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淋巴水肿肢体末端压力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18277发布日期:2021-12-04 12:5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淋巴水肿肢体末端压力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淋巴引流器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淋巴水肿肢体末端压力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2.手法淋巴引流(manual lymph drainage,mld)是目前临床治疗淋巴水肿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mld是遵循淋巴系统的解剖和生理通路,按淋巴系统引流区域淋巴管回流方向和途径进行轻柔按压的一种治疗技术。它不是常规按摩,必须顺着淋巴的流向慢慢推压,是一种促进淋巴液和组织间液回流的技法。
3.现有技术中有为肿瘤术后淋巴水肿病人进行引流的器械,例如ipc。ipc是采用阶梯式压力挤压肢体,促进组织液回流的方法。一般临床上用于术后或卧床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因其治疗无侵入性、操作简单、便于使用,淋巴水肿患者喜欢居家使用该仪器进行辅助治疗。但是目前ipc治疗仪主要是针对手臂、腿等肢体进行引流的器械,现有技术还没有针对手指、脚趾等肢体末端进行淋巴引流的工具或者器械。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淋巴水肿肢体末端压力治疗装置,该技术方案解决了目前ipc主要是针对手臂、腿等肢体进行引流的问题,该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可以补足传统ipc无法对手指、脚趾进行淋巴引流的缺陷,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帮助患者消肿治疗。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淋巴水肿肢体末端压力治疗装置,包括:
7.肢体穿戴带,佩戴在患者手臂和/或腿上,具有周向延伸的外周面和内周面;
8.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肢体穿戴带上;
9.主控机构,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肢体穿戴带上,可在肢体穿戴带上滑动;
10.至少一个肢体前端穿戴带,佩戴在患者的手指和/或脚趾上,具有周向延伸的外周面的内周面,每个所述肢体前端穿戴带分别通过一根连接管道与所述主控机构进行连通。
11.可选的,所述肢体穿戴带上设有第一扣合件,所述第一扣合件包括设置在肢体穿戴带内外周面并相互扣合的第一公扣件和第一母扣件。
12.可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13.基板,固定在肢体穿戴带的外周面上,具有长度延伸方向;
14.两条滑槽,对称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沿基板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15.所述主控机构包括:
16.控制主机,主控机体,可沿基板长度方向进行滑移;
17.至少一个充气接头,通过所述连接管道连通有所述肢体前端穿戴带;
18.至少两个对接安装块,设置在所述控制主机上,位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配合,每
条滑槽内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对接安装块。
19.可选的,控制主机上设有屏幕和按钮。
20.可选的,连接机构上设有用于固定控制主机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21.至少两个对接滑块,设置在滑槽内,与对接安装块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的对接安装块对接,对接安装块上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弹抵件,弹抵件的一端可延伸外露至安装槽外,对接安装块相对应的对接滑块上设有与安装槽一一对应的弹抵孔,弹抵件延伸外露至安装槽外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弹抵孔滑动配合并相抵,安装槽内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安装槽的底壁相抵,弹簧的另一端与弹抵件位于弹抵孔内的一端相抵,弹抵件内设有孔径大于弹抵件的限位槽,弹抵件位于弹抵孔内的一端边缘处设有与所述限位槽滑动配合的限位凸缘;
22.至少两个锁死件,与对接滑块一一对应,弹抵件上设有缩径部,并在所述缩径部的周侧形成插槽,所述锁死件与所述插槽插接配合,弹抵孔上设有供锁死件插入或者拔出的装卸孔。
23.可选的,锁死件包括:
24.插条,与对接滑块一一对应;
25.至少一个锁扣,具有弹性,每个所述插条上均设有与装卸孔一一对应的所述锁扣,当弹抵件与弹抵孔相抵时,锁扣与对应的装卸孔插接配合;
26.豁口,设置在锁扣远离插条的一端端部,可进行收缩;
27.锁扣孔,设置在所述豁口上,与对应的缩径部相抵,并夹持缩径部。
28.可选的,连接机构还包括:
29.两根滑杆,与所述滑槽一一对应,设置在对应的滑槽内,并与滑槽平行设置,对接滑块上设有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一弧口,对接安装块上设有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二弧口,所述第二弧口和所述第一弧口相配合以夹持所述滑杆,使得对接安装块和对接滑块对接完成后,可沿滑杆的轴向进行滑动;
30.两个阻挡块,设置在两条滑槽相互远离的一侧,沿基板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阻挡块上设有供插条滑动的第一引导槽,阻挡块上设有拆卸空间;
31.至少两个铰接块,与所述拆卸空间一一对应,拆卸空间处对应铰接有一个所述铰接块,铰接块上设有供插条滑动的第二引导槽。
32.可选的,肢体前端穿戴带上设有第二扣合件,所述第二扣合件包括设置在肢体前端穿戴带内外周面并相互扣合的第二公扣件和第二母扣件,肢体前端穿戴带内部设有第一气囊,肢体前端穿戴带上设有第一充气口,第一充气口与所述第一气囊连通,第一充气口处连通有连接管道,肢体前端穿戴带的外周面上设有若干磁疗发生器。
33.可选的,第一充气口的最内侧设有一圈第一凸环,连接管道远离充气接头的一端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凸环相抵接的第五凸环,第一充气口内设有第二凸环,所述第二凸环上设有第一密封件,第二凸环位于第一凸环的侧部,连接管道远离充气接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密封件相抵的第六凸环。
34.可选的,肢体穿戴带内部设有第二气囊,肢体穿戴带上设有第二充气口,第二充气口与所述第二气囊连通,其中一个充气接头可通过连接管道与第二充气口连通,第二充气口的最内侧设有一圈与第五凸环相抵接的第三凸环,第二充气口内设有第四凸环,所述第
四凸环上设有第二密封件,第四凸环位于第三凸环的侧部,第六凸环与所述第一密封件相抵。
3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36.可以补足传统ipc无法对手指、脚趾进行淋巴引流的缺陷,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在使用该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时,根据医护要求,医护人员或者患者本人佩戴好肢体穿戴带以及肢体前端穿戴带之后,在患者充分了解该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后,由于该淋巴水肿肢体末端压力治疗装置主要是对患者的肢体前端进行治疗,这样患者可以自行使用以及自由走动,不影响患者的其他活动,更加方便和快捷。
附图说明
37.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8.图2和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肢体穿戴带处两种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39.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主控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40.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主控机构处的俯视图;
41.图6为图5中a

