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费用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8423883发布日期:2022-01-11 23:3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费用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智能化医疗信息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疗费用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疗的需求也大幅增长,医疗费用也呈现出大幅上涨的态势。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医疗费用,让医疗机构诊疗行为更加规范,医疗支出得到合理补偿,医疗技术得到充分发展;患者方面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避免过度治疗,减轻经济负担;医疗保险实现金额不超支,使用效率更加高效,对医疗机构和医保患者的管理更加精准,同时结算方式也更加便捷。
3.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是用于衡量医疗服务质量效率以及进行医保支付的一个重要工具。drg根据年龄、疾病诊断、合并症、并发症、治疗方式、病症严重程度及转归和资源消耗等因素,将患者分入若干诊断组进行管理,保险机构不再是按照患者在院的实际费用支付给医疗机构,而是按照病例所进入的诊断相关组的付费标准进行支付。dip,指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是用一个模糊数学的办法来解决医保支付的问题,包括了按病种付费和总额预算管理。医疗费用管控关系到疾病的有效治疗、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患者的安全和健康等,是保障医疗质量,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维护患者权益的关键。
4.医保应用drg/dip付费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是实现医-保-患三方共赢。通过drg/dip付费,医保基金不超支,使用效率更加高效,对医疗机构和医保患者的管理更加精准;医院方面诊疗行为更加规范,医疗支出得到合理补偿,医疗技术得到充分发展;患者方面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减轻经济负担,同时结算方式也更加便捷。
5.现有医疗费用管理体系针对drg/dip费用管理通常是针对drg/dip分组确定总体费用目标,对于具体诊疗过程中的各项目费用缺乏管控手段,由于患者个人实际情况、疾病情况、严重程度及是否存在并发症等都不尽相同,导致治疗方案和费用也不尽相同,难以进行费用管控。
6.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医疗费用管理方法及系统,基于drg进行医疗费用管理,从适用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治疗方案各项目的必要性,去除或减少治疗方案中非必要性的治疗,增加或更换治疗方案中必要性高的治疗,可以精确管控医疗费用,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规范诊疗行为,避免过度治疗,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医疗费用管理体系对于drg/dip具体诊疗过程中的各项目费用缺乏管控手段而导致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治疗行为不规范的问题,提供一种医疗费用管理方法及系统,基于drg进行医疗费用管理,从适用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治疗方案各项目的必要性,去除或减少治疗方案中非必要性的治
疗,增加或更换治疗方案中必要性高的治疗,可以精确管控医疗费用,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规范诊疗行为,避免过度治疗,减轻医保及患者经济负担。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疗费用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9.建立医疗费用管理数据库,所述医疗费用管理数据库包括医疗费用管理的相关规则;
10.获取患者信息、疾病信息和医疗信息;
11.将患者进行drg/dip分组;
12.根据患者不同的人群信息和疾病信息,以及治疗方案,将各分组再细分为一层或以上亚组,将患者分入适合的亚组并获取费用管理目标;
13.对治疗方案进行分解,对各子项目的治疗合理性及必要性进行综合分析,给出治疗方案费用管控的分析结果。
14.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疗费用管理方法,所述治疗方案的子项目包括:药物治疗/医疗器械治疗/检查/检验/手术/化疗/放疗/光疗/热疗/磁疗/电疗/电磁疗/声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操作/理疗/食疗/康复/运动/保健/心理干预/营养支持/中医疗法中的至少一项。
15.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疗费用管理方法,所述治疗方案的子项目包括:诊断阶段治疗/手术前准备阶段治疗/围手术期阶段治疗/手术后观察期阶段治疗/康复期阶段治疗中的至少一项。
16.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疗费用管理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人工设定、大数据分析或循证优化,得出不同drg/dip分组或亚组下的医疗费用管理模型,所述医疗费用管理模型包括费用目标分解、费用占比和类别明细模板,以及治疗方案模板。
