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后漏的无纺布经期裤。
背景技术:2.经期裤是一种专供女性在生理期穿著的内裤,习知经期裤的构造与一般内裤最大的不同点,主要在于,经期裤于裤档部位及后片区域采用不易吸水渗透的布料(例如:尼龙布料)制作,或者采取经过防渗处理的布料制作,当经血由黏贴在经期裤内面的卫生棉渗漏时,可避免经血向外渗透而沾染女性外著的裙子或裤子,造成尴尬不雅的窘况。
3.现有经期裤的结构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4257458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文本中记载的短裤型卫生巾,包括具有肌肤面片和吸收体的吸收性主体;被配置于前腰围区域的前腰带构件;被配置于后腰围区域的后腰带构件;将前腰带构件的外侧缘和上述后腰带构件的外侧缘接合而成的外侧接合部;将肌肤面片和吸收体沿着厚度方向压缩而成的压缩部。压缩部在比以与穿戴者的排泄口相对的方式配置的排泄口相对部靠宽度方向的两外侧的位置具有一对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排泄口压缩部,排泄口压缩部的前后方向的中心在下档区域内位于比卫生巾的前后方向的中心靠前侧的位置。上述结构中的经期裤中,排泄口压缩部【即本案所指的压花导流部】在其卫生巾的后裆部区域内较少,而主要集中于卫生巾的前裆部内。在女性使用上述产品夜间睡卧时,后裆部较少的排泄口压缩部难以起到良好的引流吸收及阻流缓冲作用,容易发生经血由经期裤后端漏出的问题。
4.另外,参考公开号为“cn213130331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文本中记载的一种具有哑铃型吸收芯体的抑菌防过敏经期裤,其文本中记载:吸收芯体中的棉芯呈矩形,而位于棉芯上层的无尘纸的前端则设置有呈哑铃型的第一防漏吸收区块,从而能够前端哑铃型结构可有效防止经血前漏问题。但是,在女性使用上述产品夜间睡卧时,经血主要流向后裆部,矩形棉芯难以快速渗透吸收经血,容易出现经血快速流向吸收芯体边缘,来不及吸收导致后漏的情况。
5.最后如上述现有技术看出,经期裤是一种内裤型卫生巾,穿戴时基于腰围弹性部件将经期裤的腰部贴合人体。对于腰围弹性部件,传统方案中采用多条细长的弹性橡筋,但由于细长弹性橡筋的应力较为集中,故容易在腹部产生肋痕,增加不适感。而在上述方案中采用扁平状橡筋,则相较于细长弹性橡筋来说其应力更为分散,产生肋痕的情况更少,舒适性也相对更好。
6.本发明创造在上述技术方案上进一步优化,解决橡筋应力集中、舒适感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后漏的无纺布经期裤,该经期裤穿戴舒适,没有明显勒感;且能够有效防止后漏。
8.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9.一种防后漏的无纺布经期裤,包括裤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裤本体内部中间的吸收性主体;所述裤本体的下端两侧布置有腿部开口,裤本体的上端构建成用于贴合腰腹部的弹性侧围,弹性侧围之间构成腰部开口;其特征在于:
10.所述裤本体至少包括相热压固定的内腰围无纺布和外腰围无纺布;内腰围无纺布和外腰围无纺布均为弹性无纺布,内腰围无纺布和外腰围无纺布的前后两端部均向内翻折分别形成有内折弯部和外折弯部,内腰围无纺布及其内折弯部复合在外腰围无纺布与其外折弯部之间,外腰围无纺布与其外折弯部之间还复合有腰围橡筋;
11.所述吸收性主体上布置有沿其中心处前后对称的压花导流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后侧边缘与裤本体的后侧边缘间距小于吸收性主体的前侧边缘与裤本体的前侧边缘间距,压花导流部前后方向的中心线位于后裆部上且与裤本体的前后方向的中心线相重合。
12.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防后漏的无纺布经期裤,该经期裤是一种内裤型卫生巾,用于女性在生理期时使用,使用时将腿部伸入腿部开口,将经期裤往上提使腰部开口套在腰腹部,弹性侧围使经期裤上端贴合身体,从而完成穿戴。
