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及液体转运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39032发布日期:2022-02-25 20:0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及液体转运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及液体转运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水肿是由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如心力衰竭诱发的心性水肿,因肾原发性疾病引起的肾性水肿,原发于肝病的体液异常积聚的肝性水肿,肺间质中有过量体液积聚和/或溢入肺泡的肺水肿,脑组织的液体含量增多引起的脑容量和容量增加的脑水肿。引起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包括毛细血管血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水肿会产生一定的器官功能障碍,如胃肠粘膜水肿可影响消化吸收,肺水肿可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心包积水可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喉头水肿可致气道阻塞甚至窒息,脑水肿可致颅内压升高,甚至形成脑疝,危及生命。
3.目前临床对于组织水肿的主要治疗包括,从药物上给予利尿剂等药物,加强身体代谢,治疗水肿。针对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水肿,需要将积累液体进行引流,将引流管植入皮下,造瘘,定期将液体引流到体外,该方法感染的风险较大。也有在体内搭建引流通道,植入带阀的引流管,将脑脊液等引流至腹腔,但是该类产品使用范围有限,提供的液体转运有限,在其他组织水肿中无法应用。基于实现更多的转运场景及更好地控制,将液体转运从被动转运转变为主动转运,植入有源的微泵,在体内形成转运通道,但是有源器件的应用造成了mr的不兼容,泵体及管路的堵塞容易造成产品失效,及在产品安全性上有待提高。而且将体液转运至体内,在体内形成转运通路,管路的堵塞会引起转运系统的功能失效。频繁的穿刺,会引发炎症及感染,并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水平。
4.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转运场景,及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转运液体的性质会有差别,如选择大颗粒和粘性物质的转运,对泵体及管路要求较高。且现有的很对转运产品由于具有电源等电子产品,寿命有限,对临床mr检测(磁共振检查)也有一定的限值,影响患者的生理健康及对疾病的诊疗。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及液体转运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体转运装置的需要频繁穿刺,而且取样和注射药物比较困难的问题。
6.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7.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包括泵体、控制阀、进液管以及出液管,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泵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所述泵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泵体用于驱动体液从所述进液管流向所述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设有多个分歧管,所述第一控制阀设于所述进液管上,所述第二控制阀设于所述出液管上,所述第二控制阀为多通阀并用于控制所述出液管与所述分歧管
导通,多个所述分歧管分别设于不同的组织处。
8.进一步地,所述泵体为容积泵,所述容积泵包括泵壳以及与所述泵壳连接的磁性板,所述泵壳具有腔体,所述磁性板设于所述泵壳内并将所述腔体分割成两个腔室,所述泵壳设有与其中一个所述腔室连通的两个第一接口,所述磁性板能够在磁场中运动或发生形变并改变两个所述腔室的容积。
9.进一步地,所述磁性板的边缘设有卡块,所述磁性板通过所述卡块与所述泵壳卡接。
10.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接口分别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可拆卸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还包括囊袋,所述进液管远离所述泵体的一端与所述囊袋连接,所述囊袋上设有多个通孔。
12.进一步地,所述囊袋的所述通孔处设有半透膜,体液能够穿过所述半透膜并进入所述囊袋中。
13.进一步地,所述囊袋具有多个分支结构,每个所述分支结构分别设于不同的水肿区域,每个所述分支结构上均设有多个所述通孔,每个所述分支结构均与所述进液管相连通。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阀为磁力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包括第一阀壳体、第一柔性管以及第一磁性转动件,所述第一阀壳体具有第一容纳腔以及与所述第一柔性管连通的两个第二接口,所述第一磁性转动件偏心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并能够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转动,所述第一磁性转动件能够在磁场中转动并调节所述第一柔性管的流量大小。