17.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疗费用管理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对于治疗方案的各子项目,设定包括适用性、安全性、有效性、舒适性、经济性中的至少一项分析项目,并对于治疗方案的各子项目在不同分析项目中的分析结果,分别设定对应的级别/分值,在进行治疗方案子项目的治疗合理性及必要性综合分析时,能够根据子项目在各分析项目所对应的级别/分值以及医疗费用管理模型,计算出不同子项目的治疗合理性及必要性的综合级别/分值。
18.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疗费用管理方法,所述治疗方案费用管控的分析结果可用于治疗方案的费用管控审核、治疗方案的费用管控点评、给出治疗方案费用管控的调整建议、推荐适合费用管控的治疗方案。
19.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疗费用管理方法,所述医疗费用管理的相关规则包括:医疗保险/福利的相关规则、经济性管控的相关规则、适用性的相关规则、禁忌的相关规则、需要谨慎/注意的相关规则、相互作用的相关规则、过敏的相关规则、时间的相关规则、开展方法/使用方法的相关规则、用量的相关规则、不良反应的相关规则、准备/保护措施的相关规则、适宜性/舒适性/依从性的相关规则、行政管理的相关规则中的至少一项。
20.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疗费用管理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患者个人信息数据库,所述患者个人信息数据库中包括患者的相关信息,用于提供或补充患者的相关信息。
21.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疗费用管理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医保结算功能,所述医保结算功能包括将数据上传至医保结算系统,并获取医保结算的结果。
2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医疗费用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23.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医疗费用管理数据库,所述医疗费用管理数据库包括医疗
费用管理的相关规则;
24.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患者信息、疾病信息和医疗信息;
25.智能分析模块,用于将患者进行drg/dip分组,根据患者不同的人群信息和疾病信息,以及治疗方案,将各分组再细分为一层或以上亚组,将患者分入适合的亚组并获取费用管理目标,对治疗方案进行分解,对各子项目的治疗合理性及必要性进行综合分析,给出治疗方案费用管控的分析结果。
26.本发明的一种医疗费用管理方法及系统,医疗费用管理方法包括:建立医疗费用管理数据库;获取患者信息、疾病信息和医疗信息;将患者进行drg/dip分组;将各分组再细分为一层或以上亚组,将患者分入适合的亚组并获取费用管理目标;对治疗方案进行分解,对各子项目的治疗合理性及必要性进行综合分析,给出治疗方案费用管控的分析结果。医疗费用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库模块,信息获取模块和智能分析模块。通过本发明的一种医疗费用管理方法及系统,基于drg/dip进行医疗费用管理,从适用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治疗方案各项目的合理性及必要性,调整治疗方案的各项目或各项目的治疗强度,可以精确管控医疗费用,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规范诊疗行为,避免过度治疗,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一种医疗费用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28.图2为本发明一种医疗费用管理系统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下。
30.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一种医疗费用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医疗费用管理方法包括:
31.步骤1:建立医疗费用管理数据库。
32.医疗费用管理数据库包括医疗费用管理的相关规则,具体包括与医疗费用管理相关的各项目的分析/应用/使用的规则和数据等内容,还可以包括各种相关要素属性及其各要素属性的值/范围/计算方法/来源/限制条件/排除条件,各种/各组/各类要素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规则/计算方法。
33.本发明的医疗费用管理数据库是基于各种临床治疗路径、指南、相关价格规定、相关价格目录、相关招标结果、相关物价政策、相关保险支付条款、相关保险支付协议、相关招标结果、相关采购目录、药品说明书、处方集、药典、专家共识、医联体/医院/科室内部的会议纪要及共识、行业规范、教材、论文、著作、发明、科学推论、实验报告、试验报告、数据分析报告、测试报告、检测报告、审批文件、相关法规、相关指导意见、相关政策、相关制度、相关目录、相关文献资料、相关医生/护士/药师/护理人员/使用者/售货员的使用评价/使用结果/使用监测报告/安全报告、其他文献资料、其他具有专业性/权威性的研究结果,还可以基于循证医学的方法,或基于现有数据的概率推测,还可以包括需要人工设定的各种权重/各种等级/各种排序等来源建立的数据库,也可以包括基于信息重整/信息分析/大数据分
