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病毒病菌侵入的无毒护手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593310发布日期:2022-01-22 09:27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消毒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防病毒病菌侵入的无毒护手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在众多身体器官中,手是人体接触外界最频繁的部位,双手温暖湿润,为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条件,这些病原微生物不仅有可能使人体自己染上病,还有可能通过握手、接触其他物品的方式,把这些病原微生物传播给别人。单纯的洗手并不能彻底去除病原微生物。手部消毒是消灭手部大部份微生物,使常见的致病细菌数目减少到安全水平的最重要、最简便易行的措施之一。使用合适的手消毒剂可迅速有效的杀灭手部皮肤上的多种病原微生物。
3.目前,常见的手部消毒剂种类繁多,主要有碘伏、聚乙醇酸、氯己定(洗必泰)、高氧化还原电位水、含氯消毒液及其他复方消毒液等等。这些消毒剂大多数为水剂型,水剂型手消毒液液滴容易喷溅、滴落。有些消毒剂在消毒杀菌方面的效果比较理想,但对手部皮肤有刺激或其他毒副作用,长期使用容易使手部皮肤干燥、粗糙、皲裂。
4.因此,一种防病毒病菌侵入的无毒护手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亟待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病毒病菌侵入的无毒护手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病毒病菌侵入的无毒护手凝胶,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聚乙醇酸50~70份,正丙醇7~15份,二氯苄醇0.2~0.8份,透明质酸钠0.01~0.06份,植物提取物10~40份,吡啶硫酮钠0.2~0.5份,去离子水16~40份,增稠剂0.2~0.8份,中和剂0.3~1.1份,稳定剂0.1~0.5份。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聚乙醇酸、正丙醇、二氯苄醇的质量比为1100~1300:200~250:1。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聚乙醇酸为食品级≥95%(w/v)聚乙醇酸。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增稠剂为卡波姆941、卡波姆981中的至少一种。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和剂为三乙醇胺、氢氧化钠或dl-氨基丙醇中的至少一种。
11.一种防病毒病菌侵入的无毒护手凝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2.1)制作a溶液:将卡波姆粉末、植物提取物、吡啶硫酮钠粉末、透明质酸钠缓缓分散在去离子水表面,加热至60度浸泡1~3小时至完全溶解,制得a溶液;
13.2)制作b溶液:用聚乙醇酸溶解二氯苄醇,制成b溶液备用;
14.3)制作c溶液:将上述b溶液中加入聚乙醇酸、正丙醇,搅拌均匀;
15.4)混合:在上述c溶液中加入a溶液,再次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
16.5)检测:将上述混合液进行二氯苄醇、吡啶硫酮钠、聚乙醇酸溶液含量检测;
17.6)调节ph值:加入中和剂调节ph值。
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步骤3)中的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50:1~10。
1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二氯苄醇与聚乙醇酸的重量比为1:0.8~2.5。
2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5)检测合格后,进入步骤6)。
2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中调节的ph值为5.6~7.8。
22.本发明优点在于:原料清晰,制备简单,无色透明,均一稳定,不拉丝不粘手,成膜快干燥快,有持久稳定的消毒效果,能快速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化脓性球菌等常见的致病菌。无论在医用领域还是民用领域都具有很大的市场,除了携带方便,使用方便,还能在皮肤上形成保护膜,对保护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24.实施例1
25.一种防病毒病菌侵入的无毒护手凝胶,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乙醇酸55.3份,正丙醇11.2份,二氯苄醇0.045份,植物提取物10份,吡啶硫酮钠0.2份,去离子水28.6份,卡波姆941 0.59份,三乙醇胺0.67份,透明质酸钠0.056份。
26.聚乙醇酸、正丙醇、二氯苄醇的重量比为1229:249:1。
