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准校准凸台式的多针注射针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60900发布日期:2021-12-17 23:05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准校准凸台式的多针注射针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射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准校准凸台式的多针注射针头。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的多针注射针头产品结构大多如图1所示,包括针座1、分流座2、负压座3、锥座4、调节旋钮5、针管6。负压座3和调节旋钮5上下紧密扣合,锥座4和调节旋钮5螺纹配合,锥座4上有外螺纹,调节旋钮5的中心孔有内螺纹,通过旋转调节旋钮5使负压座3上下移动,进而负压座3的出针面a发生移动,从而使固定在针座1和分流座2上的针管6到负压座3的出针面a的距离发生变化,实现调整出针长度的目的。
3.这种调整出针长度的方式简单,但是对螺纹的要求很高,同时旋转调节旋钮5的全过程在实现随时定位且无偏角这点具有风险。而且因为是无级调整,如何结合整针实现精准标定和指示调针长度,难度很大;没有刻度,使用者在调整需要使用肉眼去评估0.1mm的误差,很难控制。另外,负压座3的负压输入口的位置低,经常会有漏液进到外接的负压管里,影响负压能力,长时间不清理、积累,还会堵管和损坏系统泵部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精准校准凸台式的多针注射针头。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精准校准凸台式的多针注射针头,包括针座、负压座、锥座、调节旋钮、针管,所述针座安装于负压座内,所述负压座的一端端面为出针面,另一端用于针座置入且其上安装有调节旋钮,负压座内设有将内腔分成两部分的横隔板,所述锥座穿过调节旋钮且一端通过密封胶与针座连接,所述针管固定于针座上,还包括调针弹簧,所述调针弹簧安装于锥座上且两端分别设置于锥座的一端和调节旋钮的内底面上,调针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针座的外侧壁上沿周向均布有两个以上沿周向延伸的调节凸台,每个调节凸台的端面上沿延伸方向设有阶梯槽、侧壁上沿延伸方向设有齿面,所述调节旋钮的内侧壁上沿周向均布有两个以上与调节凸台的阶梯槽配合的卡齿及两个以上与调节凸台的齿面配合的凸起;所述负压座的安装针座的内腔部分的侧壁上设有负压输入口,负压座的横隔板上设有惯性防回流机构;通过旋转调节旋钮使调节旋钮的卡齿沿针座的调节凸台上的阶梯槽移动,进而调节旋钮带动负压座相对于针座轴向移动,使负压座的出针面和针座上的针管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来控制出针长度,同时调节旋钮的凸起沿针座的调节凸台上的齿面移动,实现调节手感及调节旋钮和针座之间的定位。
7.进一步地,所述针座和负压座上分别设有轴向导向配合的导向孔和导向柱。
8.进一步地,所述针座的每个阶梯槽的对应最低级阶梯面的一端设有第一止挡块,对应最高级阶梯面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止挡块。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止挡块上设有与最高级阶梯面衔接的斜面。
9.进一步地,所述针座的每个阶梯槽的至少一级阶梯面对应一级出针长度。
10.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座的另一端端面上设有环形卡槽,所述调节旋钮的开口端面设有环形导向边,负压座和调节旋钮通过环形卡槽和环形导向边配合实现轴向紧密连接且可相对旋转。
11.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座的另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调节旋钮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卡扣,负压座和调节旋钮通过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配合实现轴向卡合。
12.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座的横隔板上的惯性防回流机构包括盆状结构、开口、引流柱,所述盆状结构设置于横隔板上且相对于横隔板的面向针座的面凸出、背向针座的面内凹,盆状结构的侧壁上沿周向设有两个以上非朝向负压输入口的开口,盆状结构内设有沿轴线设置的引流柱。
