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医联体的全方位会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35804发布日期:2022-04-21 16:43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医联体的全方位会诊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联体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医联体的全方位会诊系统。


背景技术:

2.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建立大医院带社区的服务模式和医疗、康复、护理有序衔接的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三级医院专业技术优势及带头作用,加强社区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鼓励康复和护理机构发展,构建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促进分工协作,合理利用资源,方便群众就医。
3.现有的医联体平台存在传输数据缓慢,无法智能的、快速的匹配生成对应的会诊方案,造成诊疗时间长、等待时间长,造成病人就医体验差,使得医联体系统无法快速的推进。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医联体的全方位会诊系统,该会诊系统基于医联体体系能够很好的联动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加快方案的落实,提升会诊效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医联体的全方位会诊系统,包括有会诊中心平台、乡镇端、二级医院端以及三级医院端,所述乡镇端、二级医院端、三级医院端分别与会诊中心平台通讯连接;
6.所述乡镇端、二级医院端、三级医院端分别记录有自身医院中的医生信息、资源信息以及位置信息;
7.所述会诊中心平台包括有接收模块、医资分配模块、路径配置模块;
8.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乡镇端和二级医院端发出的请求信息;
9.所述医资分配模块与接收模块连接,用于获取请求信息中的资源需求、医生需求以及获取其他医院的资源存储状况、医生工作状况,确定资源需求是否满足和医生状态是否符合;
10.所述路径配置模块与医资分配模块连接,根据资源对应状况生成资源输送路线,根据医生状态生成医生行程路线;
11.所述乡镇端、二级医院端和三级医院端分别接收请求信息,并且反馈确认信息。
12.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乡镇端对应社区医院和村医院,二级医院端对应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端对应领头的三甲医院,由三甲医院通过三级医院端带领社区医院、村医院、二级医院组建医疗联合体。
13.当社区医院和村医院出现资源缺口或者需要医生帮助时,通过乡镇端将资源需求
和医生需求上传至会诊中心平台,通过会诊中心平台的接收模块接收,通过医资分配模块进行配对,配对规则为确认二级医院和三甲医院中能够进行协助的医生目前工作状态,是否有时间进行协助会诊,再确认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以及平级医院是否有充足的资源能够进行协调分配,最后通过路径配置模块根据每个医院的坐标信息生成对应的资源路线和医生路线,确定资源和医生的到达时间,当资源与医生来自于两家医院时,该会诊中心平台分别通知两节医院;当资源与医生来自一家医院时,该会诊中心平台通知后期准备资源的同时通知医生出发时去携带资源。当对应的医院的后勤部、医生确认了请求信号后,会诊中心平台完成该组建工作。
14.当二级医院出现资源缺口或者需要医生帮助时,通过二级医院端将需资源需求和医生需求上传至会诊中心平台,分别通过会诊中心平台的接收模块接收,通过医资分配模块进行配对,配对规则为确认三甲医院中能够进行协助的医生目前工作状态,是否有时间进行协助会诊,再确认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以及乡镇医院是否有充足的资源能够进行协调分配。
15.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控各个医院的医生在职状态和医院的物资存储状态,根据资源缺口协调最佳的资源路线和医生路线,从而能够很好的联动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加快方案的落实,提升会诊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基于医联体的全方位会诊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17.图2为会诊中心平台的原理示意图;
