还包括面罩及提手,所述与底板配合在一起,所述夹钳板位于所述底板与面罩之间,所述提手设置在面罩上,所述按键滑动安装于提手上。
19.面罩与底板形成了一个夹持空间,两块夹钳板位于这个夹持空间内,该夹持空间的存在可以让两个夹钳板稳定地滑动。
20.可选的,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夹钳板及底板固定在一起,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21.可选的,所述夹钳板上设置有泄压杆。
22.一种适用于上述的消毒器的消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3.s1:将需要消毒的器皿至于容纳腔内,在容纳腔内冲水,保证容纳腔内的水温为100℃

101℃,容纳腔内的气压为5kpa,维持此状态5min~8min,而后降温冷却;
24.s2:将器皿从容纳腔中取出,将表面带水的器皿至于紫外线照射的环境下,并且以25℃~35℃的无菌空气气流吹器皿;气流吹的时间维持5min~10min;
25.s3:停止用紫外线照射器皿,并且将无菌空气的气流温度提升至50℃,将器皿表面的液体吹干即完成整个杀菌过程。
26.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消毒方法所适应的器皿是由玻璃、陶瓷、不锈钢、铝合金等材质的制成的茶、餐具。
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锅盖上设置接水盘以及单向阀芯,利用单向阀芯的单向通气作用,使得容纳腔内的水温能够维持在100℃~101℃,容纳腔内的气压保持在5kpa左右,能够有效地快速杀灭器皿表面大部分细菌。
附图说明:
28.图1是消毒器示意简图,
29.图2是消毒器的结构示意简图,
30.图3是接水盘与单向阀芯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31.图4是按键的结构示意简图,
32.图5是夹钳板的结构示意简图,
33.图6是开合盘的结构示意简图。
34.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锅盖;2、锅体;3、面罩;4、接水盘;5、提手;6、按键;601、键驱动孔;7、泄压阀帽;8、开合盘;801、拔叉;802、驱动轴;9、泄压钢珠;10、泄压杆;11、夹钳板;1101、板驱动孔;12、泄压螺母;13、弹簧;14、锁紧螺母;15、单向阀芯;16、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36.实施例1
37.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以及附图6所示,一种消毒器,包括锅体2及锅盖1,锅盖1与锅体2可拆卸地配合在一起,锅体2与锅盖1形成了容纳腔,还包括接水盘4以及单向阀芯15,接水盘4设置在锅盖1上,单向阀芯15活动设置在接水盘中心内,单向阀芯15用于控制容纳腔体的气体单向排向容纳腔外。
38.具体参看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单向阀芯15呈螺钉状,接水盘上开孔,单向阀芯15与接水盘4上的孔滑动配合在一起,单向阀芯15通过自己的上下运动来开闭接水盘4上的孔。接水盘4的盘口呈半圆坑状,容纳腔接水时,水从接水盘的半圆坑状盘口进入接水盘内。
39.具体锅盖上设置有面罩,面罩的一侧设有接水盘4,接水盘4的中心设有单向阀芯15,单向阀芯15由硅胶制成,有较好的密封性,当向锅内注水时是敞开状态,当对锅体加热时,单向阀芯15在压力作用下上升至密封状态,使锅内始终处于有压力状态。
40.本种消毒器中,通过在锅盖1上设置接水盘4以及单向阀芯15,利用单向阀芯15的单向通气作用,使得容纳腔内的水温能够维持在100℃~101℃,容纳腔内的气压保持在5kpa左右,在该环境下,能够有效地快速杀灭器皿表面大部分细菌。
41.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种消毒器可以用电磁炉或者电炉或者电陶炉或者分子共振炉来进行加热。
42.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以及附图5所示,还包括泄压阀,泄压阀设置在锅盖1上。
43.面罩3的一侧设有与锅盖1相连通的泄压钢珠9、硅胶泄压阀帽7、泄压螺母12,泄压钢珠9、硅胶泄压阀帽7以及泄压螺母12共同组成了泄压阀。
44.泄压阀的作用起到泄压的作用,确保锅盖1打开的时候容纳腔的气压与大气压相等。
45.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以及附图5所示,还包括弹簧13及夹钳板11,夹钳板通过弹簧13活动安装在锅盖1上,夹钳板11用于将锅盖1及锅体2夹紧配合在一起。
46.弹簧13的作用是拉动夹钳板11,使得夹钳板11将锅盖1与锅体2夹紧在一起。
47.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以及附图6所示,还包括开合盘8、底板以及按键6,底板固定在锅盖1上,开合盘8转动设置于底板上,按键6活动设置,开合盘8与按键6及夹钳板11配合在一起。
48.开合盘8的作用是夹钳板11与按键6,使得按压按键6即可带动夹钳板11运动,使得夹钳板11解除对锅体2与锅盖1的锁定。
49.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以及附图5所示,开合盘8上设置有拔叉801以及驱动轴802,拔叉801与按键6配合在一起,驱动轴802与夹钳板11配合在一起。
50.具体按键6上设置有键驱动孔601,开合盘8上的拔叉801与按键6上的键驱动孔601转动配合在一起,夹钳板11上设置有板驱动孔1101,驱动轴802与板驱动孔1101转动配合在一起,这样按压按键6,即可通过开合盘8的联动作用带动夹钳板11运动。
51.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以及附图5所示,还包括面罩3及提手5,与底板配合在一起,夹钳板11位于底板与面罩3之间,提手5设置在面罩3上,按键6滑动安装于提手5上。
52.面罩3与底板形成了一个夹持空间,两块夹钳板11位于这个夹持空间内,该夹持空
间的存在可以让两个夹钳板11稳定地滑动。
53.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以及附图5所示,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夹钳板11及底板固定在一起,弹簧13处于拉伸状态。
54.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以及附图5所示,夹钳板11上设置有泄压杆10。
55.在有泄压阀一侧的夹钳板11内,设有泄压杆10,泄压杆10是保证开盖前将锅内压力排除为无压状态。
56.结合附图1~附图6,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消毒器的工作原理进行描述。
57.当两个按键6水平运动时,驱动开合盘8转动,开合盘8推动两侧夹钳板11(含夹钳)向两侧水平运动,从而实现按键6开启锅盖的目的。当松开按键6时,夹钳板11在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重新恢复到合锅盖位子,泄压杆10被拉回到初始位子,泄压钢珠9也恢复到密封状态,从而实现闭合锅盖的目的。
58.当向锅内(即容纳腔)加水时,可以通过接水盘4向锅内注水,将接水盘4对准水龙头,直接注水即可。在接水盘4中心有单向阀芯15,单向阀芯15由硅胶制成,向锅内注水时单向阀芯15处于敞开状态,当对锅体2加热时,在锅内有压力的情况下,单向阀芯15向上运动关闭,此时锅内保持一定压力。
59.当按键6初始运动时,夹钳板11也刚运动时,首先是泄压杆10推动硅胶泄压阀帽7变形,从而推动泄压钢珠9偏离泄压螺母12,使锅内压力排除为无压状态,当按键6继续运动时,夹钳板11上的夹钳已脱离锅体2的牙口,这样就轻易打开锅盖。
60.实施例2
61.s1:将需要消毒的器皿至于如实施例1所提供的消毒器的容纳腔内,在容纳腔内冲水,而后对消毒器内的水进行加热,保证容纳腔内的水温为100℃