13.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座和调节旋钮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指示箭头和刻度。
14.进一步地,所述针座上设有供锥座的一端置入的凹腔和连通凹腔底面的多个第一针管安装孔,针座的凹腔底面和锥座的一端端面之间构成分流腔,针座的凹腔底面上设有连接多个第一针管安装孔的第一流道,所述负压座上设有与多个第一针管安装孔对应的多个第二针管安装孔,所述锥座上设有与分流腔连通的通道,锥座的一端端面上设有与通道连接且与第一流道对应的第二流道,多根所述针管的每根针管固定于第一针管安装孔中,并穿设于第二针管安装孔中。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1)针座的外侧壁上设置周向延伸的调节凸台,调节凸台的端面上设置阶梯槽、侧壁上设置齿面,调节旋钮上设置与阶梯槽的阶梯面结合的卡齿及与齿面的齿槽卡合的凸起,增设一调针弹簧套于锥座上,调针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在调节旋钮上,使调节旋钮的卡齿和凸起与针座的调节凸台紧密配合,旋转调节旋钮时,调节旋钮的卡齿沿针座的调节凸台上的阶梯槽移动,进而调节旋钮带动负压座相对于针座轴向移动,使负压座的出针面和针座上的针管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来控制出针长度,同时调节旋钮的凸起沿针座的调节凸台上的齿面移动,实现调节手感及调节旋钮和针座之间的定位;
17.(2)每个阶梯槽的至少一级阶梯面对应一级出针长度,各个阶梯面之间的调针偏差在0.02mm,通过多级阶梯面的设置,把针生产可能产生的公差、偏差包含其内,在完成多针注塑针头的生产组装后,通过调针后的测量标定相关的调针指示,实现最后调针的高精度输出,实现最后的调针精度小于
±
0.05mm;
18.(3)调节旋钮的卡齿与针座的阶梯槽的配合为平面配合,比现有的螺纹配合精度高、平面度好;
19.(4)针座和负压座上分别设有导向配合的多个导向孔和多个导向柱,使两者之间可精密同心轴向运动,保证了出针长度的精度,且容易实现精准标定;
20.(5)调整了负压座上的负压输入口的位置,并增加了密封圈对针座的外侧壁和负压座的内侧壁之间密封,使得针座和负压座在多针注射针头吸起皮肤的负压过程中紧密配合,不会因为操作者拉动皮肤而发生脱离;
21.(6)增加了负压座的横隔板上的惯性防回流机构,配合负压座上的负压输入口的位置调整,避免了多针注射针头注射过程中可能的漏液通过负压输入口306进入外接的负压管;
22.(7)负压座和调节旋钮上分别设有指示箭头和刻度,实际应用的调针按刻度调整即可,避免了肉眼判断造成的误差。
附图说明
23.图1为现有技术多针注射针头的剖视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针注射针头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针注射针头的爆炸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针注射针头的一剖视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针注射针头的另一剖视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多针注射针头中的针座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多针注射针头中的负压座的一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多针注射针头中的负压座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本实用新型多针注射针头中的调节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0为本实用新型多针注射针头中的针座的阶梯槽和调节旋钮的卡齿的配合示意图;
33.图11为本实用新型多针注射针头中的针座的齿面和调节旋钮的凸起的配合示意图;
34.图12为本实用新型多针注射针头中的负压座的指示箭头和调节旋钮的刻度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如下:
36.a出针面
37.1针座
38.101第一针管安装孔
39.102导向孔
40.103调节凸台
41.104阶梯槽
42.105第一止挡块
43.106第二止挡块
44.107齿面
45.2分流座
46.3负压座
47.301横隔板
48.302第二针管安装孔
49.303导向柱
50.304环形卡槽
51.305第一卡扣
52.306负压输入口
53.307盆状结构
