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促进术后患者排尿的导尿辅助装置

文档序号:28811305发布日期:2022-02-09 04:0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促进术后患者排尿的导尿辅助装置

1.本发明涉及导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促进术后患者排尿的导尿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某些重症病人在进行全麻手术后或在住院治疗期间行动不便,不能下床自行排尿,这时候往往需要导尿或称引尿装置进行辅助排尿。
3.传统的泌尿外科导尿装置,在对病人进行导尿时,通常通过医生手动推动导尿装置,将病人膀胱内部的尿液导出,此举增大了医生的工作强度,而且现有的自动推动导尿的装置导尿速率恒定,难以适应大多数前列腺患者的排尿习惯,从而会加大病人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促进术后患者排尿的导尿辅助装置,具备了形成自动导尿,同时模拟了前列腺患者在排尿时,尿频且间歇性排尿的机理,使得膀胱的机能得以缓慢恢复,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以及模拟了前列腺患者在排尿的初期较为缓慢,随着导尿过程的继续,其患者的排尿逐渐加速的机理,进一步减少患者导尿时不适感的效果,解决了在对病人进行导尿时,通常通过医生手动推动导尿装置,将病人膀胱内部的尿液导出,此举增大了医生的工作强度,而且现有的自动推动导尿的装置导尿速率恒定,难以适应大多数前列腺患者的排尿习惯,从而会加大病人的痛苦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促进术后患者排尿的导尿辅助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筒的表面通过单向阀连接有导尿管和出尿管,所述壳体的内壁定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棘轮,以及用于收放拉绳的绕线转轮,所述拉绳远离所述绕线转轮的一端穿过所述活塞筒并与所述活塞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定轴转动连接有摆轴,所述摆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交替与所述棘轮卡接的卡爪,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摆轴间歇性摆动的驱动部件,以及带动所述绕线转轮收卷所述拉绳的辅助部件。
6.可选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塞筒表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定轴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轴,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有与任意一所述连接轴端部固定连接的电机一,两个所述连接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并且两个所述连接板呈平行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板的端部共同铰接有平移板,所述摆轴的表面开设有外花键槽,所述平移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外花键槽间歇性啮合的齿牙。
7.可选的,所述辅助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内壁的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二输出轴在不启动时无自锁性。
8.可选的,还包括有用于向所述活塞筒传递振动力的振动传递部件。
9.可选的,所述振动传递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塞筒表面的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侧面开设有用于滑杆穿过且与之滑动连接的开口,所述滑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平移
板侧面间歇性抵接的抵块,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传动板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传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撞击块。
10.可选的,所述拉绳的表面滑动套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表面与所述活塞筒的顶部固定连接。
11.可选的,所述活塞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配重块。
12.可选的,所述撞击块朝向所述传动板的一端套接有橡胶套。
13.可选的,所述抵块为滚轮,所述滚轮通过中心轴定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滑杆的一端。
14.可选的,所述绕线转轮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所述绕线转轮呈轴对称设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6.一、本发明通过电机一的持续运作,驱动活塞下移,形成的负压,即可将尿液通过导尿管从膀胱内部吸入活塞筒,形成自动导尿,减轻医生工作强度。
