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雷诺综合征的诱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26817发布日期:2021-12-22 15:5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雷诺综合征的诱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诱发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雷诺综合征的诱发装置。


背景技术:

2.雷诺综合征是由于寒冷或情绪紧张等刺激引起突发指(趾)末端小动脉痉挛,进而出现肢端皮肤苍白和紫绀的现象。雷诺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从事振动机械作业的工人也可能导致继发性雷诺综合征发病。
3.通常,雷诺综合征发作时患者的手指由灰白变苍白,由远端向近端发展且界限分明,可持续数分钟至十分钟,然后逐渐由苍白变为潮红,最后恢复至常色。白指作为诊断雷诺综合征的重要指标,具有发作偶然性的特点,患者就医时不一定能呈现出白指症状,医生难以对其进行诊断、评估和治疗。
4.目前,采用冷水复温设备,通过制冷系统制造不同温度的冷水,患者将双手放置在水槽中,浸泡五至十分钟后拿出双手,通过温度计测量冷试前后的手指皮肤温度变化及其恢复情况,同时观察其是否诱发出白指。但是,现有方法仅通过冷水刺激来进行诱发,诱发条件单一,出现白指症状的概率低,雷诺综合征的诱发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雷诺综合征的诱发装置,以解决现有方法仅通过冷水刺激来进行诱发,诱发条件单一,出现白指症状的概率低,雷诺综合征的诱发难度大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雷诺综合征的诱发装置的技术方案为:
7.用于雷诺综合征的诱发装置包括主机壳、安装在所述主机壳中的激振器系统和制冷系统,所述激振器系统包括激振结构和振动杆,所述激振结构与所述振动杆传动连接;
8.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制冷结构和送风结构,所述主机壳上开设有朝向振动杆的冷风口,所述制冷结构与所述冷风口之间设置有冷风通道,所述送风结构安装在所述冷风通道中。
9.进一步的,所述主机壳中设有测试内腔,所述振动杆悬伸布置在所述测试内腔中,所述冷风口设置在所述测试内腔的一侧腔壁上,所述测试内腔的另一侧腔壁上还设有手部伸入孔。
10.进一步的,所述主机壳上还安装有摄像系统,所述摄像系统的拍摄方向朝向所述振动杆布置,且所述振动杆和所述摄像系统之间还设有透明板。
11.进一步的,所述主机壳的外形轮廓为长方体形,所述手部伸入孔设置在所述主机壳的前侧面,所述摄像系统布置在所述主机壳的上侧位置。
12.进一步的,所述振动杆沿平行所述主机壳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冷风口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冷风口对应所述振动杆间隔分布。
13.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储水容器,所述制冷结构设置在所述储水容器中,且所述储水容器中还设有雾化器。
14.进一步的,所述主机壳中设有电路主板,所述主机壳的外部还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电路主板分别与所述激振器系统、制冷系统和控制面板导电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参数显示器、调节控制按键和信号接口,所述参数显示器包括风速显示部分、水温显示部分、振动频率和加速度显示部分。
16.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控制按键设有多个,其分别为设置按键、切换按键、上调按键和下调按键。
17.进一步的,所述信号接口为温度信号接口,所述温度信号接口设有多个,所述温度信号接口用于与热电偶采集线导电连接。
18.有益效果:该用于雷诺综合征的诱发装置采用了激振器系统和制冷系统的组合设计,激振器系统的激振结构与振动杆传动连接,通过激振结构为振动杆提供了振动动力;并且,主机壳上开设有朝向振动杆的冷风口,制冷结构与冷风口之间设置有冷风通道,送风结构安装在冷风通道中,利用制冷结构可产生低温环境,测试时,患者的手部抓握在振动杆上,通过冷风口朝患者的手部进行吹出低温气流。制冷系统起到利用低温和冷风双重刺激患者手部的目的,而激振器系统模拟出振动机械作业的工作场景,进一步增加了振动刺激的诱发条件,上述多重刺激条件下提高了患者测试时白指症状的诱发概率,确保了雷诺综合征的诱发成功率。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雷诺综合征的诱发装置的具体实施例1中用于雷诺综合征的诱发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用于雷诺综合征的诱发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雷诺综合征的诱发装置的具体实施例1中用于雷诺综合征的诱发装置(省去测试内腔腔壁时)的立体示意图;