a处的剖面示意图;
42.图7为图5中b

b处的剖面示意图;
43.图8为图7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44.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主控机构与滑杆相配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锁死件处的爆炸示意图;
46.图1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肢体前端穿戴带处的结构示意图;
47.图1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充气口处的剖面图;
48.图1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充气口处的剖面图。
49.图中标号为:
[0050]1‑
肢体穿戴带;11

第一扣合件;111

第一公扣件;112

第一母扣件;12

第二充气口;121

第二凸环;122

第二凸环;123

第二密封件;
[0051]2‑
连接机构;21

基板;22

滑槽;23

滑杆;24

对接滑块;241

第一弧口;242

弹抵孔;243

装卸孔;25

阻挡块;251

第一引导槽;26

铰接块;261

第二引导槽;27

锁死件;271

插条;272

锁扣;273

豁口;274

锁扣孔;
[0052]3‑
主控机构;31

控制主机;32

屏幕;33

按钮;34

充气接头;35

对接安装块;351

第二弧口;352

安装槽;353

弹抵件;354

弹簧;355

缩径部;356

限位槽;357

限位凸缘;
[0053]4‑
肢体前端穿戴带;41

第二扣合件;411

第二公扣件;412

第二母扣件;42

第一充气口;421

第一凸环;422

第一凸环;423

第一密封件;43

磁疗发生器;
[0054]5‑
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55]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5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5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淋巴水肿肢体末端压力治疗装置,包括:
[0058]
肢体穿戴带,佩戴在患者手臂和/或腿上,具有周向延伸的外周面和内周面;
[0059]
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肢体穿戴带上;
[0060]
主控机构,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肢体穿戴带上,可在肢体穿戴带上滑动;
[0061]
至少一个肢体前端穿戴带,佩戴在患者的手指和/或脚趾上,具有周向延伸的外周面的内周面,每个所述肢体前端穿戴带分别通过一根连接管道与所述主控机构进行连通。
[0062]
该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的设计,可以补足传统ipc无法对手指、脚趾进行淋巴引流的缺陷,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帮助患者消肿治疗,在使用该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时,根据医护要求,医护人员或者患者本人佩戴好肢体穿戴带以及肢体前端穿戴带之后,在患者充分了解该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后,由于该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主要是对患者的肢体前端进行治疗,这样患者可以自行使用以及自由走动,不影响患者的其他活动,更加方便和快捷。
[006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
[0064]
请参阅图1,该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包括:
[0065]
肢体穿戴带1,佩戴在患者手臂和/或腿上,具有周向延伸的外周面和内周面,单个肢体穿戴带1是佩戴在手臂或腿上的,若患者的多个肢体以及肢体的前端,也就是手指或者脚趾,需要进行ipc的治疗时,可以在患者多个肢体上即手臂和/或腿上佩戴上肢体穿戴带1。
[0066]
连接机构2,设置在肢体穿戴带1上,用于安装后述的主控机构3。
[0067]
主控机构3,可拆卸连接在肢体穿戴带1上,并可在肢体穿戴带1上滑动,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节主控机构3在连接机构2上的位置,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肢体穿戴带1需要消毒、主控机构3需要维修更换等情况下,可以将主控机构3从连接机构2上拆除,便于进行相应的操作。
