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科站立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30714发布日期:2021-11-10 01:46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放射科站立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科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科站立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一体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患者在进行放射检查诊断时需要通过支撑装置进行辅助支撑站立。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放射科用辅助患者站立支撑装置只对患者手臂进行支撑,易造成患者站立不稳定,同时用于手臂支撑的支撑装置高度和相对的距离也难以调整,这使得现有的站立支撑装置不能满足不同体型的患者支撑需要,以及不能满足支撑稳定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科站立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对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和安装板的调节,可以对不同体型的患者的手臂和腿部进行束缚固定,以此保持站立稳定,便于对患者身体进行检查。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放射科站立支撑装置,包括基座板,所述基座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活动连接有上端面分别设置了安装柱和挡板的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分别设置有令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移动的第一手动传动装置和第二手动传动装置,所述安装柱内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活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槽上端设置有令安装板上下移动的传动装置,所述安装板上端面上设置有圆弧凹板,所述圆弧凹板和挡板上设置有捆绑装置。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手动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转轴上的第二双向螺纹部,所述第二移动块上设置有与第二双向螺纹部和第一转轴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和第一转轴过孔,所述第二移动块通过第二螺纹孔与第二双向螺纹部连接,转动第二转轴,使第二转轴上的第二双向螺纹部带动第二移动块在第一安装槽内进行相向或反向移动,从而调节第二移动块之间的位置,即调节了挡板之间的位置。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动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双向螺纹部,所述第一移动块上设置有与第一双向螺纹部相对应和第二转轴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转轴过孔,所述第一移动块通过第一螺纹孔与第一双向螺纹部连接,转动第一转轴,使第一转轴上的第一双向螺纹部带动第一移动块在第一安装槽内进行相向或反向移动,从而调节了圆弧凹板相互之间的位置。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位于基座板一端连接有相对应的摇柄。
9.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槽内的丝杠,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中部设置有丝杠孔,所述安装块通过丝杠孔与丝杠连接,所述安装
块位于第二安装槽外端一侧设置有安装板,通过电机带动安装块在第二安装槽内进行上下移动,方便对圆弧凹板的高度进行调节。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和安装块上设置有相对应的滑块,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与滑块相对应的滑槽,所述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和安装块分别通过滑块与滑槽活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捆绑装置包括设置在圆弧凹板上端两侧以及挡板两侧的绑带和绑扣,方便对患者小腿和手臂进行捆绑,以此达到站立稳定的目的。
12.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上粘连有软垫。
13.工作原理:通过第二手动传动装置将第二移动块的相对距离进行调节,调节到合适距离后,让患者的脚踩踏在第二移动块上,通过第一手动传动装置将第一移动块的相对距离进行调节,再通过传动装置将安装板的高度调节到合适患者的高度,然后将患者的手臂放置在圆弧凹板上,通过捆绑装置对患者的小腿和手臂进行捆绑,从而使患者保持稳定站立,直至检查完毕。
14.有益效果:通过对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和安装板的调节,可以对不同体型的患者的手臂和腿部进行束缚固定,以此保持站立稳定,便于对患者身体进行检查。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及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基座板;2第一移动块;3第二移动块;4安装柱;5挡板;6第一安装槽;7第一转轴;8第二转轴;9第一螺纹孔;10第二转轴过孔;11第一转轴过孔;12第二螺纹孔;13滑块;14滑槽;15第一双向螺纹部;16第二双向螺纹部;17第二安装槽;18安装块;19丝杠;20电机;21丝杠孔;22软垫;23安装板;24圆弧凹板;25绑带;26绑扣;27摇柄。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0.如图1

3所示,一种放射科站立支撑装置,包括基座板1,所述基座板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6,所述第一安装槽6内活动连接有上端面分别设置了安装柱4和挡板5的第一移动块2和第二移动块3,所述第一安装槽6内分别设置有令第一移动块2和第二移动块3移动的第一手动传动装置和第二手动传动装置,所述安装柱内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7,所述第二安装槽17内活动连接有安装板23,所述第二安装槽17上端设置有令安装板23上下移动的传动装置,所述安装板23上端面上设置有圆弧凹板24,所述圆弧凹板24和挡板5上设置有捆绑装置。
21.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槽6内设置有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8,所述第二手动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转轴8上的第二双向螺纹部16,所述第二移动块3上设置有与第二双向螺纹部16和第一转轴7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12和第一转轴过孔11,所述第二移动块3通过第二螺纹孔12与第二双向螺纹部16连接。
22.其中,所述第一手动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转轴7上的第一双向螺纹部15,所述第一移动块2上设置有与第一双向螺纹部15相对应和第二转轴8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9和第二转轴过孔10,所述第一移动块2通过第一螺纹孔9与第一双向螺纹部15连接。
23.其中,所述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8位于基座板1一端连接有相对应的摇柄27。
24.其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槽17内的丝杠19,所述第二安装槽17内设置有安装块18,所述安装块18中部设置有丝杠孔21,所述安装块18通过丝杠孔21与丝杠19连接,所述安装块18位于第二安装槽17外端一侧设置有安装板23。
25.其中,所述第一移动块2、第二移动块3和安装块18上设置有相对应的滑块13,所述第一安装槽6和第二安装槽17内设置有与滑块13相对应的滑槽14,所述第一移动块2、第二移动块3和安装块18分别通过滑块13与滑槽14活动连接。
26.其中,所述捆绑装置包括设置在圆弧凹板24上端两侧以及挡板5两侧的绑带25和绑扣26。
27.其中,所述挡板5上粘连有软垫22。
28.工作原理:通过第二手动传动装置将第二移动块3的相对距离进行调节,调节到合适距离后,让患者的脚踩踏在第二移动块3上,通过第一手动传动装置将第一移动块2的相对距离进行调节,再通过传动装置将安装板23的高度调节到合适患者的高度,然后将患者的手臂放置在圆弧凹板24上,通过捆绑装置对患者的小腿和手臂进行捆绑,从而使患者保持稳定站立,直至检查完毕。
29.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