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痹症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329781发布日期:2022-01-05 02:47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痹症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痹症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痹,即痹阻不通。痹症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本病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和人体正气不足有关。风寒湿等邪气,在人体卫气虚弱时容易侵入人体而致病。汗出当风、坐卧湿地、涉水冒雨等,均可使风寒湿等邪气侵入机体经络,留于关节,导致经脉气血闭阻不通,不通则痛,正如《素问
·
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根据感受邪气的相对轻重,常分为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着痹(湿痹)。若素体阳盛或阴虚火旺,复感风寒湿邪,邪从热化或感受热邪,留注关节,则为热痹。总之,风寒湿热之邪侵入机体,痹阻关节肌肉筋络,导致气血闭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产生本病。
3.现有药物对痹症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治疗时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痹症的膏药,有效治疗四肢酸痛,颈椎疼痛、僵硬,胳膊屈伸不利,腰椎刺痛等症状,治疗效果好,疗效快。
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痹症的膏药的制备方法,通过醇提法将部分原料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然后与其余部分原料混合,可以让原料更好的发挥药效,增强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7.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痹症的膏药,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25

35份三七,2

7份丁香,3

8份细辛,10

20份威灵仙,10

20份白芥子,12

18份山茶,5

15份白芷,6

12份荜茇根,20

30份龙骨,0.5

4份冰片,0.1

3份血竭,4

10份急性子,1

7份花椒,8

16份川乌和7

15份草乌。
8.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痹症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将三七、白芥子、山茶、白芷、血竭、急性子、川乌和草乌在60

70℃炒制20

40min,然后粉碎过60

80目筛得到细粉,向细粉中加入体积分数为75%

85%的乙醇,在50

60℃回流提取30

40min,得到提取液;将丁香、细辛、威灵仙、荜茇根、龙骨、冰片和花椒研磨成微粉,向微粉中加入提取液,搅拌10

20min,然后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

1.85的浸膏。
10.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痹症的膏药、用于痹症的膏药的制备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发明中,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三七的人参皂苷rb类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细辛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之效,
对关节炎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还具有消炎、镇痛、镇静的功效。三七与细辛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改善机体风寒湿邪之证,让机体气血流畅,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功效相互促进使药效更好。威灵仙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效,其与细辛搭配使用,祛风散寒和除湿之效相辅相成,增强镇痛止痛之效。白芥子可以利气燥痰、散结消肿,山茶可以温中化湿、行气止痛,白芷可以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消肿排脓,三者配伍后可以有效改善机体寒湿等邪气,缓解机体经脉闭阻情况,从而显著改善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屈伸不利的情况,达到治疗痹症的目的。荜茇根具有散气止痛、燥湿退肿之效,冰片具有清热止痛之效,两者配伍,散气散寒的同时还可以清热、温通经脉,让药物药效更好的作用于机体,让其药效更好的渗透皮肤,对病变部分进行治疗,提高药物疗效。血竭具有去瘀定痛之效,花椒具有温中止痛之效,川乌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效,草乌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之效,几者配伍使用后,散寒的同时,温中补气,改善机体寒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让其药效易于发挥。丁香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之效,龙骨具有镇心安神、平肝潜阳之效,两者可以与其余原料互补,能够进一步增强药物药效。上述原料配比合理,其功效相辅相成,更便于发挥药物的药效,从而让药物治疗效果更好,药效更快。
12.本发明中,通过将部分原料进行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可以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增大原料的利用度。将另一部分原料直接研磨成粉,与醇提法得到的提取液进行混合,这样处理后可以更好的利用原料,让原料更好的发挥药效,增强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1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15.一种用于痹症的膏药,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25