15.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管的远离所述泵体的一端设有两个所述分歧管,两个所述分歧管分别为第一分歧管和第二分歧管,所述控制阀还包括单向阀,所述第一分歧管上设有所述单向阀和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分歧管远离所述出液管的一端;所述第二分歧管上设有固定点。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阀为磁力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包括第二阀壳体和第二磁性转动件,所述第二阀壳体具有第二容纳腔以及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三个第三接口,三个所述第三接口分别与所述出液管、所述第一分歧管和所述第二分歧管连通,所述第二磁性转动件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第二阀壳体的内壁形成导液通道,所述第二磁性转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转动,所述第二磁性转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转动部和阻塞部,所述第二磁性转动件能够在磁场中转动并使所述阻塞部能够选择性地阻塞其中一个所述第三接口。
17.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为隔膜阀,所述隔膜阀包括阀管以及设有所述阀管内的多个磁性膜瓣,所述磁性膜瓣能够在磁场中展开或收卷,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磁性膜瓣卷曲于所述阀管内并阻断所述阀管导通,在输液状态时,所述磁性膜瓣在输液方向上间隔式的展开和卷曲。
1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注射端口、控制管以及多个微泡结构,所述注射端口通过所述控制管与多个所述微泡结构连通,所述微泡结构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19.进一步地,所述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还包括数据监测组件,所述数据监测组件用于监测体液信息,所述数据监测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或炎症因子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水肿区域的液压大小,所述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
泵体运输液体的流量,所述炎症因子传感器用于检测水肿区域的炎症状况。
2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体转运控制系统,包括转运控制装置以及如上所述的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所述转运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正常运作。
21.进一步地,所述转运控制装置包括电源、处理器、驱动模块以及数据接收模块,所述电源、所述驱动模块以及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均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包括数据监测组件,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泵体、所述控制阀以及所述数据监测组件运行,所述数据监测组件用于监测体液信息,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体液信息,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体液信息控制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泵体和所述控制阀的工作状态。
22.进一步地,所述转运控制装置还包括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将所述体液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
23.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设置泵体,泵体随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一同植入体内,可将液体主动转移至自然腔道排出,维持局部组织压力的平衡,避免了反复穿刺的感染,对腹水患者的普适性较好;多个分歧管的设计可分别用于转运液体,给药治疗或取样检测,及对肿瘤等恶化及含炎性因子的液体引流至体外,以实现液体管理的多功能转运。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发明中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发明中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发明中第一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发明中第二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本发明中囊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9.图6是本发明中囊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30.图7是本发明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8是本发明中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32.图9a-9d是本发明中单向阀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33.图10是本发明中液体转运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及液体转运控制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35.