17.二、本发明中的活塞为间歇式下移,不是总是在抽负压,模拟了前列腺患者在排尿时,尿频且间歇性排尿的机理,使得膀胱的机能得以缓慢恢复,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18.三、本发明中随着活塞上尿液的增多,使得活塞在利用重力下移的过程中,其活塞的下移速度是逐渐加快的,继而使得每次导尿时的速率也是逐渐加快,模拟了前列腺患者在排尿的初期较为缓慢,随着导尿过程的继续,其患者的排尿逐渐加速的机理,进一步减少患者导尿时的不适感。
19.四、本发明通过提高电机一的转速,即可提高导尿的频率,来适应不同前列腺患者排尿的习惯,适应性更高。
20.五、本发明通过平移板的圆周轨迹平移运动,将不断间歇性抵压抵块,使得抵块、滑杆、固定板和撞击块可在每次向左移动至止点并拉伸拉伸弹簧后,圆周轨迹平移运动的平移板,可离开抵块的正右方,继而利用拉伸后拉伸弹簧的弹性恢复力,即可使得抵块、滑杆、固定板和撞击块迅速向右复位,并使得撞击块瞬间撞击到传动板,传动板将因撞击受到的振动力传递给活塞筒,使得当前列腺患者尿液中出现凝血块且被吸入至活塞筒内后,经传动板传递过来的振动力,可将凝血块振散开来,避免凝血块在活塞筒内部积累聚集,导致难以排出活塞筒的现象,使得导尿过程更为自动化且流畅。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第一状态主视图;
22.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23.图3为本发明平移板处结构的左视图;
24.图4为本发明结构的第二状态正视图;
25.图5为本发明对应图1所示状态结构的左视图。
26.图中:1-壳体、2-活塞筒、3-活塞、4-单向阀、5-导尿管、6-出尿管、7-转轴、8-拉绳、9-绕线转轮、10-棘轮、11-摆轴、12-卡爪、13-支撑板、14-连接轴、15-电机一、16-连接板、17-平移板、18-外花键槽、19-齿牙、20-电机二、21-传动板、22-滑杆、23-抵块、24-固定板、25-拉伸弹簧、26-撞击块、27-密封塞、28-配重块、29-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促进术后患者排尿的导尿辅助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活塞筒2,活塞筒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3,活塞筒2的表面通过单向阀4连接有导尿管5和出尿管6,壳体1的内壁定轴转动连接有转轴7,转轴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棘轮10,以及用于收放拉绳8的绕线转轮9,拉绳8远离绕线转轮9的一端穿过活塞筒2并与活塞3的表面固定连接,壳体1的内壁定轴转动连接有摆轴11,摆轴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交替与棘轮10卡接的卡爪12,还包括用于带动摆轴11间歇性摆动的驱动部件,以及带动绕线转轮9收卷拉绳8的辅助部件,在使用时,首先将导尿管的端头通过患者的尿道口插入膀胱内,然后启动驱动部件,使得摆轴11进行间歇性摆动,通过摆轴11间歇性摆动,带动两个卡爪12同样进行间歇性摆动,结合图5所示,通过两个卡爪12间歇性摆动,即可间歇式卡住棘轮10,当棘轮10与其中一卡爪12处于松开状态时,通过活塞3的重力作用下,活塞3可自动下移并将拉绳8向下拉扯,直至另一卡爪12重新与棘轮10卡接,以此往复,从而使得活塞3进行间歇下移。通过活塞3下移,形成的负压,即可将尿液通过导尿管5从膀胱内部吸入活塞筒2,形成自动导尿,减轻医生工作强度。同时本发明中的活塞3为间歇式下移,不是总是在抽负压,模拟了前列腺患者在排尿时,尿频且间歇性排尿的机理,使得膀胱的机能得以缓慢恢复,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再有随着活塞3上尿液的增多,使得活塞3在利用重力下移的过程中,其活塞3的下移速度是逐渐加快的,继而使得每次导尿时的速率也是逐渐加快,模拟了前列腺患者在排尿的初期较为缓慢,随着导尿过程的继续,其患者的排尿逐渐加速的机理,进一步减少患者导尿时的不适感。
29.在导尿完成后,需要将活塞筒2内收集的尿液排出时,通过操纵辅助部件,带动绕线转轮9收卷拉绳8,使得活塞3上移,即可将活塞筒2内的尿液由出尿管6排出至外部的储尿桶内。
30.进一步的,驱动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塞筒2表面的支撑板13,支撑板13的表面定轴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轴14,支撑板13固定连接有与任意一连接轴14端部固定连接的电机一15,两个连接轴14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6,并且两个连接板16呈平行设置,两个连接板16的端部共同铰接有平移板17,摆轴11的表面开设有外花键槽18,平移板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外花键槽18间歇性啮合的齿牙19,通过开启电机一15,带动与其相连的连接轴14持续转动,通过连接轴14转动,带动连接板16转动,此过程中,由于两个连接板16呈平行设置,继而即可带动平移板17进行以连接轴14为圆心的圆周轨迹平移运动,结合图3所示,平移板17的圆周轨迹平移运动,将带动齿牙19与外花键槽18进行间歇性啮合传动,即可使得摆轴11进行间歇性摆动;与此同时,本发明通过提高电机一15的转速,即可提高导尿的频率,来适应不同前列腺患者排尿的习惯,适应性更高。