35份三七,2

7份丁香,3

8份细辛,10

20份威灵仙,10

20份白芥子,12

18份山茶,5

15份白芷,6

12份荜茇根,20

30份龙骨,0.5

4份冰片,0.1

3份血竭,4

10份急性子,1

7份花椒,8

16份川乌和7

15份草乌。
16.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归肝经、胃经,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化瘀止血药。用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三七的人参皂苷rb类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三七总皂苷可抑制血小板凝集,三七提取物有强心、降压、保肝、抗炎、降低血中胆固醇、免疫调节和抗病毒作用。总面言之,对血液及造血系统具有止血、抗血小板聚集及溶栓、溶血、造血等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耐缺氧及抗休克、改善脑缺血等作用;对神经系统具有中枢神经抑制、镇痛等作用;可增强免疫功能,保护肝功能,抗肿瘤,延缓衰老,降血糖,抗炎,调节物质代谢,促进生长;毒性较低,长期用药基本无副反应。
17.丁香,温、辛,归脾、胃、肺、肾经,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丁子香含挥发油,油中主要含丁香油酸、乙酰丁香油酸及丁香烯、甲基正戊酮、甲基正庚酮、香荚兰醛等成分。具抑菌及驱虫作用,用作芳香,镇痉驱风剂,
治疗胃病,腹痛、呕吐、神经痛、牙痛等疾病。
18.细辛,性温,味辛,归心经、肺经、肾经,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祛痰,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用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有局部麻醉作用,对关节炎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还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有增强脂质代谢及升高血糖的作用,调节机体平滑肌功能。挥发油能使麻醉动物血压下降,而煎剂则使血压上升;并具消炎和抗惊厥作用。还有镇痛、镇静、抑制发热、解热、抗组胺和抗变态反应和兴奋呼吸作用。含挥发油,主要成分甲基丁香酚、优香芹酮、细辛酯素等。
19.威灵仙,性温,味辛、咸,归膀胱经,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属祛风湿病下属分类的祛风湿散寒药。用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鲠咽喉。具有镇痛、抗疟,降血糖,利胆,增强食管蠕动,软化鱼骨刺,松弛咽、食道及肠平滑肌等作用。对平滑肌有增强节律或松弛作用,具有镇痛、利胆、引产、抗微生物、抗利尿、降血压等作用。主含齐墩果酸、常青藤皂苷元等。
20.白芥子,性温,味辛,归肺经、胃经,利气燥痰,散结消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主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
21.山茶,辛、苦,寒,具有收敛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外用治烧烫伤,创伤出血。山茶花含有花白甙及花色甙等敛止血剂,有止血、散瘀消肿之功用,主治咳血、鼻出血、肠胃山血、子宫出血以及烧伤、烫伤、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等症。泡酒成茶花酒,或煮糯粥时加入成茶花糯米粥,以治痢。山茶花在药用价值上亦高,有收敛、止血、凉血、调胃、理气、散瘀、消肿等疗效。
22.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带下证,疮痈肿毒。含挥发油,又含比克一白芷素、新比克一、白芷醚及白芷毒素等。
23.荜茇根,生于生热,散气止痛,燥湿退肿,祛寒消炎,补胃增食,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髓关节痛,小关节痛,关节炎肿,肠虚脱肛,胃虚纳差,消化不良。根含胡椒碱、荜茇明碱和荜茇明宁碱。
24.龙骨,性平,味涩、甘,归心经、肝经、肾经、大肠经,镇心安神,平肝潜阳,固涩,收敛,主治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惊痫癫狂,头晕目眩,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久泻久痢,溃疡久不收口及湿疮。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磷酸钙。
25.冰片,性寒,味辛、苦,归心经、脾经、肺经,窍醒神、清热止痛,属开窍药。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明显的镇静镇痛作用,促进神经胶质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有抗炎、抗菌、抗生育作用。局部应用对感觉神经具有轻微的刺激作用,有一定的止痛和防腐作用;服后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神经中枢发挥作用;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与戊巴比妥产生协同作用,并能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较高浓度的冰片(0.5%)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26.血竭,性平,味甘、咸,归心经、肝经,祛瘀定痛、止血生肌,用治跌打损伤、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有抗炎、抑菌、抗血栓作用,对环核苷酸有影响,影响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等。含红色树脂90%以上,为血竭树脂鞣醇与苯甲酸及苯甲酰乙酸的化合物。
27.急性子,性温,味微苦、辛,归肺经、肝经,破血软坚、消积,治疗瘕痞块、经闭、噎膈;外用研末吹喉、点牙,调敷或熬膏贴。
28.花椒,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外用:湿疹,阴痒。
29.川乌,性热,味辛、苦,有大毒,归心经、肝经、肾经、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抗炎镇痛;降血糖;抗癌;强心;局部麻醉等。块根(母根)含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新乌头碱,北草乌碱,川乌碱甲,异塔拉定、塔拉胺,消旋去甲基衡州乌药碱,尿嘧啶,乌头多糖a、b、c、d。
30.草乌,性热,味辛、苦,有大毒,归心经、肝经、肾经、脾经,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内服治疗风寒湿痹、肢体关节冷痛、心腹冷痛。有抗炎镇痛作用;能增强肾上腺素对心肌的作用,对抗氯化钙所致t波倒置,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初期的s

t段上升和继之发生的s

t段下降;还有增强毒毛花苷g对心肌的毒性、抗组胺、局部麻醉等作用。本品主要含剧毒的双酯类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其中有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中乌头碱、3