析建立的数据库,也可以包括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建立的数据库,也可以包括通过数据挖据分析后得出的数据库,也可以包括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后得经过人工设定出的规则和指标,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指导性。医疗费用管理数据库也可以是通过上述方法组合建立的数据库。数据库可以是按版本更新,也可以是根据实际数据实时更新。医疗费用管理数据库可以是关系型数据库,也可以是非关系型数据库;可以是表数据库,也可以是图数据库;相关数据可以是结构化数据,也可以是非结构化数据。医疗费用管理数据库的数据形式可以是文本、图表、音频、视频或其他适合的形式。
34.医疗费用管理的相关规则可以包括:医疗保险/福利的相关规则、经济性管控的相关规则、适用性的相关规则、禁忌的相关规则、需要谨慎/注意的相关规则、相互作用的相关规则、过敏的相关规则、时间的相关规则、开展方法/使用方法的相关规则、用量的相关规则、不良反应的相关规则、准备/保护措施的相关规则、适宜性/舒适性/依从性的相关规则、行政管理的相关规则中的至少一项,还可以包括其它与医疗费用管理相关的规则。
35.医疗费用管理的相关规则涉及到的要素可以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人群信息、遗传相关信息、疾病信息、病史信息、用药史信息、医疗器械使用史信息、操作项目、生理发育信息、婚育信息、生理状况、心理/智力状况、生活/工作/学习/运动/娱乐信息、环境信息、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化妆品相关信息、医疗保险相关信息、医疗机构信息等各项要素信息与药品合理及合规使用的关系。其中,人群信息可以包括特定年龄、性别、发育状况、婚姻状况、生育状况、工作状况、学习状况、运动状况、生活状况、生理状况、心理状况、遗传学状况等特定人群信息。遗传相关信息包括:遗传信息、遗传病史、家族病史等信息。疾病信息包括:疾病、诊断、症状、症型、症候、指标、脉象、舌诊等信息。病史信息包括病史、手术史、放疗史、化疗史、心理治疗史、理疗史、免疫治疗史、基因治疗史等信息。用药史信息包括:用药史、药物疗效、药物不良反应、药物过敏史、药物耐受情况等信息。医疗器械使用史信息包括:医疗器械使用史、医疗器械使用疗效、医疗器械使用不良反应、医疗器械耐受情况等信息。操作项目包括手术、检查、检验、测试、检测、操作、保健、康复、心理治疗、放疗、化疗、理疗、热疗、光疗、磁疗、电疗、冷疗、电磁疗、声疗、免疫疗法、基因治疗、减肥、健身、整形、美容等项目。生理发育信息包括:生长发育情况、生理阶段、生育能力等信息。婚育信息包括婚史、生育史、性生活等信息。生理状况包括:体能、营养状况、听力、视力、味觉、嗅觉、触觉、呼吸、运动协调、消化、吸收、排泄等状况和相关能力的水平。心理/智力状况包括:心理疾病、情绪、感受、智力、注意力、记忆力、感知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等。生活/工作/学习/运动/娱乐信息包括:饮食、作息、睡眠、工作、学习、娱乐、运动等信息。环境信息包括:温度、湿度、气压、季节、海拔、空气质量、地形、地貌、含氧量、光照、紫外线、辐射、电磁波、噪音、流行病、植物等信息。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化妆品相关信息包括:药物使用、医疗器械使用、保健品使用、化妆品使用等相关信息。医疗保险相关信息包括医疗福利、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医疗机构信息包括医疗机构级别、专科、属性、地区,科室等信息。
36.医疗费用管理数据库中的各项规则还包括各要素需要组合生效的情况,相关规则可由多要素之间按照多层次的与/或/非关系以及由相关公式定义的关系组合之后的综合条件定义,还可以包括相关规则与时间维度有关的情况。
37.医疗保险/福利的相关规则及其要素可以包括:治疗方案及各子项目是否属于医疗福利/医保或商业保险范围及条件、对象、比率、计算方法、金额等,也可包括相关约束条
款医院/科室/医生/护士等的限制,也可以包括价格、单次费用、单日费用、单疗程费用、总费用等信息。治疗方案及各子项目是否属于医疗福利/医保或商业保险范围及条件包括:人群、诊断、症状、症候、症型、手术、检验、检查、操作、项目、康复、心理治疗、理疗、保健、护理、陪护、区域、医疗机构、科室、医生、药店、检验中心、体检中心、治疗中心、康复中心、方法用量等要素及其要素组合。相关约束条款如违规行为、检查方式、违规处罚措施等。
38.经济性管控的规则及其要素可以包括:治疗方案及各子项目的单次费用、单日费用、单疗程费用、总费用、次均、台均/术均、人均、日均、月均上的费用限制,在不同医院/科室/医生/护士的费用限制,在不同疾病/不同方案/不同项目/患者的费用限制等,还可以包括根据患者实际经济能力和预算预先设定治疗方案的经济性相关指标。
39.适用性的相关规则及其要素可以包括:治疗方案及各子项目的适用性的必要性、级别、程度、排序、有效性、患者/操作者/医生/药师/护士/看护人的适用性评价,适用人群合理及合规性、适用目的合理及合规性、适应症/适应征/适用条件合理及合规性、影响适用性的各因素及其与适用性的关系等。
40.禁忌的相关规则及其要素可以包括:治疗方案及各子项目存在禁忌的原因,可能影响禁忌的各因素与禁忌的关系,相关患者/操作者/医生/护士/药师/看护人的指导和提示/警示信息,上述情况存在禁忌的后果,相应禁忌的级别、程度、排序、发生率,患者/操作者/医生/药师/护士/看护人的禁忌相关评价,以及上述情况存在禁忌的发现及补救措施等内容。
41.需要谨慎/注意的相关规则及其要素可以包括:治疗方案及各子项目存在需要谨慎或注意的原因,可能影响谨慎或注意的各因素与谨慎或注意的关系,相关患者/操作者/医生/护士/药师/看护人的指导/警示信息,谨慎/注意的级别、程度、排序、出现几率、危险程度、上述情况可能出现的后果,患者/操作者/医生/药师/护士/看护人的对谨慎或注意的评价,上述情况出现相关后果的发现及补救措施等相关内容。
42.相互作用的相关规则是指治疗方案的各子项目相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或者治疗方案及各子项目与其他药物、手术、医疗检查及检验、饮食、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操作等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相关规则,即如果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则应该避免或谨慎选择该治疗方案及各子项目并在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监护和做好救护准备。
