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施工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健身用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2.中医健身学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传统健身的具体方法、作用机理,以及它在强身健体、养生防病和康复医疗中的作用、特点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健身锻炼后需要对紧绷的背部肌肉进行放松,大都采用按摩装置对背部进行按摩。
3.现有的按摩装置大都只能单独对背部某一点或某一部分进行按摩,不能进行全面按摩,按摩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健身用按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施工架在进行使用时,工作人员需要带着工具从施工架的底部爬到施工架的顶部,工作人员带工具进行爬行不安全,然而施工架不能对工具进行输送,存在安全隐患,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健身用按摩装置,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
6.所述第一底板上方固定连接有一组竖板,所述竖板一侧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方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一端安装有支撑板,左侧所述支撑板的上方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壁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按摩箱。
7.优选的,所述按摩箱内部安装有震动电机,所述震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震动杆,所述震动杆外壁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末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壁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杆,所述第一安装杆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安装杆,所述第二安装杆末端固定连接有按摩球。
8.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外壁螺纹连接有t型螺纹杆,所述第二底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杆,且所述调节杆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底板内。
9.优选的,所述移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且所述第一底板外壁开设与所述第一滑杆相适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杆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滑槽内。
10.优选的,所述移动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且所述第一底板外壁开设与所述第二滑杆相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杆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滑槽内。
11.优选的,右侧所述支撑板上方固定连接有立板,且所述立板外壁开设与所述螺纹杆相适配的第一旋转槽,且所述螺纹杆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旋转槽内。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杆外壁开设有螺纹槽,且所述第二安装杆内壁开设与所述螺纹槽相适配的螺槽。
13.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内壁开设与所述调节杆相适配的空腔,且所述调节杆外壁与所述空腔内壁滑动连接。
14.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外壁开设与所述t型螺纹杆相适配的通孔,所述第一底板内壁开设与所述t型螺纹杆相适配的第二旋转槽,且所述t型螺纹杆末端贯穿所述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二旋转槽内。
15.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u型板,所述u型板外壁固定连接有靠枕。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通过设有的第一电动伸缩杆、移动板、第二电动伸缩杆、电机、螺纹杆、移动块、按摩箱,便于对使用者的背部进行全面按摩,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推动移动板来带动按摩箱移动到合适位置后,第二电动伸缩杆带动按摩箱上下移动来对背部不同位置的部位进行按摩,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移动块左右移动,移动块左右移动的同时也带动按摩箱左右移动来对使用者的背部进行全面按摩,提高按摩效率;
18.2、通过设有的震动电机、震动杆、连接杆、转轴、连接板、第二安装杆和按摩球,便于节省按摩者的体力,震动电机带动震动杆转动,震动杆带动连接杆震动,连接杆通过转轴带动连接板前后晃动,连接板前后晃动的同时也通过第二安装杆带动按摩球对使用者背部进行按摩,来代替按摩者,进而来节省按摩者体力。
19.3、通过设有的第一底板、第二底板、t型螺纹杆、调节杆和空腔,通过转动t型螺纹杆来带动第二底板在t型螺纹杆上移动,t型螺纹杆移动的同时也带动调节杆在空腔内部移动,来调节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的距离,进而来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进行使用,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22.图3为本发明按摩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第二安装杆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t型螺纹杆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第一滑杆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第一底板;2、第二底板;3、u型板;4、靠枕;5、竖板;6、第一电动伸缩杆;7、移动板;8、第一滑杆;9、第一滑槽;10、第二电动伸缩杆;11、支撑板;12、电机;13、螺纹杆;14、移动块;15、立板;16、第二滑杆;17、第二滑槽;18、支撑杆;19、按摩箱;20、震动电机;21、震动杆;22、连接杆;23、转轴;24、连接板;25、第一安装杆;26、第二安装杆;27、按摩球;28、螺纹槽;29、t型螺纹杆;30、调节杆;31、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
