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温胃散寒作用的自发热中药蜡泥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700783发布日期:2022-04-16 14:23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具有温胃散寒作用的自发热中药蜡泥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的丰富,食用的食物种类更加的丰富,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和饮食规律越来越不正常,这就容易产生胃寒等相关疾病,胃寒是一种脾胃阳气衰减,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导致的阴寒凝滞胃腑,较为严重时会导致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疾病症状,因此需要常常对胃进行调理,为了能够让人们更加便于对胃寒进行调理,我们设计了一种具有温胃散寒作用的自发热中药蜡泥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温胃散寒作用的自发热中药蜡泥贴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导致的阴寒凝滞胃腑,从而导致胃寒,并不便于对胃寒进行调理。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发明为具有温胃散寒作用的自发热中药蜡泥贴,中药蜡泥贴主要由以下药物配比组成,附子5~15克、干姜5~15克、肉豆蔻5~15克、吴茱萸5~15克、川椒5~15克、川乌5~15克、川芎10~20克、川楝子 10~20克、玄胡10~20克、香附5~15克、丁香10~20克。
6.进一步地,附子5克、干姜5克、肉豆蔻5克、吴茱萸5克、川椒5 克、川乌5克、川芎10克、川楝子10克、玄胡10克、香附5克、丁香10 克。
7.进一步地,附子10克、干姜10克、肉豆蔻10克、吴茱萸10克、川椒10克、川乌10克、川芎15克、川楝子15克、玄胡15克、香附10克、丁香15克。
8.进一步地,附子5~15克、干姜5~15克、肉豆蔻5~15克、吴茱萸 5~15克、川椒5~15克、川乌5~15克、川芎10~20克、川楝子10~20 克、玄胡10~20克、香附5~15克、丁香10~20克。
9.具有温胃散寒作用的自发热中药蜡泥贴制备方法,用于如上任意一项,步骤如下:
10.s1:对附子、干姜、肉豆蔻、吴茱萸、川椒、川乌、川芎、川楝子、玄胡、香附、丁香等11味中药进行打粉;
11.s2:通过100目筛对粉状中药进行过滤;
12.s3:与蜂蜡、火山泥、辣椒素、聚异丁烯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成稀泥状;
13.s4:通过膏药压模机将第三步制成的稀泥状中药压制成7cm*9cm大小,重20克的药贴;
14.s5:放在10*12cm无纺膏贴中。
15.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8cm,小叶柄长2-5mm;小叶5-9,椭圆形至卵形,长5.5-15cm,宽3-7cm,先端骤狭成短尖,基部锲形至广楔形或圆形,全缘或有不明显的钝锯齿,侧脉不明显,两面均被淡黄褐色长柔毛,脉上尤多,有明显的油点,厚纸质或纸质,雌雄异株,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轴粗壮,被黄褐色长柔毛,花轴基部有小叶片状的狭小对生苞片2枚;萼片5,广卵形,长约1-2mm,被短柔毛;花瓣5,白色,长圆形,长 4-6mm;雄花具5雄蕊,插生在极小的花盘上,花药基着,椭圆形,花丝粗短,被毛,退化子房先端4-5裂;雌花的花瓣较雄花瓣大,退化雄蕊鳞片状,子房上位,长圆形,心皮5,花后增宽成扁圆形,有粗大的腺点,花柱粗短,柱头先端4-5浅裂,果实扁球形,成熟时裂开成5个果瓣,呈蓇葖果状,紫红色,表面有粗大油腺点,每分果有种子1个,黑色,有光泽,花期6-8月,果期9-10月,主要产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陕西、浙江、四川等地,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冷、干燥。以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栽培为宜;低洼积水地不宜栽培。