43.相互作用的相关规则及其要素可以包括:治疗方案及各子项目与其他药物/医疗器械/检查/手术/化疗/放疗/光疗/热疗/磁疗/电疗/电磁疗/声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操作/理疗/康复/保健/运动/心理干预/保健品/保健食品/化妆品/饮食等因素或项目同时存在/进行时可能出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情况,以及治疗方案及各子项目与相关药物/医疗器械/检查/手术/化疗/放疗/光疗/热疗/磁疗/电疗/电磁疗/声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操作/理疗/康复/保健/运动/心理干预/保健品/保健食品/化妆品/饮食的各自的作用部位/途径/方法/相互间隔时间/剂量/时间等因素对上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影响,以及可能对上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对相互作用可能造成的影响。
44.可能对上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包括:患者遗传相关因素、生活作息相关因素、饮食相关因素、疾病/治疗史相关因素、家族病史、过敏因素、工作/学习/运动/活动相关因素、环境相关因素、生理/心理/学习/睡眠/运动/情绪/代谢/视力/听力/智力/注意力/食欲/免疫/生长发育/记忆力/生育能力等状态/状况/水平因素、年龄相关因
素、生理机能相关因素、生育状况相关因素、性生活状况相关因素,以及其他可能增强/减少/改变上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其他因素和项目,以及这些因素和项目对相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产生的具体影响方式、影响结果和影响程度等等。
45.相互作用的相关规则还可以包括:治疗方案及各子项目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原因,相关患者/操作者/医生/护士/药师/看护人的指导/警示信息,上述情况可能出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后果,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级别、程度、排序、出现概率、危险/有益程度、患者/操作者/医生/药师/护士/看护人对相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评价、以及上述情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发现及补救措施等内容。
46.过敏的相关规则及其要素可以包括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治疗方案及各子项目的理化性质以及作用原理/机制,具体要素包括:成分、原材料、电、磁、光、热、辐射、刺激性、尺寸、重量、重金属、毒性、气味、形状、规格、包装、材质、添加剂、防腐剂、防冻剂、耗材材料等及其相关浓度、含量、强度、价效等相关信息。
47.过敏的相关规则还可以包括: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发育相关信息、生育相关信息、性生活相关信息、遗传相关信息,所处环境的气候/空气质量/湿度/季节/温度,患者疾病/症状/指标/感受/情绪,患者工作状况/学习状况/休息状况/运动状况/营养状况/饮食状况/作息时间/免疫力状况,患者的药物/手术/化疗/放疗/光疗/热疗/磁疗/电疗/电磁疗/声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方法的治疗史或治疗中或计划治疗,患者的家族病史/疾病史/过敏史/遗传病史/区域流行病史/吸烟史等可能与过敏有关的信息。
48.过敏的相关规则还可以包括:不同条件下出现过敏反应可能的表现和后果,出现过敏的原因和机制,可能影响过敏的各因素与过敏的关系,相关患者/操作者/医生/护士/药师/看护人的指导/警示信息,过敏反应的级别、严重程度、排序、出现几率,患者/操作者/医生/药师/护士/看护人对相关过敏反应的评价,上述情况出现相关过敏反应的发现及补救措施等内容。还可以设定需要做过敏试验的条件,如果患者的情况符合相关条件,则需要先经过过敏试验且结果为阴性才能通过。
49.时间的相关规则及其要素可以包括:治疗方案及各子项目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间歇时间、间断时间、进行周期、进行频率、疗程时间、疗程周期、疗程间隔、疗程数、起效时间、失效时间、结束时间等。时间的相关规则可以以不同的时间属性类型定义及存储,时间相关要素属性类型包括与自然节律相关时间要素属性如:年、月、日、日间/夜间、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间/夜间、季节、节气、阴历年/月/日等;与时辰相关时间要素属性如:小时、分钟、时辰等;与个人作息生活规律相关时间要素属性如:起床、餐前/餐中/餐后、睡前;与特定病情/症状/指标/心理状态/生理状态/感受相关时间要素属性如:体温超过某值时、疼痛时、疲倦时、眩晕时、心慌时、恶心时、肌酐清除率超过某值时、血压低于某值时、心率超过某值时、情绪低落时、感觉恐惧、亢奋时等;与治疗相关的时间要素属性如:某检查前一天、某手术后3小时、换某药时、某理疗项目后等;与患者年龄/发育阶段相关的时间要素属性如:出生后2周、乳牙萌出后、青春期发育后、停经后半年、更年期等;与患者生理周期相关的时间要素属性如:月经第一天等;与患者生育/性生活相关的时间要素属性如:夫妻同房后24小时、准备怀孕前3月、怀孕24周、生产后3天等;与患者工作/活动/运动/学习相关时间要素属性如:坐车前、坐船前、高空操作前、长时间阅读后等。
50.时间的相关规则还可以包括:可能影响时间的各因素及其与时间的关系,还可以
包括时间需要做不同时间属性类型相互转换时的相互转化关系以及与国际标准时间以及各时区时间之间的计算和相互转换关系。
