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染科自消毒的病区遮挡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8109发布日期:2021-09-25 10:0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染科自消毒的病区遮挡帘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遮挡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染科自消毒的病区遮挡帘。


背景技术:

2.病人在治病期间,由于体质和抵抗病菌能力较差,暴露在普通环境下很可能会感染一系列疾病,这一系列疾病成为感染性疾病。体质和抵抗病菌能力较差的病患在住院期间,应当使用专用的感染科病房,感染科病房内的消毒设备相较于普通病房更多,病菌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也较低。通常一个病房内会有多名患者,为了防止病患之间的相互感染,通常在病区内使用遮挡帘来阻断病患之间的细菌传播,但是普通病房内的遮挡帘在长期使用下会积累很多细菌,长此以往遮挡帘反而会滋生很多细菌,对病患的恢复产生不利的影响。
3.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感染科病区专用遮挡帘,如专利号为cn202020089657.0,专利名称为一种具有自消毒效果的感染科用临床防护窗帘,其主要是通过手动控制遮挡帘,将遮挡帘收进装有消毒灯的腔内,进行杀毒,但是这种杀菌方式无法根除遮挡帘上的病菌、灰尘的残体,而且操作复杂,给清洁人员增加负担;且当病房内需要高频率的杀菌操作时,遮挡帘就需要长时间的在消毒腔内,从而使得遮挡帘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染科自消毒的病区遮挡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遮挡帘无法根除病菌、操作复杂以及消毒时间过长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6.一种感染科自消毒的病区遮挡帘,包括两个分布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相互连接的消毒舱和与每个所述消毒舱对应的除尘舱,所述除尘舱内部安装有除尘板,每个所述消毒舱内壁的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在所述消毒舱长度方向上电性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遮挡帘,且所述遮挡帘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下绕所述旋转轴转动从而缠绕在所述旋转轴上;
7.每个所述消毒舱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除尘舱,且所述消毒舱的底端和所述除尘舱的上端相通,所述除尘舱底端面上设置有除尘通道,所述除尘舱在侧面设置有开口,所述除尘板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除尘舱内部,所述除尘板上端面与下端面均安装有除尘布,所述除尘布上均设置有限位卡缝,所述遮挡帘在所述消毒舱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依次穿过所述限位卡缝和所述除尘通道。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开口所在的所述除尘舱的侧面上通过转轴安装有多个弯折卡钩,所述除尘板上对应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弯折卡钩通过转轴旋转与所述固定件卡和,从而除尘板与所述除尘舱固定。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消毒舱内部电性连接有用于照射所述遮挡帘进行消毒效果的消毒灯。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除尘通道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卡缝,所述
遮挡帘的宽度小于所述限位卡缝的宽度。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遮挡帘在竖直方向上伸展或者收缩的过程中始终与所述限位卡缝保持贴合状态。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遮挡帘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承重条。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消毒舱内设置有多个并列的雾化器,并且所述雾化器均通过输导管连接有消毒液储备罐,且所述雾化器通过喷管将雾化后的消毒液喷出,在所述除尘舱下方设置有风幕机,且所述喷管均设置在所述风幕机的出风口。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消毒舱下增加了除尘舱,可以彻底根除遮挡帘上的灰尘、细菌,且除尘板在经历了一定次数的使用后可以取下清洗,操作简单,省时节力;并且在原有的一个消毒舱的基础上增添为两个消毒舱共同使用,充分保证消毒时间,且不影响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尘板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尘舱结构示意图。
20.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0021]1‑
消毒舱;2