13.在此基础上,本方案中的弹性侧围是采用以下方案构建而成,裤本体至少包括相热压固定的内腰围无纺布和外腰围无纺布,并且内腰围无纺布和外腰围无纺布均为弹性无纺布,弹性无纺布是指整块无纺布均具有弹性。并进一步地,内腰围无纺布和外腰围无纺布的前后两端部均向内翻折分别形成有内折弯部和外折弯部,内腰围无纺布及其内折弯部复合在外腰围无纺布与其外折弯部之间,外腰围无纺布与其外折弯部之间还复合有腰围橡筋。基于上述结构,内腰围无纺布和外腰围无纺布具有弹性的基础上,对两者端部均进行了折弯,且与折弯部配合将腰围橡筋包覆在其中。该方案整体上使弹性侧围的拉伸回复力提高,由于采用了弹性无纺布制成内腰围无纺布和外腰围无纺布,具备弹性的同时整体应力分散,不会有明显的勒感;并且内腰围无纺布和外腰围无纺布提供弹性的基础上,可适当减少腰围橡筋的数量,提升舒适性。
14.此外,裤本体上的吸收性主体主要用于吸收经血,吸收性主体上布置的压花导流部是沿着厚度方向对吸收性主体进行压缩而成,对于经血或尿液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防止经血或尿液急速流向芯体的周边。在此基础上,本方案考虑到经期裤夜间使用情况,使吸收性主体偏向裤本体的后侧设置,即吸收性主体的后侧边缘与裤本体的后侧边缘间距小于吸收性主体的前侧边缘与裤本体的前侧边缘间距,如此吸收性主体在后侧的尺寸更大,能够吸收的经血的量也相对较大。
15.进一步地,本方案中的压花导流部前后方向的中心线位于后裆部上且与裤本体的前后方向的中心线相重合。如此相对于前后裆部的分界线【图中两侧腿部开口之间最短距离的位置】,后裆部的压花导流部要明显多于前裆部的压花导流部;如此在夜间使用时,后裆部较多的压花导流部起到良好的引流吸收及阻流缓冲作用。
16.基于上述结构,该防后漏经期裤能够有效避免经血由经期裤后端漏出的问题。
17.作为优选,所述内腰围无纺布的内折弯部短于外腰围无纺布的外折弯部,腰围橡筋包括复合在内腰围无纺布及其内折弯部之间的第一橡筋,以及复合在外腰围无纺布及其外折弯部之间的第二橡筋。此方案在上述方案中内腰围无纺布和外腰围无纺布均向内折弯的基础上,通过分散布置腰围橡筋,使第一橡筋复合在内腰围无纺布及其内折弯部之间,而第二橡筋复合在外腰围无纺布及其外折弯部之间,如此可避免橡筋过于集中而导致应力集
中。
18.作为优选,所述吸收性主体包括芯体,以及贴合设置在芯体表面上的透水面层,以及贴合设置在芯体下方的防漏pe膜层,以及延伸至芯体两侧构建防漏侧翼的无纺布层,以及包覆所述芯体的卫生纸层,以及处于防漏pe膜层下方的多条提拉橡筋;所述透水面层和防漏pe膜层边缘超出于芯体部分构成连接裤本体的接合部分,提拉橡筋沿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此方案中,透水面层起到亲肤、透水作用,芯体主要用于对经血或尿液的吸收,防漏pe膜层则阻挡上述体液渗透,无纺布层构建的防漏侧翼主要用于防侧漏。透水面层和防漏pe膜层复合在芯体上下两侧,且边缘超出芯体用于与连接裤本体热压,起到连接作用的部分为接合部分;提拉橡筋能够使吸收性主体贴合人体裆部。
19.作为优选,所述压花导流部布置于芯体范围内的吸收性主体上,压花导流部的后端部与芯体的后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压花导流部的前端部与芯体的前侧边缘之间的距离。此结构主要是将压花导流部后侧的芯体尺寸做大,能够吸收的经血的量也相对较大。
20.作为优选,所述压花导流部包括以封闭或未完全封闭的方式环状围合吸收性主体中部区域的中部压花区,以及设置在中部压花区前侧的吸收性主体上的前部压花区,以及设置在中部压花区后侧的吸收性主体上的后部压花区;所述中部压花区至少在前后边缘上形成连续的线性压花槽,前部压花区和后部压花区至少包括一条开口朝向中部压花区的线性压花槽。该方案中采用中部压花区以封闭或未完全封闭的方式环状围合吸收性主体中部区域,且至少在前后边缘上形成连续的线性压花槽,如此在前后方向上,以及两侧方向上均能起到良好的引流吸收及阻流缓冲作用。进一步地,此方案还设置了前部压花区和后部压花区,前部压花区和后部压花区至少包括一条开口朝向中部压花区的线性压花槽。即在中部区域起到引流、缓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了后一道引流、缓冲的防线,多重防护避免前后漏出。
21.作为优选,所述中部压花区包括前后相向设置的两条u形压花槽,以及分别设置在两条u形压花槽两侧的侧弧形压花槽;所述两条u形压花槽的开口端之间存在间隙,侧弧形压花槽的开口方向朝向u形压花槽。u形压花槽是连续的线性压花槽,两条u形压花槽仅在开口端之间存在间隙,在其它位置均能够起到引流、缓冲的作用;侧弧形压花槽作为侧面方向上的第二道引流、缓冲防线,多重防护避免侧漏。
