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分泌临床积液抽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55848发布日期:2021-12-08 12:20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分泌临床积液抽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内分泌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分泌临床积液抽取装置。


背景技术:

2.内分泌科是医院中一个专门治疗内分泌科疾病的地方,主要负责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痛风、脂质代谢紊乱以及甲状腺、垂体、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等疾病的临床诊治,在对内分泌临床治疗时需要用到积液抽取装置。
3.但现有的内分泌临床积液抽取装置无法对抽取后的积液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传统的积液抽取装置在抽取完成后直接将其取走然后进行统一处理,在其运输过程中不仅容易造成环境以及空气污染,而且还会对气味敏感的患者造成感染和加重病情,并且还会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分泌临床积液抽取装置,具备可对抽取后的积液进行有效杀菌消毒处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内分泌临床积液抽取装置无法对抽取后的积液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传统的积液抽取装置在抽取完成后直接将其取走然后进行统一处理,在其运输过程中不仅容易造成环境以及空气污染,而且还会对气味敏感的患者造成感染和加重病情,并且还会出现交叉感染现象发生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分泌临床积液抽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消毒液箱,所述消毒液箱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抽液泵,所述第一抽液泵的进液端通过管道与消毒液箱内腔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一抽液泵的出液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远离第一抽液泵出液端的一端连通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底部的两端均连通有喷头,所述输液管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板,所述支板外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管,所述输液管底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紫外线灯,所述输液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动器,所述滑动器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收集盒,所述箱体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抽液泵,所述第二抽液泵的抽液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的一侧连通有穿刺针,所述第二抽液泵的出液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三软管,所述第三软管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
6.优选的,所述滑杆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滑杆的两侧与箱体的内腔固定安装。
7.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与收集盒的底部固定安装。
8.优选的,所述箱体的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且箱门表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
9.优选的,所述消毒液箱表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可视窗口,且可视窗口的表面涂覆有刻度线。
10.优选的,所述消毒液箱顶部的一端连通有加液管,且加液管的顶部卡接有封堵。
11.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滚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箱体、消毒液箱、第一抽液泵、第一软管、滑动器、输液管、喷头、紫外线灯、支板、加热管、滑杆、收集盒、第二抽液泵、第二软管、穿刺针、第三软管和出液管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对抽取后的积液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以避免其污染附近的空气环境的污染,同时避免影响其他患者以及防止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发生,解决了现有的内分泌临床积液抽取装置无法对抽取后的积液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传统的积液抽取装置在抽取完成后直接将其取走然后进行统一处理,在其运输过程中不仅容易造成环境以及空气污染,而且还会对气味敏感的患者造成感染和加重病情,并且还会出现交叉感染现象发生的问题。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槽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对滑动器进行限位,从而保证其移动的稳固性,通过滑槽和滑块设置,能够有效的使收集盒与箱体进行滑动连接,从而方便对收集盒进行取放,通过箱门和把手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方便拉动箱门,以便于打开箱体的内腔。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视窗口和刻度线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方便观察消毒液箱内部的液位情况,以便于使用者随时进行添加,通过加液管和封堵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方便使用者进行加液工作,并且方便对其进行密封,通过支撑腿和滚轮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对整体进行支撑,并且还可推动其进行移动,以便于更换其使用的位置。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液管局部结构立体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头局部结构仰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20.图中:1、箱体;2、消毒液箱;3、第一抽液泵;4、第一软管;5、滑动器;6、输液管;7、喷头;8、紫外线灯;9、支板;10、加热管;11、滑杆;12、收集盒;13、滑槽;14、滑块;15、第二抽液泵;16、第二软管;17、穿刺针;18、第三软管;19、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

4,一种内分泌临床积液抽取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消毒液箱2,消毒液箱2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抽液泵3,第一抽液泵3的进液端通过管道与消毒液箱2内腔的下端连通,第一抽液泵3的出液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软管4,第一软管4远离第一抽液泵3出液端的一端连通有输液管6,输液管6底部的两端均连通有喷头7,输液管6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板9,支板9外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管10,输液管6底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紫外线灯8,输液管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动器5,滑动器5的内侧滑动连
接有滑杆11,箱体1内腔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收集盒12,箱体1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抽液泵15,第二抽液泵15的抽液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二软管16,第二软管16的一侧连通有穿刺针17,第二抽液泵15的出液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三软管18,第三软管18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19,通过箱体1、消毒液箱2、第一抽液泵3、第一软管4、滑动器5、输液管6、喷头7、紫外线灯8、支板9、加热管10、滑杆11、收集盒12、第二抽液泵15、第二软管16、穿刺针17、第三软管18和出液管19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对抽取后的积液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以避免其污染附近的空气环境的污染,同时避免影响其他患者以及防止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发生,解决了现有的内分泌临床积液抽取装置无法对抽取后的积液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传统的积液抽取装置在抽取完成后直接将其取走然后进行统一处理,在其运输过程中不仅容易造成环境以及空气污染,而且还会对气味敏感的患者造成感染和加重病情,并且还会出现交叉感染现象发生的问题。
2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滑杆11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滑杆11的两侧与箱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能够有效的对滑动器5进行限位,从而保证其移动的稳固性。
2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箱体1内腔底部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13,滑槽1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14,滑块14的顶部与收集盒12的底部固定安装,能够有效的使收集盒12与箱体1进行滑动连接,从而方便对收集盒12进行取放。
25.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箱体1的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且箱门表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能够有效的方便拉动箱门,以便于打开箱体1的内腔。
26.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消毒液箱2表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可视窗口,且可视窗口的表面涂覆有刻度线,能够有效的方便观察消毒液箱2内部的液位情况,以便于使用者随时进行添加。
27.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消毒液箱2顶部的一端连通有加液管,且加液管的顶部卡接有封堵,能够有效的方便使用者进行加液工作,并且方便对其进行密封。
28.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箱体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滚轮,能够有效的对整体进行支撑,并且还可推动其进行移动,以便于更换其使用的位置。
29.工作原理:首先利用内外置控制器启动第二抽液泵15,利用第二抽液泵15通过第二软管16和穿刺针17进行抽取工作,而通过第三软管18和出液管19将抽取的废液排放至收集盒12的内腔,当抽取完成后,利用外置控制器启动紫外线灯8和加热管10,利用紫外线灯8对其进行紫外线杀菌处理,而利用加热管10可提高其内部的温度,从而进行杀菌处理,并且之后还可利用外置控制器启动第一抽液泵3,利用第一抽液泵3将消毒液箱2内部的液体通过第一软管4抽至输液管6内且由喷头7喷出,以对其进行再次的消毒杀菌处理,从而提高其杀菌消毒处理的效果,并且利用外置控制器启动滑动器5,利用滑动器5带动输液管6,输液管6可带动喷头7、紫外线灯8和加热管10一同进行左右往复移动,从而提高其杀菌消毒的范围以及均匀性,最后将其直接取出统一处理即可。
30.本技术文件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技术文件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技术文件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31.本技术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
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且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