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20696发布日期:2022-01-29 15:03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椅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椅。


背景技术:

2.目前,轮椅作为一种来帮助用户辅助出行的医疗器械,然而相关技术中的轮椅,在日常生活中,缺少看护者的时候,用户从轮椅上下来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减少相关技术中用户不便于离开轮椅,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轮椅。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轮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轮椅,包括车体组件、车架组件和驱动装置,所述车体组件包括椅背部、椅座部和脚蹬部,所述椅背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椅座部,所述脚蹬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椅座部,所述椅座部连接于所述车架组件;所述车架组件包括车轮部,所述车轮部抵压于地面,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车架组件,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车体组件;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使所述椅背部和脚蹬部转动。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中能够通过转动椅背部和脚蹬部,使得椅背部、椅座部和脚蹬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使得用户能从轮椅上更易于轻松离开轮椅,从而转移至病床上;或者单独改变椅背部或脚蹬部使得轮椅整体倾斜,方便用户从轮椅上下来,方便用户休息,使得提高轮椅的适用性,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采用驱动装置使得用户能够减少手动转动的步骤,提高了轮椅的转动效率,且可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调节椅背部、椅座部和脚蹬部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更贴合用户的实际情况,使得用户更易于离开轮椅,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6.可选的,所述车体组件还包括扶手部,所述扶手部包括第一扶手、第二扶手和第三扶手,所述第一扶手滑移连接于所述椅背部,所述第二扶手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扶手,所述第三扶手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扶手。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扶手与椅座部的位置关系,使得扶手部能够与椅座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使得轮椅在水平横向和纵向上均没有障碍物,对比于扶手部不能转动,本技术更加贴合实际情况,使得用户调节轮椅水平后能够从水平任意方向离开轮椅,提高了轮椅的适用性,方便用户更易于离开轮椅;或者使得扶手部与轮椅整体平行,使得用户转移过程中减少障碍;或者使得扶手部贴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比如用户休息时双手的放置习惯。
8.可选的,还包括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均设置于所述车架组件上,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技术中的轮椅形成电动轮椅,减少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手动推动轮椅或转动轮椅的复杂步骤;对于行动不便的边缘人员,电动轮椅在调节过程中对比于手动调节,更能够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