51.开展方法/使用方法的相关规则及其要素可以包括:治疗方案及各子项目的接受或使用途径、部位、时间、距离、温度、环境、条件、设备/耗材、操作方法、操作人员要求、保护条件/保护措施、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还可以包括:治疗方案及各子项目可能受到治疗目的、适用人群、对应适应症/适应征、对应健康状态评价项目、对应环境、性能、用量、患者药物/医疗器械/保健品/饮食/化妆品/医疗检查及检验、患者工作/学习/运动相关信息、患者性生活/作息时间/遗传信息等因素的影响及其影响结果。还可以包括未按照正确的方法接受或开展治疗方案及各子项目时可能出现的后果以及相关补救措施。
52.用量的相关规则及其要素可以包括:治疗方案及各子项目的相关物品的规格、包装、剂量、数量、强度、频率、波长、浓度、方法、使用范围、使用时长、使用面积等,包括需要进行单位/数据转化的项目信息,还可以包括:用量可能受到目的、适用人群、对应适应症/适应征、对应健康状态评价项目、对应环境、性能、用法、患者药物/医疗器械/保健品/饮食/化妆品/医疗检查及检验、患者工作/学习/运动相关信息、患者性生活/作息时间/遗传信息等因素的影响及其影响结果。还可以包括:单次用量/极量、单日或其他时间单元次数/频率、单日或其他时间单元用量/极量、单疗程总量、总疗程次数、总量、极量等信息。还可以包括未按照正确的用量接受或开展治疗方案及各子项目时可能出现的后果以及相关补救措施。
53.不良反应的相关规则及其要素可以包括:治疗方案及各子项目的方法/用量/时间/频率/间隔/防护措施等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关系,以及可能影响不良反应的各因素与不良反应的关系,还可以包括:不良反应的症状/指标信号/表现/感受/严重程度/危害、不良反应的处理、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不良反应出现后的补救措施等。
54.准备/保护措施的相关规则及其要素可以包括:为避免或减少治疗方案及各子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损害所采取的物理、化学、药物、食物、保健品、康复、生物制品、心理干预、人文等类型的准备/保护/干预/补救/恢复相关措施,还可以包括未按照相关规则采取准备/保护措施时可能出现的后果及其风险的级别以及相关补救措施。
55.适宜性/舒适性/依从性的相关规则及其要素可以包括:治疗方案及各子项目的舒适度、方便性、难度、依从性难度、美观度、佩戴重量、形状、大小、体积、占地面积、口味、气味、手感、温度、硬度、刺激性、便携性、储存方便性等,以及调整适宜性/舒适性/依从性的方法,包括各种辅助条件、辅助措施、辅助方法、辅助操作等。
56.适宜性/舒适性/依从性的相关规则还可以包括: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敏感程度、电刺激/磁场/压力/疼痛的耐受度、口味偏好、运动能力、体力、工作/学习/运动/活动/出行规律和特点、作息时间、美观要求、学习能力、操作能力、执行能力等情况,设定适宜性/舒适性/依从性相关各项目的权重和合并计算方法,以及患者的适宜性/舒适性/依从性的目标设定。适宜性/舒适性/依从性的相关规则还可以包括未能达到目标设定时,需要提示相关医生、护士、药师、患者、看护者调整相应适宜性/舒适性/依从性的方法。
57.行政管理的相关规则及其要素可以包括:治疗方案及各子项目的地域相关规定/要求、医院级别相关规定/要求、医院性质相关规定/要求、科室相关规定/要求、医生相关规定/要求、操作者相关规定/要求、患者相关规定/要求、病种相关规定/要求、重点监控的相关规定/要求、超常预警的相关规定/要求、招标结果、物价政策相关规定/要求、天数相关规
定/要求、金额相关规定/要求、drgs(疾病相关分类)的相关规定/要求、临床路径相关规定/要求等。患者相关规定/要求包括:医保、自费、工伤、新农合、干保、慢病、行动不便、老年人、残疾人等。金额相关规定/要求包括:是否符合单病种付费、总额预付、费用占比控制、单品种采购/检查的金额限制、品类采购/检查的金额限制等相关费用额度。
58.医疗费用管理数据库还可以包括对各drg/dip分组根据患者不同的人群信息和疾病信息,以及治疗方案,将各分组再细分为一层或以上亚组的分组方案。
59.通过drg/dip分组来进行医疗费用管理,可以在drg/dip分组下,对每个分组再进行细分,根据不同的人群信息和疾病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可以将每个分组再细分为一层或多层亚组,通过进一步分组,可以更加精细的管理医疗费用。细分的分组方案和费用管理目标可以是根据人工设定、大数据分析或循证优化得出的,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对各子项目及相关的费用管理目标进行调整与优化。
60.对于每个分组或亚组,可以将治疗方案按照不同的类型或阶段分成多个子项目,为每个子项目制定费用标准值、费用占比以及类别明细模板等等。例如:治疗方案的子项目按类型可以分为:药物治疗/医疗器械治疗/检查/检验/手术/化疗/放疗/光疗/热疗/磁疗/电疗/电磁疗/声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操作/理疗/食疗/康复/运动/保健/心理干预/营养支持/中医疗法等等。治疗方案的子项目也可以按阶段分为:诊断阶段治疗/手术前准备阶段治疗/围手术期阶段治疗/手术后观察期阶段治疗/康复期阶段治疗等等。
61.医疗费用管理数据库还可以包括不同drg/dip分组或亚组下的医疗费用管理模型,所述医疗费用管理模型包括费用目标分解、费用占比和类别明细模板,以及治疗方案模板。治疗方案模板可以是适合各分组/亚组的具体的治疗方案,包括治疗方法、内容、治疗量、时间、操作、注意事项等。治疗方案模板可以是整体的治疗方案,也可以是部分的治疗方案,例如:按照不同的类型或阶段的子项目的具体方案。
62.医疗费用管理模型可以是根据人工设定、大数据分析或循证优化得出的,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对各子项目及相关的费用标准进行调整与优化。
63.步骤2:获取患者信息、疾病信息和医疗信息。
