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辅助施药装置、PH胶囊及药品容器食道固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804011发布日期:2022-02-09 01:1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食道辅助施药装置、PH胶囊及药品容器食道固定方法与流程
食道辅助施药装置、ph胶囊及药品容器食道固定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食道辅助施药装置、ph胶囊及药品容器食道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2.胃食管腔因过度接触(或暴露于)胃液而引起的临床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黏膜损伤的疾病称为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其中包括食管本身抗反流机制的缺陷,如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和食管体部运动异常等;也有食管外诸多机械因素的功能紊乱。胃食管反流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仅凭临床表现难以区分生理性胃食管反流或病理性胃食管反流,目前必须采用综合诊断技术。凡临床发现不明原因反复呕吐、咽下困难、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道感染、难治性哮喘、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出现窒息、呼吸暂停等症状时都应考虑到胃食管反流存在的可能性,必须针对不同情况,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3.现有技术中,无线ph胶囊检测系统为一款较优的胃食管反流诊断装置,其主要原理为在受检者的食道指定位置挂一颗胶囊状设备,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为96小时),采集食道的ph值,以确定受检者是否出现胃酸反流的现象,以及反流现象的严重程度,为医生诊断提供数据支撑。现目前无线ph胶囊是以一个导向装置送达受检者食管的指定位置,并在负压装置辅助下,将食道粘膜吸一部分至胶囊体内,然后由医生完成胶囊挂于食管壁上的操作。待胶囊完成工作后,会在一周只能完成自动的脱落,最后由下消化道排出体外。
4.但当前的ph胶囊锚定在人体消化道后,仅能检测数据,没有其它的功能。在检测到有胃食管反流的情况下,需要另行送药,不能及时施药。
5.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简单,能及时施药的食道辅助施药装置、ph胶囊及药品容器食道固定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及时施药的食道辅助施药装置、ph胶囊及药品容器食道固定方法。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道辅助施药装置,包括药槽,所述药槽开口处连接有可溶性密封片。本发明结构简单,可溶性密封片是指部分或全部可溶于胃酸的密封片。在遇到胃酸时,可溶性密封片溶解,从而使药槽内的药品暴露,进行施药。
8.较佳的,所述可溶性密封片包括相连接的外廓部和内接部。
9.较佳的,其中所述外廓部部分或全部为溶于酸性的低ph材料制成,所述内接部部分或全部为溶于消化液的材料制成。
10.较佳的,所述外廓部中空,所述内接部连接于外廓部中空处。
11.较佳的,所述内接部由糯米纸构成。糯米纸遇水则化,内接部采用糯米纸则能很好地控制施药时间。
1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ph胶囊,包括如上所述的食道辅助施药装置。
13.较佳的,所述药槽连接于ph胶囊的传感器或夹持座上。
14.较佳的,所述药槽底部连接于ph胶囊的传感器上,所述可溶性密封片远离所述药槽一侧连接于ph胶囊的夹持座上。
1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药品容器食道固定方法,通过负压吸引的方式将药品容器锚定在食道上,其中,所述药品容器至少部分可溶于胃酸。
16.较佳的,所述药品容器连接于ph胶囊上,所述ph胶囊负压吸引在食道上。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安全性高,配合相应药品容器食道固定方法,使施药更直接、方便、及时,能减轻患者施药痛苦,且具有更好的施药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食道辅助施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ph胶囊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ph胶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2.如图1所示,一种食道辅助施药装置,包括药槽1,药槽1开口处连接有可溶性密封片2。本实施例中,药槽1为塑料外壳,由聚碳酸酯材料或亚克力材料等满足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制成,且稳定性较高,不溶于水,消化液等,其功能为承载药品作用。
23.可溶性密封片2包括相连接的外廓部21和内接部22,二者共同构成药槽开口位置的密封面,可将药品封存在药槽中。
24.其中外廓部21部分或全部为溶于酸性的低ph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外廓部21中空,呈框状,内接部22连接于外廓部21中空处。外廓部21全部为溶于酸性的低ph材料制成。溶于酸性的低ph材料为满足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其在胃酸等溶液作用下会慢慢融化,该材料的融化时间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节成分比例,一般为≧96小时。
25.内接部22部分或全部为溶于消化液的材料制成。本实施例的内接部22全部由糯米纸构成。当溶于低ph值的材料制成的外廓部21溶解后,糯米纸与消化液接触后可以快速溶解。
2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ph胶囊,包括如上的食道辅助施药装置。具体的,药槽1连接于ph胶囊的传感器3或夹持座4上。本实施例中,药槽1底部连接于ph胶囊的传感器3上,可溶性密封片2远离药槽1一侧连接于ph胶囊的夹持座4上。药槽1及可溶性密封片2与ph胶囊的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胶粘的方式。
2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药品容器食道固定方法,可采用上述食道辅助施药装置,通过负压吸引的方式将药品容器锚定在食道上,其中,药品容器至少部分可溶于胃酸。本实施例中,药品容器连接于ph胶囊上,ph胶囊负压吸引在食道上。
28.本发明的食道辅助施药装置和ph胶囊使用时,输送器将带有食道辅助施药装置的ph胶囊送到人体食道目标位置,采用负压吸引,将ph胶囊锚定在食道目标位置。此处ph胶囊采用的负压吸引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不再赘述。
29.当出现反流后,胃酸到达ph胶囊位置,此时传感器会检测到ph值信号,这是ph胶囊的基本检测功能。同时胃酸会与溶于低ph值的材料接触,此时该材料会在胃酸作用下开始慢慢溶解,当该材料完全溶解后,糯米纸便和消化液接触,开始溶解。当该两种材料溶解后,ph胶囊会解体,夹持座4可能在食道上继续留存数小时到数天时间(因人而异),传感器3与药槽1及其内部的药品便顺着食道进入胃部,药品此时便被释放出来,即可及时施药,避免单独施药带来的痛苦且施药方式更直接,具有更好的施药效果。
30.如果没有胃食道反流现象,则ph胶囊及食道辅助施药装置在食道中可保持完整性,待夹持座4脱离食道后,一起进入胃部,由于低ph值材料的溶解时间设定为96小时以上,而人体的排除时间一般为10-24小时,因此即使与胃液接触,胶囊的完整性依然可以保证,以避免无反流也施药的现象。
31.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