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的分布式分体多针头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13374发布日期:2021-12-11 10:06阅读:64来源:国知局
多用途的分布式分体多针头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多用途的分布式分体多针头注射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医疗美容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多用途的分布式分体多针头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2.医疗美容(medical cosmetology)是指运用药物、手术、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不可逆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的美容方式,其中,注射技术、注射装置在医疗美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有技术的分体式多针头注射系统一般将多根针头排布在一条直线上进行注射,这样会导致对皮肤的创伤过度集中,注射完在皮肤上留下较为明显的痕迹。此外,现有技术的分体式多针头注射系统一般只能通过手动注射,无法匹配自动注射装置进行机器注射,通用性较差,无法满足越来越多元化的注射需求,操作难度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多用途的分布式分体多针头注射装置。
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用途的分布式分体多针头注射装置,包括针座本体,所述针座本体的前端设置有注射端,针座本体的后端设置有连接端,所述注射端内开设有注射口,所述连接端内开设有连接口,所述注射口和连接口在针座本体内部相连通,所述连接口连接于注射器;所述注射口呈正多边形,注射口的正多边形每一顶点处垂直设置有针管,多根针管在注射口的正多边形每一顶点处呈分布式排布。
5.优选地,所述多用途的分布式分体多针头注射装置还包括一机打外壳,所述针座本体卡接固定于机打外壳内,针管从机打外壳前端伸出,所述机打外壳后端可连接机打设备。
6.优选地,所述机打外壳的前端一体成型有一圈向前凸出的定位台,所述定位台内侧围成一负压腔,所述负压腔内开设有一针座连接口和一负压吸口,所述针座本体卡接固定于针座连接口内,所述负压吸口用于连接抽真空设备。
7.优选地,所述针座本体外侧与针座连接口内侧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卡接定位结构。
8.优选地,所述注射口内卡接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与注射口内壁之间形成空隙,所述针管设置于空隙内。
9.优选地,所述限位台的形状尺寸与注射口的形状尺寸相匹配。
10.优选地,所述限位台的侧边开设有弧形凹槽。
11.优选地,所述限位台的每条侧边两端均设置有利导斜面。
12.优选地,所述针座本体内部一体成型有支撑架,所述限位台的底端支撑于支撑架上。
13.优选地,所述定位台一侧通过弹簧扣连接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内侧设置有凸起锁块,所述定位台外侧与弹簧扣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凹陷锁槽,凹陷锁槽与凸起锁块相匹配。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多用途的分布式分体多针头注射装置的多根针管在针座本体的注射口正多边形每一顶点处呈分布式排布,针管之间具有较大的注射距离,既能保证注射药量通量,又可以缓解注射后对皮肤创伤过度集中的情况,减轻注射后留在皮肤上的痕迹,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针座本体卡接固定于机打外壳内,针管从机打外壳前端伸出,机打外壳后端可连接机打设备,实现设备自动注射,释放双手,实现多元化的注射方案,提高通用性,满足更多注射使用场景。同时,手打既可以采用传统进针方式也可用垂直皮肤入针方式,极大减低医生的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多用途的分布式分体多针头注射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16.图2为本发明多用途的分布式分体多针头注射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17.图3为本发明多用途的分布式分体多针头注射装置的结构仰视图;
18.图4为本发明多用途的分布式分体多针头注射装置的限位台立体图;
19.图5为本发明多用途的分布式分体多针头注射装置的针座本体与机打外壳装配结构图;
20.图6为本发明多用途的分布式分体多针头注射装置的针座本体与机打外壳爆炸结构图;
21.图7为本发明多用途的分布式分体多针头注射装置的机打外壳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3.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限于指定视图上的相对位置,而非绝对位置。