22.作为优选,所述中部压花区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两条u形压花槽的槽底区域内的内弧形压花槽,两内弧形压花槽开口相向设置。内弧形压花槽在u形压花槽内部也起到一定的引流、缓冲作用,主要是将经血或尿液引导向两侧。
23.作为优选,所述前部压花区和后部压花区均包括开口一致朝向中部压花区的多条花瓣形压花槽,靠近中部压花区的被远离中部压花区的花瓣形压花槽包覆在其中。此方案中,前部压花区和后部压花区均包括多条花瓣形压花槽,多条花瓣形压花槽起到多重防护作用。
24.作为优选,所述芯体包括以吸水颗粒制成的本体;所述主体的中部后侧区域设有向本体上方凸出的凸起部,凸起部的前端构建形成有开口朝向前侧的凹槽区;所述凹槽区的后端边缘至少延伸至本体的中线后侧。
25.该芯体在矩形主体的基础上,其中部后侧区域向上凸出形成凸起部,凸起部一方面增大了芯体该区域的厚度,提升芯体吸收量;另一方面在凸起部的前端构建形成有开口
朝向前侧的凹槽区,基于该凹槽的设置,对于经血或尿液起到汇集、阻流缓冲的作用,可避免经血快速流向吸收芯体后侧边缘。在配合上述凸起部所加大的吸收量,能够起到阻隔经血并快速吸收的效果,从而避免出现经血由经期裤后端漏出的问题。
26.再者,上述方案要求凹槽区的后端边缘至少延伸至本体的中线后侧,即要求该凹槽布置于后裆部的位置,如此排泄口处于凹槽前侧,才能够起到上述效果。
27.作为优选,所述凸起部的后端部与芯体的后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凸起部的前端部与芯体的前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如此,凸起部偏向后侧设置,能够起到防后漏的效果。凸起部包括设置在主体两侧上方的侧部,以及处于两个侧部之间的中心凸台;所述中心凸台的前后两端均呈斜面,中心凸台的高度大于其两侧的侧部,两侧的侧部的前端超出中心凸台的前端并与之建构形成凹槽区。此方案中仅中心凸台做的较厚,中心凸台主要起到阻挡和吸收作用,并且中间较厚而两边较薄适合人体裆部形状,避免将两侧加厚而对于人体接触位置存在明显的厚重感。
附图说明
28.图1为经期裤的展开示意图。
29.图2为经期裤的剖开示意简图。
30.图3为吸收性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芯体的正面结构图。
32.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33.图6为图4的b-b剖视图。
34.图7为本发明创造涉及的弹性侧围剖开示意简图。
35.图8为实验组2的弹性侧围剖开示意简图。
36.图9为实验组3的弹性侧围剖开示意简图。
37.图10为实验组4的弹性侧围剖开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41.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
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2.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3.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防后漏的无纺布经期裤,包括裤本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裤本体1内部中间的吸收性主体2。所述裤本体1的下端两侧布置有腿部开口11,裤本体1的上端构建成用于贴合腰腹部的弹性侧围,弹性侧围之间构成腰部开口。该防后漏经期裤是一种内裤型卫生巾,用于女性在生理期时使用,使用时将腿部伸入腿部开口11,将经期裤往上提使腰部开口套在腰腹部,弹性侧围使经期裤上端贴合身体,从而完成穿戴。
44.在如图1所示的方案中,所述吸收性主体2上布置有沿其中心处前后对称的压花导流部30。所述吸收性主体2的后侧边缘与裤本体1的后侧边缘间距小于吸收性主体2的前侧边缘与裤本体1的前侧边缘间距。压花导流部30前后方向的中心线位于后裆部上且与裤本体1的前后方向的中心线相重合。该方案中的吸收性主体2主要用于吸收经血,吸收性主体2上布置的压花导流部30是沿着厚度方向对吸收性主体2进行压缩而成,对于经血或尿液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防止经血或尿液急速流向芯体的周边。在此基础上,本方案考虑到经期裤夜间使用情况,使吸收性主体2偏向裤本体1的后侧设置,即吸收性主体2的后侧边缘与裤本体1的后侧边缘间距小于吸收性主体2的前侧边缘与裤本体1的前侧边缘间距,如此吸收性主体2在后侧的尺寸更大,能够吸收的经血的量也相对较大。