22.图4为图3中用于雷诺综合征的诱发装置(省去测试内腔腔壁时)的俯视示意图。
23.图中:1-主机壳、2-振动杆、20-激振结构、3-冷风口、30-储水容器、4-透明板、40-手部伸入孔、5-摄像系统、6-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雷诺综合征的诱发装置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用于雷诺综合征的诱发装置包括主机壳1、安装在主机壳1中的激振器系统和制冷系统,激振器系统包括激振结构20和振动杆2,激振结构20与振动杆2传动连接;制冷系统包括制冷结构和送风结构,主机壳1上开设有朝向振动杆2的冷风口3,制冷结构与冷风口3之间设置有冷风通道,送风结构安装在冷风通道中。
26.该用于雷诺综合征的诱发装置采用了激振器系统和制冷系统的组合设计,激振器系统的激振结构20与振动杆2传动连接,通过激振结构20为振动杆2提供了振动动力;并且,
主机壳1上开设有朝向振动杆2的冷风口3,制冷结构与冷风口3之间设置有冷风通道,送风结构安装在冷风通道中,利用制冷结构可产生低温环境,测试时,患者的手部抓握在振动杆2上,通过冷风口3朝患者的手部进行吹出低温气流。制冷系统起到利用低温和冷风双重刺激患者手部的目的,而激振器系统模拟出振动机械作业的工作场景,进一步增加了振动刺激的诱发条件,上述多重刺激条件下提高了患者测试时白指症状的诱发概率,确保了雷诺综合征的诱发成功率。
27.在本实施例中,主机壳1中设有测试内腔,振动杆2悬伸布置在测试内腔中,冷风口3设置在测试内腔的一侧腔壁上,测试内腔的另一侧腔壁上还设有手部伸入孔40。并且,在主机壳1上还安装有摄像系统5,摄像系统5的拍摄方向朝向振动杆2布置,且振动杆2和摄像系统5之间还设有透明板4。测试过程中,通过摄像系统5可实时拍摄患者手部的变化,振动结束后患者双手平放以记录白指症状的发作过程,便于医生准确、可靠地获取雷诺综合征的具体情况。
28.具体的,主机壳1的外形轮廓为长方体形,手部伸入孔40设置在主机壳1的前侧面,摄像系统5布置在主机壳1的上侧位置。振动杆2沿平行主机壳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冷风口3设有两个,两个冷风口3对应振动杆2间隔分布。测试使用时,患者的双手从手部伸入孔40伸入测试内腔中并抓握在振动杆2上,测试过程中,激振器系统可产生频率介于0至3000hz、加速度介于0至50m/s2的三相振动作用;两个冷风口3位于振动杆2的前侧间隔布置,且两个冷风口3吹出的低温气流正对于患者的左、右手,从而产生了振动加低温的双重刺激作用。
29.为了提高该诱发装置的诱发效果,制冷系统还包括储水容器30,制冷结构设置在储水容器30中,且储水容器30中还设有雾化器(图中未示出)。通过将制冷结构设置储水容器30中以对其中的水液起到制冷作用,再借助雾化器可使冷水产生低温水雾,低温水雾经冷风通道从两个冷风口3吹出,将低温水雾喷向患者手部的皮肤上,产生了低温和冷风的双重刺激,提高了测试时的冷刺激效果。具体的,制冷系统可产生温度为0至30℃的水,送风结构为风扇,其可产生风速为0至8m/s的气流。
30.为了提高整机的自动化程度,在主机壳1中设有电路主板,主机壳1的外部还设有控制面板6,电路主板分别与激振器系统、制冷系统和控制面板6导电连接。电路主板内置于主机壳1中,通过电路主板分别控制激振器系统的振动频率和加速度、制冷系统的制冷温度和气流风速,以及控制面板6上的各项参数信息显示。
31.其中,控制面板6包括参数显示器、调节控制按键和信号接口,参数显示器包括风速显示部分、水温显示部分、振动频率和加速度显示部分,风速显示部分和水温显示部分用来展示低温气流刺激的数据参数,振动频率显示部分以及加速度显示部分用于展示振动刺激的数据参数。而且,调节控制按键设有多个,其分别为设置按键、切换按键、上调按键和下调按键。信号接口为温度信号接口,温度信号接口设有多个,温度信号接口用于与热电偶采集线导电连接,可用于患者手指温度的采集,观察试验过程中手指温度的动态变化。
32.测试时,将热电偶采集线分别贴连在患者双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上,热电偶采集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温度信号接口上,实时采集手指温度,然后双手伸入测试内腔中握紧振动杆2;该诱发装置通电后,设置振动刺激和低温气流刺激的各项参数,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水温、风速、振动频率和振动加速度的参数,以产生不同强度的诱发刺激,同时打开摄像系统5实时记录患者双手的变化情况。
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