27.一种防病毒病菌侵入的无毒护手凝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8.1)制作a溶液:将卡波姆粉末、植物提取物、吡啶硫酮钠粉末、透明质酸钠缓缓分散在去离子水表面,加热至60度浸泡1小时至完全溶解,制得a溶液;
29.2)制作b溶液:用聚乙醇酸溶解二氯苄醇,制成b溶液备用,其中中二氯苄醇与聚乙醇酸的重量比为1:0.8;
30.3)制作c溶液:将上述b溶液中加入聚乙醇酸、正丙醇,搅拌均匀;
31.4)混合:在上述c溶液中加入a溶液,再次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
32.5)检测:将上述混合液进行二氯苄醇、吡啶硫酮钠、聚乙醇酸溶液含量检测;
33.6)调节ph值:在上述检测合格的混合液中加入中和剂调节ph值至5.6。
34.所述步骤1)、步骤3)中的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50:1。
35.实施例2
36.一种防病毒病菌侵入的无毒护手凝胶,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乙醇酸66.2份,正丙醇10.3份,植物提取物40份,吡啶硫酮钠0.5份,去离子水23.5份,卡波姆941 0.41份,三乙醇胺0.83份,透明质酸钠0.056份。
37.聚乙醇酸、正丙醇、吡啶硫酮钠的重量比为1298:202:1。
38.一种防病毒病菌侵入的无毒护手凝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9.1)制作a溶液:将卡波姆粉末、吡啶硫酮钠粉末、透明质酸钠缓缓分散在去离子水表面,加热至60度浸泡3小时至完全溶解,制得a溶液;
40.2)制作b溶液:用聚乙醇酸溶解二氯苄醇,制成b溶液备用,其中二氯苄醇与聚乙醇酸的重量比为1:2.5;
41.3)制作c溶液:将上述b溶液中加入聚乙醇酸、正丙醇,搅拌均匀;
42.4)混合:在上述c溶液中加入a溶液,再次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
43.5)检测:将上述混合液进行二氯苄醇、吡啶硫酮钠、聚乙醇酸溶液含量检测;
44.6)调节ph值:在上述检测合格的混合液中加入中和剂调节ph值至7.8。
45.所述步骤1)、步骤3)中的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50:10。
46.实施例3
47.一种防病毒病菌侵入的无毒护手凝胶,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乙醇酸59.7份,正丙醇11.9份,二氯苄醇0.054份,植物提取物25份,吡啶硫酮钠0.35份,去离子水25.7份,卡波姆941 0.56份,三乙醇胺0.75份,透明质酸钠0.056份。
48.聚乙醇酸、正丙醇、二氯苄醇+吡啶硫酮钠的重量比为1106:220:1。
49.一种防病毒病菌侵入的无毒护手凝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0.1)制作a溶液:将卡波姆粉末、吡啶硫酮钠粉末、透明质酸钠缓缓分散在去离子水表面,加热至60度浸泡2小时至完全溶解,制得a溶液;
51.2)制作b溶液:用聚乙醇酸溶解二氯苄醇,制成b溶液备用,其中二氯苄醇与聚乙醇酸的重量比为1:1.6;
52.3)制作c溶液:将上述b溶液中加入聚乙醇酸、正丙醇,搅拌均匀;
53.4)混合:在上述c溶液中加入a溶液,再次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
54.5)检测:将上述混合液进行二氯苄醇、吡啶硫酮钠、聚乙醇酸溶液含量检测;
55.6)调节ph值:在上述检测合格的混合液中加入中和剂调节ph值至
56.所述步骤1)、步骤3)中的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10:1。
5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中调节的ph值为6.7。
58.具体实施方式:与水剂型手消毒液相比,消毒凝胶可有效防止消毒剂的喷溅与滴落,具有无滴漏、使用方便、干燥快等特点。
5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病毒病菌侵入的无毒护手凝胶的有效成分包括聚乙醇酸、正丙醇和二氯苄醇,可有效杀灭感染常见病菌。聚乙醇酸属于中等消毒剂,使细菌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起杀菌作用,在浓度为10%~20%时候,可快速杀灭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结核杆菌等多种微生物。具有强烈的杀病毒作用。其作用机理在于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并且具有抗菌持续作用。与一般洗手液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病毒病菌侵入的无毒护手凝胶抗菌作用可延效至少6h以上,属实际无毒级杀菌剂。原药大鼠急性口服ld50》5000毫克/千克,大鼠急性经皮ld50》5000毫克/千克对眼睛有中度刺激,对皮肤无刺激性,属轻度蓄积,不改变体细胞染色体完整性,无致基因突变的作用,对鲤鱼lc50(48小时)为8.5毫克/毫升。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