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伤治疗用的病床

文档序号:27808848发布日期:2021-12-04 12:16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伤治疗用的病床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烧伤治疗用的病床。


背景技术:

2.烧伤翻身床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用床,该床通过将睡在床上的烧伤患者上、下翻身达到防止烧伤创面受压、潮湿、溶痂进而感染的目的。
3.目前,现有的烧伤翻身床没有可远程视频监控、通话功能,其床垫主要为海绵,但海绵没有气体过滤、消毒与主动气体交换、调节温度、按摩的功能,且长期卧床后患者感觉腰酸背痛,创面渗出物、大小便均会污染海绵,海绵床垫成为滋生细菌和污/感染的源头。
4.有研究者利用湿润支撑缓冲构件制作了一种通湿润气体,让患者躺在舒适的烧伤翻身床垫上,但其也没用可远程视频通话监控、称重、调节温度、按摩功能,注入的气体由于没有过滤、消毒而不能对床垫干燥、消毒,此外湿润气体容易使床垫长霉,容易形成污/感染源。


技术实现要素:

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烧伤治疗用的病床,其配备有气体交换消毒、称重、调节温度、按摩的功能,并能远程语音视频监控,解决现有烧伤翻身床存在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烧伤治疗用的病床,包括翻身床体和床垫,所述床垫置于所述翻身床体上;还包括通风消毒温控系统、患者称重系统、按摩系统和监控系统;所述通风消毒温控系统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床垫并对所述床垫进行消毒和温度调节;所述患者称重系统处于所述翻身床体上且对应所述床垫的下方,其用于实时监控患者的体重变化;所述按摩系统处于所述所述患者称重系统上且对应所述床垫的底部,其使所述床垫起伏滚动以对所述床垫上的患者进行按摩并减少创面持续受压;所述监控系统设置在所述翻身床体的床头、所述翻身床体的床尾、患者监护仪面板和患者尿袋处,其用于远程实时动态观察患者神志、口鼻分泌物、气管插管情况、生命体征、大便排泄以及尿量变化。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1.通风消毒控温系统保持了床垫及其接触床垫的包扎患者创面的医用敷料清洁、干燥,并可依据病情需要调节患者体温、减少床垫污/感染率。
9.2.患者称重系统能不间断观察患者体重变化,以此了解患者出入量动态变化、营养支持治疗效果观察,并依据体重变化及时精准计算、调整治疗药物的剂量。
10.3.按摩系统对患者进行按摩可减少创面持续受压、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增加患者长期睡翻身床的舒适性和耐受性。
11.4.通过监控系统,无论是平卧位还是俯卧位状态下均能不间断观察患者神志、口鼻分泌物、气管插管情况和生命体征与大便排泄、尿量变化。
12.5.明显减轻医护人员频繁观察病情、经常更换敷料、翻身床垫消毒的工作量。
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4.进一步,所述床垫包括布料和海绵垫;所述布料包裹在所述海绵垫的外部。
15.进一步,在所述布料的上表面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其下表面两侧分别设有出气口;
16.所述通风消毒温控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和可以制热制冷的空气压缩机;所述管路包括消毒管和温控管;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口通过所述消毒管连接一个所述进气口以对所述布料和所述海绵垫进行消毒,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口通过所述温控管连接另一个所述进气口以对所述布料和所述海绵垫进行温度调节。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实现对床垫的通气换气、消毒和温度的调控。
18.进一步,所述患者称重系统包括支撑板和称重传感器;所述支撑板处于所述翻身床体上且对应所述床垫的下方;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并用于实时称取患者的体重,其无线连接医护人员的工作手机并将称取结果发送到医护人员的工作手机上。
19.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实现实时动态为患者称重,并将称重结果发送给医护人员便于医护人员掌控。
20.进一步,所述患者称重系统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设置在所述翻身床体上,所述称重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显示器并将称取结果发送给所述显示器对外显示。
21.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医护人员实时动态掌握患者体重变化,根据体重变化指导治疗药物精准计算与调整。
22.进一步,所述按摩系统包括多个气囊;所述气囊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且对应所述床垫底部不同的位置处,每一个所述气囊的进气口通过气管连接外部充气装置,并且每一个所述气囊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有时间继电器与电磁阀及其控制器,进而实现所述气囊交替充气和放气使所述床垫起伏滚动对患者进行按摩并减少创面持续受压。
23.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实现对患者进行按摩、防止创面持续受压、提高患者的舒适性与耐受性。
24.进一步,所述监控系统设置包括四个可视频通话的微型摄像头;四个所述微型摄像头分别设置在所述翻身床体的床头、所述翻身床体的床尾、患者监护仪面板和患者尿袋处,并且四个所述微型摄像头无线连接医护人员的工作手机并将拍摄画面发送到医护人员的工作手机上。
2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医护人员能实时监控患者神志、监护仪显示的生命体征、口鼻分泌物、气管插管、大便排泄、尿量、体重变化情况。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27.图2为床垫的俯视示意图。
2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9.1、翻身床体,2、床垫,3、臭氧发生器,4、空气压缩机,5、消毒管,6、温控管,7、支撑
板,8、称重传感器,9、气囊,10、微型摄像头,11时间继电器,12、电磁阀及其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1.如图1所示,一种烧伤治疗用的病床,包括翻身床体1和床垫2,所述床垫2置于所述翻身床体1上。还包括通风消毒温控系统、患者称重系统、按摩系统和监控系统。所述通风消毒温控系统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床垫2并对所述床垫2进行消毒和温度调节。所述患者称重系统处于所述翻身床体1上且对应所述床垫2的下方,其用于实时监控患者的体重变化。所述按摩系统处于所述所述患者称重系统上且对应所述床垫2的底部,其使所述床垫2起伏滚动以对所述床垫2上的患者进行按摩。所述监控系统设置在所述翻身床体1的床头、所述翻身床体1的床尾、患者监护仪面板和患者尿袋处,其用于远程动态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口鼻分泌物、人工气道开口、生命体征、大便排泄、尿量变化。
32.所述床垫2包括布料和海绵垫。所述布料包裹在所述海绵垫的外部。在所述布料的上表面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其下表面两侧分别设有出气口。如图2所示,所述通风消毒温控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3和可以制热制冷的空气压缩机4。所述管路包括消毒管5和温控管6。所述臭氧发生器3的出口通过所述消毒管5连接一个所述进气口以对所述布料和所述海绵垫进行消毒,所述空气压缩机4的出口通过所述温控管6连接另一个所述进气口以对所述布料和所述海绵垫进行温度调节。臭氧发生器3和空气压缩机4分别由智能控制面板设置温度、臭氧与空气通气时间,最终实现对床垫2的通风、消毒与温控。通过对床垫2的通气换气、消毒和温度的调控,达到:

