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导管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2.介入治疗源自介入放射学,是外科手术与放射学的结合,利用ct、b超、核磁或者血管造影机等影像检查手段来确定病变的位置,以上述设备为导向,将特制的导管、球囊、支架或其他器械经人体动脉、静脉、消化系统的自然管道、胆道或手术后的引流管道抵达体内病变区域,以达到明确诊断或治疗的目的。目前常见的介入手术一般是指经血管(动脉或静脉)的介入治疗:使用血管造影机给指定的血管注射造影剂(碘造影剂)来造影掇片,获得影像学资料,并在造影机的引导下进行治疗。
3.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微导管已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微导管可以降低病变介入操作的复杂性、提高成功率,同时通过减少对比剂使用量和介入治疗时血管破裂风险、降低患者在复杂介入治疗中的风险,已经成为介入手术的重要器械。微导管在介入治疗前通常会对其塑形,使之与病患体内病灶处的血管相吻合,现有的微导管塑性后,大多随意放置,空间占用大且易损坏影响后续使用。除此之外,塑性前的微导管较长,通常在1m以上,保存和收纳都极不方便。
4.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导管收纳装置,解决现有微导管塑性前后保存不便且易损坏的技术问题,采用了收纳装置可同时收纳塑性前和塑性后的微导管,并根据二者的不同结构设置了不同的收纳腔,便于后续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导管收纳装置,解决现有微导管塑性前后保存不便且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微导管收纳装置包括收纳盒,收纳盒内设有隔板,隔板将收纳盒分隔为备用微导管收纳腔和塑性微导管收纳腔,备用微导管收纳腔和塑性微导管收纳腔分别铰接有备用微导管收纳盖和塑性微导管收纳盖;
8.备用微导管收纳腔内设有滚轴,滚轴与控制其转动的转动件相连,滚轴上设有与微导管相适配的固定卡槽;
9.塑性微导管收纳腔内设有若干个收纳腔体,收纳腔体内设有收纳袋。
10.进一步地,备用微导管收纳盖和塑性微导管收纳盖内均设有密封条,密封条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11.进一步地,转动件包括与滚轴固定相连的转动轴、以及转动把手,转动把手上设有与手掌相适配的弧形凹槽。
12.进一步地,固定卡槽呈螺旋状均匀分布于滚轴上。
13.进一步地,收纳袋两端分别设有固定件,收纳腔体两端分别设有与固定件相适配
的固定凹槽。
14.进一步地,收纳袋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15.进一步地,备用微导管收纳腔内设有第一消毒灯,第一消毒灯连接有为其供电的第一电池组件,备用微导管收纳腔外还设有与第一电池组件相连的第一开关。
16.进一步地,塑性微导管收纳腔内设有第二消毒灯,第二消毒灯连接有为其供电的第二电池组件,塑性微导管收纳腔外设有与第二电池组件相连的第二开关。
17.进一步地,第一消毒灯和第二消毒灯均采用紫外线消毒灯。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解决现有微导管塑性前后保存不便且易损坏的技术问题,采用了收纳装置可同时收纳塑性前和塑性后的微导管,并根据二者的不同结构设置了不同的收纳腔,便于后续的使用。
20.本实用新型可同时收纳塑性前和塑性后的微导管,二者分别收纳于不同的收纳腔内,两个收纳腔根据二者不同的结构特点分别设有不同的收纳装置。备用微导管收纳腔可收纳未经塑性且长度较长的微导管,将其固定缠绕于滚轴上,使用时取用方便;塑性微导管收纳腔设置有若干个收纳腔体,收纳腔体内设有收纳袋,每个收纳袋中可收纳塑性微导管,收纳袋采用柔性材料,不易对其造成损伤,同时收纳袋可固定于收纳腔体中,进一步避免了二次损伤。上述两个收纳腔内均设有消毒灯,可以对保存于内的微导管进行消毒处理。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备用微导管收纳腔俯视图。
23.图3为塑性微导管收纳腔俯视图。
24.图4为备用微导管收纳盖或塑性微导管收纳盖结构图。
25.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
‑
收纳盒,2
‑
隔板,3
‑
备用微导管收纳腔,4
‑
塑性微导管收纳腔,5
‑
备用微导管收纳盖,6
‑
塑性微导管收纳盖,7
‑
密封条,31
‑
滚轴,32
‑
转动件,33
‑
固定卡槽,321
‑
转动轴,322
‑
转动把手,弧形凹槽,35
‑
第一消毒灯,36
‑
第一电池组件,37
‑
第一开关,41
‑
收纳腔体,42
‑
收纳袋,43
‑
固定件,44
‑
固定凹槽,45
‑
第二消毒灯,46
‑
第二电池组件,47