29.请参阅图1-6,图示中的:本实施例为本技术方案中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一种中医健身用按摩装置,包括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
30.第一底板1上方固定连接有一组竖板5,竖板5一侧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6,第一电动伸缩杆6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7,移动板7的上方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0,第二电动伸缩杆10一端安装有支撑板11,左侧支撑板11的上方安装有电机12,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3,螺纹杆13外壁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4,移动块1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8,支撑杆18顶端固定连接有按摩箱19;
31.如图3、4所示,按摩箱19内部安装有震动电机20,震动电机20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震动杆21,震动杆21外壁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杆22,连接杆22末端安装有转轴23,转轴23外壁安装有连接板24,连接板24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杆25,第一安装杆25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安装杆26,第二安装杆26末端固定连接有按摩球27,震动电机20带动震动杆21转动,震动杆21带动带动连接杆22震动,连接杆22通过转轴23带动连接板24前后晃动,连接板24前后晃动的同时也通过第二安装杆26带动按摩球27对使用者背部进行按摩,来代替按摩者,进而来节省按摩者体力;
32.如图5所示,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外壁螺纹连接有t型螺纹杆29,第二底板2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杆30,且调节杆30一端延伸至第一底板1内,通过转动t型螺纹杆29来带动第二底板2在t型螺纹杆29上移动,t型螺纹杆29移动的同时也带动调节杆30在空腔31内部移动,来调节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之间的距离,进而来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进行使用,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33.如图1、6所示,移动板7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8,且第一底板1外壁开设与第一滑杆8相适配的第一滑槽9,第一滑杆8末端延伸至第一滑槽9内,便于第一滑杆8在第一滑槽9内部移动来带动移动板7移动;
34.如图1所示,移动块14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16,且第一底板1外壁开设与第二滑杆16相适配的第二滑槽17,第二滑杆16末端延伸至第二滑槽17内,便于第二滑杆16在第二滑槽17上移动来限制移动块14的移动方向;
35.如图1、2所示,右侧支撑板11上方固定连接有立板15,且立板15外壁开设与螺纹杆13相适配的第一旋转槽,且螺纹杆13一端延伸至第一旋转槽内,便于螺纹杆13在立板15上转动;
36.如图4所示,第一安装杆25外壁开设有螺纹槽28,且第二安装杆26内壁开设与螺纹槽28相适配的螺槽,便于对按摩球27进行更换;
37.如图5所示,第一底板1内壁开设与调节杆30相适配的空腔31,且调节杆30外壁与空腔31内壁滑动连接,便于调节杆30在空腔31内部移动;
38.如图5所示,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外壁开设与t型螺纹杆29相适配的通孔,第一底板1内壁开设与t型螺纹杆29相适配的第二旋转槽,且t型螺纹杆29末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第二旋转槽内,便于t型螺纹杆29带动第二底板2移动,第二底板2带动调节杆30在空腔31内部移动;
39.如图1所示,第一底板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u型板3,u型板3外壁固定连接有靠枕4;
40.本实施例中,首先将各部分部件安装好,需要按摩时,可根据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使
用,先通过转动t型螺纹杆29来带动第二底板2在t型螺纹杆29上移动,t型螺纹杆29移动的同时也带动调节杆30在空腔31内部移动,进而来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进行使用,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接着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6推动移动板7通过第一滑杆8在第一滑槽9上移动来带动按摩箱19移动到合适位置后,第二电动伸缩杆10带动按摩箱19上下移动来对背部不同位置的部位进行按摩,电机12带动螺纹杆13转动,螺纹杆13带动移动块14左右移动,移动块14左右移动的同时也带动按摩箱19左右移动来对使用者的背部进行全面按摩,震动电机20带动震动杆21转动,震动杆21带动带动连接杆22震动,连接杆22通过转轴23带动连接板24前后晃动,连接板24前后晃动的同时也通过第二安装杆26带动按摩球27对使用者背部进行按摩,来全面对使用者背部进行按摩,提高按摩效果。
41.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