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造口袋用于置管术后伤口渗液的装置

文档序号:28058485发布日期:2021-12-17 22:4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造口袋用于置管术后伤口渗液的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改良造口袋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良造口袋用于置管术后伤口渗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一些患者在进行置管手术后,大多都会用到造口袋,通过造口袋能够用来储蓄人体如尿液和粪便等排泄物,因此造口袋被广泛的应用于肛肠疾病、尿道疾病和双腔造口患者,然而造口袋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皮肤引流口处液体外渗的问题通常都会将造口袋和引流袋之间通过引流管相互连接进行使用。
3.然而现有的改良造口袋存在以下问题:
4.1.现有的改良造口袋为了方便患者使用通常都是采用魔术贴的固定方式将造口袋固定在患者身上,然而魔术贴在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容易出现粘附力下降的问题,同时大多数的改良造口袋在固定时,不便于根据不同体形的人调节固定带的自身长度;
5.2.现有的改良造口袋在患者使用时,不便于对造口袋内部的气体进行排出,从而容易因内部气体过多导致造口袋出现膨胀得现象,进而导致底盘易出现脱落的现象。
6.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改良造口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造口袋用于置管术后伤口渗液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改良造口袋为了方便患者使用通常都是采用魔术贴的固定方式将造口袋固定在患者身上,然而魔术贴在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容易出现粘附力下降的问题,同时大多数的改良造口袋在固定时,不便于根据不同体形的人调节固定带的自身长度,在患者使用时,不便于对造口袋内部的气体进行排出,从而容易因内部气体过多导致造口袋出现膨胀得现象,进而导致底盘易出现脱落的现象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造口袋用于置管术后伤口渗液的装置,包括造口袋本体、底盘、排液管、定位塞和固定带,所述造口袋本体上安装有底盘,且造口袋本体的下端中部安装有排液管,并且排液管的下端连接有定位塞,所述造口袋本体的边侧固定安装有边侧块,且边侧块的内部安装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内部安装有侧向块,且侧向块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活动柱的下端固定安装在限位块的内侧,且限位块上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活动柱的中部缠绕连接有固定带,且固定带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衔接块,所述造口袋本体的右侧安装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边侧安装有导向卡块,并且导向卡块和移动块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造口袋本体的上端左侧固定安装有排气管,且排气管的上端开设有泄漏孔。
9.优选的,所述侧向块关于活动柱的竖向中轴线对称设置,且活动柱和边侧块的中部之间构成旋转结构,并且侧向块和活动柱之间构成滑动连接结构。
10.优选的,所述插接孔在限位块上均匀分布,且插接孔的内壁和侧向块的端部外壁
相互贴合,并且限位块设置为圆形。
11.优选的,所述导向卡块的端部和移动块的边侧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移动块的上下边侧均安装有导向卡块。
12.优选的,所述排气管的上端安装有调节柱,且调节柱的内部和排气管的上端均开设有泄漏孔,并且调节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活性炭吸附层,而且活性炭吸附层的上端安装有除臭层。
13.优选的,所述调节柱和排气管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调节柱的内壁和排气管的上端外壁之间紧密贴合。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改良造口袋用于置管术后伤口渗液的装置,能够方便提高对造口袋固定时的便捷度,同时能够根据需要对固定带的长度进行调节,且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将造口袋内部的气体排出;
15.1.设置有移动块,将移动块插入到衔接块的内部,此时导向卡块的端部围绕移动块进行向内侧转动,当导向卡块与衔接块内部边侧上的孔洞位于同一直线上时,导向卡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进行复位,利用复位后的导向卡块从而能够对移动块和衔接块之间进行固定,使得对造口袋本体进行有效固定;
16.2.设置有活动柱,向活动柱的内侧按住侧向块,此时侧向块进入到活动柱的内部,此时转动活动柱,通过活动柱的正反转从而能够对固定带进行收纳以及放长,由此利用对固定带的收纳和放长从而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自身长度进行调节,以此来适应不同体形的人群;
17.2.设置有调节柱,在排气管上转动调节柱,当调节柱在排气管上转动后,调节柱内部的泄漏孔和排气管上的泄漏孔逐渐重合,此时从而能够方便造口袋本体内部的气体通过重合后的泄漏孔向外排出,同时排出后的气体能够在活性炭吸附层以及除臭层的作用下进行除臭处理。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边侧块和活动柱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柱和卡块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块和插接孔俯剖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衔接块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块和导向卡块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排气管和调节柱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排气管和泄漏孔俯视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造口袋本体;2、底盘;3、排液管;4、定位塞;5、边侧块;6、活动柱;7、侧向块;8、压缩弹簧;9、限位块;10、插接孔;11、固定带;12、衔接块;13、移动块;14、导向卡块;15、复位弹簧;16、排气管;17、泄漏孔;18、调节柱;19、活性炭吸附层;20、除臭层。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