45.进一步地,本方案中的压花导流部30前后方向的中心线位于后裆部上且与裤本体1的前后方向的中心线相重合。如此相对于前后裆部的分界线【图中两侧腿部开口11之间最短距离的位置】,后裆部的压花导流部30要明显多于前裆部的压花导流部30。如此在夜间使用时,后裆部较多的压花导流部30起到良好的引流吸收及阻流缓冲作用。
46.基于上述结构,该防后漏经期裤能够有效避免经血由经期裤后端漏出的问题。
47.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吸收性主体2包括芯体21,以及贴合设置在芯体21表面上的透水面层22,以及贴合设置在芯体21下方的防漏pe膜层23,以及延伸至芯体21两侧构建防漏侧翼的无纺布层24,以及包覆所述芯体21的卫生纸层25,以及处于防漏pe膜层23下方的多条提拉橡筋26。其中的提拉橡筋26沿吸收性主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提拉橡筋26能够使吸收性主体2贴合人体裆部。所述透水面层22和防漏pe膜层23边缘超出于芯体21部分构成连接裤本体1的接合部分。此方案中,透水面层22起到亲肤、透水作用,芯体21主要用于对经血或尿液的吸收,防漏pe膜层23则阻挡上述体液渗透,无纺布层24构建的防漏侧翼主要用于防侧漏。透水面层22和防漏pe膜层23复合在芯体21上下两侧,且边缘超出芯体21用于与连接裤本体1热压,起到连接作用的部分为接合部分。
48.如图3所示,压花导流部30布置于芯体21范围内的吸收性主体2上,压花导流部30
的后端部与芯体21的后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压花导流部30的前端部与芯体21的前侧边缘之间的距离。此结构主要是将压花导流部30后侧的芯体21尺寸做大,能够吸收的经血的量也相对较大。
49.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压花导流部30包括以封闭或未完全封闭的方式环状围合吸收性主体2中部区域的中部压花区30a,以及设置在中部压花区30a前侧的吸收性主体2上的前部压花区30b,以及设置在中部压花区30a后侧的吸收性主体2上的后部压花区30c。所述中部压花区30a至少在前后边缘上形成连续的线性压花槽,前部压花区30b和后部压花区30c至少包括一条开口朝向中部压花区30a的线性压花槽。该方案中采用中部压花区30a以封闭或未完全封闭的方式环状围合吸收性主体2中部区域,且至少在前后边缘上形成连续的线性压花槽,如此在前后方向上,以及两侧方向上均能起到良好的引流吸收及阻流缓冲作用。进一步地,此方案还设置了前部压花区30b和后部压花区30c,前部压花区30b和后部压花区30c至少包括一条开口朝向中部压花区30a的线性压花槽。即在中部区域起到引流、缓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了后一道引流、缓冲的防线,多重防护避免前后漏出。
50.在具体方案中,所述中部压花区30a包括前后相向设置的两条u形压花槽31,以及分别设置在两条u形压花槽31两侧的侧弧形压花槽32,以及分别设置在两条u形压花槽31的槽底区域内的内弧形压花槽33。所述两条u形压花槽31的开口端之间存在间隙,侧弧形压花槽32的开口方向朝向u形压花槽31,两内弧形压花槽开口相向设置。此方案中的u形压花槽31是连续的线性压花槽,两条u形压花槽31仅在开口端之间存在间隙,在其它位置均能够起到引流、缓冲的作用。侧弧形压花槽32作为侧面方向上的第二道引流、缓冲防线,多重防护避免侧漏。内弧形压花槽33在u形压花槽31内部也起到一定的引流、缓冲作用,主要是将经血或尿液引导向两侧。
51.进一步地,所述前部压花区30b和后部压花区30c均包括开口一致朝向中部压花区30a的多条花瓣形压花槽34,靠近中部压花区30a的被远离中部压花区30a的花瓣形压花槽34包覆在其中。此方案中,前部压花区30b和后部压花区30c均包括多条花瓣形压花槽34,多条花瓣形压花槽34起到多重防护作用。
52.进一步如图4-6所示,本方案所采用的芯体21包括以吸水颗粒制成的本体211;所述主体的中部后侧区域设有向本体上方凸出的凸起部212,凸起部212的前端构建形成有开口朝向前侧的凹槽区213;所述凹槽区213的后端边缘至少延伸至本体211的中线后侧。该芯体21在矩形主体的基础上,其中部后侧区域向上凸出形成凸起部212,凸起部212一方面增大了芯体21该区域的厚度,提升芯体21吸收量;另一方面在凸起部212的前端构建形成有开口朝向前侧的凹槽区213,基于该凹槽的设置,对于经血或尿液起到汇集、阻流缓冲的作用,可避免经血快速流向吸收芯体21后侧边缘。在配合上述凸起部212所加大的吸收量,能够起到阻隔经血并快速吸收的效果,从而避免出现经血由经期裤后端漏出的问题。
