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气管镜检查操作专用体位垫

文档序号:28598784发布日期:2022-01-22 10:54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气管镜检查操作专用体位垫

1.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气管镜检查操作专用体位垫。


背景技术:

2.支气管镜(包括可弯曲支气管镜和硬质支气管镜两大类)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适应证非常广泛,如弥漫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肺部恶性肿瘤、感染、气道疾病等。近年来的一些新的诊断技术,包括超声支气管镜、近距放疗、冷冻疗法、气道支架置入、球囊扩张、电烧灼等均以支气管镜为基本的仪器。
3.传统的支气管镜检查是在咽部作局部表面麻醉,患者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检查,当支气管镜进入声门及声门以下气管时,患者容易出现咳嗽、憋气、恶心等不适感,咽部慢性炎症的患者,粘膜表面麻醉的效果常不满意,尤其是一些存在心脑血管疾病或肺部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更是普遍存在情绪紧张或恐惧心理,致使不愿接受检查或在检查中不能很好配合,有时甚至不得不中断操作,有些患者因此而失去宝贵的治疗时机,给自己及家人带来了巨大痛苦。为了提高患者舒适度,目前临床上在做支气管镜检查时,会选择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其实就是在静脉麻醉下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由呼吸科医师和麻醉医师配合共同完成的。
4.然而,在支气管镜诊疗中,因呼吸科操作医师与麻醉医师共用气道,增加患者通气困难,镇静药和麻醉性镇痛药物可能抑制呼吸,发生上呼吸道梗阻(如舌后坠等),增加呼吸管理难度,此时,麻醉医师通常会采取托下颌法以减轻患者舌后坠导致的呼吸抑制,这无疑增加了麻醉医师的工作强度;目前的病床表面平整,难以较好的暴露患者咽喉部,导致下镜不方便的问题,通常需要助手抬下颌以显露声门,另在支气管镜操作过程中头部也会出现晃动情况,会影响支气管镜的操作及观察视野,尤其是进行超声下穿刺活检或进行镜下手术治疗时,很容易导致穿刺点和手术视野位置偏移,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支气管的损伤甚至大出血。目前通常需要助手在检查过程中手扶固定患者头部,增加了人力成本及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患者麻醉安全且头部固定效果好的支气管镜检查操作专用体位垫。
6.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气管镜检查操作专用体位垫,包括体位垫本体,所述体位垫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头枕、颈垫和肩垫,以体位垫本体的头枕所在方向为后;
7.所述肩垫的中部后端连接有颈垫,肩垫为前低后高的楔形结构,颈垫为前高后低的楔形结构;颈垫上设有与颈部形状相适配的弧形颈垫凹陷,肩垫和颈垫的连接处设有弧形肩垫凹陷;颈垫的后端连接有头枕,头枕上设有与头部形状相适配的头枕凹陷;所述颈垫的高度低于肩垫的高度,头枕的高度低于颈垫的高度,使得患者头部保持自然后仰;
8.所述头枕上设有头部固定装置,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左头部固定垫和右头部固定
垫,所述头枕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左侧合页、右侧合页连接有左头部固定垫、右头部固定垫,左头部固定垫和右头部固定垫与患者耳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避让耳部的弧形避让槽;
9.所述左头部固定垫上分别设有左侧额头弹性头部固定垫和左侧下颌弹性头部固定垫,右侧头部固定垫上分别设有右侧额头弹性头部固定垫和右侧下颌弹性头部固定垫;左侧额头弹性头部固定垫与右侧额头弹性头部固定垫对应设置且通过第一魔术贴连接,以固定患者额头;左侧下颌弹性头部固定垫与右侧下颌弹性头部固定垫对应设置且通过第二魔术贴连接,以固定患者下颌。
10.优选地,所述头枕凹陷的底面设有多个大小不一的椭圆形镂空,头枕采用凝胶材质制成。
11.优选地,所述肩垫与颈垫为一体式,头枕和颈垫为分体式。