图1是本发明中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泵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中第一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中第二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中囊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6是本发明中囊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7是本发明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中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图9a-9d是本发明中单向阀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中液体转运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36.如图1至图8以及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包括泵体11、
控制阀101、进液管15以及出液管16,控制阀101包括第一控制阀13和第二控制阀14,进液管15的一端与泵体11的一端连接,出液管16的一端与泵体11的另一端连接,泵体11用于驱动体液从进液管15流向出液管16,出液管16的另一端设有多个分歧管,第一控制阀13设于进液管15上,第二控制阀14设于出液管16上,第二控制阀14为多通阀并用于控制出液管16与分歧管导通,多个分歧管分别设于不同的组织处。
37.本发明通过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设置泵体11,泵体11随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一同植入体内,可将液体主动转移至自然腔道排出,维持局部组织压力的平衡,避免了反复穿刺的感染,对腹水患者的普适性较好;出液管16的多个分歧管设计可分别用于转运液体,给药治疗或取样检测,及对肿瘤等恶化及含炎性因子的液体引流至体外,以实现液体管理的多功能转运。
38.进一步地,进液管15和出液管16的内部含有亲水涂层,含有显影涂层,便于x射线检测。
39.本实施例中,出液管16的远离泵体11的一端设有两个分歧管,两个分歧管分别为第一分歧管161和第二分歧管162,控制阀101还包括单向阀163,第一分歧管161上设有单向阀163和固定装置164,固定装置164设于第一分歧管161远离出液管16的一端,单向阀163用于防止液体倒流,固定装置164用于将第一分歧管161固定与组织处,例如膀胱或静脉。第二分歧管162上设有固定点165,固定点165处设有橡胶结构,以便于注射药物或吸出液体检测,外表面设有包裹套,包裹套的材质为生物相容性较好的涤纶、聚酯等。固定点165用于将第二分歧管162固定于皮下组织。当第二控制阀14控制出液管16与第二分歧管162相通时,可通过第二分歧管162进行取样或药物给药,给药时,泵体呈关闭状态,第一控制阀13打开,通过经过第二分歧管162、出液管16、进液管15以及囊袋12将药物移送至水肿区域。当然,出液管16的远离泵体11的一端还可以设置更多的分歧管,以实现液体管理的多功能转运。
40.进一步地,泵体11的类型可以是蠕动泵、齿轮泵、压电泵、隔膜泵等容积泵中的一种,泵体11的组成材料中至少含有柔性材料或记忆金属等,泵体11在一定驱动下发生容积变化,产生驱动力。优选地,泵体11外表面设有生物相容性较好的硅胶等材质,以防止人体防御系统对泵体11的排斥反应。
41.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泵体11为容积泵中的隔膜泵,隔膜泵包括泵壳111以及与泵壳111连接的磁性板112,泵壳111整体呈圆盘形结构并具有腔体111a,磁性板112设于泵壳111内并将腔体111a分割成两个腔室,泵壳111设有与其中一个腔室连通的两个第一接口111b,磁性板112能够在磁场中运动或发生形变并改变两个腔室的容积,以便于在体外通过磁场控制泵体11正常运作。其中,两个第一接口111b分别与进液管15和出液管16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泵体11与进液管15和出液管16的组装,且第一接口111b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前提下实现密封性,形成液体的转运通路。
42.磁性板112的边缘设有卡块113,磁性板112通过卡块113与泵壳111卡接。当然,泵体11的侧壁上设有卡孔,便于磁性板112与泵壳111卡接。卡块113可以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如柔性硅胶、聚氨酯、聚醚、聚砜等材料中的至少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制成,也可以由记忆金属材料制成,磁性板112进行涂层设计,避免与泵壳111粘附,可紧贴但不会粘接。
43.本实施例中,磁性板112为柔性磁性材料制成并能够在磁场中发生形变,例如可在柔性硅胶里面参入磁粉。磁性板112的边缘可以与泵壳111固定,以增加密封性。当然,磁性
板112可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但磁性板112的边缘与泵壳111活动连接,以通过磁性板112的活动改变两个腔室的容积。
44.其中,泵体11植入皮下组织,浅表层,磁性板112可用于液体的正常转运,但需要患者在做mr检查时,可将泵体11内的磁性板112取出,待检查完成后,将磁性板112插入泵体11内,继续进行液体转运工作。因为泵体11微创植入浅表层,通过定位找到植入泵体11的位点,实行微创将磁性板112抽出,进行mr检测,检测完毕后,再将磁性板112封装入泵体11内,进行液体转运。由于第一控制阀13、第二控制阀14以及单向阀163中需要的磁性较小,在进行mr检测,不会有太大影响,因此可不用取出。
45.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还包括囊袋12,进液管15远离泵体11的一端与囊袋12连接,囊袋12上设有多个通孔121。通过设置囊袋12,且在囊袋12上设有多个通孔121,避免大颗粒物质(例如大分子蛋白、细胞碎片、局部软组织碎片)进入囊袋12中,而造成管路堵塞。