53.再者,上述方案要求凹槽区213的后端边缘至少延伸至本体211的中线后侧,即要求该凹槽布置于后裆部的位置,如此排泄口处于凹槽前侧,才能够起到上述效果。
54.在进一步地方案中,述凸起部212的后端部与芯体21的后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凸起部212的前端部与芯体21的前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如此,凸起部212偏向后侧设置,能够起到防后漏的效果。
55.如图4所示,所述凸起部212包括设置在主体两侧上方的侧部212a,以及处于两个
侧部212a之间的中心凸台212b;所述中心凸台212b的前后两端均呈斜面,中心凸台212b的高度大于其两侧的侧部212a,两侧的侧部212a的前端超出中心凸台212b的前端并与之建构形成凹槽区213。此方案中仅中心凸台212b做的较厚,中心凸台212b主要起到阻挡和吸收作用,并且中间较厚而两边较薄适合人体裆部形状,避免将两侧加厚而对于人体接触位置存在明显的厚重感。
56.最后如图7所示,本方案中的弹性侧围是采用以下方案构建而成,所述裤本体1至少包括相热压固定的内腰围无纺布12和外腰围无纺布13。内腰围无纺布12和外腰围无纺布13均为弹性无纺布,内腰围无纺布12和外腰围无纺布13的前后两端部均向内翻折分别形成有内折弯部121和外折弯部131,内腰围无纺布12及其内折弯部121复合在外腰围无纺布13与其外折弯部131之间,外腰围无纺布13与其外折弯部131之间还复合有腰围橡筋14。基于上述结构,内腰围无纺布12和外腰围无纺布13具有弹性的基础上,对两者端部均进行了折弯,且与折弯部配合将腰围橡筋14包覆在其中。该方案整体上使弹性侧围的拉伸回复力提高,由于采用了弹性无纺布制成内腰围无纺布12和外腰围无纺布13,具备弹性的同时整体应力分散,不会有明显的勒感。并且内腰围无纺布12和外腰围无纺布13提供弹性的基础上,可适当减少腰围橡筋14的数量,提升舒适性。
57.在如图7所示的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内腰围无纺布12的内折弯部121短于外腰围无纺布13的外折弯部131,腰围橡筋14包括复合在内腰围无纺布12及其内折弯部121之间的第一橡筋141,以及复合在外腰围无纺布13及其外折弯部131之间的第二橡筋142。此方案在上述方案中内腰围无纺布12和外腰围无纺布13均向内折弯的基础上,通过分散布置腰围橡筋14,使第一橡筋141复合在内腰围无纺布12及其内折弯部121之间,而第二橡筋142复合在外腰围无纺布13及其外折弯部131之间,如此可避免橡筋过于集中而导致应力集中。
58.基于上述结构,对于以下四种弹性腰围进行检测;实验组1:弹性腰围为本发明创造涉及的弹性腰围结构【如图7】;实验组2:弹性腰围为设置单层弹性无纺布折弯包覆橡筋【如图8】;实验组3:弹性腰围为单层弹性无纺布折弯但不包覆橡筋【如图9】;实验组4:普通无纺布折弯包覆橡筋【如图10】。
59.检测方法是:弹性织物测试法参考美国astmd3107-75
60.恒定拉力1kgf,无纺布宽度10mm
61.操作方法:
62.1)平铺状态下取100mm位置,中间取50mm左右的位置划线,裁切下100mm的材料,中间位置间距记为a,裁切后上端夹住上线位置,下端夹住下线位置;
63.2)拉伸至1kgf的力位置停留5s,返回值力值为0,重复3次,第四次拉伸至1kgf的力位置停留10s,再返回,此时测定标记间距b,用以计算弹性生产率;
64.3)测试完成30s后,测定标记间距c,用以计算瞬时变形率;
65.4)测试完成30min后,测定标记间距d,用以计算弹性回复率。
66.弹性伸长率=b-a/a*100%;
67.瞬时变形率=c-a/a*100%;
68.弹性回复率=b-d/b-a*100%。
69.测试取平均值
70.检测结果如下表:
[0071][0072][0073]
基于上述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1中本发明创造涉及的弹性腰围的弹性回复率最好,使用更为舒适。
[0074]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75]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