去氧乌头碱、北草乌碱、乌胺等成分。
31.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三七的人参皂苷rb类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细辛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之效,对关节炎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还具有消炎、镇痛、镇静的功效。三七与细辛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改善机体风寒湿邪之证,让机体气血流畅,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功效相互促进使药效更好。威灵仙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效,其与细辛搭配使用,祛风散寒和除湿之效相辅相成,增强镇痛止痛之效。白芥子可以利气燥痰、散结消肿,山茶可以散瘀消肿、理气,白芷可以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消肿排脓,三者配伍后可以有效改善机体寒湿等邪气,缓解机体经脉闭阻情况,从而显著改善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屈伸不利的情况,达到治疗痹症的目的。荜茇根具有散气止痛、燥湿退肿之效,冰片具有清热止痛之效,两者配伍,散气散寒的同时还可以清热、温通经脉,让药物药效更好的作用于机体,让其药效更好的渗透皮肤,对病变部分进行治疗,提高药物疗效。
32.血竭具有去瘀定痛之效,花椒具有温中止痛之效,川乌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效,草乌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之效,几者配伍使用后,散寒的同时,温中补气,改善机体寒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让其药效易于发挥。丁香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之效,龙骨具有镇心安神、平肝潜阳之效,两者可以与其余原料互补,促进祛风散寒之效,进一步增强药物药效。上述原料配比合理,其功效相辅相成,更便于发挥药物的药效,从而让药物治疗效果更好,药效更快。
33.一种用于痹症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4.将三七、白芥子、山茶、白芷、血竭、急性子、川乌和草乌在60

70℃炒制20

40min,然后粉碎过60

80目筛得到细粉,向细粉中加入体积分数为75%

85%的乙醇,在50

60℃回流提取30

40min,得到提取液;将丁香、细辛、威灵仙、荜茇根、龙骨、冰片和花椒研磨成微粉,向微粉中加入提取液,搅拌10

20min,然后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

1.85的浸膏。
35.本实施例中,将三七、白芥子、草乌等药材先炒制,通过炒制让性质寒凉的药材转变为温和型药材,避免药材过分寒凉让痹症部分寒湿邪气加重,影响对痹症的治疗效果;同时炒制可以改变药材的硬度,对其进行粉碎时,更便于将药材粉碎,且让药材粉碎的粒径比较均匀,避免药材整体硬度或脆度不一致,部分粉碎部分没有粉碎的情况,进而减少药材浪费。在60

70℃炒制20

40min,该条件下,药材的改性效果最好,能够更好的让药材性质变得
温和,更适用于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的痹症之证。过筛60

80目,这样可以让得到的细粉均一性较好,在对细粉提取有效成分时,可以更好的将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且提取效果比较一致,让有效成分提取更彻底更完全。选择体积分数为75%

85%的乙醇进行提取,在该浓度下,乙醇对细粉的浸润效果最好,乙醇分子浓度更高对细粉中有效成分的萃取速度更快,萃取更彻底,有效成分提取效果更好。在50

60℃回流提取30

40min,该条件下对细粉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最好,有效成分提取率最高。
36.将丁香、细辛等原料研磨成微粉后与提取液混合,这样可以更好的利用这些原料的有效成分,更便于这些原料发挥药效。搅拌10

20min,可以让微粉与提取液混合更彻底,提高微粉在提取液中的均一性,让各原料的有效成分相互促进效果更好。然后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

1.85的浸膏,这样可以提高浸膏中有效成分浓度,让药物药效进一步加强。
37.本实施例中,乙醇的质量是细粉的质量的8

12倍。这样确保乙醇可以将细粉中的有效成分完全提取出来,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进而增强药物药效。
38.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在50

60℃回流提取30

40min,过滤得到回流提取液一和滤渣一,向滤渣一中加入乙醇,第二次在65

75℃回流提取20

30min,过滤得到回流提取液二和滤渣二,向滤渣二中加入乙醇,第三次在80

85℃回流提取10

20min,过滤得到提取液三,合并提取液一、提取液二和提取液三得到提取液。选择回流提取,不仅可以提高提取效率,还可以提高有效成分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增强药物药效。第一次在50

60℃回流提取30

40min,该温度下可以加快乙醇分子运动速度,让乙醇分子在细粉中渗入与浸出速度加快,从而更快第萃取出细粉中的有效成分,在该时间下有效成分的萃取效果最好。第二次在65