28.所述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7m,具香气,茎干通常有增大的皮刺,当年生枝具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腹面两侧有狭小的叶翼,背面散生向上弯的小皮刺;叶柄两侧常有一对扁平基部特宽的皮刺;小叶无柄;叶片5-11,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5-7cm,宽1-3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通常微凹,基部楔尖,边缘具钝锯齿或为波状圆锯齿,齿缝处有大而透明的腺点,上面无刺毛,下面中脉常有斜向上生的小皮刺,基部两侧被一簇锈褐色长柔毛,纸质,聚伞圆锥花序顶生,长2-6cm,花轴密被短毛,花枝扩展;苞片细小,早落;花单性,花被片4-8,一轮,狭三角形或披针形,长1-2mm;雄花雄蕊4-8,通常5-7;雌花心皮4-6,通常3-4,无子房柄,花柱外弯,柱头头状,成熟心皮通常2-3,蓇葖果球形,红色或紫红色,密生粗大而凸出的腺点,种子卵圆形,直径约3.5mm,有光泽,花期4-6 月,果期9-10月,2、青椒:与前种的区别在于,小叶片15-21,对生或近对生,呈不对称的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1-3.5cm,宽0.5-1cm;主脉下陷,侧脉不明显,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花被明显分为花萼和花瓣,排成两轮;无子房柄,蓇葖果表面草绿色、黄绿色至暗绿色,表面有细皱纹,腺点色深,呈点状下陷,先端有极短的喙状尖,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分布于中南、西南及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西藏等地,喜生于阳光充足、温暖肥沃处,也有栽培。2、青椒:生于林缘、灌丛或坡地石旁。
29.所述川乌(拉丁学名:aconitum carmichaelii,别名:乌头),毛茛科乌头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多生于山地草坡或灌丛中,川乌茎直立,下部光滑无毛,上部散生少数贴伏柔毛;叶互生,具叶柄,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与小花埂上密生柔毛;花蓝紫色,萼片5,上萼片高盔状;根呈不规则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茎,中部多向一侧膨大。它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北至秦岭和山东东部,南至广西北部;
30.川乌为毛莨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根肉质黄色,呈纺锥形或卵形,外皮黑褐色,下部有许多须根,川乌的适应性很广,在海拔1700~3000m地区都可栽培,属喜温喜湿喜光一年生作物,具怕高温、干旱、怕涝等特性,喜温和湿润的环境,怕高温水涝;宜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地势略高的砂壤土上种植,忌连作。
31.所述川芎(拉丁学名: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别名:山鞠穷),伞形科藁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高40~60厘米,根茎发达,茎直立,圆柱形,茎下部叶具柄,柄长3~10厘米;基部扩大成鞘,叶片轮廓卵状三角形,羽片4~5对,卵状披针形;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萼齿不发育,花瓣白色,倒卵形至心形,花柱基圆锥状,幼果两侧扁压,花期7-8 月,幼果
期9-10月,主产于四川,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也有种植,喜温和的气候环境,主要用于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肝血瘀阻之胸胁刺痛、瘀血阻滞之跌仆损伤、疮疡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恶露不行、多种头痛和风湿痹痛等。
32.所述川楝子正名为:川楝melia toosendan,又名金铃子、川楝实,中药材,为楝科落叶乔木川楝树的成熟果实,主要产于中国的南方各地,以四川的产者最为上乘,故又名川楝子,川楝子性寒,味苦,是行气药的一种,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不耐荫蔽,在海拔1100m以下均可生长,主要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而且还是制作高效无残毒无污染的新型植物类农药的重要原料,川楝子苦寒沉降,主要入肝经,疏泄肝热,行气止痛,治气郁而有热之证尤宜;
33.主治:脘腹胁肋疼痛:川楝子有止痛之功,尤适用于热厥心痛和肝胃气滞,郁而化热之脘胁疼痛;疝气疼痛:川楝子疏肝行气止痛,有“治疝专药”之誉;虫积腹痛:川楝子有驱虫、止痛之功,尤适用于蛔虫引起的腹痛;头癣:川楝子苦寒清热,杀虫治癣。
34.所述玄胡又称为延胡索,它的作用主要是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临床上可以应用该药与其他药物相配合,对于改善循环,具有非常大的益处,特别是身体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的血液瘀滞、气滞,而出现身体各部位的疼痛,都可以通过玄胡进行对症治疗,另外,玄胡可以保护心脏,改善血流,增加人体心肌耐缺氧的能力,还可以稳定心率,改善心脏的功能,玄胡对泌尿系感染、血尿的效果也很理想,特别是对于跌打损伤,疗效更为显。