24.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的多用途的分布式分体多针头注射装置,包括针座本体100,所述针座本体100的前端设置有注射端10,针座本体100的后端设置有连接端20,所述注射端10内开设有注射口11,所述连接端20内开设有连接口21,所述注射口11和连接口21在针座本体100内部相连通,所述连接口21连接于注射器。所述注射口11呈正多边形,注射口11的正多边形每一顶点处垂直设置有针管40,多根针管40在注射口11的正多边形每一顶点处呈分布式排布,分布式排布使得针管40之间具有较大的注射距离,既能保证注射药量通量,又可以缓解注射后对皮肤创伤过度集中的情况,减轻注射后留在皮肤上的痕迹,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
26.所述注射口11内卡接有限位台30,所述限位台30与注射口11内壁之间形成空隙,所述针管40设置于空隙内。所述限位台30的形状尺寸与注射口11的形状尺寸相匹配,利于卡接稳固。所述注射口11可以为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n边形(n大于等于3)中的一种。所述限位台30为与注射口11的正多边形边数相对应的正棱柱体,限位台30可以为正三菱柱体、正四菱柱体、正五菱柱体、正六菱柱体等。对应地,所述针管40的数量与注射口11的正多边形边数相对应。所述限位台30的侧边开设有弧形凹槽31,利于匹配卡位针管40。所述限位台30的每条侧边两端均设置有利导斜面32,利于针管40导入限位台30与注射口11内壁之间,并且利于药液导入针管40。所述限位台30还可设计成圆柱体状或圆珠,通过圆弧外侧面或球面对针管40进行限位,降低开模成本。
27.所述针座本体100内部一体成型有支撑架50,所述限位台30的底端支撑于支撑架50上,利于限位台30快速定位卡接。
28.装配时,先将限位台30支撑于支撑架50上,再将针管40卡入限位台30与注射口11内壁之间的空隙处,通过胶水封装固定。
29.所述针座本体100的注射端10侧壁设置有起皮丘槽60,注射时可以起皮丘,利于掌握药量,减少药液外漏。
30.请参阅图5至图7,所述多用途的分布式分体多针头注射装置还包括一机打外壳200,所述针座本体100卡接固定于机打外壳200内,针管40从机打外壳200前端伸出。所述机打外壳200后端可连接机打设备,实现设备自动注射,释放双手,实现多元化的注射方案,提高通用性,满足更多注射使用场景。
31.所述机打外壳200的前端一体成型有一圈向前凸出的定位台210,所述定位台210内侧围成一负压腔220,所述负压腔220内开设有一针座连接口240和一负压吸口230,所述针座本体100卡接固定于针座连接口240内,所述负压吸口230用于连接抽真空设备。所述针座连接口240的后端连接有导向柱260,所述导向柱260内部与针座连接口240相连通,利于快速导入针座本体100,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的到位率。所述负压吸口230后端连接有负压吸管250,所述负压吸管250内部与负压吸口230相连通,负压吸管250连接于抽真空设备的吸气管路。所述负压吸管250的一端设置有吸管斜面251,利于负压吸管250更加顺滑导入抽真空设备的吸气管路内,提高连接效率。
32.所述针管40从负压腔220伸出,注射时,皮肤顶在定位台210外侧,扣住负压腔220,抽真空设备启动,负压腔220内产生负压将皮肤往负压腔220内吸附并自动起皮丘,针管40垂直扎入皮肤进行注射。
33.所述针座本体100外侧与针座连接口240内侧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卡接定位结构,用于针座本体100与针座连接口240进行卡接。所述卡接定位结构的设置可以为在针座本体100外侧设置一圈凸起的卡接环,在针座连接口240内侧设置与卡接环相匹配的环形槽,也可相反将卡接环设置在针座连接口240内侧,将环形槽设置在针座本体100外侧。
34.所述定位台210一侧通过弹簧扣410连接有防护盖400,所述防护盖400打开时与定位台210处于平齐状态,盖合时翻动防护盖400,防护盖400在弹簧扣410的弹力下回弹盖合在定位台210外侧,利于运输过程中对内部的针座本体100进行保护。所述防护盖400内侧设置有凸起锁块420,所述定位台210外侧与弹簧扣410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凹陷锁槽211,凹陷锁槽211与凸起锁块420相匹配,盖合防护盖400时,凸起锁块420卡入凹陷锁槽211内,防止
防护盖400自动开启,确保盖合牢固。使用时,需要将弹簧扣410剪断取下防护盖400才可进行正常的机打操作,因此防护盖400和弹簧扣410一定程度也能起到防伪作用。
35.所述机打外壳200的后端设置有一圈凸出的连接台270,所述连接台270外侧面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卡接凸条271,所述连接台270通过卡接凸条271卡接固定有后盖300,所述后盖300将负压吸管250和导向柱260包裹住,利于提高产品整体性,在运输过程中外观整洁美观,并且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多用途的分布式分体多针头注射装置的多根针管40在针座本体100的注射口11正多边形每一顶点处呈分布式排布,针管40之间具有较大的注射距离,既能保证注射药量通量,又可以缓解注射后对皮肤创伤过度集中的情况,减轻注射后留在皮肤上的痕迹,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针座本体100卡接固定于机打外壳200内,针管40从机打外壳200前端伸出,机打外壳200后端可连接机打设备,实现设备自动注射,释放双手,实现多元化的注射方案,提高通用性,满足更多注射使用场景。同时,手打既可以采用传统进针方式也可用垂直皮肤入针方式,极大减低医生的操作难度。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