10.可选的,所述车架组件还包括剪叉式升降台和车轮架体,所述剪叉式升降台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椅座部,所述剪叉式升降台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轮架体,所述车轮架体连接于所述车轮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剪叉式升降台有利于调节椅座部的竖向位置;而且,剪叉式升降台往往是通过控制水平方向的位移转化成竖向的位移来调节升降台的竖向位置;对比仅靠竖向滑移调节的装置,这样装置的好处在于,由于轮椅的使用者大多是边缘人员且大量时间座在轮椅上,因此人的重力可能导致竖向滑移调节装置受到损耗,且竖向滑移调节的装置驱使椅座部上下滑移时会受到压力影响,导致调节不稳定;而剪叉式升降台能够减少竖向滑移的损耗,维持剪叉式升降台在升降过程中的支撑力,使得轮椅调节的稳定性更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2.可选的,所述车轮部包括辅助轮、转动轮和驱动轮,所述辅助轮转动连接于所述脚蹬部,所述转动轮转动连接于所述车架组件,所述转动轮和驱动轮电连接于所述电源模块。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轮部采用电动驱动的方式,能够减少用户的手动驱动步骤,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驱动轮设置于轮椅的后侧,采用后驱的方式使得用户在驱动轮椅移动过程中轮椅运动得更加稳定,转动轮能够改变轮椅的运动方向,提高了轮椅的适用性,辅助轮能够维持轮椅的前后平衡,维持轮椅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4.可选的,所述驱动轮的半径大于所述转动轮的半径,所述转动轮的半径大于所述辅助轮的半径;所述转动轮的外表面由多个滚轮体沿所述转动轮周长依次连接而成,且所述滚轮体的轴线的方向与水平面存在一定角度。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轮椅在转弯过程中,驱动轮的转弯半径受其最大转角和最小转角决定,所以传统轮椅往往会存在转弯不便的问题;而本技术中转动轮的外表面由多个滚轮体组成,滚轮体的外表面对比于轮胎外表面能够滑移,所以当轮椅转向时,将两组转动轮的移动方向调节成相反方向,再通过滚轮体的外表面与地面的滑移,使得轮椅能够实现零转弯半径,使得轮椅能够原地改变其朝向再行使,减少了转弯需要的路径,从而提高轮椅的适用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6.可选的,还包括辅助支撑装置,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体和辅助康复组件,所述支撑架体连接于所述椅背部远离所述椅座部的一侧的外表面,所述辅助康复组件包括拉环、牵引绳和辅助弹簧,所述拉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沿所述支撑架体连接于所述辅助弹簧的一端,所述辅助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架组件。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能够通过向下拉动拉环,从而拉动牵引绳和辅助弹簧,辅助弹簧提供反向力,使得用户受力支撑向上运动,帮助用户站立,或者维持用户站立状态;当轮椅整体处于水平状态时,用户通过手臂支撑十分困难,而辅助支撑装置能够协助用户拉动自身使得用户更加方便的离开轮椅,提高了轮椅的适用性,而且经常通过辅助装置进行康复运动有助于帮助客户早日康复。
18.可选的,所述车架组件上还设置有可调节螺纹装置,所述可调节螺纹装置连接于
所述辅助弹簧,所述可调节螺纹装置包括支撑板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为两组,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连接于一组所述限位板,且所述支撑板与两组限位板之间形成放置槽,所述辅助弹簧部分能够设置于放置槽内,一组所述限位板抵压于所述辅助弹簧的一端,另一组所述限位板能够抵压于所述辅助弹簧的任意位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弹簧的部分被放置于放置槽中,使得辅助弹簧的这部分难以发生形变,从而难以提高辅助支撑力,故而,辅助弹簧未被放置于放置槽的部分才能发生形变,来提供辅助支撑力,从而当用户的需求发生变化时,比如用户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可以通过改变辅助弹簧的可伸长长度来提高辅助支撑力;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能够提高轮椅的适用性。
20.可选的,所述椅背部包括背部承托和颈部承托,所述颈部承托设置于所述背部承托上方,所述颈部承托连接于所述背部承托,所述背部承托连接于所述椅座部;所述颈部承托内部设置有麦克风和喇叭,所述麦克风电连接于所述电源模块,所述麦克风电连接于所述喇叭。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能够控制麦克风和喇叭的启动和关闭,从而使得用户在沟通过程中能够减少与他人距离过近的情况发生,且在紧急状况下,能够通过喇叭扩大声音向周围寻求帮助,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加,且提高了轮椅的适用性。