18.图3为会诊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会诊中心平台;11、接收模块;12、医资分配模块;13、路径配置模块;14、记录模块;15、服务模块;2、乡镇端;3、二级医院端;4、三级医院端;5、会诊装置;51、第一读卡器;52、第二读卡器;53、第三读卡器;54、监测部件;55、控制器;6、感应器;7、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1.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医联体的全方位会诊系统,包括有会诊中心平台1、乡镇端2、二级医院端3以及三级医院端4,乡镇端2、二级医院端3、三级医院端4分别与会诊中心平台1通讯连接;
22.乡镇端2、二级医院端3、三级医院端4分别记录有自身医院中的医生信息、资源信息以及位置信息;
23.会诊中心平台1包括有接收模块11、医资分配模块12、路径配置模块13;
24.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乡镇端2和二级医院端3发出的请求信息;
25.医资分配模块12与接收模块11连接,用于获取请求信息中的资源需求、医生需求以及获取其他医院的资源存储状况、医生工作状况,确定资源需求是否满足和医生状态是
否符合;
26.路径配置模块13与医资分配模块12连接,根据资源对应状况生成资源输送路线,根据医生状态生成医生行程路线;
27.乡镇端2、二级医院端3和三级医院端4分别接请求信息,并且反馈确认信息。
28.本发明的设计,乡镇端2对应社区医院和村医院,二级医院端3对应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端4对应领头的三甲医院,由三甲医院通过三级医院端4带领社区医院、村医院、二级医院组建医疗联合体。
29.当社区医院和村医院出现资源缺口或者需要医生帮助时,通过乡镇端2将资源需求和医生需求上传至会诊中心平台1,先通过会诊中心平台1的接收模块11接收,再通过医资分配模块12进行配对,配对规则为确认二级医院和三甲医院中能够进行协助的医生目前工作状态,是否有时间进行协助会诊,再确认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以及平级医院是否有充足的资源能够进行协调分配,最后通过路径配置模块13根据每个医院的坐标信息生成对应的资源路线和医生路线,确定资源和医生的到达时间,当资源与医生来自于两家医院时,该会诊中心平台1分别通知两家医院;当资源与医生来自一家医院时,该会诊中心平台1通知后期准备资源的同时通知医生出发时去携带资源。当对应的医院的后勤部、医生确认了请求信号后,会诊中心平台1完成该组建工作。
30.当二级医院出现资源缺口或者需要医生帮助时,通过二级医院端3将需资源需求和医生需求上传至会诊中心平台1,分别通过会诊中心平台1的接收模块11接收,通过医资分配模块12进行配对,配对规则为确认三甲医院中能够进行协助的医生目前工作状态,是否有时间进行协助会诊,再确认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以及乡镇医院是否有充足的资源能够进行协调分配。
31.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控各个医院的医生在职状态和医院的物资存储状态,根据资源缺口协调最佳的资源路线和医生路线,从而能够很好的联动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加快方案的落实,提升会诊效率。
32.会诊中心平台1还包括有记录模块14,记录模块14记录有请求信息的请求记录,当对应的医院再次发出相近的请求信息时医资分配模块12根据记录信息优先向对应的医院发送请求信息。
33.该记录模块14的设计,能够记录每一次帮助会诊的路线,提高路线的优先级,因为不同的医院有不同的规则体系,虽然大致上是相同的,但是在细节方面存在着各自的习惯,两者磨合所花费的时间往往比路途上花费的时间要多得多,所以提升对应的优先级,当同一医院,甚至同一医生发出对应的请求信息时,优先判断有过合作的医院、医生能否进行资源、医生援助,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34.会诊中心平台1还包括有服务模块15,服务模块15用于接收资源需求信息和医生状态信息;
35.当医生状态信息与资源需求信息为同一医院时,发送提示信号至医生;
36.当医生状态信息与资源需求信息不为同一医院时,自动生成跑腿订单信息。
37.该服务模块15为了降低医院的人力需求,避免由于无人响应而耽误不必要的时间,例如当乡镇医院发出请求信号时,相邻的二级医院能够提供资源需求但不能够提供医生援助时,该会诊中心平台1通过跑腿app系统,自动生成跑腿订单,从而只需要对应的医院
在跑腿到达之前,完成准备工作即可,缓解了医院的响应时间,即便后勤人员临时不在时也能够完成初步工作,加快工作效率。