75℃回流提取20

30min,利用原料为第一次回流提取后的滤渣一,在该温度下萃取,可以进一步加快乙醇分子运动速度,让其能够将细粉中难以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进一步提取出来,具体是将三七中的人参皂苷和血竭中的红色树脂提取出来,这些性质比较稳定,在温度较低和时间较短时难以将其提取出来,选择第二次提取可以更好的将上述成分提取出来。第三次在80

85℃回流提取10

20min,主要是将草乌和川乌中的生物碱提取出来,具体是乌头碱,生物碱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低温时难以提取,选择第三次提取能够进一步提高生物碱的析出率,提高提取液中生物碱的浓度,使药物的药效更好。
39.可选地,得到提取液之后,还包括将提取液在70

80℃真空浓缩5

10min,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在500

800r/min离心5

10min,将分离得到的上清液加入微粉中。将提取液真空浓缩,可以让降低提取液中的含水率,提高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浓度,增强药效。在70

80℃真空浓缩5

10min,该条件下浓缩程度最好。将浓缩液离心,可以进一步除去浓缩液中的杂质,让得到的上清液纯度更高;在500

800r/min离心5

10min,离心处理效果最好。
40.可选地,向微粉中加入提取液之前,还包括将微粉过筛90

100目。这样可以得到粒度比较均匀的微粉,向微粉中加入提取液时,提高微粉在提取液中的分散程度,让微粉可以更均匀地分散在提取液中,从而让得到的浸膏药效更好。详细地,搅拌10

20min时,搅拌速度为60

80r/min。设置搅拌速度,可以避免速度太快,微粉与提取液混合效果不好,在该速度下进行搅拌,能够提高微粉与提取液的混合程度。
41.本实施例中,将丁香、荜茇根、龙骨和花椒研磨成微粉之前,还包括将丁香、荜茇根、龙骨和花椒在70

80℃熟化10

15min。熟化可以提高原料的脆度,在研磨时微粉粒度更加均匀;同时熟化还可以让原料药性更加温和,减少原料的刺激性,提高使用时的舒适度;
在70

80℃熟化10

15min时,熟化效果最好。还包括将浸膏涂敷在无纺布上,浸膏的厚度为1.05

1.75cm。设置浸膏厚度,可以避免浸膏与皮肤接触时,远离皮肤部分的浸膏未完全发挥药效就已经更换药贴,该厚度下对浸膏的利用程度最好,可以提高浸膏的利用率。
42.本发明的膏药具有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温中暖肾,祛风散寒,祛风湿通经络,通诸窍,散郁火,透骨,搜风胜湿,温中散寒逐寒之效。主治痹症,四肢酸痛,颈椎腰椎疼痛。
43.本发明的膏药还可以与熏蒸及药酒结合使用。
44.熏蒸的原料包括:450

550份柳枝、450

550份桑枝、90

120份柳叶、110

130份樟木、70

80份艾叶和70

80份皂角刺,将上述原料加25

35斤水,煎煮30

40min,即得熏蒸液。
45.熏蒸液的使用方法:将熏蒸液加入泡脚桶中,熏蒸两手两脚,两手两脚处复盖被单,熏蒸15

30min;然后用毛巾浸熏蒸液,热敷疼痛部位;饭后两小时用熏蒸液洗头洗澡。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熏蒸液熏蒸或洗澡洗头时,要避风保暖,忌生冷,多喝白开水。
46.熏洗过程中,由于中药药理作用和药气温热,刺激浑身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及淋巴结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熏洗后,全身毛孔开放流出汗液,让体内的风湿寒痹随汗液排出体外,进而让全身轻松,关节灵活。此外,熏蒸液具有祛风利尿,消肿止痛,祛风湿利关节,清热解毒,气逆血滞,搜风,拔毒,排脓的功效,主治全身疼痛,尤其是对颈椎、腰椎疼痛的治疗效果最好。
47.药酒的原料包括:70