22.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设为电推缸构件,所述电推缸构件包括第一电推缸组件、第二电推缸组件、第三电推缸组件和第四电推缸组件,所述第一电推缸组件连接于所述剪叉式升降台;所述第二电推缸组件连接于所述椅背部;所述第三电推缸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扶手;所述第四电推缸组件连接于所述脚蹬部。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推缸组件能够驱使剪叉式升降台移动,从而使得椅座部上下移动,使得轮椅能够与床体等高,方便用户离开轮椅;第二电推缸组件能够驱使椅背部转动,使得椅背部与椅座部等高;第三电推缸组件能够驱使扶手部滑移,使得扶手部与椅座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四电推缸组件能够驱使脚蹬部转动,使得脚蹬部与椅座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改变轮椅不同部位的位置,使得轮椅能够更契合于用户的实际情况,提高了轮椅的适用性,同时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方便用户离开轮椅,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5.提高了轮椅的适用性。
26.辅助用户进行康复运动。
27.电动控制减少用户手动步骤。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车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车架组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推缸构件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车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可调节螺纹装置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车体组件;11、椅背部;111、滑移槽;112、容置槽;113、背部承托;114、颈部承托;1141、麦克风;1142、喇叭;12、椅座部;13、脚蹬部;131、第一脚蹬;132、第二脚蹬;14、扶手部;141、第一扶手;142、第二扶手;143、第三扶手;2、车架组件;21、剪叉式升降台;211、安装架体;2111、c字钢;2112、凹槽;212、安装杆;213、支撑杆;214、滑移杆;22、车轮架体;221、第一安装钢体;2211、安装座;222、第二安装钢体;223、安装板;23、缓冲装置;24、车轮部;241、辅助轮;242、转动轮;2421、滚轮体;243、驱动轮;25、可调节螺纹装置;251、支撑板;252、限位板;253、放置槽;3、驱动装置;31、电推缸构件;311、第一电推缸组件;312、第二电推缸组件;3121、横向电推缸件;3122、连接件;3123、纵向电推缸件;313、第三电推缸组件;314、第四电推缸组件;4、控制模块;41、紧急联系按钮;5、电源模块;6、容置腔室;7、橡胶件;8、辅助支撑装置;81、支撑架体;82、辅助康复组件;821、拉环;822、拉力带;823、牵引绳;824、辅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7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例公开了一种轮椅,用于便用户离开轮椅,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38.参照图1和图2,一种轮椅包括车体组件1、车架组件2、驱动装置3、控制模块4和电源模块5,其中,车体组件1连接于车架组件2,且车体组件1与车架组件2之间形成容置腔室6,且驱动装置3安装于容置腔室6内,电源模块5安装于容置腔室6内,驱动装置3连接于车架组件2,电源模块5连接于车架组件2,车架组件2抵压于地面;电源模块5电连接于驱动装置3,控制模块4电连接于驱动装置3,控制模块4电连接于电源模块5。
39.参照图1,车体组件1包括椅背部11、椅座部12、脚蹬部13和扶手部14;其中,椅背部11转动连接于椅座部12,脚蹬部13转动连接于椅座部12,扶手部14的一端连接于椅座部12,扶手部14的另一端连接于椅座部12,椅座部12连接于车架组件2。
40.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椅座部12靠近椅背部11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椅背部11靠近椅座部12的一侧设置通孔,且通过设置螺栓穿设椅座部12和椅背部11的通孔使得椅背部11转动连接于椅座部12;椅座部12靠近脚蹬部13的一侧设置有沉孔,脚蹬部13靠近椅座部12的一侧设置有沉孔,且通过设置螺栓穿设椅座部12和脚蹬部13上的沉孔使得脚蹬部13转动连接于椅座部12。
41.参照图1和图2,扶手部14包括两只扶手,扶手包括第一扶手141、第二扶手142和第三扶手143,具体的,第一扶手141的一端连接于椅背部11,其中,椅背部11靠近第一扶手141的一侧设置有滑移槽111,第一扶手141靠近椅背部11的一端设有滑块,滑块滑移连接于滑移槽111的槽壁,使得第一扶手141能够沿滑移槽111滑移;第一扶手14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扶手142的一端,第二扶手14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三扶手143的一端,第三扶手143的另一端连接于椅座部12。