除尘舱;3

遮挡帘;4

消毒灯;5

承重条;6

雾化器;7

消毒液储备罐;8

风幕机;
[0022]
101

驱动电机;102

旋转轴;
[0023]
201

除尘板;202

除尘通道;203

开口;204

除尘布;205

限位卡缝;206

弯折卡钩;207

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感染科自消毒的病区遮挡帘,包括两个分布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相互连接的消毒舱1、除尘舱2以及安装在除尘舱2内部的除尘板201,每个消毒舱1内壁的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01,驱动电机101在消毒舱1长度方向上电性连接有旋转轴102,旋转轴102上固定连接有遮挡帘3,且遮挡帘3在驱动电机101的驱动下绕旋转轴102转动,从而使得遮挡帘3在竖直方向上伸展或者收缩;
[0026]
每个消毒舱1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除尘舱2,且消毒舱1的底端和除尘舱2的上端相
通,除尘舱2底端面上设置有除尘通道202,除尘舱3在竖直方向上的侧面设置有开口203,除尘板201通过开口203进入除尘舱2内部,除尘板201上端面与下端面均安装有除尘布204,除尘布204上均设置有限位卡缝205,遮挡帘3在消毒舱1内在驱动电机101的驱动下依次穿过限位卡缝205和除尘通道202,从而向下伸展进行使用。
[0027]
现有技术中虽然已经存在了带有消毒功能的遮挡帘装置,但是这一类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无法彻底根除灰尘与病菌所形成的固体残渣,而且采用消毒灯来照射遮挡帘的做法耗时太长遮挡帘在消毒舱内消毒就没有办法立即投入使,从而使得失去遮挡帘的阻断作用,基于这些弊端,本实施方式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创新。
[0028]
本实施方式为了彻底根除灰尘与病菌所形成的固体残渣,增加了除尘舱2,将消毒与除尘分开进行,利用除尘舱2的除尘板201对遮挡帘3进行清除固体残渣,这种方式类似于刮板刮除残渣,是利用除尘板201上安装的除尘布204,通过遮挡帘穿过除尘布204上的限位卡缝,并使其贴合,在遮挡帘3上升过程中刮除固体残渣,是固体残渣留在除尘布204上,保证了遮挡帘3的清洁。
[0029]
开口203所在的除尘舱2的侧面上通过转轴安装有多个弯折卡钩206,除尘板201上对应设置有固定件207,弯折卡钩206通过转轴旋转与固定件207卡和,从而除尘板201与除尘舱2固定。
[0030]
在同一时间段内,两个消毒舱1内的遮挡帘3有且仅有一个向下伸展进行使用,本实施方式为了保证足够的消毒时间,设计了两个消毒舱1同时使用,当其中一个消毒舱1的遮挡帘3向下伸展进行使用,另一个消毒舱1内的驱动电机101开始运动,驱动旋转轴102,使得遮挡帘3收缩进消毒舱1内进行消毒,这样做既保证了消毒时间,又能保证遮挡帘3的正常使用。
[0031]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消毒舱1内部电性连接有用于照射遮挡帘3从而达到消毒效果的消毒灯4,消毒灯4可以为一些使用紫外线的光源,在长时间的照射下可以杀死细菌,达到消毒效果。
[0032]
本实施方式为了运行流畅,将遮挡帘3遮挡帘3的宽度小于限位卡缝205,除尘通道202的宽度设置成大于限位卡缝205的宽度,在除尘板201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过后,除尘布204上会积累一定的固体残渣,此时需要清洗除尘布204,当遮挡帘3完全收缩进消毒舱1内后,可以人工的将弯折卡钩206与固定件207分开,抽出除尘板201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可以通过除尘通道202和限位卡缝205将遮挡帘3拉出,从而完成除尘板201的清洗。
[0033]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遮挡帘3在竖直方向上伸展或者收缩的过程中始终与限位卡缝205保持贴合状态,所以除尘布204与遮挡帘3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力,所以在遮挡帘3远离所述旋转轴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承重条5,承重条5的作用就是使得遮挡帘3向下的重力大于摩擦力,使得遮挡帘3能够向下伸展。
[0034]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遮挡帘不仅起到阻挡作用,同时还能够在遮挡帘内侧喷发消毒喷雾并辅以消毒灯进行消毒,为了满足上述消毒喷雾的消毒方式,在所述消毒舱2内设置有多个并列设置的雾化器6,并且雾化器6均通过输导管连接有消毒液储备罐7,且所述雾化器6通过喷管将雾化后的消毒液喷出,在所述除尘舱下方设置有风幕机8,且所述喷管均设置在所述风幕机8的出风口。
[0035]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