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注射科一次性安全使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50683发布日期:2022-01-12 05:03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院注射科一次性安全使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院注射科一次性安全使用注射器。


背景技术:

2.注射器是医院中需求量非常大的医疗工具,为了安全使用注射器必须为一次使用产品,以防止注射器多次使用造成的交叉感染等医疗事故,现有的注射器,通常为一次性注射器,医护人员在对一个病人完成注射任务后,会将注射器放入医药专用垃圾桶内,最后进行集中销毁;但是,在医疗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由于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医护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或人为主观安全意识不到位等原因,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会被偷偷的再次使用,从而大大增加了各种病毒的传播交叉感染的几率,而现有的一次性注射器大多质量参差不齐,不能很好的起到放置注射器再次使用风险的发生,为此,设计一种注射器使用后方便被认出,能极大提高辨识力的一次性注射器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防止注射器的二次使用,提供一种显而易见的注射器使用后的辨认方法,从而有效的防止注射器的二次使用,保证安全,注射器整体安装简单,适于推广。
4.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医院注射科一次性安全使用注射器,由针筒、柱塞及限制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机构设于针筒一侧,用以限制柱塞位移,所述针筒为开口圆柱体结构,其针筒的底部设有针孔,所述针筒的一侧设有竖向开口,所述柱塞由第一活塞、活塞杆、挤压部构成,其中所述第一活塞位于针筒内部,可沿针筒垂直方向位移,所述限制机构包括有连接杆、第二活塞、穿刺件、外筒及阻隔件构成,其中所述连接杆为“l”型结构,连接杆与竖向开口想配合,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处设有通孔,所述外筒固定于针筒外侧壁处,其中第二活塞及连接杆深入外筒内,其中穿刺件设于活塞底部,所述外筒由透明塑料或玻璃制成,其中外筒分为上下两层,其中上层透明,下层不透明,所述上层与下层之间设有薄膜,所述下层处装有有色染料,所述阻隔件设于下层与针筒壁之间,所述阻隔件包括有支撑套、伸缩件、第一伸缩弹簧构成,其中所述支撑套与外筒下层及针筒相通并固定,所述伸缩件包括有垫片、伸缩杆及三角件构成,所述三角件设于伸缩杆上方,其中三角件与穿刺件相配合,所述垫片固定于三角件下方,用于闭塞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内设有支撑圈,其中第一伸缩弹簧固定于垫片与支撑圈之间,其中针筒壁处设有空洞,伸缩杆分别穿过支撑圈与空洞,并可沿两者左右位移。
5.进一步地,所述穿刺件为三角形结构,其中穿刺件与三角件之间斜面相配合,当穿刺件下移过程中其斜面与三角件斜面相接触并压迫三角件向右位移。
6.进一步地,所述注射器还包括有第二限位机构,其中第二限位机构包括有第二连接杆、第三活塞、第二外筒、第二伸缩弹簧,其中第二外筒固定于针筒外侧壁处,其中所述针筒一侧同样设有竖向开口,所述竖向开口与第二连接杆相配合,第二连接杆可沿竖向开口
上下位移,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固定有第三活塞,其中第二伸缩弹簧设于第二外筒底部,上方与第三活塞处配合,用以限制医护人员向下按压柱塞。
7.进一步地,所述空洞直径等于伸缩杆直径等于支撑圈内径。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塞的高度低于第二活塞的高度。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发明按压后,第二活塞底部的穿刺件将薄膜穿破,继续下压,下层内的有色染料从其第二活塞的通孔处上溢,其中上层外筒采用透明材质构成,可以很轻而易举的从外部看到颜色的变化并辨别使用与否,其次随着穿刺件的逐渐下移,其与阻隔件的三角件处相配合,带动伸缩杆右移,将第一活塞锁死于针筒底部,起到一次性使用的目的。