54.308开口
55.309引流柱
56.310指示箭头
57.4锥座
58.5调节旋钮
59.501中心孔
60.502第二卡扣
61.503环形导向边
62.504卡齿
63.505凸起
64.506刻度
65.6针管
66.7调针弹簧
67.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68.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实用新型。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69.参见图2至图5,一种精准校准凸台式的多针注射针头,包括针座1、负压座3、锥座4、调节旋钮5、针管6、调针弹簧7、密封圈8。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主要在于,去掉了分流座,增加了针座1和负压座3之间的连接配合结构、针座1和调节旋钮5之间的连接配合结构、负压座3和调节旋钮5之间的连接配合结构、负压座3上的惯性防回流机构、调针弹簧7,调整了负压座3的负压输入口306的位置。
70.下面对各部件做具体说明。
71.参见图4至图6,针座1上设有凹腔和连通凹腔底面的多个第一针管安装孔101,针座1安装于负压座3的内部。针座1的凹腔底面设有连接多个第一针管安装孔101的第一流道,针座1的面向负压座3内部的一端端面上的居中处设有两个以上的导向孔102,以与负压座3的两个以上的导向柱303相配合,实现针座1与负压座3之间的精密同心轴向运动,进而保证出针长度的精度。
72.针座1的另一端外侧壁上沿周向均布有两个以上沿周向延伸的调节凸台103,每个调节凸台103的面向负压座3内部的一端面上沿延伸方向设有阶梯槽104,以与调节旋钮5的卡齿504配合,见图10,实现调针目标,阶梯槽104的每一阶梯面对应一调针级别。本实施例中,第一针管安装孔101的数量为9个且呈3*3矩形阵列状分布,导向孔102的数量为2个且对称分布于中间第一针管安装孔101的周侧,调节凸台103的数量为3个且其上阶梯槽104的延伸方向均沿针座1周向的相同方向设置。
73.进一步地,每个调节凸台103的侧壁上沿延伸方向设有齿面107,以与调节旋钮5的凸起505配合,见图11,产生旋转调节旋钮5时的调节手感,并定位针座1和调节旋钮5之间的位置,齿面107的齿槽与调节旋钮5的凸起505卡合时会发出卡合到位的声音,齿面107的齿槽与阶梯槽104的阶梯面可一一对应设置。每个阶梯槽104的对应最低级阶梯面的一端设有
第一止挡块105,对应最高级阶梯面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止挡块106,第一止挡块105和第二止挡块106用于限定调节旋钮5的卡齿504的移动范围,即限定调针范围。第二止挡块106上还设有与阶梯槽104的最高级阶梯面衔接的斜面,以便调节旋钮5的卡齿504在装配时顺利卡入阶梯槽104,进入调针区域,同时调节旋钮5的凸起505卡入齿面107的齿槽。
74.参见图4、图5、图7、图8,负压座3套装于针座1外,负压座3的一端端面为出针面且用于与皮肤接触,负压座3的另一端用于置入针座1和安装调节旋钮5。负压座3内设有将内腔分成两部分的横隔板301,横隔板301上设有与针座1的多个第一针管安装孔101对应的多个第二针管安装孔302,横隔板301的面向针座1的面上的居中处设有与针座1的两个以上导向孔102对应的两个以上导向柱303,以实现负压座3与针座1之间的精密同心轴向运动。本实施例中,导向柱303的数量为2个且对称分布于中间第二针管安装孔301的周侧。
75.负压座3的另一端端面上设有内凹的环形卡槽304,以与调节旋钮5的环形导向边503配合,实现负压座3和调节旋钮5之间的轴向紧密连接,同时允许负压座3和调节旋钮5之间相对旋转。环形卡槽304内设有沿周向分布或延伸的第一卡扣305,以与调节旋钮5的第二卡扣502配合,实现负压座3和调节旋钮5之间的轴向卡合,第一卡扣305可设置于环形卡槽304的侧壁和/或底面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扣305沿周向分布于环形卡槽304的外圈侧壁上。
76.负压座3的容纳针座1且与针座1配合的内腔部分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外接抽吸设备的负压输入口306,针座1的外侧壁上设有密封圈槽且嵌装有密封圈8,密封圈8用于针座1的外侧壁和负压座3的内侧壁之间的密封,密封圈8优选为耐腐蚀密封圈。通过调整负压输入口306的位置和增设密封圈8,使得针座1和负压座3在多针注射针头吸起皮肤的负压过程中紧密配合,不会因为操作者拉动皮肤而发生脱离。