38.当医生状态信息与资源需求信息为同一医院时,不仅通知后勤部准备物资的同时,并且通过医生去通知后勤部出发时间,避免后勤部无人响应,另外该会诊中心平台1存储有医生的手机号码,避免院区电话无法连接的情况发生。
39.会诊中心平台1还通讯连接有会诊装置5。
40.该会诊装置5的设计,与会诊中心平台1直通连接,通过该会诊装置5进行会诊操作时,能够实时记录会诊信息。
41.该会诊装置5能够实现远程会诊功能和近端会诊功能,当无需近端会诊时,该会诊装置5配置的监测部件54,能够拍摄会诊过程中的情况,通过会诊中心平台1上传至对应的上级医院的医生那边,用作远程会诊。
42.会诊装置5包括有会诊床、设置于会诊床上的第一读卡器51和第二读卡器52以及第三读卡器53、设置于会诊床上的监测部件54。
43.会诊装置5还包括有控制器55,第一读卡器51、第二读卡器52、第三读卡器53、监测部件54均与控制器55连接;
44.当第一读卡器51和第二读卡器52内均插入id卡时,控制器55驱动监测部件54启动;
45.当第三读卡器53插入id卡时,控制器55驱动监测部件54关闭。
46.该第一读卡器51用于插入患者就诊卡,第二读卡器52用于插入本院医生身份卡,第三读卡器53用于插入外院医生身份卡,当第一读卡器51插入患者就诊卡时,会诊床启动,记录会诊记录;
47.随后当第二读卡器52插入本院医生身份卡时,监测部件54启动,监测部件54与会诊中心平台1连接,通过该会诊中心平台1连接能够提供援助的医生,医生通过监测部件54监测患者状态、监测医生的操作手法,从而对此提出辅助性帮助,形成专家远程会诊的效果。
48.该产品上实现医生+医生+患者的多人群聊会诊,接诊医生邀请会诊专家进入群聊会诊,多名医生通过文字、视频等形式与患者交流,看诊后为患者开具处方、检验检查申请单等医嘱,完成一次会诊。
49.工作流程分为:一、医生端,接诊医生-发起会诊,1、接诊医生多选本院的专家,给专家发送会诊邀请(邀请通知)
50.2、可多次邀请专家;
51.二、医生端,接诊医生-结束会诊,1、接诊医生可提前结束会诊
52.2、会诊服务时间结束后,会诊结束,医患无法再发送消息;
53.三、医生端,接诊医生-取消会诊,接诊医生取消会诊,则结束本次会诊;
54.四、医生端,会诊专家-加入会诊,会诊专家收到会诊邀请,同意后加入群组会诊(加入提醒);
55.五、医生端,会诊专家-退出会诊、会诊专家退出会诊(退出提醒);
56.六、医生端,多人会诊,1、可查询患者档案与会话记录
57.2、多位医生和一位患者在同一个对话im内交流,发送图文、语音等
58.3、可发起多人视频,通过视频的方式看诊(第二期)
59.4、接诊医生和会诊专家都可为患者填写病历、开具线上处方等医嘱(需上互联网诊疗功能为前提);
60.七、患者端,多人会诊,1、患者与多位医生在同一个对话im内交流,发送图文消息等
61.2、可与多位医生进行多人视频互动;
62.八,管理端,会诊记录,查询会诊记录。
63.另外该设备还能够进行远程与近端的切换,当外院医生正在赶来途中,此时只能够插入患者就诊卡和本院医生卡,此时外院医生能够在路途中远程观看(或者有其他医生临时帮助),当外院医生达到后,并且充分了解情况,进行诊断或者救治时,将外院医生身份卡插入,此时能够自动关闭监测部件54,避免监测部件54造成的干扰。
64.监测部件54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连接于会诊床宽度方向的两侧。
65.会诊床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感应器6,感应器6与对侧监测部件54电连接。
66.该感应器6和监测部件54均设置有两组,感应器6用于监测医生的位置情况,而该感应器6可以采用外红感应器6,当监测到医生位于会诊床的左侧时,右侧的监测部件54启动,同理当监测到医生位于会诊床的右侧时,左侧的监测部件54启动。
67.另外该监测部件54与会诊床铰接设置,并且监测部件54包括有驱动监测器翻转移动的翻转部件,当感应器6检测到医生时,才通过翻转部件将监测器移动至床体上方。
68.再则,该感应器6与控制器55连接,当第一读卡器51和第二读卡器52内均插入id卡时,感应器6才能够启动。
69.每组监测部件54均设置有多个监测器,每组监测器沿会诊床长度方向排列设置。
70.会诊床内设置有多个用于驱动监测器移动的驱动装置7。
71.该驱动装置7包括有设置于会诊床内的导轨和设置于导轨上的安装块以及驱动安装块移动的驱动电机,该监测器包括有监测器本体和连接杆以及驱动连接杆转动的翻转电机,该连接杆与安装块铰接实现监测器的翻转操作。
72.另外该监测器设置有三组,分别对应头颈部、上身部、下身部(由于监测范围的不同,为了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加强对应的监测范围)。并且驱动装置7还包括有轨迹导轨,轨迹导轨能够实现监测器上下移动,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人群,进行对应的调整。
73.还能够对应人体不同位置调整自身合适的间距。
74.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