12.优选地,所述左头部固定垫和右头部固定垫采用海绵材质制成,肩垫和颈垫采用凝胶材质制成。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肩垫为前低后高的楔形结构,颈垫为前高后低的楔形结构,且颈垫的高度低于肩垫的高度,头枕的高度低于颈垫的高度,可使患者头部自然后仰,缓解生上呼吸道梗阻(如舌后坠等)所致的呼吸抑制,减轻麻醉医师的工作负担;
15.(2)头枕具有头部固定装置,可以固定头部,避免了支气管镜操作过程中头部晃动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如超声下穿刺活检或进行镜下手术治疗时,易导致穿刺点和手术视野位置偏移、支气管的损伤甚至大出血),从而降低了人力成本及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发明中头枕和头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发明的侧面剖视图。
19.附图标记说明:1、头枕;2、头枕凹陷;3、头部固定装置;3a-1、左侧额头弹性固定带;3a-2、左侧下颌弹性固定带;3a-3、左侧合页;3a-4、左头部固定垫3b-1、右侧额头弹性固定带;3b-2、右侧下颌弹性固定带;3b-3、右侧合页;3b-4;右头部固定垫;4、颈垫;4a、颈垫凹陷;5、肩垫;5a、肩垫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
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3.参照附图,一种支气管镜检查操作专用体位垫,包括体位垫本体,所述体位垫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头枕1、颈垫4和肩垫5,肩垫5与颈垫4为一体式,头枕1和颈垫4为分体式,以体位垫本体的头枕1所在方向为后;
24.所述肩垫5的中部后端连接有颈垫4,颈垫4上设有与颈部形状相适配的弧形颈垫凹陷4a,肩垫5和颈垫4的连接处设有弧形肩垫凹陷5a;颈垫4的后端连接有头枕1,头枕1为方形,头枕1中央设有与头部形状相适配的半椭圆球形头枕凹陷2,头枕凹陷2的底面设有多个大小不一的椭圆形镂空,采用凝胶材质制成,是患者头部后方枕骨部位与枕体1接触的地方,保证头枕的舒适性;
25.所述颈垫4和肩垫5材质为凝胶垫,肩垫5为前低后高的楔形结构,颈垫4具有前高后低的楔形结构;颈垫4作为肩垫5和头枕1之间过渡,颈垫4高度低于肩垫5,头枕1的高度低于颈垫4,既可以使患者头部自然后仰暴露声门且可以避免舌后坠,同时还可以缓解患者颈部后仰的不适感;
26.所述头枕1上设有头部固定装置3,头部固定装置3包括左头部固定垫3a-4和右头部固定垫3b-4,左头部固定垫3a-4和右头部固定垫3b-4采用海绵材质制成。所述头枕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左侧合页3a-3、右侧合页3b-3连接有左头部固定垫、右头部固定垫,左头部固定垫和右头部固定垫与患者耳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避让耳部的弧形避让槽;
27.所述左头部固定垫上分别设有左侧额头弹性头部固定垫3a-1和左侧下颌弹性头部固定垫3a-2,右侧头部固定垫上分别设有右侧额头弹性头部固定垫3b-1和右侧下颌弹性头部固定垫3b-2;左侧额头弹性头部固定垫3a-1与右侧额头弹性头部固定垫3b-1对应设置且通过第一魔术贴连接,以固定患者额头;左侧下颌弹性头部固定垫3a-2与右侧下颌弹性头部固定垫3b-2对应设置且通过第二魔术贴连接,以固定患者下颌;操作时,可根据患者头型大小调节松紧度,可保证患者头部不被移动;第一、第二魔术贴为粘扣式,方便麻醉医师操作。
28.具体使用时,在行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性操作时,将肩垫5、颈垫4及头枕1放置于检查床头部,患者采取仰卧位平躺于检查床,肩部平齐肩垫上端,颈部置于颈垫的颈垫凹陷4a内,头部自然后仰放置于头垫凹陷2内,合起头枕1上左、右固定垫3a-4和3b-4,患者头部的两侧面颊部就被左、右固定垫固定住,然后额头部位由左、右侧额头弹性头部固定垫3a-1、3b-1通过第一魔术贴粘贴固定,下颌部位由左、右侧下颌弹性头部固定垫3a-2、3b-2通过第二魔术贴粘贴固定,此时患者头部被固定在头枕1上保持后仰,处于暴露患者咽喉部的最佳检查体位,且而不易被移动,便于支气管镜快速进入气管,操作医生不用担心患者头部移动带来的潜在风险,能快速准确完成支气管内的各项操作,麻醉医师只需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管即可保证患者气道通畅。
29.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