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血针及采血装置

文档序号:29958035发布日期:2022-05-11 08:26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血针及采血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采血针及采血装置。


背景技术:

2.采血针是医疗检验过程中用于采集血样的器械,使用时通过将针头插入静脉或动脉中以使血液流出从而进行采集。
3.为了保证采血针在使用前处于无菌环境,因此在采血针外设置有防护套以封闭针头,同时使用时将防护套拆下,然而现有的采血针在使用后,其防护套往往难以继续发挥防护作用,如此在医务人员对使用后的采血针进行处理时,具有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采血针,其能够降低医务人员处理采血针时的安全隐患,避免出现刺伤后被感染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采血装置,其能够降低医务人员处理采血针时的安全隐患,避免出现刺伤后被感染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血针,其包括保护鞘,所述保护鞘具有容纳腔,且所述保护鞘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8.针头,所述针头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针头的一端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伸出所述容纳腔;以及
9.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同时与所述保护鞘和所述针头连接,以使所述针头具有向所述容纳腔内运动的趋势。
10.可选的,所述采血针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保护鞘的鞘塞,所述鞘塞用于与所述第一开口可拆卸地连接,以封闭或开启所述第一开口。
11.可选的,所述鞘塞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塞体和第二塞体,所述第一塞体和所述第二塞体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开口插接;当所述第一塞体与所述第一开口插接时,所述第一塞体与所述针头之间形成间隙;当所述第二塞体与所述第一开口插接时,所述针头插入所述第二塞体。
12.可选的,所述第一塞体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塞体的硬度。
13.可选的,所述保护鞘的外壁还设置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用于限位所述鞘塞。
14.可选的,所述复位件包括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所述第一吸引件设置于所述保护鞘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所述第二吸引件设置于所述针头,所述第二吸引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吸引件产生吸引力,以使所述针头具有向所述第一吸引件运动的趋势。
15.可选的,所述保护鞘的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还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保护鞘具有对应所述容纳腔的壁面,所述挡圈与所述壁面之间形成用于卡设所述第二吸引件的凹槽,所述第一吸引件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第二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35.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采血装置1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采血针10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采血针100中保护鞘110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采血针100中针头120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血针100,相应地,提供了一种采血装置10。
36.采血装置10包括采血针100,同时采血装置10还包括针筒200,针筒200与采血针100的针头120连接,如此使得针筒200与针头120连通,人体静脉或动脉中的血液经由针头120进入针筒200,以完成血液采集。
37.采血针100包括保护鞘110和针头120。保护鞘110具有容纳腔111,且保护鞘110的一端设置有与容纳腔111连通的第一开口112。针头120可滑动地设置于容纳腔111,且针头120的一端能够通过第一开口112伸出容纳腔111,如此当针头120从第一开口112伸出容纳腔111时,即可进行采血操作,当针头120缩回容纳腔111内时,通过保护鞘110的防护作用避免针头120外露、产生刺伤医务人员的隐患,进而避免了医务人员处理使用后的采血针100时出现感染问题的可能。而且通过在保护鞘110和针头120之间设置复位件130使得针头120具有缩回容纳腔111的运动趋势,如此在采血针100使用完成后,针头120可自动收回,进一步降低了医务人员接触到使用后的针头120的可能。
38.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采血装置10进行进一步说明:
39.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采血装置10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2-图5,在本实施例中,保护鞘110为圆筒形结构,其内具有容纳腔111且其轴向的两端均敞
开设置,具体地,保护鞘110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113,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113均与容纳腔111连通。针头120可滑动地设置在容纳腔111内,且针头120的一端能够从第一开口112伸出,从而在使用状态(如图5所示)和回收状态(如图1和图2所示)之间切换。针筒200从第二开口113伸入容纳腔111以与针头120连接。
40.可选地,针筒200与针头120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的,针头120包括针体121和接头122,接头122与针筒200可拆卸地连接,针体121能够从第一开口112伸出容纳腔111,此时采血针100处于使用状态。接头122固定连接在针体121的一端,且复位件130连接于接头122。
41.复位件130包括第一吸引件131和第二吸引件132,第一吸引件131固定连接于保护鞘110,第二吸引件132固定连接于针头120的接头122,且第二吸引件132设置在接头122远离针体121的一端。通过第一吸引件131与第二吸引件132之间产生的吸引力驱使保护鞘110与针头120相对运动。
42.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并不对复位件130的结构进行限制,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复位件130的结构,例如将复位件130设置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保护鞘110和针头120,当采血针100处于使用状态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从而通过弹簧的弹性力使采血针100具有从使用状态向回收状态切换的趋势。