46.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囊袋12的通孔121处设有半透膜121a,体液能够穿过半透膜121a并进入囊袋12中。半透膜121a只能允许液体或小分子进入囊袋12中,进一步避免管路堵塞。其中,囊袋12为柔性材料,具有一定的收缩或扩张性,在泵体11驱动下,囊袋12收缩时水肿区域液体进入囊袋12内,并通过进液管15向泵体11、出液管16的方向流动。优选地,囊袋12可选择生物可降解的材料,在需要的时间内引流或监测生理指标时,可将囊袋12植入目标区域。当治疗完成后,囊袋12可不用取出并在体内生物可降解,没有伤害残留产生。
47.如图6所示,囊袋12具有多个分支结构122,每个分支结构122分别设于不同的水肿区域,每个分支结构122上均设有多个通孔121,每个分支结构122均与进液管15相连通。多分支结构有利于提高积液管理效果,各分支结构122汇总后的接口与进液管15相连通。每个分支结构122可单独位于不同的组织内,如分别位于肺部、胸部、脑部等,用一个泵体11进行控制,不同组织的积液经进液端吸入,转运至腹腔吸收。也可在每个分支结构122上分别设计控制阀,用于单独控制各支路。可在每个分支结构122中设置传感器,监测各个区域的转运需求及生理情况。
48.进一步地,第一控制阀13和第二控制阀14均为磁力控制阀,第一控制阀13和第二控制阀14均能够通过磁力改变导通状态,以便于在体外通过磁场控制第一控制阀13和第二控制阀14正常运作。
49.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控制阀13包括第一阀壳体131、第一柔性管132以及第一磁性转动件133,第一阀壳体131整体呈圆盘形结构,第一阀壳体131具有第一容纳腔131a以及与第一柔性管132连通的两个第二接口131b,第一磁性转动件133偏心设置(即转动轴心与第一磁性转动件133的中心不在同一个位置)于第一容纳腔131a内并能够在第一容纳腔131a内转动,第一磁性转动件133能够在磁场中转动并调节第一柔性管132的流量大小。第一磁性转动件133随着体外磁场的驱动发生转动,转动中对第一柔性管132的挤压是不同的,在一定范围内,可允许液体从进液管15中通过,继续第一磁性转动件133,直到第一柔性管132无液体通过,此时为关闭状态,这样可以调节转运过程的流速,实现安全、可靠的转运。
50.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控制阀14包括第二阀壳体141和第二磁性转动件142,第二阀壳体141具有第二容纳腔141a以及与第二容纳腔141a连通的三个第三接口
141b,三个第三接口141b分别与出液管16、第一分歧管161和第二分歧管162连通,第二磁性转动件142设于第二容纳腔141a内并与第二阀壳体141的内壁形成导液通道141c,第二磁性转动件142能够在第二容纳腔141a内转动,第二磁性转动件142包括相互连接的转动部142a和阻塞部142b,第二磁性转动件142能够在磁场中转动并使阻塞部142b能够选择性地阻塞其中一个第三接口141b。其中,转动部142a和阻塞部142b至少其中之一为磁性件,转动部142a生物相容性的弹性材料,阻塞部142b为球形结构,只有当阻塞部142b转动至对应的第三接口141b处,此时该第三接口141b被阻塞部142b封闭。当然,阻塞部142b可单独转动,即阻塞部142b采用磁性材料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出液管16的远离泵体11的一端还可以设置更多的分歧管时,阻塞部142b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对应增加。
51.进一步地,单向阀163包括鸭嘴阀、隔膜阀、球阀或收缩扩张管阀。
52.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单向阀163为隔膜阀,隔膜阀包括阀管163a以及设有阀管163a内的多个磁性膜瓣163b,磁性膜瓣163b能够在磁场中展开或收卷,在初始状态时,磁性膜瓣163b卷曲于阀管163a内并阻断阀管163a导通,在输液状态时,磁性膜瓣163b在输液方向上间隔式的展开和卷曲,即下一个磁性膜瓣163b展开时,上一个磁性膜瓣163b卷曲。其中,磁性膜瓣163b可以为具有磁性的柔性材料制成,如参入磁粉的硅胶,也可是磁粉与高分子柔性材料形成的复合材料。磁性膜瓣163b在外界无驱动下,呈卷曲状,施加反向磁场可加快磁性膜瓣163b卷曲。在外界磁场刺激下,有卷曲转变为伸展状态,从收缩转化为开放状态,以此实现液体的定向流动。
53.如图8所示,当无液体通过时,磁性膜瓣163b呈卷曲状。如图9a-9d所示,当液体进入时,第一个磁性膜瓣163b在外磁场控制下呈伸展结构,液体进入第一个磁性膜瓣163b和第二个磁性膜瓣163b之间,此时,关闭第一个磁性膜瓣163b,打开第二个磁性膜瓣163b,随着液体的流动,关闭第二个磁性膜瓣163b,打开第三个磁性膜瓣163b,依次保证每个磁性膜瓣163b的关闭顺序及运作时长,实现液体的定向流动。
54.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7所示,固定装置164包括注射端口164a、控制管164b以及多个微泡结构164c,注射端口164a通过控制管164b与多个微泡结构164c连通。微泡结构164c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例如柔性高分子材料,如聚氨酯、硅胶等,有一定的弹性形变,在微泡结构164c的外表面进行涂层设计,如肝素等,增强组织相容性,便于在体内固定。通过注射端口164a向微泡结构164c中注入液体或气体,使得微泡结构164c膨胀并将第一分歧管161固定于目标组织处,例如膀胱30或静脉,从而避免在组织及液体环境中晃动,影响液体转运。其中,固定装置164可与第一分歧管161做成一体结构,控制管164b与第一分歧管161的通道相互隔开。
55.本实施例中,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10还包括数据监测组件102,数据监测组件102用于监测体液信息,数据监测组件102包括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或炎症因子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水肿区域的液压大小,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泵体11运输液体的流量。当水肿区域压力到达一定限值时,泵体11、第一控制阀13以及第二控制阀14开启,当随着液体的持续转运,目标区域压力降低,当低于预期的设定值时,泵体11和第一控制阀13关闭。确保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一次性转运过量,造成局部组织低压,电解质紊乱等不良事件。当流量传感器检测到泵体11完成目标转运量时,阀门关闭,否则,阀门开启。炎症因子传感器用于检测水肿区域的炎症状况。如果炎症过于严重,通过通讯模块25