42.参照图1,脚蹬部13包括第一脚蹬131和第二脚蹬132,其中第一脚蹬13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椅座部12的一端,第一脚蹬131靠近椅座部12的一侧设有连接孔,椅座部12上也设有连接孔,通过螺栓穿设两组连接孔,使得第一脚蹬131转动连接于椅座部12;第一脚蹬131
的另一端也开设有通孔,第二脚蹬132靠近第一脚蹬131的一侧也设有通孔,通过设置螺栓穿设第一脚蹬131与第二脚蹬132,使得第一脚蹬131转动连接于第二脚蹬132的一端。
43.参照图3和图4,车架组件2包括剪叉式升降台21、车轮架体22和缓冲装置23,在本实施例中,剪叉式升降台21通过缓冲装置23连接于车轮架体22;具体的,剪叉式升降台21包括安装架体211,其中安装架体211由四根c字钢2111首尾连接而成,且安装架体211的凹槽2112开口方向由椅座外部朝向椅座内部,安装架体211设为两组,一组安装架体2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椅座部12的下表面,另一组安装架体211通过缓冲装置23连接于车轮架体22;而且两组安装架体211均水平放置且两组安装架体211在竖向上有间距。在本实施例中,缓冲装置23包括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一端连接车轮架体22,缓冲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剪叉式升降台21,缓冲装置23维持驱动装置3在轮椅行驶过程中的稳定。
44.参照图3和图4,剪叉式升降台21还包括安装杆212、支撑杆213和滑移杆214,其中,安装杆212设置于安装架体211远离椅背部11纵向放置的c字钢2111的凹槽2112内,安装杆212连接于c字钢2111;滑移杆214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轮,滑移杆214设为两组,且两组滑移杆214均纵向放置,两组滑移杆214分别滑移连接于两组安装架体211;而且,滑移杆214上的滑轮放置于安装架体211横向放置的c字钢2111的凹槽2112内,使得滑移杆214能沿着横向放置的c字钢2111方向滑移。此外,支撑杆213设为两组,任一支撑杆213的一端连接于一组安装架体211上的安装杆212,支撑杆213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组安装架体211上的滑移杆214;使得两组支撑杆213存在在交叉连接处,且在连接处设置螺栓连接两组支撑杆213。从而使得当两组支撑杆213的两端靠近时,两组安装架体211竖向的距离变大,使得椅座部12能够上下位移。
45.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得椅背部11、椅座部12、脚蹬部13和扶手部14能够调节成用户方便转移的位置关系,使得用户在上下轮椅时轮椅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习惯,比如:将轮椅整体调至呈水平形态,用户能够更轻松地从轮椅转移休息床上;从而协助用户更易于从轮椅上下,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46.参照图3和图4,车轮架体22包括两组水平横向放置且具有间距的第一安装钢体221,且水平横向放置的第一安装钢体221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组水平纵向放置的第二安装钢体222;车轮架体22还包括安装板223,其中,安装板223的一端连接于一组第二安装钢体222的一侧,安装板223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组第二安装钢体222的一侧。而且,电源模块5固定连接于远离脚蹬部13的第二安装钢体222,驱动装置3安装于安装板223上。
47.参照图3和图4,第一安装钢体221和第二安装钢体222远离椅座部12的一侧均设置有安装座2211,且连接于椅座部12的安装架体211的外表面的相应位置也设有安装座2211,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橡胶件7安装于安装座2211,使得椅座部12、橡胶件7与安装板之间形成容置腔室6,能够减少外部灰尘进入,且橡胶件7具有柔性,使得椅座部12能够上下移动。
48.参照图1,车架组件2还包括车轮部24,车轮部24包括辅助轮241、转动轮242和驱动轮243,其中,辅助轮241连接于脚蹬部13,驱动轮243连接于第一安装钢体221远离脚蹬部13的一侧,转动轮242连接于第一安装钢体221靠近脚蹬部13的一侧,辅助轮241的半径小于转动轮242,转动轮242的半径小于驱动轮243的半径。而且,驱动轮243与驱动装置3电连接,使得驱动装置3能够驱动驱动轮243,使得轮椅获得动力;转动轮242与驱动装置3电连接,使得驱动装置3能够控制转动轮242的转动角度,而且,转动轮242的外表面由多个滚轮体2421沿
所述转动轮242周长依次围合连接而成,滚轮体2421的轴线的方向与水平面存在一定角度,使得轮椅能够调节其转弯半径。
49.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可以设置成把手41与按钮42的组件,且控制模块4可以设置于扶手部14中的一只扶手上,且电源模块5电连接于控制模块4;控制模块4电连接于驱动装置3,使得通过控制模块4控制驱动方向及驱动速度。
