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创面愈合的鹿茸多肽单体凝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366491发布日期:2022-01-05 13:0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创面愈合的鹿茸多肽单体凝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促创面愈合的鹿茸多肽单体凝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皮肤作为人体最大且最外部的器官极易受到创伤,迄今为止,创伤愈合不良和愈合障碍是临床上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治疗方法面临巨大挑战。随着经济与社会的迅猛发展,使各种创伤伤员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因糖尿病和放疗局部射线等所致的慢性难愈创面相应增多。因此,亟需创伤的修复及治疗的新方法和新手段。
3.皮肤创伤愈合是修复受损组织,旨在恢复生理和结构功能。目前,临床上皮肤修复多通过自体皮片移植和皮瓣移植的方式促使皮肤尽快闭合伤口,减小创面,加速愈合。此外,采用皮肤替代物、干细胞以及外泌体等新兴手段和新技术也被用于创伤修复。然而,皮肤伤口的最佳愈合需要许多方面的协调整合,再生性的功能性修复是现今关注的热点与难点。
4.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功能性活性多肽单体(胸腺素β10),离体和活体实验首次证实了该鹿茸多肽单体具有促进血管形成功能并可显著促进皮肤创伤的快速愈合。随着材料学和工业学的发展,多种新型敷料正逐步代替传统敷料,在创面修复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医用新型敷料是基于湿润愈合理念研制的伤口敷料,能有效维持创面湿润,加速创面修复,减少伤口感染,使用也比较方便。水凝胶体即是其中的一种,一般是以水溶性的高分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一种含水量极高的流体或半流体,这类产品的主要功能为伤口提供润湿的环境或减少疤痕的形成。
5.经检索cn103739698公开了一种梅花鹿鹿茸胸腺素β10重组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并验证了胸腺素β10蛋白对成骨细胞m3t3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cn104744583公开了一种梅花鹿鹿茸胸腺素β10重组蛋白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表明其胸腺素β10蛋白具有明显的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成管的作用。上诉专利均未涉及到本专利所述的创伤愈合领域的权利要求。另外,经检索相关数据库,尚未发现胸腺素β10在皮肤创面愈合方面的相关文献报道和专利信息。
6.本发明的所涉及的一种促创面愈合的鹿茸多肽单体凝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将为治疗皮肤创伤提供新技术和新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加快创面愈合的鹿茸多肽单体水凝胶,并同时提供其制备方法。通过参考文献及《中国药典》(2020版)药用辅料目录,设计出基础的凝胶剂配方。在基本配方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外观性状、稳定性等评价指标,成功确定了凝胶剂配方中基质材料、保湿剂的用量,最终通过工艺验证实验确定了凝胶剂的制备工艺。
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9.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促创面愈合的鹿茸多肽单体凝胶制剂,其包括如下组分:
10.组分a:卡波姆凝胶基质,1,2

丙二醇,三乙醇胺和无菌注射水;
11.组分b:功能性鹿茸多肽单体;
12.所述各组分的含量如下:
13.组分a(占凝胶剂的50%):卡波姆凝胶基质0.4~1.6wt%,1,2

丙二醇1~3wt%,三乙醇胺0.8~1.6wt%,无菌注射水93.8~97.8wt%。
14.组分b(占凝胶剂的50%):质量体积比为50~500μg/100ml。
15.本发明所述功能短肽的蛋白质序列为madkpdmgeinsfdkaklkktetqekntlptketieqekqak。
16.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一种促创面愈合的鹿茸多肽单体凝胶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7.1.称取卡波姆在无菌水中静置溶胀8

16h,制得卡波姆凝胶基质;
18.2.称取1,2

丙二醇,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凝胶基质中,得到组分a;
19.3.将鹿茸多肽用无菌水稀释并进行超声处理充分溶解,得到组分b;
20.4.在搅拌条件下,将组分a和组分b混合,用三乙醇胺调节溶液ph至5.0

7.0,最后补无菌水至所需重量,制得鹿茸多肽单体凝胶制剂,锡纸包被保存。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22.本发明所提供的鹿茸多肽凝胶主要由鹿茸多肽、卡波姆、1,2

丙二醇和三乙醇胺组成,在使用状态时为凝胶状。鹿茸多肽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和增强伤口愈合速度的功能;卡波姆作为凝胶基质,同时利于创伤愈合和保湿;1,2

丙二醇具有保湿性,可以在伤口维持水分平衡。本发明通过对组分进行设计复配,克服了鹿茸多肽水存在的环境和室温环境下容易失去生物活性的缺陷,经验证本发明所提供的鹿茸多肽水溶液具有增强伤口愈合速度和保湿性能,能调节内环境平衡,减少体液分泌物,促进创伤愈合,减少疤痕形成。
23.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在室温下即可进行,适用于工业推广。
附图说明
24.图1本发明所制得促创面愈合的鹿茸多肽单体凝胶制剂;
25.图2凝胶制对创面修复的动物实验结果;
26.图3凝胶制剂创面修复皮肤的组织学分析;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实施实例仅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但不局限于本发明范围,实施实例中方法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使用的试剂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市售试剂或按常规试剂配制的试剂。
28.本实施例部分的功能短肽的蛋白质序列为madkpdmgeinsfdkaklkktetqekntlptketieqekqak。多肽一般在有水存在及室温环境下很容易失去生物活性,达不到所期望的生物效应,极大地限制了功能性多肽在临床上的应用,本发明采用的功能多肽可以是鹿相关基因的重组表达蛋白或者人工合成蛋白,该功能性多肽在本凝胶中可以在室温环境下长期
保存,又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实施例1鹿茸多肽单体凝胶制剂的制备
29.本发明在基本配方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外观性状、稳定性等评价指标,最终确定了凝胶剂配方中基质材料、保湿剂的用量,最终通过工艺验证实验确定了鹿茸多肽单体凝胶制剂的制备工艺:
30.1.准确称取2g卡波姆2020,加入98ml的无菌水(98g),搅拌后,置于室温过夜(12h以上);
31.2.称取10g的1,2

丙二醇,在搅拌条件下加入上述凝胶基质(35g凝胶基质)中,得制得溶液a;
32.3.准确称取1mg鹿茸多肽溶于无菌水(适量,约10ml),充分溶解,获得溶液b。
33.4.在搅拌条件下,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ph约为3.5左右),用三乙醇胺调节溶液ph至6.0左右(加入0.6ml的三乙醇胺),最后补水至总重量为100g,制得鹿茸多肽凝胶制剂。锡纸包被保存。实施例2凝胶制剂创面修复实验
34.通过对大鼠的背部进行创伤处理,分别在0d、8d和16d观察本发明凝胶制剂和空白对照作用在大鼠背部的愈合情况。空白对照的水凝胶与实施实例1中的除不添加鹿茸多肽外其余制备方法完全相同。
35.结果如附图2所示,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水凝胶的背部愈合速度明显大于空白对照。实施例3凝胶制剂修复后皮肤的皮肤附属物数量、增殖细胞数以及血管数统计分析
36.将d16的大鼠皮肤取出,置于4.0%多聚甲醛固定后,进行组织包埋切片。利用he染色分析皮肤附属物的数量、利用ihc(anti

pcna抗体)分析增殖细胞数、利用ihc(anti

α

sma抗体)分析血管数量。结果显示1)凝胶组的皮肤附属物显著地高于对照组;2)凝胶组的细胞增殖数显著地减少;3)凝胶组的血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图3);
37.综合结果说明凝胶可以显著地增加皮肤附属物,增加皮肤血管数,说明鹿茸多肽单体凝胶能够显著地促进皮肤高质量的愈合。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