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良造口袋用于置管术后伤口渗液的装置,包括造口袋本体1、底盘2、排液管3、定位塞4、边侧块5、活动柱6、侧向块7、压缩弹簧8、限位块9、插接孔10、固定带11、衔接块12、移动块13、导向卡块14、复位弹簧15、排气管16、泄漏孔17、调节柱18、活性炭吸附层19和除臭层20,造口袋本体1上安装有底盘2,且造口袋本体1的下端中部安装有排液管3,并且排液管3的下端连接有定位塞4,造口袋本体1的边侧固定安装有边侧块5,且边侧块5的内部安装有活动柱6,活动柱6的内部安装有侧向块7,且侧向块7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8,活动柱6的下端固定安装在限位块9的内侧,且限位块9上开设有插接孔10,活动柱6的中部缠绕连接有固定带11,且固定带11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衔接块12,造口袋本体1的右侧安装有移动块13,且移动块13的边侧安装有导向卡块14,并且导向卡块14和移动块13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15,造口袋本体1的上端左侧固定安装有排气管16,且排气管16的上端开设有泄漏孔17。
29.侧向块7关于活动柱6的竖向中轴线对称设置,且活动柱6和边侧块5的中部之间构成旋转结构,并且侧向块7和活动柱6之间构成滑动连接结构,通过侧向块7在活动柱6上的滑动从而能够方便对活动柱6的位置进行固定。
30.插接孔10在限位块9上均匀分布,且插接孔10的内壁和侧向块7的端部外壁相互贴合,并且限位块9设置为圆形,侧向块7和插接孔10之间相互贴合,从而能够提高侧向块7在插接孔10内部的稳定性。
31.导向卡块14的端部和移动块13的边侧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移动块13的上下边侧均安装有导向卡块14,通过导向卡块14端部围绕移动块13的转动从而能够方便移动块13插入到衔接块12的内部。
32.排气管16的上端安装有调节柱18,且调节柱18的内部和排气管16的上端均开设有泄漏孔17,并且调节柱1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活性炭吸附层19,而且活性炭吸附层19的上端安装有除臭层20,利用活性炭吸附层19以及除臭层20从而能够在排出气体时对排出的气体进行除臭。
33.调节柱18和排气管16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调节柱18的内壁和排气管16的上端外壁之间紧密贴合,调节柱18在排气管16上的转动从而能够方便使得调节柱18内部的泄漏孔17与排气管16上端的泄漏孔17相互对齐或者错开。
34.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改良造口袋用于置管术后伤口渗液的装置时,首先根据图1

8所示,在需要对造口袋本体1进行固定时,将绑带缠绕在腰部上,接着将移动块13对应插入到衔接块12的内部,此时导向卡块14端部围绕移动块13向内侧转动,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当移动块13上导向卡块14运动到和衔接块12内部边侧上的孔洞位于同一直线上时,导向卡块14在复位弹簧15的作用下进行复位,复位后的导向卡块14端部伸出衔接块12内部边侧上的孔洞,由此即可实现衔接块12和移动块13之间的固定,通过衔接块12和移动块13之间的固定连接,从而能够将造口袋本体1利用固定带11固定在腰部;
35.如图1

4所示,当需要对固定带11的长度进行调节时,向活动柱6的内侧按住侧向块7,此时侧向块7进入到活动柱6的内部,接着在边侧块5上转动活动柱6,因固定带11缠绕
来接在活动柱6上,由此通过活动柱6的正反转从而能够对固定带11进行收卷或者放长,当固定带11调节到合适长度后,松开侧向块7,侧向块7在压缩弹簧8的作用下进行复位,复位后的侧向块7下端重新进入到限位块9上插接孔10的内部,由此即可实现活动柱6的位置固定;
36.如图1、图7和图8所示,当造口袋本体1内部的气体较多时,在排气管16上转动调节柱18,通过调节柱18的转动从而能够使得其内部的泄漏孔17和排气管16上端的泄漏孔17逐渐重合,由此利用重合的泄漏孔17从而能够方便造口袋本体1内部的气体向外排出,同时排出后的气体以此经过活性炭吸附层19和除臭层20,通过活性炭吸附层19和除臭层20从而能够方便对排出后的气体进行除臭,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