50.此外,控制模块4可以搭载无人驾驶程序,且通过接受外部控制信号来驱动轮243椅的驱动方向及驱动速度实现无人驾驶的功能。
51.参照图5和图6,驱动装置3设置为电推缸构件31,其中电推缸构件31包括第一电推缸组件311、第二电推缸组件312、第三电推缸组件313和第四电推缸组件314。具体的,第一电推缸组件311电连接于电源模块5,第一电推缸组件311的输出端连接于位于竖向上方的安装杆212;使得第一电推缸组件311能够控制安装杆212与滑移杆214水平方向的距离,从而控制椅座部12竖向方向的高度。
52.其中,第一电推缸组件311、第二电推缸组件312、第三电推缸组件313和第四电推缸组件314均可独立工作,使得不同部位能够独立调节,来使得轮椅不同部位能够被调节,使得轮椅更加契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提高轮椅的适用性。
53.参照图5和图6,第二电推缸组件312包括横向电推缸件3121、连接件3122和纵向电推缸件3123,其中,横向电推缸件3121电连接于电源模块5,横向电推缸件3121的一端连接于连接件3122,连接件312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架体211,连接件3122的另一端连接于竖向电推缸,竖向电推缸的另一端连接于椅背部11。使得第二电推缸组件312能够控制椅背部11沿椅座转动的角度。
54.参照图5和图6,椅背部11远离椅座部12的一侧设置有容置槽112,第三电推缸组件313设置于容置槽112内,且第三电推缸组件313电连接于电源模块5,第三电推缸组件313的一端连接于滑块,使得第三电推缸组件313能够驱使第一扶手141沿椅背滑移。
55.参照图6,第四电推缸组件314电连接于电源模块5,第四电推缸组件314的一端连接于脚蹬部13,使得第四电推缸组件314能够驱使脚蹬部13沿椅座部12转动。
56.从而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驱动装置3驱动椅背部11、椅座部12、脚蹬部13和扶手部14均位于水平方向,此时使用者更易于由轮椅上转移至病床上。
57.参照图1和图5,椅背部11包括背部承托113和颈部承托114,在本实施例中,背部承托113远离椅座部1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此外,一种轮椅还包括辅助支撑装置8,辅助支撑装置8包括支撑架体81和辅助康复组件82;而且,支撑架体81连接于安装槽的槽底,使得支撑架体81安装于背部承托113。
58.参照图1和图4,支撑架体81包括竖向支撑杆和水平方向设置的支撑架,此外,辅助康复组件82包括拉环821、拉力带822、牵引绳823和辅助弹簧824,其中,拉环821连接于拉力带822的一端,拉力带822竖向设置,且拉力带822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架;牵引绳823的一端连接于拉环821,牵引绳823的另一端连接于辅助弹簧824的一端,辅助弹簧824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安装钢体222上。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使用者能够通过拉动拉环821,辅助人体移动或站立;比如当轮椅的车体组件1位于水平方向时,用户能够通过拉环821辅助牵引身体竖向移动,使得用户更易于离开轮椅,转换休息位置。
59.参照图4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车架组件2上还设置有可调节螺纹装置25,其中,可
调节装置25包括支撑板251和限位板252,其中,限位板252设有两组,支撑板251的两端均连接于一组限位板252,且支撑板251和两组限位252之间形成放置槽253;具体的,一组限位板252用于抵压于辅助弹簧824的一端,另一组限位板252能够抵压于辅助弹簧824上的任一一段,使得辅助弹簧824的部分位于放置槽253内,且辅助弹簧824未放于放置槽253的部分才提供辅助牵引力,从而来调节辅助弹簧824的辅助牵引力大小,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用使用要求,提供了轮椅的适用性。
60.参照图5和图6,颈部承托114内设置有麦克风1141和喇叭1142,且麦克风1141和喇叭1142均电连接于控制模块4,且控制模块4上可以设置红色的紧急联系按钮41,按下之后能够通过麦克风1141和喇叭1142对周围进行通话。
61.或/与,在控制模块4中添加语音通话程序,语音通话程序能够绑定监护人的手机号码,使得当按下紧急联系按钮41时能够与用户绑定的手机进行通话。
62.或/与,在控制模块4中添加定位模块,使得用户在使用轮椅时能够通过指定软件进行查询位置信息。
63.或/与,在控制模块4中添加紧急输送模块,使得当用户大于8小时始终位于同一位置时,给绑定手机发送位置信息。
64.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本技术轮椅中的椅背部11、脚蹬部13和扶手部14能够在电推缸构件31的驱动下转动至水平状态,且椅座能够在电推缸组件的驱动下竖向移动,从而使得椅体与休息床平齐,使得用户更易于由轮椅上转移至休息床上,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6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