64.在本发明中,患者信息可以包括:患者基本信息、遗传相关信息、家族健康相关信息如家族病史、病史、过敏史、区域流行病史、用药史、手术史、医疗器械使用史、学习情况、工作情况、运动情况、家庭情况、生活环境、兴趣爱好、依从性情况、耐受情况、医疗保险情况,以及生理/心理/学习/工作/体能/睡眠/运动/情绪/代谢/视力/听力/智力/注意力/饮食/免疫/生长发育/记忆力/生育能力状况和作息时间等信息。
65.疾病信息可以包括:患者的各种生理/心理/学习/工作/体能/睡眠/运动/情绪/代谢/视力/听力/智力/注意力/食欲/免疫/生长发育/记忆力/生育能力/遗传相关信息等的指标、参数、状态或状况;对疾病/症状/指标等通过问询、检查、检测、试验、实验、手术、评估、评价、观察所得到的信息;与患者生长发育/生育/避孕/辅助生殖/心理需求/学习需求/工作需求/运动需求/娱乐需求/营养需求/热量需求等有关的信息;患者的手术/操作/检查/检测/监测/评估/评价/分析/预测/理疗/热疗/光疗/磁疗/电疗/康复/保健/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信息;患者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化妆品等相关的信息。
66.医疗信息可以包括诊断信息、治疗方案信息、医疗条件信息和治疗结局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与治疗有关的信息。诊断信息可以包括与诊断有关的检查、检验信息。治疗方案
信息可以包括药物治疗/医疗器械治疗/检查/检验/手术/化疗/放疗/光疗/热疗/磁疗/电疗/电磁疗/声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操作/理疗/食疗/康复/运动/保健/心理干预/营养支持/中医疗法等的相关信息。医疗条件信息可以包括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水平、医疗人员资质、药品目录、手术室/icu/病房环境的信息。治疗结局信息可以包括治疗效果、疾病改善、治疗安全性、不良结局等信息。
67.治疗方案是医生针对患者的症状,在充分了解病情、病史、诊断和检查结果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案。治疗方案为了实现一个或多个治疗目标,由一个或以上子项目,按照一定的时间、方法、空间、强度以及子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组合而成,子项目可以是药物治疗/医疗器械治疗/检查/检验/手术/化疗/放疗/光疗/热疗/磁疗/电疗/电磁疗/声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操作/理疗/食疗/康复/运动/保健/心理干预/营养支持/中医疗法等等。子项目可以包括涉及到的具体药品/器械/设备/材料/人员/食品/保健食品/动作/手法/运动和具体使用方法、使用量/强度、使用时间等。治疗目标可以是诊断/治疗/预防疾病、指标改善、延缓衰老、减少疼痛、降低风险、改变机体功能和形态等。
68.获取患者患者信息、疾病信息和医疗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患者相关症状、相关指标、感受、状态、生理功能自述;患者学习、工作、生活、运动等的状态和需求自述;医疗人员开具的医嘱;患者的病历、电子病历、诊断报告、检查结果、检验结果、监测结果、评估报告;从患者个人信息数据库中获取;通过问询、检查、检测、试验、实验、手术、评估、评价、观察等方法获取的信息;事先设定的时间、季节、时辰、间隔、周期等信息;事先设定的监测各项生理、病理指标的变化等途径;患者个人信息数据库、健康档案、家庭或家族成员健康记录、医嘱、病历、药历、处方、电子病历、医疗机构信息系统、药店/医疗器械店信息系统、就医记录、治疗记录、评估报告、咨询记录、调查记录、作息记录/计划、饮食记录/计划、用药记录/计划、治疗记录/计划、运动记录/计划、工作记录/计划、学习记录/计划、康复记录/计划、保健记录/计划、检验/检查单、手术计划/记录、健康管理计划、收费单、临床治疗路径、检查/检验结果、手术设定/记录、基因检测结果,也可以从患者/医生/护士/看护人的使用/处方/推荐记录获得,也可以是由各种穿戴设备、传感器、电子设备、电子定位系统、天气预报系统、电子温湿度/气压检测设备、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系统、智能监视/监测系统、智能眼镜、智能马桶、智能地面、智能秤、智能检测/分析设备、电子输液系统、手术机器人、人脸识别分析、指纹识别、语音识别、步态识别、定位系统、社交平台等设备或系统提供,也可以是由患者生活、学习、工作、运动、出行、社交、购物、饮食、作息、娱乐等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到,也可由患者的人种/家族/区域/年龄/婚姻/生育等相关信息分析得到。缺失信息也可以由患者/医生/护士/看护人提供或完善相关信息,也可以是将相关性高的信息主动提示患者/医生/护士/看护人去观察、监测、检查、问询、分析、确认、记录是否出现相关情况或获取相关指标/表现/感受/症状/生理改变,相关性是由设定或通过数据分析的把各项相关要素按照对治疗方案合理及合规性在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宜性/舒适性/依从性等方面的重要性进行分级或排序,对重要性较高的可以设定为必须完善否则不能进行下一步的信息。获取患者治疗方案的相关要素实际信息时,还可以根据医疗人员个人信息数据库对特定医疗人员开具的相关医嘱信息进行分析,以便进一步准确掌握相关要素的实际信息。评估报告包括生理、心理、经济、信用、运动能力等。智能检测/分析设备包括:气味、图像、声音、脉象、x
光片、ct、核磁、超声波检查、脑电波、质谱分析仪、舌诊分析、眼底检查、胃镜、肠镜、导管、微创镜、心率、血氧量、血压、血糖、血脂、体温、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粪便检查、脉博测量/分析设备等。
69.步骤3:将患者进行drg/dip分组。
70.按照drg/dip分组的标准将患者进行drg/dip分组。在本发明中,医疗费用管理方法主要是基于drg/dip来进行医疗费用管理,即根据患者年龄、疾病诊断、合并症、并发症、治疗方式、病症严重程度及转归和资源消耗等因素,将病例进行分组,再由分组确定费用管理的具体目标。
71.步骤4:根据患者不同的人群信息和疾病信息,以及治疗方案,将各分组再细分为一层或以上亚组,将患者分入适合的亚组并获取费用管理目标。