77.负压座3的横隔板301上还设有用于避免漏液被吸回负压管的惯性防回流机构,惯性防回流机构包括盆状结构307、开口308、引流柱309,盆状结构307的数量为一个以上,每个盆状结构307设置于横隔板301上且相对于横隔板301的面向针座1的面凸出、背向针座1的面内凹,盆状结构307的侧壁上沿周向设有两个以上非朝向负压输入口306的开口308,盆状结构307内设有沿轴线设置的引流柱309。通过调整负压输入口306的位置和增设惯性防回流机构,避免了多针注射针头注射过程中可能的漏液通过负压输入口306进入外接的负压管。本实施例中,盆状结构307的数量为2个且对称分布于中间第二针管安装孔301的周侧,并且2个盆状结构307和2个导向柱整体呈2*2矩形阵列状分布。
78.参见图4和图5,锥座4穿过调节旋钮的中心孔501且一端伸入针座1的凹腔内,锥座4的一端和针座1的凹腔通过密封胶连接。锥座4的一端端面和针座1的凹腔底面之间构成分流腔,锥座4的一端端面上设有与针座1的第一流道对应的第二流道。锥座4上沿轴线设有与分流腔连通的通道,通道的一端与第二流道连接。
79.参见图4、图5、图9,调节旋钮5呈盖体状且安装于负压座3的另一端上,调节旋钮5上设有供锥座4穿过的中心孔501。调节旋钮5的侧壁上设有沿周向分布或延伸的第二卡扣502,以与负压座的第一卡扣305配合,实现调节旋钮5和负压座3之间的轴向卡合,第二卡扣502可设置于调节旋钮5的内侧壁和/或外侧壁上,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扣502沿周向延伸地设置于调节旋钮5的外侧壁上。调节旋钮5的开口308端面设有环形导向边503,以与负压座3的环形卡槽304配合,实现负压座3和调节旋钮5之间的轴向紧密连接,同时允许调节旋钮5
以锥座4为中心轴相对于负压座3旋转。调节旋钮5的内侧壁上沿周向均布有两个以上的卡齿504,以与针座1的调节凸台103上的阶梯槽104配合,见图10,实现调针目标。调节旋钮5的内侧壁上沿周向均布有两个以上的凸起505,以与针座1的调节凸台103上的齿面107配合,见图11,实现旋转调节旋钮5时的调节手感。本实施例中,卡齿504和凸起505的数量均为3个。
80.参见图4和图5,多根针管6的每个针管6通过点胶固定于针座1的一第一针管安装孔101中,并穿设于相对应的负压座3的一第二针管安装孔302中。
81.参见图4和图5,调针弹簧7套装于锥座4上且两端分别抵在锥座4的一端和调节旋钮5的内底面上,调针弹簧7始终处于压缩状态。调针弹簧7保证调针时针座1的阶梯槽104和调节旋钮5的卡齿504之间的定位,还调节了操作调节旋钮的手感。
82.此外,本实施例中,针座1的每个调节凸台103上的阶梯槽104有33级阶梯面,除了回0面,其他阶梯面之间间隔0.02mm,生产后校准调针长度后会生成五级出针长度,各级出针长度各自对应一定级数的阶梯面,即对应一定级数的调针级别。第一级出针长度使针管6的针尖端完全缩在多针注射针头内部,第二级出针长度使针管6的针尖端略微伸出负压座3的出针面,第三至第五级出针长度对应不同的注射深度,需根据不同的注射情况来调节。各级出针长度的误差范围在
±
0.05mm以内。负压座3和调节旋钮5的外侧壁上还分别设有指示箭头310和刻度506,见图12,刻度506标识最后调针输出的出针长度,通过指示箭头310和刻度506能实现精准标定出针长度。
83.需要调节出针长度时,可直接旋转调节旋钮5,使调节旋钮5的卡齿504沿针座1的调节凸台103上的阶梯槽104移动,调节旋钮5会带动负压座3相对于针座1轴向移动,使负压座3的出针面和针座1上的针管6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同时,调节旋钮5的凸起505沿针座1的调节凸台103上的齿面107移动,产生旋转调节旋钮5时的调节手感,每当调节旋钮5的凸起505卡入齿面107的一齿槽时会发出卡合到位的声音。当调节旋钮5上需要的刻度506位置对准负压座3上的指示箭头310时,调节旋钮5的卡齿504卡在阶梯槽104的对应阶梯面上,调节旋钮5的凸起505卡入齿面107的对应齿槽内,如此完成出针长度调节,实现高精度控制出针长度的目的。
84.由于实际使用时,锥座4固定安装于针筒的前端,而锥座4和针座1之间通过密封胶连接,旋转调节旋钮5的过程中,针座1的位置会保持不动,而调针弹簧7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且顶在锥座4的一端和调节旋钮5之间,调针弹簧7的弹性恢复力使得调节旋钮5的卡齿504和针座1的阶梯槽104的阶梯面紧密接触,从而保证了旋转调节旋钮5的调节手感。
85.另外,旋转调节旋钮5前还可以对其按压,使调针弹簧7被压缩,调节旋钮5的卡齿504脱离针座1的调节凸台103上的阶梯槽104的阶梯面,再进行后续旋转操作。当旋转到位时松开调节旋钮5,在调针弹簧7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调节旋钮5的卡齿504会卡在阶梯槽104的对应阶梯面上,如此操作也可以完成出针长度调节。
86.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实用新型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