‑
第二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当然的,还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另外的,还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如图1
‑
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导管收纳装置,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解决现有微导管塑性前后保存不便且易损坏的技术问题,采用了收纳装置可同时收纳塑性前和塑性后的微导管,并根据二者的不同结构设置了不同的收纳腔,便于后续的使用。
30.本实用新型包括收纳盒1,收纳盒1内设有隔板2,隔板2将收纳盒1分隔为备用微导管收纳腔3和塑性微导管收纳腔4,备用微导管收纳腔3和塑性微导管收纳腔4分别铰接有备用微导管收纳盖5和塑性微导管收纳盖6。本实用新型可同时收纳塑性前和塑性后的微导管,两个收纳腔独立,并且单独使用时不相互影响,二者又存在于同一收纳盒1中,既方便了微导管塑性的进行,又避免了多个单独收纳装置的占用。
3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备用微导管收纳腔3内设有滚轴31,滚轴31上设有与微导管相适配的固定卡槽33,所述固定卡槽33呈螺旋状均匀分布于滚轴31上,未塑性前的微导管大多较细,长度多在1米以上,甚至为2.6米或更长,当微导管处于备用状态时,通常是将其盘绕成圈固定于某处,而微导管表面光滑,极易松散弹出受污染,且由于本身较细又极易缠绕,不易取用。本实用新型将微导管有序缠绕在滚轴31上,且设有与微导管相适配的固定卡槽33,将其固定避免松散弹出。所述滚轴31还与控制其转动的转动件32相连,使用者只需将微导管的端口取出固定卡槽33,同时一只手采用无菌乳胶手套握住,另一只手转动转动件32,转动件32再带动滚轴31转动,即可对微导管进行取用;如需收纳则只需固定一端,在进行转动缠绕即可。所述转动件32包括与滚轴31固定相连的转动轴321、以及转动把手322,转动把手322上还设有与手掌相适配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便于转动,省力同时提供其使用舒适度。
3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塑性微导管收纳腔4内设有若干个收纳腔体41,收纳腔体41内设有收纳袋42,收纳袋可将塑性完成的微导管收纳其中。收纳腔体41为多个,可同时收纳多个不同形状的微导管,每个收纳腔体41内配有一个收纳袋,收纳袋42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既可根据塑性微导管的形状进行适当伸缩,同时也能保护其不受损伤,所述收纳腔体41或收纳袋42上可设有标签,方便每个微导管的使用,避免混淆。同时收纳袋42两端分别设有固定件43,收纳腔体41两端分别设有与固定件43相适配的固定凹槽44,收纳袋42可通过固定件43固定于纳腔体41中,起到二次保护的作用。
33.本实用新型所述备用微导管收纳腔3内设有第一消毒灯35,第一消毒灯35连接有为其供电的第一电池组件36,备用微导管收纳腔3外还设有与第一电池组件36相连的第一开关37;塑性微导管收纳腔4内设有第二消毒灯45,第二消毒灯45连接有为其供电的第二电池组件46,塑性微导管收纳腔4外设有与第二电池组件46相连的第二开关47,所述第一消毒灯35和第二消毒灯45均采用紫外线消毒灯。本实用新型两个腔体内均设有消毒灯,消毒灯通过电池组件供电,当微导管收纳其中且关闭收纳盖时,使用者可通过设于外部的开关实现消毒灭菌,关闭状态下打开紫外线消毒灯,避免了使用者直接与紫外线的接触。除此之
外,两个收纳腔体独立,同时消毒灯也是相互独立使用,任意一个使用不不会对另一个使用产生影响。
3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备用微导管收纳盖5和塑性微导管收纳盖6内均设有密封条7,密封条7可上述收纳盖与收纳盒1密封吻合,避免了外界灰尘的进入,同时也避免了紫外光线的溢出,所述密封条7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35.本实用新型所用均紫外消毒灯为现有已知电气设备,并且均可在市场上直接购买使用,其结构、电路、以及控制原理均为现有已知技术,因此,关于紫外消毒灯的结构、电路、以及控制原理在此不赘述。
3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当然更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也就是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直接或间接的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