80份当归、120

130份鸡血藤、45

55份生草乌、45

60份生川乌、25

35份生天南星、70

80份生半夏、45

55份路路通和90

110份生黄腾,将上述原料混合,加入5

7斤60度以上的白酒,在酒中浸泡15

20d,即得药酒。
48.药酒的使用方法:将药酒涂抹疼痛部位,一日涂抹2

3次,一次10

15ml,三日一疗程,涂抹后按摩5

10min。
49.药酒具有搜风胜湿,消肿散结,祛风通络,清热解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主治腰膝酸痛,颈椎、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关节炎,跌打损伤,静脉曲张,半身不遂等。
50.三者配合的使用方法是:先用熏蒸液,再用药酒,最后使用膏药。其中,熏蒸液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及淋巴结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让体内的风寒湿随汗液排出体外,从而让全身轻松,关节灵活。药酒可以进一步促进血液循环,让药物更好的作用于颈椎、腰椎或四肢。膏药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病理部位的治疗改善。通过三者配合,综合治疗,更易于攻克顽疾。
51.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52.实施例1
53.一种用于痹症的膏药,包括以下原料:
54.25g三七,2g丁香,3g细辛,10g威灵仙,10g白芥子,12g山茶,5g白芷,6g荜茇根,20g龙骨,0.5g冰片,0.1g血竭,4g急性子,1g花椒,8g川乌和7g草乌。
55.一种用于痹症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6.将三七、白芥子、山茶、白芷、血竭、急性子、川乌和草乌在60℃炒制20min,然后粉碎过60目筛得到细粉,向细粉中加入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在50℃回流提取30min,得到提取液;将丁香、细辛、威灵仙、荜茇根、龙骨、冰片和花椒研磨成微粉,向微粉中加入提取液,搅拌10min,然后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的浸膏。
57.实施例2
58.一种用于痹症的膏药,包括以下原料:
59.35g三七,7g丁香,8g细辛,20g威灵仙,20g白芥子,18g山茶,15g白芷,12g荜茇根,30g龙骨,4g冰片,3g血竭,10g急性子,7g花椒,16g川乌和15g草乌。
60.一种用于痹症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1.将三七、白芥子、山茶、白芷、血竭、急性子、川乌和草乌在70℃炒制40min,然后粉碎过80目筛得到细粉,向细粉中加入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在60℃回流提取40min,得到提取液;将丁香、细辛、威灵仙、荜茇根、龙骨、冰片和花椒研磨成微粉,向微粉中加入提取液,搅拌20min,然后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85的浸膏。
62.实施例3
63.一种用于痹症的膏药,包括以下原料:
64.30g三七,5g丁香,5g细辛,15g威灵仙,15g白芥子,15g山茶,10g白芷,5g荜茇根,25g龙骨,2g冰片,1g血竭,7g急性子,3g花椒,10g川乌和10g草乌。
65.一种用于痹症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6.将三七、白芥子、山茶、白芷、血竭、急性子、川乌和草乌在65℃炒制30min,然后粉碎过70目筛得到细粉,向细粉中加入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在55℃回流提取35min,得到提取液;将丁香、细辛、威灵仙、荜茇根、龙骨、冰片和花椒研磨成微粉,向微粉中加入提取液,搅拌15min,然后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45的浸膏。
67.实施例4
68.一种用于痹症的膏药,包括以下原料:
69.30g三七,5g丁香,5g细辛,15g威灵仙,15g白芥子,15g山茶,10g白芷,5g荜茇根,25g龙骨,2g冰片,1g血竭,7g急性子,3g花椒,10g川乌和10g草乌。
70.一种用于痹症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1.将三七、白芥子、山茶、白芷、血竭、急性子、川乌和草乌在62℃炒制25min,然后粉碎过65目筛得到细粉,向细粉中加入体积分数为78%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在55℃回流提取35min,过滤得到回流提取液一和滤渣一,向滤渣一中加入乙醇,第二次在70℃回流提取22min,过滤得到回流提取液二和滤渣二,向滤渣二中加入乙醇,第三次在82℃回流提取14min,过滤得到提取液三,合并提取液一、提取液二和提取液三得到提取液;将丁香、细辛、威灵仙、荜茇根、龙骨、冰片和花椒研磨成微粉,向微粉中加入提取液,搅拌12min,然后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2的浸膏。
72.本实施例中,乙醇的质量是细粉的质量的10倍。
73.实施例5
74.一种用于痹症的膏药,包括以下原料:
75.30g三七,5g丁香,5g细辛,15g威灵仙,15g白芥子,15g山茶,10g白芷,5g荜茇根,25g龙骨,2g冰片,1g血竭,7g急性子,3g花椒,10g川乌和10g草乌。
76.一种用于痹症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7.将三七、白芥子、山茶、白芷、血竭、急性子、川乌和草乌在78℃炒制35min,然后粉碎过75目筛得到细粉,向细粉中加入体积分数为82%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在58℃回流提取35min,过滤得到回流提取液一和滤渣一,向滤渣一中加入乙醇,第二次在72℃回
流提取26min,过滤得到回流提取液二和滤渣二,向滤渣二中加入乙醇,第三次在83℃回流提取16min,过滤得到提取液三,合并提取液一、提取液二和提取液三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在72℃真空浓缩8min,得到浓缩液;将丁香、细辛、威灵仙、荜茇根、龙骨、冰片和花椒研磨成微粉,向微粉中加入浓缩液,搅拌16min,然后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65的浸膏。
78.本实施例中,乙醇的质量是细粉的质量的12倍。
79.实施例6
80.一种用于痹症的膏药,包括以下原料:
81.30g三七,5g丁香,5g细辛,15g威灵仙,15g白芥子,15g山茶,10g白芷,5g荜茇根,25g龙骨,2g冰片,1g血竭,7g急性子,3g花椒,10g川乌和10g草乌。
82.一种用于痹症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3.将三七、白芥子、山茶、白芷、血竭、急性子、川乌和草乌在77℃炒制32min,然后粉碎过78目筛得到细粉,向细粉中加入体积分数为84%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在56℃回流提取34min,过滤得到回流提取液一和滤渣一,向滤渣一中加入乙醇,第二次在73℃回流提取26min,过滤得到回流提取液二和滤渣二,向滤渣二中加入乙醇,第三次在84℃回流提取13min,过滤得到提取液三,合并提取液一、提取液二和提取液三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在76℃真空浓缩9min,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在700r/min离心8min,得到上清液;将丁香、细辛、威灵仙、荜茇根、龙骨、冰片和花椒研磨成微粉,向过筛95目的微粉中加入上清液,搅拌12min,搅拌速度为70r/min,然后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78的浸膏,将浸膏涂敷在无纺布上,浸膏的厚度为1.55cm。
84.本实施例中,乙醇的质量是细粉的质量的9倍。将丁香、荜茇根、龙骨和花椒研磨成微粉之前,还包括将丁香、荜茇根、龙骨和花椒在75℃熟化12min。
85.1、临床试验
86.选择60例试验者,年龄在45