[0068]
至少一个肢体前端穿戴带4,佩戴在患者的手指和/或脚趾上,有哪几根手指和/或脚趾需要治疗,就佩戴上对应数量的肢体前端穿戴带4,肢体前端穿戴带4具有周向延伸的外周面的内周面,每个肢体前端穿戴带4分别通过一根连接管道5与主控机构3进行连通,目前市面上的ipc主要是针对手臂、大腿等肢体进行手法引流的器械,还没有针对手指、脚趾等肢体前端进行淋巴引流的工具或者器械,通过该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可以补足传统ipc无法对手指、脚趾进行淋巴引流的缺陷,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0069]
请参阅图1和图11,肢体穿戴带1上设有第一扣合件11,第一扣合件11包括设置在肢体穿戴带1内外周面并相互扣合的第一公扣件111和第一母扣件112,肢体前端穿戴带4上设有第二扣合件41,第二扣合件41包括设置在肢体前端穿戴带4内外周面并相互扣合的第二公扣件411和第二母扣件412,通过第一扣合件11和第二扣合件41可将肢体穿戴带1和肢
体前端穿戴带4佩戴者患者肢体以及肢体的前端,并对患者肢体以及患者的前端进行包裹。
[0070]
传统的ipc在进行治疗时,需要将治疗主机挂靠在一个固定位置,例如病床上,患者躺在病床上,并佩戴上充气式压力带进行治疗,而在使用该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时,根据医护要求,医护人员或者患者本人佩戴好肢体穿戴带1以及肢体前端穿戴带4之后,在患者充分了解该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后,由于该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主要是对患者的肢体前端进行治疗,这样患者可以自行使用以及自由走动,不影响患者的其他活动,更加方便和快捷。
[007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扣合件11和第二扣合件41可以采用魔术贴、卡扣带、对接头等扣合装置。
[0072]
请参阅图2和图3,连接机构2包括:
[0073]
基板21,固定在肢体穿戴带1的外周面上,具有长度延伸方向。
[0074]
两条滑槽22,对称设置在基板21上,沿基板21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0075]
主控机构3包括:
[0076]
控制主机31,主控机体,可沿基板21长度方向进行滑移,控制主机31内部设有主控电路板以及和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气泵,气泵与后述的充气接头34连通,进行间歇式充气加压工作。
[0077]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主机31上设有屏幕32和按钮33,通过屏幕32和按钮33可以控制控制主机31进行工作以及工作时的运行参数。
[0078]
至少一个充气接头34,通过连接管道5连通有肢体前端穿戴带4。
[0079]
至少两个对接安装块35,设置在控制主机31上,位于滑槽22内并与滑槽22滑动配合,每条滑槽22内均设有至少一个对接安装块35,通过对接安装块35与滑槽22的滑动配合,可以滑移控制主机31,改变控制主机31在基板21上的位置,方便进行使用。
[0080]
请参阅图5至图10,连接机构2上设有用于固定控制主机31的固定组件,通过固定组件可以将主控机构3安装在连接机构2上,以及进行主控机构3从连接机构2上的拆除,具体的,固定组件包括:
[0081]
至少两个对接滑块24,设置在滑槽22内,与对接安装块35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的对接安装块35对接,对接安装块35上设有若干安装槽352,安装槽352内滑动连接有弹抵件353,弹抵件353的一端可延伸外露至安装槽352外,对接安装块35相对应的对接滑块24上设有与安装槽352一一对应的弹抵孔242,弹抵件353延伸外露至安装槽352外的一端与对应的弹抵孔242滑动配合并相抵,安装槽352内设有弹簧354,弹簧354的一端与安装槽352的底壁相抵,弹簧354的另一端与弹抵件353位于弹抵孔242内的一端相抵,弹抵件353内设有孔径大于弹抵件353的限位槽356,弹抵件353位于弹抵孔242内的一端边缘处设有与限位槽356滑动配合的限位凸缘357。
[0082]
至少两个锁死件27,与对接滑块24一一对应,弹抵件353上设有缩径部355,并在缩径部355的周侧形成插槽,锁死件27与插槽插接配合,弹抵孔242上设有供锁死件27插入或者拔出的装卸孔243,请参阅图10,锁死件27包括:
[0083]
插条271,与对接滑块24一一对应。
[0084]
至少一个锁扣272,具有弹性,每个插条271上均设有与装卸孔243一一对应的锁扣272,当弹抵件353与弹抵孔242相抵时,锁扣272与对应的装卸孔243插接配合。