10.二、本发明的针筒在两侧设有竖向开口,极易容易辨认,与普通的针筒存在明显差异,这也是判断是否为本产品的重要标识,其次在针筒壁底部设空洞,空洞还可以使药液流出,影响本发明针筒的二次使用,即便有人强行拆除外筒,也可以从竖向开口及空洞处分辨出其与现有针筒的差异,从而判断是否使用过;三、本发明还设有第二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用于放置医护人员误操作,使注射器还未使用就被锁死,起到初始使用时的防护目的。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针筒及外筒的左视图;图3为本发明按压后第二活塞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阻隔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第二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2.图中:1、针筒,11、竖向开口,12、空洞,2、柱塞,21、第一活塞,22、活塞杆,23、挤压部,3、限位机构,31、连接杆,32、第二活塞,321、通孔,33、穿刺件,34、外筒,341、上层,342、下层,35、阻隔件,36、支撑套,361、支撑圈,37、伸缩件,371、垫片,372、伸缩杆,373、三角件,38、第一伸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4.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5.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医院注射科一次性安全使用注射器,由针筒1、柱塞2及限制机构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机构3设于针筒1一侧,用以限制柱塞2位移,所述针筒1为
开口圆柱体结构,其针筒1的底部设有针孔,所述针筒1的一侧设有竖向开口11,所述柱塞2由第一活塞21、活塞杆22、挤压部23构成,其中所述第一活塞21位于针筒1内部,可沿针筒1垂直方向位移,所述限制机构3包括有连接杆31、第二活塞32、穿刺件33、外筒34及阻隔件35构成,其中所述连接杆31为“l”型结构,连接杆31与竖向开口11想配合,所述连接杆31的底部设有第二活塞32,所述第二活塞32处设有通孔321,所述外筒34固定于针筒1外侧壁处,其中第二活塞32及连接杆31深入外筒34内,其中穿刺件33设于第二活塞32底部,所述外筒34由透明塑料或玻璃制成,其中外筒34分为上下两层341、342,其中上层341透明,下层342不透明,所述上层341与下层342之间设有薄膜,所述下层342处装有有色染料,所述阻隔件35设于下层342与针筒1壁之间,所述阻隔件35包括有支撑套36、伸缩件37、第一伸缩弹簧38构成,其中所述支撑套36与外筒下层342及针筒1相通并固定,所述伸缩件37包括有垫片371、伸缩杆372及三角件373构成,所述三角件373设于伸缩杆372上方,其中三角件373与穿刺件33相配合,所述垫片371固定于三角件下373方,用于闭塞支撑套36,所述支撑套36内设有支撑圈361,其中第一伸缩弹簧38固定于垫片371与支撑圈361之间,其中针筒1壁处设有空洞12,伸缩杆372分别穿过支撑圈361与空洞12,并可沿两者左右位移。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刺件33为三角形结构,其中穿刺件33与三角件373之间斜面相配合,当穿刺件33下移过程中其斜面与三角件373斜面相接触并压迫三角件向右位移,进而带动伸缩杆372伸入针筒1内,对第一活塞21进行限位,防止其再次移出,待第二活塞32的高度低于三角件373高度时,三角件373回伸与连接杆31相抵,三角件373阻挡第二活塞32上移,其中连接杆31设于距离针筒1外侧壁更近一侧,便于三角件373回伸时,其末端伸缩杆372仍有部分留于针筒1内。
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射器还包括有第二限位机构,其中第二限位机构包括有第二连接杆、第三活塞、第二外筒、第二伸缩弹簧,其中第二外筒固定于针筒外侧壁处,其中所述针筒一侧同样设有竖向开口,所述竖向开口与第二连接杆相配合,第二连接杆可沿竖向开口上下位移,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固定有第三活塞,其中第二伸缩弹簧设于第二外筒底部,上方与第三活塞处配合,用以限制医护人员向下按压柱塞。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洞12直径等于伸缩杆372直径等于支撑圈361内径。
1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活塞21的高度低于第二活塞32的高度,目的是为了让药液完全释放后,限位机构3处伸缩杆372伸入针筒1内,起到先注射后锁紧的目的。
20.使用时,首先向外拉动柱塞2对针筒1进行注液,按压后,第二活塞32底部的穿刺件33将薄膜穿破,继续下压,下层342内的有色染料从其第二活塞的通孔321处上溢,其中上层341外筒采用透明材质构成,可以很轻而易举的从外部看到颜色的变化并辨别使用与否,其次随着穿刺件33的逐渐下移,其与阻隔件35的三角件373处相配合,带动伸缩杆37右移,将第一活塞21锁死于针筒底部,起到一次性使用的目的,本发明的针筒在两侧设有竖向开口11,极易容易辨认,与普通的针筒存在明显差异,这也是判断是否为本产品的重要标识,其次在针筒壁底部设空洞12,空洞12还可以使药液流出,影响本发明针筒1的二次使用,即便有人强行拆除外筒34,也可以从竖向开口11及空洞12处分辨出其与现有针筒的差异,从而判断是否使用过,本发明还设有第二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用于放置医护人员误操作,使
注射器还未使用就被锁死,起到初始使用时的防护目的。
2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