给床垫消毒以减少床垫带来的医源性污/感染;

根据患者低体温或高热的情况,调节患者体温;

保持与床垫接触的包扎创面敷料干燥。
33.所述患者称重系统包括支撑板7和称重传感器8。所述支撑板7处于所述翻身床体1上且对应所述床垫2的下方。所述称重传感器8设置在所述支撑板7的底部并用于实时称取患者的体重,其无线连接医护人员的工作手机并将称取结果发送到医护人员的工作手机上,便于医护人员动态观察、记录患者体重变化。所述患者称重系统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设置在所述翻身床体1上,所述称重传感器8电连接所述显示器并将称取结果发送给所述显示器对外显示。通过患者称重系统实时动态为患者称重可及时了解患者液体出、入量动态变化,营养状态,结合有创动静脉压、尿量、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观察指标,为患者补液、营养治疗以及根据体重变化对治疗药物剂量调整提供参考。
34.所述按摩系统包括多个气囊9。所述气囊9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7上且对应所述床垫2底部不同的位置处,每一个所述气囊9的进气口通过气管连接外部充气装置,并且每一个所述气囊9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有时间继电器11与电磁阀及其控制器12,进而通过所述气囊9交替充气和放气使所述床垫2起伏滚动,床垫2起伏滚动后可对躺卧其上的患者进行按摩。对患者按摩以减少持续受压的烧伤创面血运受阻,促进创面血液循环与创面愈合,并通过舒适按摩减轻长时间睡翻身床患者腰酸背痛的不舒适感,以缓解患者精神压力,提高其睡眠质量。
35.所述监控系统设置包括四个可视频通话的微型摄像头10。四个所述微型摄像头10分别设置在所述翻身床体1的床头、所述翻身床体1的床尾、患者监护仪面板和患者尿袋处,
并且四个所述微型摄像头10无线连接医护人员的工作手机并将拍摄画面发送到医护人员的工作手机上,进而医护人员可以远程动态观察患者神志、口鼻分泌物、气管插管情况和生命体征与尿量变化,随时对患者的神志、呼吸、口鼻分泌物、人工气道开口、生命体征、大便排泄、尿量进行采集与观察,以及时了解患者情况,随时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置,此功能尤其适用于患者俯卧位于翻身床时。
36.本实用新型的病床通风消毒温控系统、患者称重系统、按摩系统和监控系统不仅适用于烧伤翻身床,也适用于其它所有治疗用病床,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