43.进一步的,保护鞘110远离第一开口112的一端还设置有挡圈114,挡圈114位于容纳腔111内。保护鞘110具有对应容纳腔111的壁面,挡圈114与壁面之间形成用于卡设第二吸引件132的凹槽,第一吸引件131设置在凹槽内。
44.具体地,保护鞘110靠近第二开口113的第一端呈锥形,即壁面在该处具有对应的锥面,沿第一开口112指向第二开口113的方向,锥面的径向尺寸减小,从而在保护鞘110远离第一开口112的一端形成第二开口113。挡圈114呈圆环状,其位于容纳腔111内,且挡圈11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开口113处,即挡圈114的径向尺寸大致为第二开口113的径向尺寸。由于第二开口113由锥面围成,因此沿从第二开口113向第一开口112的方向,挡圈114与锥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从而形成环形的凹槽。第一吸引件131设置在凹槽的槽底。
45.可选的,第一吸引件131为磁铁,第二吸引件132为铁片。具体地,第一吸引件131呈环状,其与凹槽同轴设置。第二吸引件132为翼状结构的凸起铁片,当针头120处于回收状态时,第二吸引件132位于凹槽内,且第二吸引件132与第一吸引件131磁性吸引固定。
46.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第一吸引件131和第二吸引件132,例如将第一吸引件131设置为铁片,将第二吸引件132设置为磁铁,或者将第一吸引件131和第二吸引件132均设置为磁性件,第一吸引件131和第二吸引件132之间能够产生吸引力以驱使针头120向回收状态切换即可。
47.请结合参照图1、图2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采血针100还包括连接于保护鞘110的鞘塞140,鞘塞140用于与第一开口112可拆卸地连接,从而封闭或开启第一开口112。通过将鞘塞140设置为连接于保护鞘110,因此当鞘塞140脱离第一开口112、第一开口112开启时,能够防止鞘塞140脱离保护鞘110。具体地,保护鞘110外壁设置有连接臂116,连接臂11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保护鞘110,连接臂1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鞘塞140。连接臂116为柔性材质,如此便于鞘塞140的安装。
48.进一步的,保护鞘110的外壁还设置有固定扣115,固定扣115用于限位鞘塞140,以避免在采血过程中,鞘塞140活动对采血操作造成影响。
49.进一步的,鞘塞14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塞体141和第二塞体142,第一塞体141和第二塞体142分别用于与第一开口112插接,从而封闭第一开口112。同时,第一塞体141的长度小于第二塞体142。在采血针100使用前,将第一塞体141与第一开口112插接,进而通过第一塞体141将第一开口112封闭,此时第一塞体141与针头120之间形成间隙,以避免第一塞体141与针体121接触对针体121造成污染(如图1所示)。在采血完成后,将第二塞体142与第一开口112插接,进而通过第二塞体142将第一开口112封闭,此时针头120插入第二塞体142内,从而通过第二塞体142不仅将第一开口112封闭,同时也将针头120封闭,避免空气进入针头120内(如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额外设置一个胶塞,待采血完成后,将针筒200从针头120上拆下,并通过胶塞封闭针筒200。
50.进一步的,第一塞体141的硬度大于第二塞体142的硬度,保证针头120可顺利插入第二塞体142,同时避免针头120刺穿第一塞体141即可。
51.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针筒200上设置有第一卡孔221和第二卡孔222,第一卡孔221和第二卡孔222沿针筒200的轴向间隔设置。采血针100的保护鞘110上设置有卡扣150,卡扣150用于与第一卡孔221和第二卡孔222卡接,且当卡扣150与第一卡孔221卡接时,针头120的一端从第一开口112伸出容纳腔111,通过卡扣150与第一卡孔221的卡接将采血针100限位以使采血针100保持在如图5所示的使用状态;当卡扣150与第二卡孔222卡接时,针头120整体位于容纳腔111内,同时通过卡扣150与第二卡孔222的卡接将采血针100限位以使采血针100保持在如图1所示的回收状态。
52.具体地,针筒200包括内筒210以及固定连接于内筒210的外筒220,外筒220套设内筒210,从而使针筒200形成双层结构。第一卡孔221和第二卡孔222开设于外筒220,内筒210内形成封闭的储液腔,以存储血液。可选地,第一卡孔221和第二卡孔222的孔径为3mm。第一卡孔221与针筒200前端的距离为1cm,第二卡孔222与针筒200前端的距离为4cm。
53.请继续结合参照图1、图3和图5,进一步的,卡扣150包括连接件151、弹性件152以及卡接件153。连接件151与保护鞘110可转动地连接,弹性件152和卡接件153分别设置于连接件151的两端,从而通过弹性件152推动连接件151摆动,进而使卡接件153具有沿保护鞘110的径向向内运动的趋势,以使卡接件153具有卡入第一卡孔221或第二卡孔222的趋势。具体地,保护鞘110上开设有通孔,以使卡接件153能够通过通孔伸入容纳腔111内,从而与位于容纳腔111内的针筒200的第一卡孔221或第二卡孔222卡接。可选地,弹性件152为弹簧。
54.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血装置10,采血装置10的工作原理:
55.使用前,采血装置10处于如图1所示的状态,此时鞘塞140的第一塞体141将第一开口112封闭,同时卡扣150的卡接件153卡设在第二卡孔222中。使用时,将鞘塞140从第一开口112拔出,并将鞘塞140固定于固定扣115处,然后压下连接件151连接弹性件152的一端,相应地,连接件151连接卡接件153的一端翘起以使卡接件153与第二卡孔222脱离,之后推动针头120以及连接于针头120的针筒200同步相对保护鞘110运动,直至卡接件153在弹性件152的弹性力作用下卡入第一卡孔221中,针头120切换至如图5所示的使用状态,此时可进行采血操作。
56.使用后,首先压下连接件151连接弹性件152的一端,相应地,连接件151连接卡接件153的一端翘起以使卡接件153与第一卡孔221脱离,然后,在第一吸引件131和第二吸引
件132之间产生的吸引力的作用下,保护鞘110相对针头120滑动,直至第二吸引件132进入凹槽与第一吸引件131接触吻合,此时针头120切换至回收状态,卡接件153卡入第二卡孔222中,最后将第二塞体142塞入第一开口112以封闭容纳腔111和针头120。
57.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血针10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5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采血针100,其通过在针头120外设置保护鞘110,针头120与保护鞘110滑动配合,从而通过针头120与保护鞘110的相对滑动使得采血针100能够下使用状态和回收状态之间切换,避免了针头120刺伤医务人员、造成医务人员感染等问题,安全性高。而且针头120和保护鞘110之间设置有复位件130,使用后,采血针100自动回位至回收状态,进一步降低了安全隐患。
59.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采血装置10,其包括上述的采血针100,因此也具有采血针100的全部有益效果。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