60岁,平均年龄为53.26岁,试验者的临床表现为四肢酸痛、颈椎疼痛僵硬、胳膊屈伸不利、腰椎刺痛、翻身困难、行走不便。将试验者随机分为6组,6组对应使用实施例1

6的中药组合物。使用方法:早晚在颈椎、腰椎、四肢关节部位各贴敷一剂膏药,连续使用30天。观察试验结果,具体如下:
87.表1结果统计表
[0088][0089]
根据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膏药可以有效改善颈椎疼痛僵硬、腰椎刺痛、翻身困难、四肢酸痛等症状。实施例6相比较实施例1

5,实施例6的治疗效果最好,具体是实施例6在实施例1

5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对原料的处理步骤,对原料的有效成分利用更加彻底,从而让膏药药效更好,疗效更快。
[0090]
2、刺激性试验
[0091]
将实施例3和实施例6的膏药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操作过程包括:取10只健康雌性家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对应使用实施例3和实施例6的膏药,具体是先将健康雌性家兔的屁股及肚皮部分进行脱毛,大小为2.5cm*2.5cm,然后将膏药分别贴敷在脱毛部位,3天后,观察家兔脱毛部位的情况,其中红斑和炎症情况用百分数进行标识,100%代表红斑或炎症情况非常严重,0代表没有红斑或炎症情况,以此类推,具体结果如下:
[0092]
表2刺激性试验结果
[0093][0094]
无刺激性:没有红斑和炎症出现;有刺激性:局部有红斑或炎症;强刺激性:红斑和炎症显著。
[0095]
根据表2可知,实施例3和实施例6得到的膏药在健康雌性家兔脱毛部位粘贴3天后,家兔脱毛部位几乎没有红斑或炎症产生。因此可以得知,本发明制得的膏药几乎没有刺激性,可以将膏药在不同部位使用。
[0096]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痹症的膏药,有效治疗四肢酸痛,颈椎疼痛、僵硬,胳膊屈伸不利,腰椎刺痛等症状,原料配比合理,其功效相辅相成,更便于发挥药物的药效,从而让药物治疗效果更好,药效更快。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痹症的膏药的制备方法,通过将部分原料进行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可以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增大原料的利用度。将另一部分原料直接研磨成粉,与醇提法得到的提取液进行混合,这样处理后可以更好的利用原料,让原料更好的发挥药效,增强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0097]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