31.进一步的,辅助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壁的电机二20,电机二20的输出轴与转轴7的端部固定连接,电机二20输出轴在不启动时无自锁性,开启电机二20,使得转轴7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绕线转轮9收卷拉绳8,使得活塞3上移,即可将活塞筒2内的尿液由出尿管
6排出至外部的储尿桶内,并且本发明中的电机二20输出轴在不启动时无自锁性,使得在排尿时,转轴7可正常转动,不对其造成影响。
32.为了将凝血块振散开来,避免凝血块在活塞筒2内部积累聚集,导致难以排出活塞筒2的现象,使得导尿过程更为自动化且流畅,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用于向活塞筒2传递振动力的振动传递部件。
33.进一步的,振动传递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塞筒2表面的传动板21,传动板21的侧面开设有用于滑杆22穿过且与之滑动连接的开口,滑杆22的一端设置有与平移板17侧面间歇性抵接的抵块23,滑杆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4,固定板24和传动板21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25,固定板24朝向传动板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撞击块26,通过结合图1和图4所示,通过平移板17的圆周轨迹平移运动,将不断间歇性抵压抵块23,使得抵块23、滑杆22、固定板24和撞击块26可在每次向左移动至止点并拉伸拉伸弹簧25后,圆周轨迹平移运动的平移板17,可离开抵块23的正右方,继而利用拉伸后拉伸弹簧25的弹性恢复力,即可使得抵块23、滑杆22、固定板24和撞击块26迅速向右复位,并使得撞击块26瞬间撞击到传动板21,传动板21将因撞击受到的振动力传递给活塞筒2,使得当前列腺患者尿液中出现凝血块且被吸入至活塞筒2内后,经传动板21传递过来的振动力,即可将凝血块振散开来。
34.为了避免空气由活塞筒2与拉绳8连接处进入至活塞筒2内,以及避免拉绳8表面残留的尿液被带出活塞筒2,进一步的,拉绳8的表面滑动套接有密封塞27,密封塞27的表面与活塞筒2的顶部固定连接,结合图2所示,通过密封塞27包裹着拉绳8,即可将拉绳8表面残留的尿液滤下,避免其被带出活塞筒2外,同时密封塞27也起到了密封的作用。
35.为了保证活塞3在无外力作用下,可自由下移,进一步的,活塞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配重块28。
36.为了减少撞击块26与传动板21之间的磨损。进一步的,撞击块26朝向传动板21的一端套接有橡胶套29,橡胶套29避免了撞击块26直接与传动板21接触,进而通过橡胶套29柔性,减少了撞击块26与传动板21之间的磨损。
37.为了减少抵块23与平移板17之间的磨损,进一步的,抵块23为滚轮,滚轮通过中心轴定轴转动连接在滑杆22的一端。
38.进一步的,绕线转轮9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绕线转轮9呈轴对称设置。
39.工作原理:该泌尿外科临床导尿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导尿管的端头通过患者的尿道口插入膀胱内。然后开启电机一15,带动与其相连的连接轴14持续转动,通过连接轴14转动,带动连接板16转动,此过程中,由于两个连接板16呈平行设置,继而即可带动平移板17进行以连接轴14为圆心的圆周轨迹平移运动,结合图3所示,平移板17的圆周轨迹平移运动,将带动齿牙19与外花键槽18进行间歇性啮合传动,从而使得摆轴11进行间歇性摆动,通过摆轴11间歇性摆动,带动两个卡爪12同样进行间歇性摆动,结合图5所示,通过两个卡爪12间歇性摆动,即可间歇式卡住棘轮10,当棘轮10与其中一卡爪12处于松开状态时,通过活塞3的重力作用下,活塞3可自动下移并将拉绳8向下拉扯,直至另一卡爪12重新与棘轮10卡接,以此往复,从而使得活塞3进行间歇下移。通过活塞3下移,形成的负压,即可将尿液通过导尿管5从膀胱内部吸入活塞筒2,形成自动导尿,减轻医生工作强度。同时本发明中的活塞3为间歇式下移,不是总是在抽负压,模拟了前列腺患者在排尿时,尿频且间歇性排尿的机理,使得膀胱的机能得以缓慢恢复,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再有随着活塞3上尿液的增多,使得
活塞3在利用重力下移的过程中,其活塞3的下移速度是逐渐加快的,继而使得每次导尿时的速率也是逐渐加快,模拟了前列腺患者在排尿的初期较为缓慢,随着导尿过程的继续,其患者的排尿逐渐加速的机理,进一步减少患者导尿时的不适感。
40.与此同时,本发明通过提高电机一15的转速,即可提高导尿的频率,来适应不同前列腺患者排尿的习惯,适应性更高。
41.在上述导尿过程中,通过结合图1和图4所示,通过平移板17的圆周轨迹平移运动,将不断间歇性抵压抵块23,使得抵块23、滑杆22、固定板24和撞击块26可在每次向左移动至止点并拉伸拉伸弹簧25后,圆周轨迹平移运动的平移板17,可离开抵块23的正右方,继而利用拉伸后拉伸弹簧25的弹性恢复力,即可使得抵块23、滑杆22、固定板24和撞击块26迅速向右复位,并使得撞击块26瞬间撞击到传动板21,传动板21将因撞击受到的振动力传递给活塞筒2,使得当前列腺患者尿液中出现凝血块且被吸入至活塞筒2内后,经传动板21传递过来的振动力,可将凝血块振散开来,避免凝血块在活塞筒2内部积累聚集,导致难以排出活塞筒2的现象,使得导尿过程更为自动化且流畅。
42.在导尿完成后,需要将活塞筒2内收集的尿液排出时,关闭电机一15,开启电机二20,使得转轴7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绕线转轮9收卷拉绳8,使得活塞3上移,即可将活塞筒2内的尿液由出尿管6排出至外部的储尿桶内。
4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