72.由于按照现行的drg/dip分组,分组后组内的患者的各方面特征的差异仍旧较大,故而不太容易对每个组进行细致的费用管理。为了更精细的设定费用管理目标,进行精细管理,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人群信息和疾病信息,以及治疗方案,将各分组再细分为一层或以上亚组。经过细分一层或多层亚组后,在同一个亚组内的患者在患者年龄、疾病诊断、合并症、并发症、治疗方式、病症严重程度及转归和资源消耗等方面的特征差异均大大减小,可以设定相关的费用管理目标进行精细的管理。
73.费用管理的目标可以是总费用的目标,也可以是根据人工设定或大数据分析得出的各项费用指标,例如:drg/dip分组或亚组内例均费用、例均成本、例均天数、各子项目的费用/成本、支付结余、药占比、检占比、耗占比等。
74.步骤5:对治疗方案进行分解,对各子项目的治疗合理性及必要性进行综合分析,给出治疗方案费用管控的分析结果。
75.首先,对于治疗方案进行分解,得到一个或以上治疗方案子项目,子项目可以是按类型分为:药物治疗/医疗器械治疗/检查/检验/手术/化疗/放疗/光疗/热疗/磁疗/电疗/电磁疗/声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操作/理疗/食疗/康复/运动/保健/心理干预/营养支持/中医疗法等等,也可以按阶段分为:诊断阶段治疗/手术前准备阶段治疗/围手术期阶段治疗/手术后观察期阶段治疗/康复期阶段治疗等等。子项目可以包括涉及到的具体药品/器械/设备/材料/人员/食品/保健食品/动作/手法/运动和具体使用方法、使用量/强度、使用时间等。
76.drg/dip根据年龄、疾病诊断、合并症、并发症、治疗方式、病症严重程度及转归和资源消耗等因素,将患者分入若干诊断组进行管理,保险机构不再是按照患者在院的实际费用支付给医疗机构,而是按照病例所进入的诊断相关组的付费标准进行支付。但是,在具体诊疗过程中,由于患者个人实际情况、疾病情况、严重程度及是否存在并发症等都不尽相同,导致治疗方案和费用也不尽相同,导致目前没有对诊疗行为和费用进行规范化管控。
77.本发明的医疗费用管理方法,对治疗方案各子项目的治疗合理性及必要性进行综合分析,从适用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治疗方案各子项目的必要性,分析治疗方案各子项目的合理性及必要性与风险、成本、需要付出的代价等因素的关系,得出是否需要该子项目。对于治疗方案的各子项目,设定包括适用性、安全性、有效性、舒适性、经济性中的至少一项分析项目,并对于治疗方案的各子项目在不同分析项目中的分析结果,分别设定对应的级别/分值,在进行治疗方案子项目的治疗合理性及必要性综
合分析时,能够根据子项目在各分析项目所对应的级别/分值以及医疗费用管理模型,计算出不同子项目的治疗合理性及必要性的综合级别/分值,以便于对不同子项目给出综合分析结果或排序,包括不同子项目之间的比较。
78.通过综合分析,对治疗方案中每个子项目计算治疗合理性及必要性的综合级别/分值,根据预先设置的阈值给出治疗方案费用管控的分析结果。可以预先设定调整治疗子项目或优化治疗强度的阈值,当某个子项目的阈值小于调整阈值,则需要去除或更换该治疗子项目;如果某个子项目的阈值小于优化阈值,则需要降低该子项目的治疗强度。
79.例如:对于某治疗方案的患者来说,在手术后对血压进行监测降低患者风险从安全性上是合理的,但是采用动态血压监测费用是高昂的,因而存在过度医疗的问题,通过计算动态血压监测子项目的治疗合理性及必要性的综合级别/分值,得出动态血压监测的治疗合理性及必要性低,所以需要更换。可以降低监测血压的强度,采用间隔监测血压的方式,即满足患者术后对血压进行监测的需求,低廉的费用也不存在成本过高问题,该患者病例的费用管控方案包括用间隔监测血压替代动态血压监测。
80.再比如:对于某感冒患者的治疗方案来说,治疗引起感冒的病毒是必要的,但由于该患者的咳嗽症状不严重,并且随着感冒病毒的治愈,咳嗽症状会自然好转,因而通过药物治疗咳嗽是不必要的。通过计算药物治疗咳嗽子项目的治疗合理性及必要性的综合级别/分值,综合级别/分值极低,得出药物治疗咳嗽是非必要的,所以需要去除治疗方案中的药物治疗咳嗽。
81.本发明的医疗费用管理方法,分析治疗方案子项目的治疗合理性及必要性的依据可以是预先设定需要替换/去除的子项目综合级别/分值的阈值。治疗方案子项目的综合级别/分值符合预先设定的去除阈值,则说明该子项目是非必要,需要去除;治疗方案子项目的综合级别/分值符合预先设定的替换阈值,则说明该子项目必要性低,需要替换。阈值可以是通过人工设定或大数据分析得出,也可以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化。
82.本发明的医疗费用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人工设定或大数据分析,得出不同drg/dip分组下的医疗费用管理模型,用于分析治疗方案各子项目的治疗合理性及必要性,为费用管控提供依据。医疗费用管理模型可以包括不同drg/dip分组下的费用管控项目、指标、权重等等。例如:对于老年人,舒适性的权重有所加强;对于经济条件好的人,经济性的权重会有所降低。医疗费用管理模型也可以是通过人工设定或大数据分析得出,也可以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化。
83.治疗方案费用管控的分析结果可用于治疗方案的费用管控审核、治疗方案的费用管控点评、给出治疗方案费用管控的调整建议、推荐适合费用管控的治疗方案。
84.本发明的医疗费用管理方法,还可以对多个不同维度细分的费用管控目标中相互冲突的部分进行合理性分析,依据医疗费用管理数据库中的医疗费用管理的相关规则,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并给出分析结果,相关分析结果可以用于费用管理的审核/点评/建议/推荐等,还可以依据相关分析结果对医疗费用管理模型进行优化。
85.本发明的医疗费用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患者个人信息数据库,所述患者个人信息数据库中包括患者的相关信息,用于提供或补充患者的相关信息。患者个人信息数据库中包括患者的相关信息,其内容可以包括:患者基本信息、遗传相关信息、家族健康相关信息如家族病史、病史、过敏史、区域流行病史、用药史、手术史、医疗器械使用史、学习情况、
