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关节截骨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69230发布日期:2022-02-12 10:48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膝关节截骨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膝关节截骨刀。


背景技术:

2.骨关节炎在医疗当中是比较常见并多发的一种疾病,病发早期可以通过药物及关节镜清理缓解其症状,终末期膝骨性关节炎只能通过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解决,由于胫骨后交叉韧带的止点在胫骨平台的偏后方位置,呈弧形分布,需要通过骨刀截断胫骨平台面并需要保留胫骨后交叉韧带的止点部分,但在截断过程中会受到股骨髁和不规则形状的韧带止点的阻挡,使得截断效率低且易造成医源性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膝关节截骨刀,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截断过程中会受到股骨髁和不规则形状的韧带止点的阻挡,使得截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4.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膝关节截骨刀,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首尾连接的连接部和切割部,以及自所述连接部的末端向所述切割部的首端至少经过一次弯折形成的弯折部,以使得所述切割部与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连接部的同侧。
5.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割部呈曲面形。
6.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曲面为弧面。
7.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割部自靠近所述弯折部一端的尺寸到远离弯折部一端的尺寸逐渐变小形成刀刃。
8.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和身部,所述身部与所述弯折部连接。
9.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部包括用于锤砸的接触部和所述接触部连接的传导部,所述传导部与所述身部连接。
10.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部呈圆柱体或者圆台体。
11.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身部上具有防滑结构。
12.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滑结构为多个防滑槽形成。
13.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折部自所述连接部的一侧经第一次弯折后,再向所述连接部的下侧经第二次弯折形成。
14.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通过本体包括首尾连接的连接部和切割部,以及自连接部的末端向切割部的首端至少经过一次弯折形成的弯折部,以使得切割部与弯折部位于连接部的同侧,从而使得在截断过程中不会受到股骨髁和不规则形状的韧带止点的阻挡,顺利的进入到膝关节内部并以较高的效率将胫骨平台面截断。与传统的直骨刀相比较,可以很好的保留后交叉韧带下止点的骨岛,以及减少因操作空间有限造成的医源性损伤。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其中:
18.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膝关节截骨刀示意图;
19.图2为如图1所示中的膝关节截骨刀a-a截面示意图;
20.图3为如图1所示中的膝关节截骨刀b-b截面示意图;
21.图4为如图1所示中的膝关节截骨刀c-c截面示意图;
22.图5为如图1所示中的膝关节截骨刀侧面示意图。
23.以下为主要零部件的名称及标号:
24.连接部-110;头部-111;身部-112;接触部-1111;传导部-1112;弯折部-120;切割部-130。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膝关节截骨刀进行说明,该膝关节截骨刀包括本体,本体包括首尾连接的连接部110和切割部130,以及自连接部110的末端向切割部130的首端至少经过一次弯折形成的弯折部120,以使得切割部130与弯折部120位于连接部110的同侧。