35.所述香附(拉丁学名:cyperus rotundus l.),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其多呈纺锤形,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未除净的棕色毛须和须根断痕,环节不明显;质硬,角质样,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色较深,点状维管束散在,它主产于浙江、福建、湖南。
36.所述丁香别名丁子香、支解香、瘦香娇、雄丁香、公丁香、如宇香、索瞿香、百里馨,丁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亚高山、暖温带至温带的山坡林缘、林下及寒温带的向阳灌丛中。其性喜阳光、温暖、湿润,但忌渍水,稍耐阴,也耐旱,耐寒性、抗逆性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较耐瘠薄,除强酸性土壤之外,其它各类土壤均可正常生长,
37.主治:胃寒呃逆、脘腹冷痛、食少吐泻,丁香辛温芳香,能温中降逆,散寒止痛,为治疗胃寒呃逆、呕吐之要药;肾阳不足所致阳痿,精冷,腰膝酸冷:丁香能入肾助阳;阴证肿疡及腹中冷痛:本品有温通经络、活血消肿作用。
38.实施例2:
39.本发明为具有温胃散寒作用的自发热中药蜡泥贴。
40.中药蜡泥贴主要由以下药物配比组成,附子5克、干姜5克、肉豆蔻5 克、吴茱萸5克、川椒5克、川乌5克、川芎10克、川楝子10克、玄胡10 克、香附5克、丁香10克;
41.进一步的,其中,附子、干姜、吴茱萸都具有温阳散寒、补益脾胃的功效,肉豆蔻、川椒、川乌都具有暖胃散寒的功效,川芎、川楝子、玄胡、香附、丁香都具有活血化瘀,健脾运胃的功效。
42.当使用者刚刚患有胃寒的情况时,可通过本实施例药物配比组成的中药蜡泥贴附在中脘穴部位对使用者的胃部进行贴敷治疗,进而能够对使用者的胃寒进行治疗。
43.实施例3:
44.本发明为具有温胃散寒作用的自发热中药蜡泥贴。
45.中药蜡泥贴主要由以下药物配比组成,附子10克、干姜10克、肉豆蔻10克、吴茱萸10克、川椒10克、川乌10克、川芎15克、川楝子15 克、玄胡15克、香附10克、丁香15克;
46.进一步的,其中,附子、干姜、吴茱萸都具有温阳散寒、补益脾胃的功效,肉豆蔻、川椒、川乌都具有暖胃散寒的功效,川芎、川楝子、玄胡、香附、丁香都具有活血化瘀,健脾运胃的功效。
47.当使用者患有胃寒的情况一段时间后,可通过本实施例药物配比组成的中药蜡泥贴附在中脘穴部位对使用者的胃部进行贴敷治疗,进而能够对使用者的胃寒进行改善。
48.实施例4:
49.本发明为具有温胃散寒作用的自发热中药蜡泥贴。
50.中药蜡泥贴主要由以下药物配比组成,附子5~15克、干姜5~15克、肉豆蔻5~15克、吴茱萸5~15克、川椒5~15克、川乌5~15克、川芎 10~20克、川楝子10~20克、玄胡10~20克、香附5~15克、丁香10~ 20克;
51.进一步的,其中,附子、干姜、吴茱萸都具有温阳散寒、补益脾胃的功效,肉豆蔻、川椒、川乌都具有暖胃散寒的功效,川芎、川楝子、玄胡、香附、丁香都具有活血化瘀,健脾运胃的功效。
52.当使用者患有胃寒的情况时间较长时,可通过本实施例药物配比组成的中药蜡泥贴附在中脘穴部位对使用者的胃部进行贴敷治疗,进而能够对使用者的胃寒进行减轻。
53.实施例5:
54.在上述实施例1-4的基础上,公开其制备方法:
55.第一步:对附子、干姜、肉豆蔻、吴茱萸、川椒、川乌、川芎、川楝子、玄胡、香附、丁香等11味中药进行打粉;
56.第二步:通过100目筛对粉状中药进行过滤;
57.第三步:与蜂蜡、火山泥、辣椒素、聚异丁烯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成稀泥状;
58.第四步:通过膏药压模机将第三步制成的稀泥状中药压制成7cm*9cm 大小,重20克的药贴;
59.第五步:放在10*12cm无纺膏贴中;
60.第六步:将自发热体以及层叠在自发热体上的粘结剂粘接在中药蜡泥贴无纺膏贴上。
61.以下为本发明的具体案例:
62.病例1:
63.冯某某,男,20岁,安徽人。
64.症状:因为常常食用性寒的食物,导致脾胃阳气衰减,产生胃寒的症状。
65.使用本实施例3药物配比组成中药蜡泥贴,贴敷在中脘穴部位进行治疗,每次贴敷时间为4h,以皮肤潮红为度,隔日1次,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病情逐渐变好;反馈:基本感受不到因为胃寒导致的胃不舒服。
66.病例2:
67.王某某,男,32岁,山东人。
68.症状: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导致的阴寒凝滞胃腑,产生胃寒现象的=胃溃疡疾病。
69.使用本实施例3药物配比组成中药蜡泥贴,贴敷在中脘穴部位进行治疗,每次贴敷时间为6h,以皮肤潮红为度,隔日1次,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病情在逐渐改善;反馈:胃寒导致身体疼痛的次数越来越少。
7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71.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本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