工作情况、运动情况、家庭情况、生活环境、兴趣爱好、依从性情况、耐受情况、医疗保险情况,以及生理/心理/学习/工作/体能/睡眠/运动/情绪/代谢/视力/听力/智力/注意力/饮食/免疫/生长发育/记忆力/生育能力状况和作息时间等信息。
86.本发明的医疗费用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费用管理多维度要素属性字典,用于处理获取的来自不同来源、不同数据结构、不同描述、不同数据标准的信息与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和规则的匹配/比对。费用管理多维度要素属性字典其中包含费用管理相关各要素属性的标准字典、异名对应字典、模糊匹配字典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上述各项涉及的各维度要素属性的异名、结构、组合以及相互对应关系等数据。匹配/比对可以是使用获取的原始信息与费用管理多维度要素属性字典所带的各项目异名对应字典进行对照,也可是首先将获取的原始信息转换对应各标准字典后再与数据库进行对照,或者将获取的原始信息与各字典进行模糊匹配对照使用,或者是上述方法的组合。费用管理多维度要素属性字典可以单独建立,也可以包括在医疗费用管理数据库中。
87.在本发明中,除了采用费用管理多维度要素属性字典进行匹配,还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技术、语义识别技术、不同语言的翻译、ocr识别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手势识别技术等方法处理获取的信息与数据库中相关信息和规则的匹配/比对。
88.本发明的医疗费用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医保结算功能,所述医保结算功能包括将数据上传至医保结算系统,并获取医保结算的结果。可以按照医保结算的规定,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使其符合医保结算的规定,再将数据上传至医保结算系统,并获取医保结算的结果。本发明的医疗费用管理方法,通过医保结算功能,可以提高医保结算的准确性与实时性,提升医疗服用管理的效率。
89.在本发明中,医疗费用管理方法的各项分析以及评估、报告以及其他输出信息,可以由专业人员根据数据库以及各项数据人工完成,或者在系统的支持下人工完成,也可以让系统自动完成,也可以由人工智能自动完成,也可以系统/人工智能完成部分与手工完成部分结合的方式完成。相关费用管理分析结果应用/输出的形式可以是提醒、通知、报表、报告、系统权限限制、系统流程限制、相关系统/设备/文件/权限的控制等功能实现;也可以是提供相关接口,与其他管理系统对接实现;也可以是提供分析结果,由用户手工实现相关结果的应用。
90.在本发明中,医疗费用管理方法的患者、医疗人员以及相关角色的身份识别、确认、登录、电子签章,以及个人信息、医疗信息和各项分析结果的储存、传输和应用,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加密,防止相关身份/权限被盗用或者信息泄露。其中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算法和/或非对称加密算法,例如:大整数分解问题类加密算法、离散对数问题类加密算法、椭圆曲线类加密算法,具体如区块链技术等,加密硬件可以采用密钥、加密狗、加密硬盘等,还可以结合用户设备硬件、网络地址等进行加密,还可以是上述方法相互结合进行加密。
91.在本发明中,医疗费用管理方法的数据传输方式可以是数据线方式、有线网络、无线传输方式、射频识别方式、磁卡读写方式、移动硬盘方式、nfc方式、条形码方式、二维码方式等。无线传输方式包括:红外、蓝牙、wifi、微波、可见光波、电信无线网络、超声波/声波、无线电等方式。
92.在本发明中,医疗费用管理方法可以以单机使用,也可以是以移动硬盘、盒子、卡
等接入式外部硬件供用户使用,也可以安装在本地服务器支持本地用户使用,也可以安装在私有云服务器支持私有云用户使用,也可以安装在互联网面向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
93.图2为本发明一种医疗费用管理系统的系统框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医疗费用管理系统包括:
94.数据库模块101,用于存储医疗费用管理数据库,所述医疗费用管理数据库包括医疗费用管理的相关规则;
95.信息获取模块102,用于获取患者信息、疾病信息和医疗信息;
96.智能分析模块103,用于将患者进行drg/dip分组,根据患者不同的人群信息和疾病信息,以及治疗方案,将各分组再细分为一层或以上亚组,将患者分入适合的亚组并获取费用管理目标,对治疗方案进行分解,对各子项目的治疗合理性及必要性进行综合分析,给出治疗方案费用管控的分析结果。
97.本发明的一种医疗费用管理系统与本发明的一种医疗费用管理方法的技术特征一一对应,可以参照前述一种医疗费用管理方法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98.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医疗费用管理方法及系统,医疗费用管理方法包括:建立医疗费用管理数据库;获取患者信息、疾病信息和医疗信息;将患者进行drg/dip分组;将各分组再细分为一层或以上亚组,将患者分入适合的亚组并获取费用管理目标;对治疗方案进行分解,对各子项目的治疗合理性及必要性进行综合分析,给出治疗方案费用管控的分析结果。医疗费用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库模块,信息获取模块和智能分析模块。通过本发明的一种医疗费用管理方法及系统,基于drg/dip进行医疗费用管理,从适用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治疗方案各项目的合理性及必要性,调整治疗方案的各项目或各项目的治疗强度,可以精确管控医疗费用,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规范诊疗行为,避免过度治疗,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99.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