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重症医学护理用呼吸恢复装置

文档序号:28173276发布日期:2021-12-25 00:04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重症医学护理用呼吸恢复装置

1.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重症医学护理用呼吸恢复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代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3.现有的呼吸恢复装置在使用时都是将吸气罩与患者的鼻腔相连接,吸气罩通过连接管连接有氧气罐,氧气通过连接管进入到吸气罩内部进而被患者吸入到体内,从而达到呼吸恢复的目的。
4.但是目前的这种呼吸恢复方式比较简单,患者通过自然呼吸的方式将氧气吸入到体内,氧气吸入的比较缓慢,不利于患者呼吸系统的恢复,同时患者呼出的气体可能存在一些病菌,对周围的人具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重症医学护理用呼吸恢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重症医学护理用呼吸恢复装置,包括箱体以及吸气罩,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进气机构以及出气机构,所述进气机构与出气机构均与吸气罩相连接,所述进气机构连接有增压机构,所述出气机构连接有净化机构;所述进气机构用于患者氧气的吸入;所述出气机构用于患者输出气体的排出;所述增压机构用于提高氧气进入患者体内的速率;所述净化机构用于患者输出气体的净化。
7.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机构包括第一进气管以及第二进气管,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水箱,所述第一进气管与第二进气管均与水箱相通,所述第一进气管与第二进气管均贯穿箱体,其中第二进气管与吸气罩相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增压机构包括活塞筒,所述活塞筒与第一进气管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还通过进气支管与活塞筒相连接,所述活塞筒的内部设有圆形活塞,所述第一进气管与进气支管分别位于圆形活塞的两侧,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远离电机的一侧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外部设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贯穿活塞筒并与圆形活塞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与进气支管上设有单向阀。
9.进一步的:所述出气机构包括第一出气管与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与第二
出气管均与净化机构相通,所述第一出气管与第二出气管均贯穿箱体,其中第一出气管与吸气罩相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消毒箱,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输出端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消毒箱,转动杆贯穿消毒箱的一端设有搅拌棒。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多功能重症医学护理用呼吸恢复装置,患者通过进气机构将氧气吸入到肺部,通过出气机构将呼出的气体排出,其中进气机构连接有增压机构,通过增压机构提高了氧气进入到患者体内的速率,从而提高了患者呼吸系统恢复的速率,此外出气机构连接有净化机构,通过净化机构对患者呼出的气体进行消毒,从而对患者周围人的安全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附图说明
12.图1为一种多功能重症医学护理用呼吸恢复装置整体结构正视图。
13.图2为一种多功能重症医学护理用呼吸恢复装置第一齿轮连接正视图。
14.图3为一种多功能重症医学护理用呼吸恢复装置活塞筒连接正视图。
15.图中:1

箱体、2

转动杆、3

第二齿轮、4

第二进气管、5

吸气罩、6

第一出气管、7

第二出气管、8

搅拌棒、9

消毒箱、10

第一进气管、11

水箱、12

电机、13

第一齿轮、14

凸起、15

限位架、16

连杆、17

活塞筒、18

圆形活塞、19

进气支管、20

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18.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一种多功能重症医学护理用呼吸恢复装置,包括箱体1以及吸气罩5,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进气机构以及出气机构,所述进气机构与出气机构均与吸气罩5相连接,所述进气机构连接有增压机构,所述出气机构连接有净化机构;所述进气机构用于患者氧气的吸入;所述出气机构用于患者输出气体的排出;所述增压机构用于提高氧气进入患者体内的速率;所述净化机构用于患者输出气体的净化。
19.在本实施例中,患者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吸气罩5将口部以及鼻腔罩住,然后通过进气机构将氧气吸入到肺部,通过出气机构将呼出的气体排出,其中进气机构连接有增压机构,通过增压机构提高了氧气进入到患者体内的速率,从而提高了患者呼吸系统恢复的速率,此外出气机构连接有净化机构,通过净化机构对患者呼出的气体进行消毒,从而对患者周围人的安全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2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进气机构包括第一进气管10以及第二进气管4,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水箱11,所述第一进气管10与第二进气管4均与水箱11相通,所述第一进气管10与第二进气管4均贯穿箱体1,其中第二进气管4与吸气罩5相连接。
21.在本实施例中,患者在进行呼吸恢复时,氧气依次通过第一进气管10、水箱11、第
二进气管4以及吸气罩5进入都到患者的体内,当氧气经过水箱11时,水箱11内部的水对氧气具有一个湿润作用,从而使患者在吸氧时不会对患者的呼吸粘膜造成损伤。
2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

3,所述增压机构包括活塞筒17,所述活塞筒17与第一进气管10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10还通过进气支管19与活塞筒17相连接,所述活塞筒17的内部设有圆形活塞18,所述第一进气管10与进气支管19分别位于圆形活塞18的两侧,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端设有第一齿轮13,所述第一齿轮13远离电机12的一侧设有凸起14,所述凸起14的外部设有限位架15,所述限位架15连接有连杆16,所述连杆16贯穿活塞筒17并与圆形活塞18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10与进气支管19上设有单向阀20。
23.在本实施例中,患者在进行呼吸恢复时,启动电机12,电机12电动第一齿轮13转动,第一齿轮13通过表面的凸起14带动限位架15上下运动,限位架15通过连杆16带动圆形活塞18上下运动,当圆形活塞18向上运动时,圆形活塞18会挤压其上方的氧气,从而加速氧气在第一进气管10内部的流动,同时圆形活塞18的下方会形成一个负压,进而加速氧气进入到活塞筒17内部,当圆形活塞18向下运动时,圆形活塞18会挤其下方氧气,从而加速氧气在进气支管19内部的流动,进而提高了氧气流动速率,从而提高了氧气进入到患者体体内的速率,有利于患者呼吸恢复,其中单向阀20的设置有效的避免了氧气回流现象的发生。
2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出气机构包括第一出气管6与第二出气管7,所述第一出气管6与第二出气管7均与净化机构相通,所述第一出气管6与第二出气管7均贯穿箱体1,其中第一出气管6与吸气罩5相连接。
25.在本实施例中,患者在进行呼吸恢复时,患者呼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经过吸气罩5、第一出气管6、净化机构以及第二出气管7排除,当呼出的气体经过净化机构时,净化机构对呼出的气体则起到了一个净化消毒作用,对患者身边的人起到了一个安全保障作用。
2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净化机构包括消毒箱9,所述第一齿轮13啮合有第二齿轮3,所述第二齿轮3的输出端设有转动杆2,所述转动杆2贯穿消毒箱9,转动杆2贯穿消毒箱9的一端设有搅拌棒8。
2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13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齿轮3转动,第二齿轮3带动转动杆2转动,转杆带动搅拌棒8转动,其中消毒箱9内部添加有消毒液,通过消毒液对患者呼出的气体进行消毒,搅拌棒8的设置能够使消毒液与患者呼出的气体充分混合,从而提高了对患者呼出气体的消毒效果。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