2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自连接部110的末端向切割部130的首端至少经过一次弯折形成的弯折部120,以使得切割部130与弯折部120位于连接部110的同侧,从而使得在截断过程中不会受到股骨髁和不规则形状的韧带止点的阻挡,顺利的进入到膝关节内部并以较高的效率将胫骨平台面截断。与传统的直骨刀相比较,可以很好的保留后交叉韧带下止点的骨岛,以及减少因操作空间有限造成的医源性损伤。
28.具体地,通过依次连接连接部110、弯折部120以及切割部130从而形成一个切骨刀,这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形状都有所不同,作用也就不相同,从而共同来完成整个手术操作。事实上,通过弯折部120可以可以绕过股骨髁和不规则形状的韧带止点,再用切割部130切掉需要切掉的部分,将需要的部分留下,致使切割也比较高效,并且也不会切割到其他组件结构,从而手术完成后,不会影响到患者后续的生活,即不会出现其他一些后遗症。需要说明的是,切割部130与弯折部120位于连接部110的同侧,这样设计使连接部110与切割部130不在同一直线上,当然这个直线指的是沿连接部110直线伸长的方向,从而与手术位置更加契合,能够使切割部130顺利的进入到切割部130位进行切割。
29.在一种实施例中,切割部130呈曲面形。为了面对切割不同部位,切割部130可以设置成不同形态的曲面,当然若是面对同一位置进行手术,面对不同人体,其骨头的大小也不
相同,其骨头之间的间隙大小可能也不尽相同,从而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曲面切割部130,其厚度大小等尺寸或者形状会有所差别,这样极大的方便了手术同时不会出现手术后遗症。
30.在一种实施例中,曲面为弧面。切割部130为弧面,使得其更加容易切进入到关节中需要切掉的部位,并且弧面的设计的好处在于,在切割膝关节部位上的胫骨平台时,需要保留其部分,即保留韧带与胫骨平台结合处的部位,弧面的切割部130正好与韧带和胫骨平台结合处的部位相匹配,切割不会对其结合处造成伤害,完全保留了需要的组织,不会给膝关节造成额外的伤害,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及成功率。
31.在一种实施例中,切割部130自靠近弯折部120一端的尺寸到远离弯折部120一端的尺寸逐渐变小从而形成刀刃。
32.在本实施例中,切割部130两端的尺寸大小不一样,即靠近弯折部120的一端尺寸大于远离弯折部120的一端,这样设计首先是为了让切割部130能够与韧带和胫骨平台结合处的部位相匹配,保留需要保留的组织,进一步地,切割部130两端的截面面积大小不一样,使得面积大的一端可以将力传递到面积小的一端,切割部130面积小的一端集中了大量的力,并且切割部130面积小的一端是用来切割的,这样使得切割部130增加了切割力,更加容易切割,使得手术更加顺利。
33.在一种实施例中,连接部110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和身部112,身部112与弯折部120连接。通过头部进行受力,身部112进行固定位置或者位置改变,并且不断的调节身部112的方向,才能将整个胫骨平台完全切割掉。当身部112当头部开始受力时,将力传递到身部112上,身部112将力最终传递到弯折部120上,进而传递到切割部130上,切割部130就可以进行切割。
34.在一种实施例中,头部包括用于锤砸的接触部1111和接触部1111连接的传导部1112,传导部1112与身部112连接。接触部1111是专门进行受力的,并可以用医用的锤击装置进行击打接触部1111,使接触部1111的力传导给传导部1112上,传导部1112将力均匀的传递到身部112上。
35.在一种实施例中,头部呈圆柱体或者圆台体。事实上,头部还可以呈长方体、正方体、棱台等其他只要能够进行受力的形状都可。
36.在一种实施例中,身部112上具有防滑结构。防滑结构的设置,使得手术人员在紧握身部112时,不会发生脱手,而不会出现因为脱手影响手术正常进行,或者,因为脱手,出现切割部130误切刀其他组织,进而手术不够完美,而身部112上的防滑结构使手术人员一直能够保持紧握状态。
37.在一种实施例中,防滑结构为多个防滑槽形成。多个防滑槽可以增加手术人员的摩擦力,不易发生滑动现象,从而使得手术更加顺利,事实上,防滑结构还可以是其他一些防滑件,将防滑件套设在身部112上,手术人员紧握防滑件,也是能够起到防滑作用的,当然除了防滑件,也可以是其他一些能够起到防滑作用的防滑结构。
38.在一种实施例中,弯折部120自连接部110的一侧经第一次弯折后,再向连接部110的下侧经第二次弯折形成。通过弯折部120的两次弯折使得弯折部120更加容易进入到膝关节的缝隙中,能完全进入到切割位置,不会出现切不到,或者误切了其他组织的情况,提高的手术的成功率。事实上,弯折部120可以是平面板状结构,或者是稍微具有平滑的画面的弯折结构,当然这两种结构都是可以让弯折部120顺利的进入到膝关节的缝隙中。
39.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