[0085]
豁口273,设置在锁扣272远离插条271的一端端部,可进行收缩。
[0086]
锁扣孔274,设置在豁口273上,与对应的缩径部355相抵,并夹持缩径部355,在装卸孔243插入锁扣272后,锁扣272会进入到弹抵孔242内,此时可收缩的豁口273确保锁扣孔274可以夹持对应的缩径部355,在锁扣272与对接安装块35相抵的作用下,弹抵件353位于弹抵孔242内的部分被锁死,该部分无法再回弹进入到安装槽352内,拆除锁死件27后,弹抵件353位于弹抵孔242内的部分可顺利回弹进入到安装槽352内,从而使得弹抵件353从对应的弹抵孔242处分离,主控机构3完成与连接机构2的拆卸。
[0087]
考虑到主控机构3在连接机构2上滑移过程的稳定性,请参阅图2、图3和图4,连接机构2还包括:
[0088]
两根滑杆23,与滑槽22一一对应,设置在对应的滑槽22内,并与滑槽22平行设置,对接滑块24上设有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一弧口241,对接安装块35上设有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二弧口351,第二弧口351和第一弧口241相配合以夹持滑杆23,使得对接安装块35和对接滑块24对接完成后,可沿滑杆23的轴向进行滑动,通过滑杆23的设置,对控制主机31沿着滑槽22进行滑移时进行导向。
[0089]
考虑到锁死件27安装在对接滑块24上的稳定性和锁死件27的快速装配,以及避免锁死件27在控制主机31滑移时从对接滑块24上脱落,连接机构2还设置了阻挡块25和铰接块26,具体的为:
[0090]
两个阻挡块25,设置在两条滑槽22相互远离的一侧,沿基板21长度方向延伸设置,阻挡块25上设有供插条271滑动的第一引导槽251,阻挡块25上设有拆卸空间。
[0091]
至少两个铰接块26,与拆卸空间一一对应,拆卸空间处对应铰接有一个铰接块26,铰接块26上设有供插条271滑动的第二引导槽261。
[0092]
请参阅图4,在一种情况下,阻挡块25的两端端部均与基板21具有一定间距,该间距即为拆卸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拆卸空间就是阻挡块25两端与基板21间距处,拆卸空间具有四个,因此一共设置了四个铰接块26,它们均与拆卸空间铰接,对应的在控制主机31上安装了四个对接安装块35,每条内滑槽22的滑杆23上均滑动连接了两个对接安装块35。
[0093]
进行锁死件27的安装时,是逐个安装的,将对接安装块35与对应的对接滑块24完成对接后,推动控制主机31进行滑移,使得控制主机31上的对接安装块35滑移至对于的拆卸空间处,例如上述的阻挡块25两端,拨动铰接块26旋转,打开拆卸空间,对准锁扣272和对应的装卸孔243,插入插条271,使得插条271上的锁扣272插入豁口273后在进入到锁扣272内,利用锁扣272上的锁扣孔274挂扣夹持住延伸进入到弹抵孔242内的弹抵件353上的缩径部355,之后闭合铰接块26即可。同理,需要拆除锁死件27时,反向操作即可。
[0094]
在该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中,请参阅图11和图12,肢体前端穿戴带4内部设有第一气囊,第一气囊可以为多腔气囊,肢体前端穿戴带4上设有第一充气口42,第一充气口42与第一气囊连通,第一充气口42处连通有连接管道5,肢体前端穿戴带4的外周面上设有若干磁疗发生器43,磁疗发生器43内可以设置有磁疗件,例如磁铁。
[0095]
第一凸环421与第五凸环51的抵接配合,以及第二凸环422和第六凸环52夹持住第一密封件423,使得主控机构3通过连接管道5向第一气囊内通气时的气密性更好。
[0096]
第一充气口42的最内侧设有一圈第一凸环421,连接管道5远离充气接头34的一端端部设有与第一凸环421相抵接的第五凸环51,第一充气口42内设有第二凸环422,第二凸
环422上设有第一密封件423,第二凸环422位于第一凸环421的侧部,连接管道5远离充气接头34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密封件423相抵的第六凸环52。
[0097]
请参阅图2、图3和图13,肢体穿戴带1内部设有第二气囊,第二气囊可以为多腔气囊,这样该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也能够选择性地同时对患者肢体进行治疗,肢体穿戴带1上设有第二充气口12,第二充气口12与第二气囊连通,其中一个充气接头34可通过连接管道5与第二充气口12连通,第二充气口12的最内侧设有一圈与第五凸环51相抵接的第三凸环121,第二充气口12内设有第四凸环122,第四凸环122上设有第二密封件123,第四凸环122位于第三凸环121的侧部,第六凸环52与第一密封件423相抵。
[0098]
第三凸环121与第五凸环51的抵接配合,以及第四凸环122和第六凸环52夹持住第二密封件123,使得主控机构3通过连接管道5向第二气囊内通气时的气密性更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