用于将体液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以提醒患者和医护人员。
5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体转运控制系统,如图10所示,液体转运控制系统包括转运控制装置20以及如上所述的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10,转运控制装置20用于控制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10正常运作。转运控制装置20可位于体外,也可位于体内,优选地设置于体外,并通过无线传输功能控制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10正常运作。而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10无电子有源部件,结构简单、便于控制系统的操作。
57.本实施例中,转运控制装置20包括电源21、处理器22、驱动模块23和数据接收模块24,电源21、驱动模块23以及数据接收模块24均与处理器22电性连接。电源21用于给转运控制装置20提供电能;驱动模块23用于驱动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10正常运作;数据接收模块24用于接收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10的数据信号;处理器22处理体液信息以及控制整个转运控制装置20正常运作。
58.进一步地,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10包括泵体11、控制阀101以及数据监测组件102,驱动模块23用于驱动泵体11、控制阀101以及数据监测组件102运行,数据监测组件102用于监测体液信息,数据接收模块24用于接收体液信息,处理器22根据体液信息控制驱动模块23驱动泵体11和控制阀101的工作状态。
59.其中,控制阀101包括第一控制阀13、第二控制阀14以及单向阀163;数据监测组件102包括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以及炎症因子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水肿区域的液压信息,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泵体11运输液体的流量信息,炎症因子传感器用于检测水肿区域的炎症信息,处理器22根据液压信息、流量信息以及炎症信息控制驱动模块23驱动泵体11和控制阀101的工作状态。其中,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可设于泵体11、进液管15和出液管16内,炎症因子传感器可设于囊袋12上以监测组织水肿处的炎症状况。
60.驱动模块23可以设置多个并分别与泵体11、第一控制阀13、第二控制阀14、单向阀163、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以及炎症因子传感器对应,确保驱动模块23与泵体11、控制阀101、数据监测组件102在一定范围内耦合。驱动模块23通过磁力控制泵体11、第一控制阀13、第二控制阀14、单向阀163正常运作,驱动模块23通过电磁感应给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以及炎症因子传感器提供电能。数据接收模块24也可以为多个并分别与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以及炎症因子传感器对应,数据接收模块24通过无线接收功能接收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以及炎症因子传感器检测到的体液信息。
61.进一步地,转运控制装置20还包括通讯模块25和存储器26,通讯模块25以及存储器26也均与处理器22电性连接,通讯模块25用于将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10监测到的体液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存储器26用于存储控制程序以及体液信息。
62.本发明提供的液体转运控制系统将被动转运转化为主动转运,对各个组织处体内积液进行转运管理,并且可实现监测、给药、取样检测等功能,并且可适用于各种各样的转运场景,可适用于体内各个组织及症状,如脑脊液的引流,腹腔中腹水的引流,青光眼术中的引流,淋巴水肿引发的四肢淋巴液引流等。通过转运控制装置20控制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10正常运作,确保转运控制装置20和植入式液体转运装置10在一定范围内耦合,则可以实现远程驱动。实现转运体液或局部组织液的安全和可靠性。
63.在本文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的结构位于图中的位置以及结构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
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技术请求保护的范围。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名称上的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数量和顺序。
6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定,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