101℃,容纳腔内的气压为5kpa,维持此状态5min~8min,而后泄压,使其在常压下自然冷却;
62.此步骤的作用是起到一个杀菌作用,确保器皿上绝大部分的微生物都被杀灭;
63.同时由于100℃

101℃保温5min~8min的杀菌强度根本不足以杀灭,此杀菌强度不足以杀灭细菌的芽胞(亦称芽孢,细菌的繁殖体),所以此部中选择在泄压之后以常压自然缓慢降温,以期使部分芽孢能够萌发成细菌(芽孢萌发成细菌可以降低后续杀灭其的难度);所以经过步骤s1处理后,器皿上只残留(芽孢+芽孢萌发后的细菌);
64.同时经器皿至于锅中以100℃

101℃水温进行蒸煮是为了尽可能地将附着在器皿上的有机物以及无机物以高温烹煮的方式溶解在水中(尤其是进行泡茶的器皿,光用清洁剂清洁对茶垢的清洁效果很差,必须借助高温高压蒸煮的方式,才能对茶垢进行彻底的清洁),使得污物在器皿上的附着强度大幅降低;
65.s2:待容纳腔中的水温降低至30摄氏度以下时,将器皿从容纳腔中以表面带水的状态下取出,而后用蒸馏水淋洗器皿,将表面带水的器皿至于紫外线照射的环境下,并且以25℃~35℃的无菌空气气流吹器皿;气流吹的时间维持5min~10min;
66.因为经过步骤s1处理之后,器皿上只残留(芽孢+芽孢萌发后的细菌),此时的任务是杀灭萌发后的细菌以及尽可能地杀灭芽孢,所述此时采用无菌空气协同紫外线照射处理带水的器皿;
67.本步骤中用蒸馏水淋洗器皿是为了对器皿的表面进行清洁,使之表面溶解有有机物以及无机物的水滴被从刷走;
68.此时的杀菌原理如下,无菌空气吹向器皿时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有部分臭氧生成,这部分臭氧与器皿表面的水反应生成超氧化氢(一种氧化性极强的氧化剂,可以杀灭大部分细菌以及芽孢,杀菌原理与高锰酸钾类似),这样器皿表面就存在超氧化氢溶液,在气流的吹拂作用下,超氧化氢溶液在器皿表面流淌,对器皿上的细菌基本被杀灭,同时部分芽孢也会被超氧化氢杀灭,这样就大幅降低了器皿上的细菌含量;如果一开始直接就采用无菌空气协同紫外线照射处理带水的器皿来进行杀菌的话,由于一开始器皿表面的细菌含量非常高,如果一开始就采用无菌空气协同紫外线照射处理,一则无菌空气的需求量非常大,紫外线照射的时间也十分长,且对于表面的污物也无法清洁,所以先用本消毒器先进行杀菌,杀灭表面的大部分细菌,而后只需无菌空气协同紫外线短时处理一下即可;
69.s3:停止用紫外线照射器皿,并且将无菌空气的气流温度提升至50℃,将器皿表面的液体吹干即完成整个杀菌过程。
70.此步骤的作用是一则是吹干器皿,二则利用气流的温度使得超氧化氢受热分解,确保经过杀菌后的表面不会残留强氧化剂(利用高锰酸钾之后类的强化剂容易产生残留)。
71.综上所述,经过上述3步骤处理之后,器皿的表面已经被彻底清洁且细菌的含量极低,且处于干燥的状态,经过此状态之后可以直接对器皿进行封装。
72.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消毒方法所适应的器皿是由玻璃、陶瓷、不锈钢、铝合金等材质的制成的茶、餐具,尤其是无色或者白色或者透明的茶、餐具。
7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所作的等效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